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丽芬
目的:探讨狂犬病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3年5月到2014年5月我院接治的狂犬病患者32例,对其进行心理护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认真进行护理评估,同时做好对狂犬病患者家属的心理护理,调查其满意度.结果:对狂犬病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心理护理,减轻了患者的精神痛苦,并且减轻了狂犬病患者家属的心理压力.结论:在了解狂犬病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状态后,对其进行心理护理,明显减轻了患者的精神痛苦和恐惧心理,增强了家属的防病治病意识,提高了医院的满意度.为患者树立了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了生活水平.
作者:卢燕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对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7月~2014年12月收治的85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3)和实验组(n=42).对照组采用氨氯地平单药治疗,实验组加用依那普利,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达97.62%,明显高于对照组69.77% (P <0.01);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4.76%,明显低于对照组20.93%(P <0.05).结论:采用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具有安全性高、疗效好等优点.
作者:鞠志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和分析在急危重症患者治疗中使用纤维支气管镜的作用.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危急重症患者共137例,均对其使用纤维支气管镜,将治疗前的心率、呼吸频率、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血氧饱和度作为对照组,将治疗后的相关数据作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的心率、呼吸频率、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血氧饱和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急危重症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纤维支气管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病灶,降低气道中产生的分泌物,使患者病情得到明显好转,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尹航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对消化内科老年患者的护理安全隐患及应对策略进行分析与讨论.方法:对消化内科老年患者的护理安全隐患进行讨论,并根据常见问题采用针对性的措施进行预防.结果:在采用了积极、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后,患者及其家属的安全防范意识得到显著提高,各类危险因素的发生得到了有效遏制.结论:重视并做好消化内科老年患者的安全护理工作,能够在有效改善安全环境的同时,降低各类危险因素的发生几率,为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提供更多的保障.
作者:刘源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对比临床护理路径和常规护理在泌尿外科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泌尿外科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同研究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使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结果 在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方面,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平均住院天数以及平均住院时间方面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同常规护理比较而言,泌尿外科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王顺峰;方向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脊柱结核是指结核杆菌经血液循环播散浸犯脊柱的一种继发性病变.常继发于肺结核.临床上以腰椎结核常见,胸椎次之.椎管内病灶压迫脊髓可引起截瘫.可在局部形成脓肿或窦道.针对我科20例结核病的治疗,护理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与表现1.1一般资料本组20例,男11例,女9例,年龄10-50岁,平均30岁,其中6例经内科会诊转入,14例门诊收入院,19例行手术治疗,1例因合并截瘫和结核性脑炎,保守治疗.结果:15例康复,4例好转,1例自动出院.
作者:杨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垂体后叶素注水分离法在腹腔镜手术临床疗效.方法:笔者90例卵巢囊肿患者,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方式,研究组采用垂体后叶素注水分离,分析两组相关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出血量方面明显少于对照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垂体后叶素注水分离法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海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iPS)是干细胞研究领域一项令人瞩目的新技术.它通过特定的基因组合与转染技术将已分化的体细胞诱导重编程为未分化的多能细胞,再通过定向诱导等方式从而获取目的细胞,这项技术是建立在不涉及伦理学和减少免疫排斥的基础上,给再生医学实践于临床带来曙光.本文就iPS研究现状及现存问题进行综述.
作者:黄钦贤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脑白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行头颅MRI检查的住院患者137例,并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危险因素调查及同型半胱氨酸及胱抑素C的检测,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分析.结果:经多元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入院时收缩压、空腹血糖、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是脑白质疏松症的独立危险因素,明显增加脑白质疏松症的发病率(p<0.01);但甘油三酯的升高却降低脑白质疏松症的患病风险[OR及95% CI:0.038(0.026-0.057)].结论:脑白质疏松症的病因是多方面的,应针对不同的患者不同的危险因素,及早干预以预防老年性认知功能障碍.
作者:陈奕农;胡仁平;汪南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压疮又被称作压力性溃疡,乃是当前今后医学领域的一个难题.当病患局部组织在长时间内处于受压状态时,其血液循环会出现一定障碍,在缺乏营养的基础上,就会使病患皮肤失去其应有的功能,并导致组织破坏或者是组织坏死等情况的出现.鉴于此,文章以压疮的防治及护理新进展为主要研究视角,在分析和叙述压疮的防治措施的基础上,介绍压疮病患的护理对策,期待能够有效提升压疮病患防治及护理效果.
作者:蒙志婵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儿科消化性溃疡病和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2011年10月-2012年7月期间78例消化性溃疡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78例患儿均痊愈出院,无并发症出现.经过12-24个月的电话随访,有5例患儿疾病复发.结论:经过科学合理的消毒处理、疼痛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指导和出院指导等方法进行护理,可以有效地治疗儿科消化性溃疡病和幽门螺杆菌感染.
作者:刘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膜分离技术是一种较新的中药提取技术,能够有效地促进中药的生产效率与生产质量,实现中药的澄清、精制以及浓缩,在中药的提取与分离中有很大的优势.文中将对这种分离技术进行分析,探究其应用原理,根据孔径大小对其进行分类,并探究这一技术在中药提取分离中的实际应用情况.
作者:孙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曾敬光教授为四川省名老中医,擅长中医妇科经、带、胎、产及疑难杂症的诊治,经验颇丰.本文对曾敬光教授治疗胎动不安的经验进行了总结,曾老认为胎漏、胎动不安的主要病机是“肾气、冲任、气血之变故”,故治疗上以调气养血、补肾固冲任为其根本治法,疗效显著.
作者:曹婷;朱鸿秋;韩姣姣;张路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疼痛控制护理对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30例创伤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5例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而干预组65例采用疼痛控制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在疼痛缓解及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干预后干预组VAS评分显著下降,同时其也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组护理满意率为95.4%显著高于对照组81.5%,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疼痛控制护理对创伤性骨折患者效果显著,其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疼痛症状,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也较高,进而促进患者早期康复,提高其生存质量及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选择.
作者:杨筝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脑卒中卧床病人深静脉血栓(DVT)的预防护理方法.方法 将100例脑卒中卧床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预防组各50例.对照组病人行常规护理;预防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瘫痪肢体被动运动、肌肉按摩,加穿弹性压力袜套、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等预防性护理方法.结果 DVT发生率对照组23.3%,预防组为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 =7.11.P<0.01).结论 预防性护理可基本控制DVT的发生减少肺栓塞对脑卒中卧床病人的致命威胁.
作者:孟丽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8例呼吸衰竭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患儿采取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NCPAP),观察组患儿采取双水平正压通气(Bihpsic)模式,比较通气治疗12 h、24 h两组患儿的血气分析指标,包括PaO2、PaCO2、pH、吸入气中的氧浓度分数(FiO2)以及住院时间、并发症计算氧合指数OI(PaO2/FiO2)结果:经过治疗12 h、24h后,观察组患儿的PaO2、pH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儿上机12h、24 h的PaCO2显著低于对照组,且OI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在住院时间、并发症、治愈率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呼吸衰竭新生儿呼吸衰竭可有效改善呼吸衰竭新生儿[的通气情况,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林凡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和研究神经外科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体分布、流行病学特点,感染发病和耐药情况,从而制定有效控制医院感染对策.方法:选取保定市某医院2012年1月到2014年12月进行就诊的神经外科住院患者482例,其中感染患者共5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神经外科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病率为10.3%,第一年28例,占总数56%;第二年13例,占总数26%;第三年9例,占总数18% 可以说是呈现逐年递减趋势,3年之间的感染发病率存在着显著差异(P值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神经外科医院感染管理,合理使用抗生素.严格控制各种侵入性操作的临床适应症,医护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加强专业基础护理知识对减少神经外科患者医院感染具有十分重大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丽华;胡远想;张保德;马云涛;郭志南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在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00例,随机分组,其中50例患者为研究观察组,另外50例高血压患者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进行了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血压监测,观察两组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结果:经过研究比较,在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改善情况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在患者昼夜间血压变化情况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在患者收缩压总负荷上,都比患者舒张压都要高.结论:在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的意义是比较大的,不仅可以准确测量出患者血压变化情况,还能降低患者临床异常情况发生率,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大范围内应用和推广.
作者:许广湘;李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β1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引发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36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18例给予常规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治疗组1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美托洛尔口服,始服剂量为12.5mg,2次/d,每2周剂量加倍直至目标剂量.半年随访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再住院率和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左室舒张末内径(LVD)、左室收缩末内径(LVS)、心率、舒张压均降低,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升高,治疗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β1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安全简便,提高了临床疗效.
作者:王海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微泵注射替罗非班的效果以及护理.方法:采取随机的方式把本院同期收治的7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划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取PIC术治疗,每组例数分别为38例,研究组患者以微泵注射的方式使用替罗非班治疗,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对照组微泵注射肝素,予以常规护理,观察和比较二者治疗前后心电图情况.结果:用药后两组患者心电图均有所改善,其中研究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二者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IC术后以微泵注射的方式使用替罗非班,同时做好相应的护理工作,可有效改善患者心肌血液供应情况.
作者:王思懿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