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彬
目的:探讨在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00例,随机分组,其中50例患者为研究观察组,另外50例高血压患者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进行了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血压监测,观察两组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结果:经过研究比较,在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改善情况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在患者昼夜间血压变化情况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在患者收缩压总负荷上,都比患者舒张压都要高.结论:在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的意义是比较大的,不仅可以准确测量出患者血压变化情况,还能降低患者临床异常情况发生率,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大范围内应用和推广.
作者:许广湘;李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冷冻消融治疗前列腺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 对2012年7月至2015年1月我科24例实施前列腺癌冷冻消融术患者进行术前、术后护理,24例前列腺癌患者均顺利完成各项治疗护理并达到满意治疗效果.结论 冷冻消融术是治疗前列腺癌安全有效的新兴治疗方法,实施细致周全的护理能够促进患者早期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谢俊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分心理护理在手术室患者中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4月-2014年4月间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方式随即将其分成两组,即对照组患者62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62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心理,对比两组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和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为95.16%,对照组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83.87%,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患者治疗得分过程中采用心理护理能够显著提升治疗的效果,同时还能提升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因此值得推广.
作者:施美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颅内破裂动脉瘤早期显微手术的临床经验.方法 49例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均早期(3d内)采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进行治疗.其中48例行瘤颈夹闭,1例行动脉瘤包裹加固定术.结果 术中动脉瘤破裂10例,9例得到完全夹闭,1例行包裹加固定术.术后随访1-6个月,恢复良好40例,留有残疾8例,死亡1例.结论 颅内破裂动脉瘤一旦再次破裂预后差,早期显微手术治疗能有效防止再出血危险,并有利于防治脑血管痉挛.
作者:郑建辉;张国栋;黄春刚;刘维田;周晋;常久魁;徐雅彪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脂蛋白a在不同类型的脑梗塞中的含量变化.方法 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脂蛋白a,分析脂蛋白a与不同类型的脑梗塞的相关性.结论 脂蛋白a的含量与脑梗塞的发生、发展有高度相关性.
作者:周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一直以来,临床上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高居不下,由于心血管疾病具有突发性和危险性较高等特征,导致临床上心血管患者死亡率非常高.随着心外科、医学影像学的迅速发展,心血管造影术、心导管术、心脏内支架、磁共振冠状血管成像技术在心脏血管病的诊治中广泛应用,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较为先进的临床手术术式,如:心脏支架与搭桥手术、心脏瓣膜移植以及心脏移植手术等[1].然而这些手术的顺利进行,均要求临床医生对心脏的腔室结构、心脏的冠状血管管道走行及分支的形态有了深入的了解、明确的认识[2-3].为了配合心脏术式的进一步研究和发展,制作心脏及其周围管道铸型标本,使得能从三维空间展示的实物标本.笔者制作的标本构型美观、色彩鲜艳、立体感强、整体效果好.近年来,笔者经过不断实践,在制作铸型标本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1.材料准备1.1标本:选取新鲜尸体标本.1.2工具:20~ 50ml的塑胶注射器、各种型号的针头(尖端磨平)、止血钳、镊子、手术刀、缝针、棉花、纱布、缝合线、玻璃棒、玻璃插管、标本缸、502胶水.1.3试剂:肝素溶液、填充剂((自凝牙托粉、自凝牙托水、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三者比例为1.0:1.0:0.4)、37%盐酸溶液、5~10%的甲醛溶液、油画颜料(红、黄、蓝、绿四种)、肥皂水.2.实验操作2.1取心:
作者:余平;董迪烽;彭泽鸿;祝峰;姚伟;李兵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对细节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季节管理;对照组30例患者,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30例患者,在宣传教育满意度、护理态度满意度、护理技术满意度及患者的满意度上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0.05).结论 细节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有很好的应用效果,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杨丹;李蕊;苏梅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耳尖放血疗法治疗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的患者12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1例和对照组61例,治疗组61例给予耳尖放血治疗方法,对照组61例给予通过改善生活方式的方法,治疗时长4周比较两组疗效.结论:本疗法效果显著,方法简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高君;潘晓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应用于酒精中毒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酒精中毒患者45例,其中,兴奋期11例,共济失调期21例,昏睡期3例95%不同病理期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模式下的基础护理、分期护理、即刻护理和饮食护理,记录患者意识及活动能力恢复情况.结果:轻度中毒患者3小时内均恢复正常,中度中毒95%以上6小时内中毒症状缓解,3名重度中毒患者,只有1名患者6小时内无起色.结论:优质护理在酒精中毒患者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集.
作者:张玲雅;朱西西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吡格列酮与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A组和B组,两组各25例,A组采用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B组采用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改善情况.结果: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在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8.0%,采用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2型糖尿病总有救率为72.0%,A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总有效率,P <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对两组患者给予相应治疗后,A组患者的FPG、2hPG及HbA1c三项疗效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B组,且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采用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效果显著,能够将血糖指标控制到正常范围内,延缓病程进展,吡格列酮治疗效果明显.该治疗药物值得推广.
作者:宋小琴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贫血的发生时间及影响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1年3月至2014年2月本院收治的294例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资料数据,根据贫血发生时间分为4组,对每组患儿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94例VLBWI临床诊断贫血的平均日龄为(13.17±6.57)d,其中早期贫血发生者90例(30.6%),晚期贫血发生者204例(69.4%).4组VLBWI分别在新生儿期累积采血量、累积输血量、基础血红蛋白及基础平均红细胞压积方面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各组患儿在胎盘早剥、宫内窘迫、新生儿颅内出血等围产因素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早期医源性失血及基础血红蛋白与贫血早期发生的关系更为密切.结论 贫血是VLBWI生后常见并发症.早期医源性失血及基础Hb水平是导致贫血早发的高危因素,多种围生期因素可影响贫血发生时间,目前输血治疗仍是治疗VLBWI贫血的常规甚至是首选方法.
作者:何王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呼吸内科作为常见病之一,影响着无数人的健康,许多得了呼吸病的重症患者在医院得到了有效的治疗,拜托了呼吸病的困扰,过上了健康的生活方式.为了探索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效果,使更多的呼吸病人恢复健康,我对我院呼吸内科中的50例重症患者进行了观察.本文就从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方面进行一些探讨.
作者:任倩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对鼻整形中耳软骨移植物的应用予以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接收的11例鼻整形患者,通过对下外侧软骨穹隆部的分离、修正及合,切开耳后颅耳沟,切取相应的耳廓软骨,并将其修剪成盖板移植物,共2-3块,呈长遁形,在鼻尖塑形中进行应用.结果:术后对11例患者予以6-24月随访,整形效果比较好没有出现较为严重的并发症.结论:在本次研究中,将耳软骨移植物修剪成多层盖板与长遁形,可以更好地对鼻尖进行修饰,由于取材便捷、操作简单,整形效果好,在临床应用中得推广.
作者:虞冬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对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科室成立品管圈小组,确定活动主题,分析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并予以整改,以2012年6月-2013年6月作为品管圈活动前,以2013年7月-2014年7月作为品管圈活动后,分析品管圈活动前后人体学测量和生活指标的变化情况,记录营养不良的发生率.结果 活动后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为25.0%显著低于活动前5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后TSF、AMC、ALB、TF、Hb分别为(1.63±0.59)cm、(24.04±10.28)cm、(37.01±6.24)g/L、(3.58±0.43)g/L、(72.69±16.51)g/L均明显高于活动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品管圈活动能够改善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营养不良的发生率.
作者:由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儿童病毒性心肌炎心电图的改变、原因及对诊断的价值.方法 对128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心电图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观察.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 128例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电图改变,包括心律失常、传导阻滞、低电压、S-T段、T波变化、Q-T间期变化及异常Q波.128例患儿中有112例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酶学升高,占87.5%.结论 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传导阻滞的发生率,心电图检查异常率显著高于实验室酶学检查的异常率,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在临床上缺乏特异性,而部分患儿在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时即会出现心电图的改变,另一方面,心电图检查并无特异性,对病原学诊断亦无意义,因此,儿科临床上需要在肯定心电图对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价值的同时,更需要注意到其的局限性,综合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效依据.
作者:刘大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腹腔镜在泌尿外科的应用历史回顾1889年,Fenwick用一带有套管针的膀胱镜行耻骨上穿刺检查膀胱.这是人们第一次利用非天然孔道检查人体内部器官.也是腹腔镜技术临床应用发展雏形.Gersdunan于1990首次报道采用腹腔镜对盆腔癌患者行盆腔淋巴结清扫;Clayman于1991年首次报道采用腹腔镜行肾切除,引起泌尿界轰动.这也是首次采用腹腔镜进行实质器官切除的临床报告;Gan于1992年首先报告采用球囊管扩张术分离后腹膜成功进行腹膜后腹腔镜手术;Roberts早在1976年即采用腹膜后间隙充气扩张后行径皮内腔镜检的动物实验.
作者:李明珠;程新红;曹成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和分析对心脏外科中施行冠脉搭桥术后患者采用连续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旨在为临床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间我院心脏外科收治的施行冠脉搭桥术进行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列表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n=40例)和对照组(n=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服务,研究组患者采用连续护理干预.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各项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连续护理干预有助干提高冠脉搭桥术后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以有效确保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温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护理安全是指患者住院期间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坏、障碍、缺陷或死亡.由于血管外科患者疾病本身的特点,特别是下肢血管病变的患者,肢体功能存障碍,在住院期间发生跌倒、肢体坏死等安全问题的几率比一般患者高.我们组织全体护士进行安全问题分析,找出影响患者的不安全因素,采取人文关怀、风险管理和护理安全措施干预,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邵智慧;李婉秋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精神科老年患者由于自身特质,身体恢复速度较慢,合理有效的护理,便于病情恢复.为了进一步提升精神科老年病房基础护理质量,将品管圈活动应用其中,对护理人员进行分层管理,成立总体的网络控制中心,对病房基础护理实行流程化管理,以便完善现有的精神科老年病房基础护理质量的监督和管理,强化医院以病患为中心,改善精神科老年病房基础护理质量,有助于缓解护患关系,提升护理人员综合素质.
作者:张楠娣 刊期: 2015年第06期
通过恶性肿瘤手术中的规范配合,无瘤技术在减少肿瘤细胞的脱落、种植及播散.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张燕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