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珏
目的:探究并分析我院检验科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通过采取相关的预防措施,进而提高检验标本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到2014年10月我院不合格的1000例标本,对标本不合格原因、不合格项目及科室不合格送检率进行分析。结果(1)共收到标本14236份,不合格标本1000份,不合格率为7.02%。不合格的原因有标本凝块400份(40.00%)、痰液标本为唾液250份(25.00%)、标本量少125份(12.50%)、条码错误125份(12.50%)、项目与标本类型不符50份(5.00%),其他50份(5.00%)。(2)出现不合格多的项目是血液组500份(50.00%)、微生物200份(20.00%)、体液100份(10.00%)、生化室100份(10.00%)、免疫室100份(10.00%)。(3)科室送检标本不合格率比例较高,前三位的科室是:内科300份(30.00%)、重症监护病房125份(12.50%)、儿科100份(10.00%)。结论针对我院不合格标本原因,应该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减低或减少不合格标本的发生,确保检验结果的质量,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作者:魏聪;刘璐;李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乙酰吉他霉素制备中,不同工艺条件对产品的性状、产品在丙酮中的溶解性及产品重量得率的影响。方法:在乙酰吉他霉素粗品的制备过程中,保持醋化反应的物料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液的滴加速度、结晶时间不变,选择不同的结晶温度,进行了9个批次的对比实验;在乙酰吉他霉素湿品的制备过程中,选择不同结晶温度条件下制备的乙酰吉他霉素粗品,进行了6个批次对比实验。结果:乙酰吉他霉素粗品的较好结晶温度为(18±2)℃。结论:粗品的结晶温度对粗品的性状及其在丙酮中的溶解时间影响较大,尤其是产品的重量得率影响较大。
作者:赵禾粼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预防消化道手术切口感染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2年9月至2014年8月126例消化道手术患者,随机方法分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加强预防性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护患满意率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患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卡方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质量可影响消化道手术效果,尤其在预防术后切口感染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晓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核辐射技术的广泛发展与应用,我国的放射医学与防护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并且在某些方面以及达到了国际水平,而且是具有我国自己的独特特色。
作者:潘铭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人们对视觉质量的追求也越来越高。视觉质量包括:视力,对比敏感度(CS),波前像差等。影响视觉质量主要的原因之一是近视。近视是指眼处在静态屈光时,无限远点投影在视网膜之前。据不完全统计,全球人群中有25%患有近视眼。高度近视眼患病率为2%,其病因尚不完全明确,眼轴延长和后葡萄膜肿为其基础性病变。现由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PIOL)和传统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原位磨镶术(LASEK)皆能达到提高视觉质量的目的。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PIOL)包括:虹膜夹持型人工晶体植入,房角固定型人工晶体植入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它是一种新型的矫正高度近视的方法,我们现在多用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ICL)来矫正中,高度近视。传统的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原位磨镶术(LASEK)由于切削改变角膜的非球面性导致术后视觉质量下降。而 ICL 具有矫正度数范围大,对于中,高度近视,甚至超高度近视矫正安全,有效,术后并发症少的特点。而对比 LASEK,在视觉质量上面也存在于优越性。对于中,高度近视患者手术方式的选择,旨在手术安全性高,风险低的同时选择适合患者的手术方式达到佳视觉质量。
作者:徐馨馨(综述);谷浩(审校)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从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接收并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随机性抽取60例进行回顾性探究,分析其治疗措施并观察其治疗结果和特点,用统计学进行数据处理。结果:35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中,与治疗前相比,显效率为9/35(25.71%),有效率为23/35(65.72%),治疗总有效率为91.43%,明显高于无效率(p <0.05);25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与治疗前相比,显效率为7/25(28%),有效率为16/25(64%),治疗总有效率为91.43%,明显高于无效率(p <0.05);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心肺功能、有效降低复发率,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继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压疮是由于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坏和坏死。它的发生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降低生活质量,而且一旦发生感染,严重者会导致死亡。因此对压疮高危人群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对已有压疮的患者实施科学有效的护理,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本文通过分别对压疮的护理分期以及压疮的护理措施进行分析,希望对压疮的护理工作有更深一步的认识。
作者:洪珊;兰晓玲;舒婷 刊期: 2015年第02期
高血压病的病理特点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的临床症候群。对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可造成严重损伤;对脑的影响主要为脑血管意外,长期血压增高可造成脑溢血的发生。同时,由于高血压可加速脑动脉粥样硬化,而使病人出现一过性脑缺血,甚至脑血栓形成。对于心脏,因持续血压增高使左心室负荷增加,终发生左心衰竭。长期高血压还可导致肾小动脉硬化,甚至发生肾功能衰竭[1]。现将本人5年来对高血压病人的健康教育,谈谈体会。
作者:张云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建立良好的病房管理有利于病人的治疗与康复。但要使病人有一个整洁、舒适、安静的环境却要靠大家去关心、参与。现在就如何加强病房管理谈几点体会:1环境的管理1.1安静的环境首先病人人院时就为病人及家属做好陪护探视制度的宣教,其次我们医护人员要严格执行陪护探视制度并做好监督工作。但如果病房突然收治一个危重病人或病房中某一个病人病情恶化,那么这时病房的安静就被扰乱,这主要是陪人较多,家属及单位来人又不断地向医护人员询问病情等,影响医护人员工作和同病室的病人休息,而此时,病房护士先要将轻病人与重病人分开,然后要耐心的向家属做劝说工作,让家属自觉遵守院内各项规章制度配合医务人员救治。又如有的轻病人,别人休息他不休息或自己睡不着觉,就看电视、听音乐而且声音特别大,甚至约几个病人或家属在病房打牌、下棋,大声谈论等,影响他人休息,对这些病人,护士应关心体贴他们,并用换位思考的方式开导安慰病人,使病人自觉将电视关闭或将音量调到小,听音乐插上耳机,停止喧哗,保持病房肃静。每间病房配置的有床头灯和地灯,病人入院时就告知,夜间尽量使用床头灯或地灯,以防打扰其他病人休息,晚夜间护士进行操作和交接班时要做到“四轻”,也尽量使用床头灯和地灯以免影响病人休息,在与病人交谈时要将声音放低或使用肢体语言,为病人营造一个安静的休息环境。
作者:彭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肩周炎属于风寒湿痹的范围,是临床上较常见的病症。本人在实习和见习期间,采用针刺、推拿、中药外敷相结合的方法治疗本病,适宜于肩周炎的任何时期,疗效明显,现报道如下。
作者:洪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对急性胆囊炎患者实施护理过程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急性胆囊炎治疗的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服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服务。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以及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对急性胆囊炎患者实施护理服务的过程中,舒适护理服务的运用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降低并发症发生,减少引流和住院时间,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符娜;冯晓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急性细菌性痢疾的临床护理方法、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36例急性细菌性痢疾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护理方法。结果:36例急性细菌性痢疾患者经过对症治疗和精心的护理后效果良好,全部患者治愈出院,没有1例出现并发症或转为慢性菌痢。结论:急性细菌性痢疾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必须具备专业技能,通过加强临床护理,避免院内交叉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尽大努力帮助患者尽早康复。
作者:张慧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究腹腔镜下胆总管结石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护理功能。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8月入院接受治疗的70例腹腔镜下胆总管结石患者,对其开展术前术后护理,观察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无1例严重并发症。结论有效的护理是提升治愈率的关键,腹腔镜下胆总管结石的治疗做好护理工作有现实性应用价值。
作者:储姗姗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强化抗血小板联合降纤治疗进展性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从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进展性脑卒中患者中随机性抽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单纯抗血小板治疗,研究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强化抗血小板联合降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和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强化抗血小板联合降纤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疗效显著,不良临床事件发生率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燕美;徐莉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观察口腔根尖周病患者的治疗方法以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4例口腔根尖周病患者(104颗患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应用 Vi-tapex 糊剂进行根管治疗)和对照组(应用氢氧化钙糊剂进行根管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成功28颗,进步20颗,失败 4颗,对照组成功15颗,进步24颗,失败13颗,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3%)明显高于对照组(75%),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口腔根尖周病患者采用 Vitapex 糊剂治疗的临床疗效较好,抗菌作用时间较长,组织吸收性较好,可作为根管治疗的理想填充材料。
作者:潘春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观察 III、Ⅳ期压疮治疗中采用藻酸盐敷料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34例(49处)III、Ⅳ期压疮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在常规消毒基础上贴上新型的康惠尔敷料)和对照组(在常规消毒后缠绕无菌纱布),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压疮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压疮治疗总有效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62.5%),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III、Ⅳ期压疮患者采用藻酸盐敷料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周丽华;冯亚蔚;黄燕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总结对产后出血的预防、监测、抢救、护理对策和体会,以供探讨。方法:对我院65例产后出血的产妇进行临床分析,做好产前、产时、产后预防与监测,做好产后出血抢救及护理。结果:65例产后出血患者经临床观察抢救及护理预后良好。结论:产后出血重在预防和认真细致的临床观察和护理,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作者:徐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总结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以提高护理效果。方法:对我科2013年6月~2014年6月35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有关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以讨论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结果:经过有效的护理,34例患者一期治愈,1例患者行二次手术后治愈。结论: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对于提升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阳二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微型种植体支抗在青少年口腔正畸治疗中的运用效果,并进行分析,以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需要进行口腔正畸术的青少年患者,共65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随机分成2组,一组为治疗组,患者为33例,该组患者采用微型种植体支抗的方式进行正畸治疗;另一组为对照组,患者32例,该组患者采用传统式治疗方法进行正畸治疗。在2组患者经过不同的治疗方式之后,对其进行为期8个月的随访检查,并比较2组患者的磨牙移位、上中切牙凸距差和上中切牙倾角差三方面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上中切牙凸距差和上中切牙倾角差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治疗组患者的磨牙移位情况要明显少于对照组。2组患者的检查结果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微型种植体支抗在治疗口腔正畸中,具有较大的临床疗效,并且,其操作简便、费用较低,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
作者:朱慧琴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调查我院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用药情况,分析其合理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2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抗菌药物单联静脉注射用药的使用次数明显高于其他用药方法,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静脉注射抗菌药物使用频度高的是头孢呋辛,其次是头孢他啶和青霉素 G;不良反应占比为5.9%,发生率相对较高。结论:我院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采取的用药方案适合大多数患者,但也存在个别医师滥用抗菌药物的现象,因此应提高对临床医师的技能培训,以提升我院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用药的合理性。
作者:刘晓珍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