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病管理模式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

李红霞;刘芷含

关键词:慢病管理模式, 高血压, 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分析慢病管理模式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为高血压患者的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我中心收治的12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患者自行同意条件下,根据管理模式的不同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患者管理过程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健康指导,观察组实施慢病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对于高血压的认知情况与血压控制情况等指标.结果:经过为期半年的管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对高血压的认知程度以及生活质量等方面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结果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给予慢病管理模式,能提升其对高血压疾病的认知情况,有效控制血压,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1例重症热射病继发多种严重并发症的护理体会

    热射病(heatstroke,HS)是高温下,机体因温度调节中枢功能障碍,继而以高热、无汗、意识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症.热射病是一种致命性急症,是中暑中严重类型,该患者出现严重的神经系统异常,横纹肌溶解,在后期出现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急性肾衰、肝衰或者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症(MODS),热射病预后严重,病死率达50%以上.

    作者:孙芬;杨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微生物实验教学常用细菌染色方法及注意事项

    细菌染色作为微生物实验教学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染色能够帮助学生更为直观、具体认识细菌形态及特点,随着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不断发展,一些常用的细菌染色方法得到了有效改良,在提升实验教学有效性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文章将从四种常用的细菌染色方法入手,对染色方法使用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阐述改良及注意事项等内容,为学生进行细菌染色提供帮助,从而提高微生物实验教学质量.

    作者:陈琳;杨云魁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高压氧治疗并发中耳气压伤的预防护理近况

    中耳气压伤又称气压创伤性中耳炎,是指在气压发生变化时,由于咽鼓管功能不良,不能及时调节鼓室内压力而导致鼓室内外压力不平衡,造成的中耳创伤.是高压氧治疗(HBO)时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是因为环境压力改变引起鼓室内外压力不平衡所致,临床表现为中耳鼓膜的损伤.据文献报道[1],国外发病率约为17%,国内约10~20.3%,中耳气压伤发生时患者有耳堵、耳胀、耳鸣、耳痛、听力减退等症状,严重者耳痛剧烈难以忍受,出现鼓室积液、积血、甚至鼓膜穿孔[2],而导致治疗中断,使患者错过治疗时机,甚至可能引起医疗纠纷.因此,加强对中耳气压伤的认识,了解某些因素对中耳气压伤发病的影响,对预防中耳气压伤,保证患者治疗安全,确保治疗的连续性及指导临床实践都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护理的角度对中耳气压伤的预防护理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凌雁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临床观察

    结肠癌是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去过20年里大多数国家地区结肠癌发病趋势呈上升趋势,在我国肿瘤死亡统计中,结肠癌占据第4-6位.而腹腔镜下结肠肿瘤切除术已经过20余年的历程,近几年来开展的医院越来越多,其可行性及有效性研究在许多临床中心已开展,并取得了许多成果[1].作者就我院开展的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临床临床资料做一回顾性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彭强;杨正东;张雪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浅谈高处坠落伤的急救护理

    高处坠落伤是指人体由高处坠落碰撞到地面或其他物体所形成的损伤,其大多数为多发伤,伤情复杂,病势凶险,并发症多,死亡率高,院前急救棘手.

    作者:朱凤娥;孙培培;董胜男;杨艳;刘建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疗效分析

    目的:通过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究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是否在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试验中具有显著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3月间,在我院确诊为高血压的老年患者共74例,随机将7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分成两组,每组各37人.一组老年高血压患者,对其进行单药氨氯地平的治疗,称之为单药治疗组.另一组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则在氨氯地平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那普利进行对比治疗,称之为联合治疗组.结果:联合治疗组的老年高血压患者疗效总有效率为91.89%(34例),高于单药治疗组的51.35%(19例),且联合治疗组能更有效的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数值.结论: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比之单药治疗模式不仅在老年高血压上的疗效总有效率上更为显著,还能快速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指标,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作者:向艺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青霉素皮试液配制操作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改进方法

    现对我班50名学生操作考核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方法,报告如下.

    作者:陈苏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术后护理

    总结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术后护理经验.方法:对130例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给予精心的护理并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130例患者中123例坚持完成全程膀胱灌注化疗,随访2~5年,其中24例复发,有效率达82%.结论:做好各项护理工作及膀胱灌注的健康教育可提高护理质量,防止并发症的发生,预防膀胱肿瘤术后复发,使患者顺利完成全程治疗.

    作者:刘秀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不同基本情况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痴呆严重程度的比较

    目的:研究并比较不同性别、年龄、职业等基本情况及居住状况的认知功能障碍(MCI)患者的痴呆程度.方法:2014年3月-2015年3月,使用现况调查的方法于某医院调查61例 MCI患者的病史情况、神经系统查体以及使用MOCA量表、MMSE量表得分,比较不同基本情况的各组别患者量表得分情况,以了解MCI发病特征.结果:调查对象中男性38人(62.3%),女性23人(37.7%).各年龄组MC1患者得分差异不显著,但MOCA与MMSE得分均与年龄呈负相关;四种居住状况MCI患者的MOCA和MMSE量表得分均表现出显著差异,具体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分析.结论:不同人口学特征的MCI患者痴呆程度差异不明显,其差异主要出现在性别、婚育、居住状况方面,但患者痴呆程度与学历之间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李健;文玉烛;刘敏敏;刘依莎;龚磊;辛冰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腹腔灌洗联合血必净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通过研究腹腔灌洗联合血必净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加强对该疾的认识,提高临床的诊治水平.方法 79例确诊“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病人分成内科保守治疗组(A组24例)、腹腔灌洗组(B组28例)、腹腔灌洗血必净联合治疗组(C组27例)三组,比较上述三组之间腹痛缓解时间、消失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APACHEⅡ评分的变化,C-反应蛋白浓度变化,死亡率的差异.结果 治疗10天后,C组的肠功能恢复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CRP的浓度,APACHEⅡ评分变化,腹痛缓解时间、消失时间,均低于A组和B组(P<0.05),而死亡率(P>0.05)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 腹腔灌洗联合血必净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明确,安全性高,此方法是值得推荐的.

    作者:夏炳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老年高血压的治疗新进展

    我国划定60岁及其以上的被称作老年人,老年人一直为临床医学界关注的群体.高血压是困扰老年人为常见的慢性病之一:常并发充血性心力衰竭、脑卒中、心肌梗死、尿毒症等疾病,可致死、致残,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长寿及影响其生活质量.老年高血压患病率也日益增高,不得不引起临床重视.高血压为常见的老年人血管疾病之一,2009年数据显示,经过确诊的高血压患者已经超过2亿,其中老年人占半数以上.因此,总结相关老年高血压治疗进展,指导临床用药,对老年人生活质量有着一定的提升作用[1].本文就老年高血压的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陆志谈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的护理研究进展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尿毒症患者延长生命的重要过渡方法,然而,随着尿毒症病情的变化,患者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之后会产生一些问题,影响到透析的治疗效果.本文从患者自我管理的角度出发,分析总结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研究进展,以期能够为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参考.

    作者:达丽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分析

    目的:对导致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站2013年5月到2015年5月这两年内体检过程中所产生误差的血液检验标本,并对其产生误差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产生,跟标本采集、检验和送检过程、体检者自身状态等有着密切关系.结论: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产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为此,在血液检验过程中,应该认真落实每一个工作细节,按照既定的规范进行操作,控制误差.

    作者:陈小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无张力疝修补与传统手术的比较

    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概念:是美国医师Lichtenstein首先于1986年提出的.这种修补以人工生物材料作为补片用以加强腹股沟管的后壁,此法克服了传统手术对正常组织解剖结构的干扰,层次分明,而且修补后周围组织无张力,故命名为“无张力疝修补术”.目前常用的有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1 国内发展状况自1986年Lichtenstein开展疝修补术以来,已有各种术式和手术方法的改进,但传统术式仍有较高的复发率(10% ~ 15%);1997年以来,无张力疝修补术在我国逐步得到推广应用;1998年报道了3000多例无张力疝修补术的疗效,结果表明术后复发率<1%,复发疝者<2%,与传统疝修补相比复发率明显降低[1].

    作者:谢祥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并发症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目的:研究探讨乳腺癌根治手术并发症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措施,进而有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将我院2011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术的方法治疗,研究分析患者的临床并发症与护理措施.结果:分析结果显示,发生并发症的有16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6.7%,在对患者实施并发症治疗及护理后,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乳腺癌患者实行根治手术后,可引发多种并发症.针对患者的病情与临床状况,实行相应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避免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郝改艳;黄海娜;郝树文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胃肠减压在腹部外科疾病治疗中的运用及护理体会

    目的:针对胃肠减压在腹部外科疾病治疗中的运用效果以及护理体会.方法:就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腹部外科疾病患者300例进行研究,这300例患者均采用胃肠减压法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同时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总结护理体会.结果:经护理研究分析可了解到,患有急性机械性肠梗阻的80例患者中,采用胃肠减压治疗后,其中的32例患者在3-4天之内病情好转;患有不全性肠梗阻的20例患者,在接受胃肠减压治疗后,患者在1-3天的时间内,病情痊愈;患有急性胰腺炎的25例患者,在接受胃肠减压治疗后,患者在7-10天内症状有所缓解;患有麻痹性肠梗阻的30例患者,在接受胃肠减压治疗后,患者在2-7天内病痊愈;患有原发性腹膜炎的25例患者,在接受胃肠减压治疗后,患者在5-7天内,病情有所好转.结论:就研究的结果可以知道,针对腹部外科疾病患者进行胃肠减压治疗,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症状,同时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可以使得患者的康复速度大大提升,在目前的临床治疗中,胃肠减压及护理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作者:刘伟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中医正骨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与研究中医正骨对于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期间骨科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共80例,采用奇偶数字法将患者均分为2组,观察组患者采取中医正骨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疗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腕关节功能评分,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腕关节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桡骨远端患者,采用中医正骨的方法,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袁锡锋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丹参多酚酸盐活血化瘀作用的多元化药理作用

    目的:分析丹参多酚酸盐对活血化瘀作用的影响,并结合相关报道对其多元化药理机制进行探讨.方法:将60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A、B、C三组,分别以低剂量、高剂量丹参多酚酸盐及丹参注射液予以治疗,比较三组治疗前后的症状改善程度、平板试验结果、血小板聚集率以及P选择素变化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三组患者ST段下降大值、总运动时间、大运动当量等指标均有所改善;在不同诱导剂作用下,三组患者在治疗后血小板凝聚率均有所降低(P<0.05),其中在2.5μ mol/L ADP诱导下,B组血小板凝聚率比A组降低更为明显,在300 μmol/L EP诱导下,B组血小板凝聚率比C组降低更为明显;三组患者P选择素均有所下降,A组和B组比C组下降更为明显.上述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可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活化,活血化瘀功效明显,并潜在着多元化药理作用机制.

    作者:刘常鑫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加味承气散穴位贴敷配合艾条灸促进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观察

    目的:探讨加味承气散穴位贴敷配合艾条灸对腹部手术后病人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将80例腹部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病人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病人采取加味承气散穴位贴敷配合艾条灸.观察比较两组病人术后肠蠕动恢复、肛门排气时间及腹胀等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手术后肠蠕动恢复及肛门排气时间均明显缩,胃肠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腹胀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承气散穴位贴敷配合艾条灸能促进术后胃肠动力恢复.

    作者:张新波;刘梅玉;崔秋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浅谈多元化带教模式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分析多元化带教模式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体会.方法:选取在我院实习的60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带教模式,研究组采用多元化带教模式,比较两组护生的专业理论、护理文书、护理操作以及综合成绩等评分情况.结果:采用多元化带教模式的研究组护生专业理论知识、护理操作能力、护理文书写作能力以及综合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生,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多元化带教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教学的效率,有助于培养护生的临床护理能力.

    作者:李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