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庆亮;冯作弦;郑德全;陈景明
引言: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重要卫生问题.为老人提供一流的社区医疗、社区护理服务是目前改善和提高老年人生存质量较好的手段.我国是世界上拥有老龄人口多的国家,人口老龄速度也快.预计到2040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将达到4亿,老龄化程度将达到高峰.因此,老年健康问题已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社会问题,老年人的社区护理问题也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之一.
作者:贺伦;赖育鹏;陶诗雨;黄彬;胡轩浩;孙建永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糖尿病是一种典型的慢性终生性疾病,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及全民医保实施和社区卫生的不断完善,人们对社区健康服务的需求不断扩大,社区医疗将成为多发病、常见病和慢性疾病患者就医的主要场所.
作者:姚洁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对毒蕈中毒患者的抢救护理,总结归纳护理体会.方法:对我院从2010年1月~2014年12月救治的92例毒蕈中毒患者的医疗方案及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通过及时的医疗手段及护理干预对此类患者进行全面的诊治,对毒蕈中毒患者的护理要严格贯穿落实到每一个环节当中,确保患者能够积极治疗早日康复.结果:92例患者中除2例重度中毒发生休克后死亡外,其余患者全部痊愈出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结论:细致入微的观察记录,早期诊断和及时干预对于患者预后有重要的作用,提倡早期诊断,早期干预.
作者:马妍慧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血免疫球蛋白水平检验在乙型肝炎诊断及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86例乙型肝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4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血免疫球蛋白检验,比较两组的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各组的IgA、IgG、IgM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观察组中,中度组和重度组的IgA、IgG、IgM水平均显著高于轻度组,重度组的IgA 、IgG、IgM水平显著高于中度组,P<0.05.观察组中,病情改善组的IgA、IgG、IgM、TBIL水平均显著低于病情恶化组,PTA水平显著高于恶化组,P<0.05.结论:乙型肝炎的发生与免疫球蛋白水平密切相关,免疫球蛋白水平越高表示肝脏受损程度越严重,其可作为临床评估乙型肝炎病情的重要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丽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药品库房是药品供应的核心,在药品的库房管理中引入信息化管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库房管理工作更加高效快捷.为了提高药房服务水平,使其能够更好的服务于临床需求,实施药品库房的信息化管理很有必要.本文结合笔者药品库房信息化管理工作体会及库房信息化的实施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为同行了解和参与药品库房的信息化管理提供参考.
作者:高存瑶 刊期: 2015年第06期
肥胖症(obesity)指体内脂肪堆积过多和(或)分布异常,体重增加达到危害健康程度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单纯性肥胖症是只有肥胖而无任何器质性病变的肥胖症.肥胖症在全球流行,已成为严峻的公共卫生危机之一.2010年国际肥胖研究协会报告显示,每年至少有260万人死于肥胖及其相关疾病.该疾病与多种疾病如2型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卒中、肿瘤关系密切.患者生活质量下降,预期寿命缩短.
作者:刘晓天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健康教育在妊娠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及体会.方法:将2014年1月~2015年3月在我院入院治疗的74例妊娠糖尿病患者纳入本研究,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74例患者分为健康教育组(n=37)与一般对照组(n=37),后者进行常规护理,前者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对比两组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依从性、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健康教育组无论是在知识掌握率、并发症发生率、依从性还是护理满意度上,均优干一般对照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妊娠糖尿病患者,采用系统的健康教育措施可以帮助患者掌握相关知识,提升患者依从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该种措施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和使用.
作者:秦雪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分析与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划分为两组,各65例,对照组行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两组效果并开展护理.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8%,高于对照组78.5%,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盘腔炎效果明显,与护理措施相配合可强化临床效果,加快康复进程.
作者:吕丽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 一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是近年较为理想的创伤较小、患者易接受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但是该操作难度大,我院在全国较早开展了腹腔镜全膀胱切除一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取得了良好效果.我们自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共进行了50例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一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手术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无手术及围手术期死亡.我们在护理上也积累了一定的临床经验,手术方式的改进极大地减轻了术后的护理工作强度以及护理的工作量,同时也使护理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
作者:蔡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六龄牙的异位萌出的佳处理方式.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50例六龄牙异位萌出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其病情,进行矫正治疗.结果:从治疗远期效果上来看,轻度异位萌出治愈者25例,占数量的86.21%;中度异位萌出治愈者7例,占数量的63.64%,重度异位萌出治愈者3例,占数量的20%.从患者入院到痊愈时间上来看,治疗时间短者为2.5周,时间长者为6.4个月.结论:对于病情中轻度患者,使用该方式进行治疗较为合适,对于重度异位萌出治疗效果则较差,因此对于该疾病应该本着“三早”的原则进行治疗,在根本上减少错牙合畸形的现象发生.
作者:刘秀英;宋爱芬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哮喘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70例哮喘患者,分别予一般护理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生活质量方面,两组干预前日常生活能力及社会活动能力评分无显著差异,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两项评分均优干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心理状态方面,两组干预前抑郁心理状态和焦虑心理状态评分无显著差异,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两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护理干预能改善哮喘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胡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在临床上运用不同皮瓣转移修复术治疗电击伤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整理收集我院收治的60例电击伤导致皮肤损伤的患者,对其开展自体更原的皮瓣转移修复术治疗. 分为观察组30例患者进行皮瓣扩张辅助治疗,另30例设为对照组,探讨分析两组患者其临床治疗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皮瓣成活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分别出现2例、3例损伤部位感染,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并发症经过对症处理治疗后,均大幅度改善或治愈.结论 进行皮瓣转移修复术治疗时采用皮瓣扩张辅助治疗,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皮瓣成活率,有利于患者受损皮肤恢复,同时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田枫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产后出血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在我国居首位.要保障孕产妇的生命安全,必须重视孕期保健,严格管理三个产程,加强产时、产后的观察护理,及时有效地处理宫缩乏力,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减少对孕产妇的损害,提高产科质量.现将产后出血的预防与急救护理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黄妹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探讨新生儿合胞病毒肺炎的临床特点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将我院于2013年4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新生儿肺炎患者12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患儿的合胞病毒抗原,并以检测结果作为分组标准将患者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分析并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及流行病学资料.结果 流行病学特点:①阳性组患儿共98例,合胞病毒检出的高峰期为10月——次年2月.(②阳性组患儿年龄≤7天的有16例(16.33%),阴性组患儿年龄≤7天的有7例(31.82%),阳性组明显低于阴性组(P<0.05).③阳性组患儿母乳喂养有40例(40.82%),阴性组患儿母乳喂养有13例(59.10%),阳性组的母乳喂养率明显低于阴性组(P<0.05).临床症状特点:阳性组患儿的咳嗽、肺部中细湿啰音以及哮鸣音明显多于阴性组,比较结果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病毒感染情况:阳性组发生合胞病毒与细菌混合感染的共有61例,其中常见的细菌有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阴性组发生合胞病毒与细菌混合感染的共有14例,病原菌构成与阳性组相似.结论 合胞病毒是秋冬季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重要病原之一,新生儿的易感性与患儿的体质可能存在关联性,通过母乳喂养可以减少感染率;合并细菌感染在新生儿合胞病毒肺炎患儿中比较常见,应予以抗生素进行治疗.
作者:陈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复发的诱因,提出预防的针对性护理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在本院消化内科门诊及住院的复发病例进行相关诱因分析,总结预防复发的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在复发患者中,饮食因素、心理因素、过度劳累、药物应用不当是复发的主要诱因,另外肠道感染和某些不明原因也可诱发.结论通过对复发相关因素的分析,制定护理措施,积极地配合治疗.
作者:谢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总结了60例晚期胃癌患者进行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化疗的护理对策,主要包括心理护理,化疗前的药物准备,化疗中的严密观察,化疗后的对症处理,得出精致的护理能增加患者积极战胜疾病的信心,减轻不良反应的发生,其患者主动配合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向月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尿常规检验对小儿急性阑尾炎的鉴别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于我院进行小儿急性阑尾炎检查诊断的50例患儿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患儿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与研究组各有25例,对照组采用超声检查,研究组采用尿常规检查,再以手术与病理检查结果分析其准确度.结果:研究组鉴别准确率是96%,对照组鉴别准确率是76%,对比两组患儿的鉴别准确率具有显著性差异(x2 =4.153,P=0.042),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诊断小儿急性阑尾炎采用尿常规检查,具有较高的鉴别准确率,误诊较少,临床价值较高,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麦生兴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外科手术中引起切口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期间收治的外科手术患者365例,其中切口感染的患者102例,分析引发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主要从三方面进行分析,手术、患者、用药,针对这些因素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手术方面,切口感染与切口大小、手术时间、腹部手术、择期手术等相关;患者方面,切口感染与患者年龄、肿瘤性质、血红蛋白值、麻醉分级等相关;用药方面,切口感染与抗生素的使用、切口冲洗时抗生素的应用、围术期药物治疗等相关,且各个要素对比,有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的控制感染.结论:在外科手术中引发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较多,采取相应的护理方式,能有效地控制相关因素的影响,降低感染的发生率,促进患者预后.
作者:尤光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腹部疼痛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一般腹部各个部位的疼痛都有相应的疾病诊断,但是右上腹是腹部急腹症诊断多也复杂的部位,右上腹痛常见的是胆石症、胆囊炎,诊断似乎很容易,但误诊率及漏诊率居高不下.在此我将近20年外科临床的,关于胆结石诊断的一些经验教训做一些分析.1.临床资料患者就诊时间自1996年-2015年,收治胆囊炎胆石症共2160例,误诊135例,总误诊率6.3%,早年误诊率要高,近年逐年下降.误诊患者男51例,女84例,年龄21-86岁,误诊时间一般在5天以内,随着住院时间延长,诊断会逐渐纠正及完善.
作者:郭朝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讨论整体护理干预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为日后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4年3月首次输液的患儿150例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随机的方法,将150例患儿划分为两组,分别定义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患儿75例.所有患儿均给予静脉输液治疗.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的输液依从性.结果:经过临床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的输液依从性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优秀23例(30.7%),良好21例(28.0%),尚可26例(34.7%),依从良优率93.4%;对照组患儿优秀14例(18.7%),良好15例(20.0%),尚可19例(25 3%),依从良优率64.0%,两组患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静脉输液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干扰,应积极对患儿采取整体护理的方法,促使患儿安静的输液,并且减少身体活动,避免对输液造成影响.日后,在小儿输液护理中,可将整体护理干预推广应用.
作者:马加庆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