学术投稿

消化性溃疡病人的护理体会

陆芹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 药物, 护理
摘要:目的 了解新的护理模式对消化性溃疡病人治疗的影响.方法 在内科治疗的同时,通过以服药指导、消毒、心理护理、健康教育、饮食指导等新的护理方法护理消化性溃疡患者.结果 16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中160例治愈,将以前30%的复发率降为4%.结论 建立全新的护理观念,改变以往以饮食护理为重点的护理方式,可以大大提高消化性溃疡的治愈率,减少复发率.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袁秀丽主任医师治疗头痛眩晕的经验

    介绍袁秀丽主任医师自创益气活血、通络开窍法,采用中药结合针灸治疗头痛眩晕的经验.

    作者:王芳;周祖刚;周晓艳;曾勇;袁秀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40例病例资料回顾

    目的:本文通过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收治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40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n=20)和治疗组(n=20),予以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治疗方法,予以治疗组患儿接受孟鲁司特钠治疗,并将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进行观察统计.结果:治疗组患儿接受孟鲁司特钠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的总有效率,且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显著,使患儿的肺通气功能得到明显的改善,且安全性相对较高,值得临床上推广.

    作者:达力哈·哈拉克拜;马红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选择在我院初诊的68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执行手术治疗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平均34例,研究组采用药物和心理进行干预护理,对照组采用一般传统护理,观察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1].结果:干预后,研究组在SF-36生活质量量表的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总评及生理健康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在活力、身体疼痛及总体健康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由于生理和心理的特点,手术的风险大,易出现多种并发症,护理人员对围手术期护理进行有效性的护理,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海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耳穴压豆联合护理干预治疗失眠患者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耳穴压豆联合护理干预治疗失眠患者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择就诊于我院门诊诊断为失眠症的78例患者,用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给予艾司唑仑片治疗和常规护理,治疗组给予耳穴压豆治疗和护理干预,追踪随访3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的临床有效率及睡眠质量指数均高于对照组,统计对比两组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耳穴压豆联合护理干预对治疗失眠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临床可推广使用.

    作者:骆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糖尿病健康教育研究进展

    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的慢性疾病,主要的致病原因是内分泌系统的代谢功能出现了异常.目前,糖尿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第四大杀手,仅次于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和艾滋病[1].因为长期糖尿病患者很容易伴随心血管、泌尿和神经系统等多种慢性疾病的发生,具有较高的病残率和病死率[2].但是从目前糖尿病防控的实际情况来看,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有限,治疗效果并不显著.健康教育是糖尿病治疗和防控的一项重要措施,本文笔者就对当前我国糖尿病健康教育的现状和发展情况做一综述.

    作者:梁彩芯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口腔正畸用于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治疗的效果研究

    目的 对牙周病患者分别采用正畸、常规治疗,比较两组牙周症状改善效果.方法 按照入院顺序,将82例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进行分组,各41例;观察组:口腔正畸治疗;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结果及改善状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各项治疗较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改善明显,总疗效较对照组更高,有统计学差别(P<0.05).结论 口腔正畸治疗,能帮助患者矫正前牙位移现象,降低牙周炎症,可作为本病的理想疗法.

    作者:何正权;罗振艳;白明海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早期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饮食护理干预对有吞咽功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2014年3月~ 2015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4例有吞咽功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62例患者.对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在体位调节、食物改进、喂养方法改进.结果 干预组患者吞咽功能恢复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5).结论 饮食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是功能恢复的重要环节.

    作者:苟丽娟;徐新秀;武薇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对手外伤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手外伤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本次临床护理研究主要选取了2013年9月到2015年4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77例手外伤患者作为临床护理研究的对象,进行临床护理的对比分析.将177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8例和对照组8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受伤手护理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行为护理、心理护理等全面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的患者中,剧烈疼痛的患者为0例,中度疼痛的患者为6例,轻度疼痛的患者为28例,无痛的患者为54例.对照组的患者中,剧烈疼痛的患者为4例,中度疼痛的患者为29例,轻度疼痛的患者为38例,无痛的患者为18例(详见表1).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疼痛情况,两组之间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减轻手外伤患者术后疼痛具有较好的临床护理效果,有利于帮助患者更好、更快的恢复身体健康,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薛罗前;汤春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体会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临床表现为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白细胞计数和血清心肌坏死标记物增高以及心电图进行性改变,严重可发展为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或休克.本病的死亡率极高,因此诊断确定后,良好及时地治疗和精心的护理颇为重要,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王雨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浅谈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护理中的使用价值

    目的 在脑出血护理中使用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护理方式划分,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6例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效果.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满意度与知识掌握率分别为97.8%、93.5%,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脑出血护理中使用临床护理路径价值较高,可显著缩短住院时间,减轻医疗负担,提升知识知晓率与护理满意度,有推广价值.

    作者:李玉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从脊髓来看解剖与临床的联系及学习心得

    脊髓属于中枢神经系统,在临床上脊髓节段和椎骨的对应高度对判断脊髓损伤的平面及手术定位极其重要,如在创伤中,x片所能反映出来的是损伤的椎骨位置,我们则可根据受伤椎骨的位置来推测可能受损伤的脊髓节段,反之亦然.

    作者:赵静;谢益;胡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分析影响体检护理质量的因素及对策研究

    通过对体检护理质量影响因素的分析,探索改善体检护理质量的对策.进一步提高体检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完善工作人员的倒体制度,改善调整环境,增强护理技能培训,通过奖惩措施的建立来改善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从而提高体检质量,降低体检者的投诉率.

    作者:张密媚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护理工作中护士礼仪培训的应用效果分析

    在护理工作中,护士的礼仪礼节是优质的护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培训,其是一种以公共利益为基础而建立的一种特殊礼仪,可以对更好的服务社会起到积极向上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护士礼仪的在护理工作的实际意义进行了解,对其培训内容以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更好的对护士进行培训,提高护士综合素质以及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汪晓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疼痛的护理

    疼痛是伤害性刺激作用于机体所引起的一系列感觉反应,是肉体或精神的一种不良或不自在状态,其程度从隐隐不适到不能忍受的剧痛不等,可为全身性,也可为局限性.疼痛完全是一种主观的体验,难以用客观指标来衡量.任何原因造成的疼痛都有个体差异,受个人文化程度、民族、体质、敏感程度等因素的影响.疼痛是一种痛苦的感受,是不舒适中为严重的形式,避免疼痛是人类的基本需要,帮助病人避免疼痛、适应疼痛、解除疼痛是护士的重要任务之一.

    作者:程念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肾内科老年患者的应用效果

    目的:研究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肾内科老年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科室2014年10月-2015年2月100例肾内科老年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进行针对性干预护理,对两组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比对照组长,并发症发生率低干对照组,且两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肾内科老年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以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具有良好的疗效,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王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防范顺产产后2小时宫缩乏力性出血的护理体会

    降低经阴道分娩产后2小时宫缩乏力性出血的发生.通过对2010年3月至2013年9月自然分娩产后2小时宫缩乏力性出血的观察分析,认为充分提高对产后出血的认知,严谨的应急预案,人文化护理与自我护理,可有效预防宫缩乏力性出血的发生.

    作者:黄萍;徐松艳;王惠云;刘素兰;王一楠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临床护理路径和常规护理在泌尿外科患者中的效果对比研究

    目的 对比临床护理路径和常规护理在泌尿外科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泌尿外科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同研究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使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结果 在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方面,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平均住院天数以及平均住院时间方面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同常规护理比较而言,泌尿外科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王顺峰;方向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128层MSCTA对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

    目的 对128层MSCTA(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疾病中的诊断价值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2月到2015年2月所收治的11例肠系膜上动脉夹层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其予以MSCTA检查,且对其影像特征加以判定.结果 11例患者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的图像清晰可显,增强扫描动脉期横断位,能显现肠系膜上动脉中的真腔、假腔影,和主动脉夹层中的腔相似,其中真腔细小且呈不规则,9例动脉期假腔显现出低密度影,2例假腔表现为瘤样扩张,且在动脉期呈现高密度影,6例患者能够清楚的显示出内膜片;另外,后处理技术图像同样能够将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的情况显示出来.结论采取MSCTA进行检查,可清楚显示出病变的特点及其范围,是肠系膜上动脉夹层首选诊断方式.

    作者:叶自青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认知行为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并观察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护理中实施认知行为干预的效果.方法 将2011年7月~2014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n=30)和对照组(n=30),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实验组患者认知行为干预,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戒烟情况、治疗依从性以及住院时间.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干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的戒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护理中实施认知行为干预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可加快患者康复的速度,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陈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系统性分析通过护理方式干预后,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患者的生活会受到怎样的影响.方法:病例来自2014年3月~2015年3月本院接诊病例,纳入本次观察组的患者50例接受全面系统性护理干预,纳入本次对照组的患者50例接受常规护理,通过对比方式进行探究.结果:观察组患者睡眠感情评分、社会生活评分、躯体活动评分及精力评分结果分别为(6.3±21)分、(4.7±0.6)分、(3.7±0.4)分、(12.3±1.3)分全部明显的高于对照组,且比较后经统计分析具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治疗的总有效率合计为(92.00%)与对照组的合计总有效率(66.00%)相比,在统计学上差异具有意义(P<0.05).结论:根据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患者自身的实际情况给予饮食、心理等有效的干预护理后,患者的整体护理效果明显有所提高.

    作者:祝州琴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