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VSD负压封闭引流术的观察与护理

徐长玉;林敏

关键词:VSD引流术, 观察, 护理
摘要:VSD是一种全方位、高效的引流方法.采用VSD材料+生物半透膜+三通接管+负压吸引器进行负压吸引治疗外科创伤的全新技术.能够彻底去除腔隙或创面的分泌物和坏死组织,对于骨髓炎等难以治疗的内部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是外科治疗技术的重大革新.适用病症:1、创伤:大面积的撕脱伤,脱套伤及毛皮组织大面积缺损;2烧伤:一期无法进行植皮,可采用;3、骨髓炎:配合微创钻孔,可直达病灶治疗效果非常好;4、其他:褥疮、伤口不愈合等.我科2013年4月~2014年9月共采用VSD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患者29例,经过全方位的护理,保证了高效的引流,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理用药探讨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病变导致的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此病在我国发病率较高,药物治疗的目的是改善冠状动脉的供血和减轻心肌的耗氧.本文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理用药进行了探讨.

    作者:甄刚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如何提高门诊西药房服务质量探究

    随着我国的不断发展,人们不仅对于日常生活、饮食需求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对于医疗服务等方面也有了更加深入的追求.而目前,由于一些医疗事故的频发,导致护患关系存在一定的矛盾.因此本次对于如何提高门诊西药房服务质量进行探究,希望能够提升医院的威望,促进护患关系的良好发展.

    作者:朱磊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40例心脏骤停后综合征的临床观察与分析

    目的 探讨心脏骤停后综合征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40例心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入科4d内收集基本生命体征,在入科当日、第2天、第4天留取血液标本监测动脉血气、白细胞总数、白蛋白、肌酐,D-聚体、NT-proBNP,根据7d幸存情况,分为幸存组与死亡组.结果 本研究心肺复苏患者7d死亡率为35%,首日心率、D二聚体及NT-proBNP存在组间差异(P<0.05),其中心率组间差异持续存在,次日则存在死亡者平均动脉压低于幸存者的情况(P<0.05),在4d时死亡者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氧合指数等低于幸存组(P<0.05),而NT-proBNP、自细胞总数及乳酸则高于幸存组(P<0.05)结论 心脏骤停后综合征24h内可表现为低体温、酸中毒、高血糖、心功能不全、氧合障碍、肝肾功能不全等;其中持续高乳酸及心功能不全提示线粒体功能难以逆转,加重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炎症反应及氧合障碍,终导致死亡.

    作者:柯乐斌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人性化护理在急诊骨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探究人性化护理在急诊骨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对从2014年6月至2014年底,这6个月中入住我院的急诊骨科患者136例分别实施不同的护理方式,即人性化的护理方式和一般化的护理方式,人性化的护理方式为实验组,一般化的护理方式为对照组,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后,对两组护理方式效果用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和患者骨关节健康的恢复程度来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高达97.1%,明显的高于对照组满意度的89.7%;对照组患者骨关节健康的恢复优良率为89.7%,明显的高于对照组的70.6%,实验组在患者的满意程度和患者的恢复效果上都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在急诊骨科患者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作者:李秀莲;陈艳静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溶血样本对肝功能检验准确性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以及分析会对肝功能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溶血样本的研究.方法:随机抽取想要接受检查肝功能的50位健康的人使参与研究的人都保持空腹,做血液常规检查,每人抽血4ml,提取两支都是2ml容量的干燥试管,将血液平均注入试管,两支灌有待调查血液的试管,一支采用离心的方法,直接进行检测,另一支试管先摇晃试管,等待溶血出现,再采用离心的方法,迅速抽取测定没有溶干血液的血清.根据以上的简单陈述,检测两支试管里的血液,得出与之对应的肝功能检测结果.结果:参与的50个人,溶血之后,发现50个人的东氨基酸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白蛋白(ALB),碱性磷酸酶(ALP),以及总蛋白(TP),血清总胆红素(TBIL)的水平出现了升高情况,反之,直接胆红素(DBIT)和谷氨酰转肽酶(GCT)的水平有下降情况发生,结果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溶血样本对肝功能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存在明显的影响,会干扰正确的诊断.值得注意医务人员在进行肝功能血液常规检测的时候,溶血样本对准确性的影响.

    作者:陆卫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功能锻炼与舒适护理在烧伤患者术后护理的应用体会

    目的 针对深度烧伤患者的功能锻炼与舒适护理的应用体会,做好植皮术后的护理,提高手术后的功能恢复率.方法 对深度烧伤患者术后尽早采取功能锻炼与舒适护理,及时正确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结果 80例深度烧伤的患者术后尽早进行功能锻炼与舒适护理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保持外观良好,功能恢复达95%.结论 对深度烧伤植皮手术后,护士有计划地进行相关的舒适护理,指导患者及时进行正确功能锻炼,让患者及家属主动参与康复训练,使患者大限度的早期恢复功能,可防止术后瘢痕挛缩,提高手术成功率,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刘晓梅;李红文;朱秀梅;黄亚川;王小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COPD)的临床护理研究

    目的 针对老年COPD患者寻找更好的护理方法,能后较好的协同治疗,较好的改善患者的症状.方法 寻取临床老年COPD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性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法.而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疗程末的治疗效果及患者、家属对治疗满意情况的调查,并且以有效率及满以率的形式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的有效率及满意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性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护理效果,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是很好的综合性护理方法,因而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和使用价值.

    作者:刘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体会

    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香烟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非常的高,目前居全球死亡原因的第四位,严重的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并且造成了严重的经济负担和社会负担,已经成为当代社会一个比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作者:陈卫星;麌夏慧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的护理

    总结延长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使用“寿命”的护理干预.方法 对近2年来我院9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整体护理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 90例中3例因为内瘘闭塞而行第2次内瘘形成手术,其余内瘘均通畅,使用良好.结论 从动静脉内瘘形成前到手术后应用内瘘进行血液透析的整个过程中,由责任护士制订出护理计划,实施整体护理,是保护内瘘、延长内瘘使用“寿命”的重要措施.

    作者:杨宁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可吸收胶原蛋白线与丝线在眼睑外伤缝合中的效果对比

    目的:对比可吸收胶原蛋白线与丝线在眼睑外伤缝合中的效果.方法:109例门诊眼睑外伤患者按自愿原则分为两组(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患者46例,采用可吸收胶原蛋白线行眼睑外伤缝合,对照组患者63例,采用丝线行眼睑外伤缝合.2周后以问卷形式调查两组患者对眼睑外伤缝合后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可吸收胶原蛋白线在眼睑外伤缝合中优于丝线.

    作者:郭斌;杨松萍;吴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武山县2008年-2014年学龄前期儿童乳牙龋病流行情况分析

    目的:探讨武山县学龄前期儿童乳牙的龋病患病状况和龋病的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武山县所有(23所)幼儿园学龄前期儿童2008年-2014年21225人次乳牙龋病的患病情况,对患龋率和龋均(DM FT)等指标做调查统计,分析龋病在该年龄段流行的的相关因素.结果:3-6岁儿童随年龄增长患龋率及龋均呈上升趋势,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患龋率、充填率呈增加趋势,且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加强家庭口腔保健和幼儿院口腔保健相结合是降低龋病的关键,妇幼保健机构必须在儿童口腔体检时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家长、教师、儿童的口腔保健知识,定期检查,及早预防,及早发现,及时治疗.

    作者:成改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CT对外伤后颅脑损伤类型的鉴别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CT对外伤后颅脑损伤类型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3月在我院急诊科就诊的外伤后颅脑损伤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层螺旋CT进行平扫检查.结果:80例患者中,头皮损伤共有38例(47.5%),其中头皮裂伤16例,头皮血肿15例,头皮撕脱伤7例.颅骨骨折共有12(15.0%)例,其中线样骨折8例,凹陷性骨折3例,粉碎性骨折1例.脑外损伤共有17(21.3%)例,其中,硬膜外血肿9例,硬膜下血肿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3例.脑内损伤共有13例(16.3%),其中,脑挫裂伤7例,脑水肿与脑肿胀4例,脑内血肿2例.结论:多层螺旋CT检查对外伤所致的头颅损伤能迅速、准确做出诊断,可作为颅脑外伤患者疾病类型诊断及鉴别诊断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作者:王竹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浅谈人性化服务在内科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人性化服务在内科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就医体验,而且使得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得到极大的提升.本文通过阐释人性化服务在内科门诊护理管理中应用的重要意义,然后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后提出人性化服务在内科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具体措施.

    作者:吴惠珠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疗效.方法:选择胃溃疡患者103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50例行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53例行埃索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Hp根除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94.5%,显著高于对照组80 0%(P<0.05);观察组Hp根除率90.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 (P <0.05).结论:采用埃索美拉唑治疗胃溃疡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奥美拉唑,无明显不良反应,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徐红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集束化护理模式对重症监护室患者VAP的预防作用

    目的 集束化护理模式对ICU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临床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90例符合要求的病患,随机分成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给予集束化护理,病比较两组病患发生VAP几率.结果 对照组45例患者中发生VAP15例(35.02%);观察组45例患者中发生VAP9例(18.97%);集束化护理组VAP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病原菌学检验两组患者痰液结果表明,病原菌多疑葛兰阴性菌为主,其次为真菌和格兰阳性菌,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模式可以有效的预防重症监护室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冬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G6PD基因突变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G6PD))是催化磷酸戊糖途径的关键酶,它催化葡萄糖-6-磷酸转换为葡萄糖-6-磷酸内酯,这个过程中伴随着NADP+的减少和NADPH的生成.NADPH是体内许多合成代谢途径的供氢体,可以维持谷胱氨肽的还原形态以保护细胞及细胞膜免守氧化剂的损坏G6PD缺乏症是一组普遍的遗传性红细胞酶缺陷病.该病主要由基因突变所引起,其导致G6PD基因表达下降或酶结构改变,致使G6PD酶活性降低而影响磷酸戊糖代谢途径,以致NADPH生成障碍,红细胞清除氧化性物质的能力降低而易被氧化性物质攻击破坏引起溶血.

    作者:方菀琪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症的治疗探讨

    目的:探讨睑板腺功能障碍型干眼症的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 ~2014年我院收治的睑板腺功能障碍所致干眼症患者252例(504眼)的临床资料;通过睑缘部的清洗,眼睑的热敷睑板腺的按摩,局部及全身用药等进行综合治疗.结果:60.3%干眼症病例痊愈,39.7%病例缓解,无效者为0.总有效率100%.结论:睑板腺功能障碍是引起干眼症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从病因着手进行眼部的综合性治疗,使睑板腺分泌恢复正常、睑板腺导管通畅,有利于泪膜脂质层的稳定性和均匀性,从而恢复泪膜的完整性,使干眼症消除.

    作者:曹月坡;赵晓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选择在我院初诊的68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执行手术治疗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平均34例,研究组采用药物和心理进行干预护理,对照组采用一般传统护理,观察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1].结果:干预后,研究组在SF-36生活质量量表的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总评及生理健康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在活力、身体疼痛及总体健康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由于生理和心理的特点,手术的风险大,易出现多种并发症,护理人员对围手术期护理进行有效性的护理,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海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结核杆菌抗酸染色热染和冷染的对比

    目的:对比分析分别采用抗酸染色热染以及冷染检测结核杆菌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1032份阴性痰标本以及802份阳性痰标本作为研究对象,每份标本分别在初染时以加热法、冷染法进行结核杆菌抗酸染色,对比分析两张染片进行染色的效果.结果:如果相同痰标本的痰膜大小、痰膜厚度以及取痰部位完全相同的话,不管采用冷染法还是采用热染法的结核杆菌检测结果并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结核杆菌抗酸染色热染以及冷染都有效,其中冷染法的操作步骤更为简便,也可减少染液量,相对于热染法更加环保,推广价值更高.

    作者:陈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抗坏血酸诱导新生鼠神经干细胞向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分化

    目的:研究探讨抗坏血酸对新生鼠神经干细胞向多巴胺能神经元分化的影响.方法:选取清洁级新生SD大鼠40只作为研究对象,断头后取其脑组织,经体外分离培养鼠全脑神经干细胞处理,选择第2代神经干细胞用于诱导分化,随机分为四组,前三组分别加入50μmol/L,100μmol/L和200 μmol/L的抗坏血酸进行诱导接种,将第四组作为空白对照组,在终止诱导后,给予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观察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细胞数目,计算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细胞率.结果:不同组别的新生鼠神经干细胞经培养后均有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细胞表达,且有经抗坏血酸诱导组的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细胞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抗坏血酸浓度为100μ mol/L和200 μmol/L的组别显著高于浓度为50μmol/L组的情况,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抗坏血酸有利于促进神经干细胞向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分化.

    作者:郭欣桐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