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华
目的:比较 HyperCVAD 方案和 CHOP 方案治疗外周 T 细胞淋巴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0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31例外周 T 细胞淋巴瘤患者,按照化疗方案分为 HyperCVAD 组和 CHOP 组,比较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HyperCVAD16例中,完全或部分缓解为93.75%,CHOP15例中,完全或部分缓解率为53.33%(P <0.05),HyperCVAD 组的总生存时间、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均高于 CHOP 组(P <0.01)。白细胞减少的比例、肺部感染的比例均为 HyperCVAD 组高于 CHOP 组(P <0.01)。结论:Hy-perCVAD 方案治疗外周 T 细胞淋巴瘤较 CHOP 方案近期疗效、远期疗效均较好。
作者:谷敏;梁欣荃;祝平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患者90例,对其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分析患者护理前后的排痰难度、疼痛评分和焦虑评分。结果:经过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患者在短时间内均治愈,护理后排痰难度、疼痛评分和焦虑评分均优于护理前,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护理效果比较理想。结论:对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患者给予系统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抢救患者生命,提高疗效,促进患者更好康复。
作者:曹艳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在在护理脑外科病患时常见的风险因素并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3年8月到2014年8月在我院脑外科接受治疗的病患120人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相应的护理对策和结果展开回顾分析。结果脑外科住院病患常见的护理风险因素有很多,临床表现症状主要为肌肉萎缩、神经受损、颅脑感染、呼吸刺激等,按照不同的发病比例分布在整个住院过程中。结论脑外科病症通常牵涉人体颅脑、脊椎等部位,和人体的控制系统有直接关联,与其他疾病相比较具有自身的独特之处,所以在脑外科病房中往往会产生护理风险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策略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护理风险因素的发生率,缩短预后时间,进而使病患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
作者:秦海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联合比索洛尔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内科收治的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方案+比索洛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曲美他嗪治疗。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以及6min 步行距离情况。结果:①两组疗效对比,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0.7%vs74.4%),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 <0.05);②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 LVESD、LVEED、LAEF 值及6min 步行距离均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 <0.01)。结论: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曲美他嗪联合比索洛尔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活动耐力,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春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儿童消化性溃疡患儿采用克拉霉素三联疗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将儿童消化性溃疡患儿38例按照双盲法分为治疗组(采用甲硝唑、奥美拉唑以及克拉霉素三联疗法治疗)和对照组(采用甲硝唑、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等联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7%,其中治疗显效15例,有效3例,无效1 例,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78.9%,其中治疗显效10例,有效 5例,无效4例。治疗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儿童消化性溃疡患儿采用克拉霉素三联疗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见效较快,可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陈柳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我院门诊不合理处方的分析探究。方法:对2012年5月-2013年5月我院门诊药房的500例处方进行回顾性观察,并与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我院经处方实时干审核后门诊药房的500例处方进行对比,分析两年间处方的不规范率情况。结果:分别对两年间的处方进行观察,2013年至2014年我院门诊处方不规范率(6.00%)与2012年至2013年我院门诊处方不规范率(41.20%)相比明显较低,统计学上有意义(P <0.05)。结论:我院门诊药房处方实时干预审核的作用与效果显著,减少了处方不规范以及药物使用不合理的现象,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胡芸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急救护理路径在抢救心肌梗死中的运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4月-2014年7月期间诊治的14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护理路径组(73例)与常规急救组(73例),常规急救组患者按照常规急救流程抢救,护理路径组应用急救护理路径,观察患者的急救成功率、死亡率。结果:护理路径组患者的急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常规急救组(P <0.05),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急救护理路径在抢救心肌梗死中具有良好的运用效果,可显著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作者:叶静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胃肠肿瘤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因素进行分析,为手术切口感染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在2012年1月到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860名胃肠肿瘤外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手术切口感染的患者进行感染因素分析,利用 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860名患者中共有68名患者发生了手术切口感染,感染率为7.91%。对切口感染的患者进行菌种培养分析,共分离培养出72株菌株。其中包括革兰阴性菌45株,占比62.5%;革兰阳性菌20株,占比27.78%;真菌 5株,占比6.94%。根据感染因素的分析发现,年龄超过60岁且手术时间超过2个小时、手术中存在输血的以及肿瘤病变的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的概率较高(P <0.05)。手术的时间、手术的季节、手术的切口类型、合并基础疾病以及抗菌药物的预防性使用、患者的身体质量等等都是影响胃肠肿瘤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因素(P <0.05)。结论患者的年龄、手术时间、是否输血以及肿瘤的良恶性质都是感染的因素。
作者:余知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改良根治术和保乳手术治疗乳腺癌手术疗效进行对比研究。方法:以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分为改良根治术组与保乳术组各40例,手术疗效对比以治疗效果、并发症、局部复发率与远处转移率为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改良根治术组患者并发症明显多于保乳术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两组患者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手术疗效明显好于改良根治手术,对患者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保留第二性征,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左雄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急诊手术病人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诊手术患者共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的护理干预,而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个性化护理干预。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焦虑评分分别为(16.98±1.52)分、(9.97±0.31)分,而对照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焦虑评分分别为(16.86±1.56)分、(13.50±1.16)分,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焦虑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 <0.05)。实验组患者在护理后的满意程度要明显地比对照组患者高(100.0% VS 91.67%,P <0.05)。结论:有效地实施护理干预有助于安抚急诊手术病人的心理,从而缓解心理压力,提高护理满意度,故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张颂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手术室是医院重要的保障部门,是各种医疗资源密集的单位,是降低成本有潜力的部门。其使用效率的提高,能增加外科患者的周转,减少患者的无效住院时间,对医院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手术室是医生对患者进行手术诊断、治疗和抢救的重要场所。手术室工作流程直接关系到手术室工作质量和效率,我院开始尝试应用流程管理理念改善医疗服务和管理[1]。
作者:卢智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前 PBL 教学法已经逐渐地在我国护理教育中开展起来,所谓的 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教学法即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在护理医学教育中是指以临床问题引导学生把握学习内容的教学方法、激发学习的动力,通过在临床前期课以及临床课实践课程中,以病人的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的小组讨论或教学。近年来发现 PBL 教学法在基础护理教学中取得了优秀的临床效果,本文将就 PBL 教学法在基础护理医学中的应用概况、应用现状,对我国 PBL 教学在基础护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促进 PBL 教学法在护理教育中更加科学、灵活地的进一步应用。
作者:周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在妇科腔镜手术中选用38℃温生理盐水冲洗盆腹腔对患者的效果干预。方法:选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妇科手术室进行的100例全麻下腔镜手术,将其随机分为加热组和常温组,每组均为50例,将两组患者术后心率、血压、体温、疼痛评分、肛门排气时间加以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心率、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加热组患者术后体温、疼痛程度以及肛门排气时间与常温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38℃温生理盐水冲洗能更好的促进腹腔镜患者的术后康复,可以防止术后低体温、加快肛门排气、减轻疼痛。
作者:龚俊铭;李济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本文主要就是针对如何加强我国儿科护理的优质管理工作,对于如何加强我国儿科护理的优质护理服务的具体措施作出探讨,以及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主要是通过对儿科护士进行培训与学习强化他们的护理知识以及优化护理人员的组成结构,用一个考核制度的方式来考核婴幼儿对儿科护士的服务的满意程度。经过调查发现,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明显的提高了婴幼儿家属的满意程度,提高了儿科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作者:李子涵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探讨孕产妇羊水污染分娩过程中不同分娩方式的临床效果,以此作为临床分娩的参考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羊水污染孕产妇6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孕产妇按照羊水污染程度与分娩方式进行分组。分析羊水污染程度对新生儿窒息等并发症以及预后情况的影响。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新生儿窒息等并发症随着孕产妇羊水污染的程度的增加而上升,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 <0.05)。在羊水污染程度相同采用不同分娩方式进行分娩的过程中,新生儿窒息等并发症具有相似性,数据不符合统计学差异(P >0.05);II 度羊水污染的孕产妇采用剖宫产并发症较高,III 度羊水污染孕产妇采用剖宫产的方式分娩,新生儿的窒息显著上升,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孕产妇在羊水污染后,采用合适的分娩方式对新生儿具有重要的影响。科学合理的分娩方式能够效降低新生儿窒息等并发症发生的概率。
作者:陈玉多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临床治疗 CHOP 方案化疗所致呕吐的经济且有效的方法。方法选取我科2012-2014年期间初诊非霍奇金淋巴瘤行首次 CHOP 方案化疗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沙利度胺组(采用沙利度胺口服治疗)及甲磺酸托烷司琼组(采用甲磺酸托烷司琼静脉推注治疗),每组30例。结果沙利度胺组止吐有效率与甲磺酸托烷司琼组相当,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 >0.05);而沙利度胺组在化疗时出现焦虑的患者明显少于甲磺酸托烷司琼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CHOP 方案化疗前采用沙利度胺止吐的临床效果与采用甲磺酸托烷司琼治疗的临床效果相当,但沙利度胺更经济、临床使用更为方便,同时还有较明显缓解化疗时焦虑情绪的作用,使首次化疗患者能更加耐受 CHOP 方案化疗。
作者:冯林;梁桐尔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分析肝胆外科护理投诉的原因及应对护理投诉的对策。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收集本院肝胆外科住院治疗的10例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投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肝胆外科住院患者护理投诉的原因,探讨肝胆外科应对住院患者护理投诉的主要办法及改进的相关措施。结果10例肝胆外科住院患者护理投诉的原因主要分为:护理人员执行岗位职责时不负责任;护理技术水平差;服务态度差;护理人员法律意识不足等。结论在本院肝胆外科的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岗位责任心、护理技术、服务态度和相关护理法律知识,提高自己的护理质量与管理水平。通过构建和谐平等的护患关系,以正确的态度应对和解决患者的护理投诉问题,从而提升患者的肝胆外科护理满意度。
作者:李龙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 SP )是孕卵、滋养叶细胞种植在剖宫产术后瘢痕处一种非常罕见的异位妊娠,占剖宫产后异位妊娠6.1%[1],CSP 在所有妊娠发生率为0.15[2]。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剖宫产瘢痕妊娠的发病率也逐渐升高。目前治疗常用的方法为药物治疗、清官术、介入治疗、经腹或经宫腹腔镜子宫瘢痕局部病灶清除等。对于经阴道子宫瘢痕妊娠物切除的方法,本院使用较少,本文对2013年1月至2013年11月,5例 B 超引导下经阴道子宫瘢痕妊娠物切除的术中护理心得如下。
作者:王帅;张巧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多种介入手段联合应用治疗原发性肝癌(HCC)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取85例 HCC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 A、B、C三组,给予 A 组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B 组患者给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经皮肝穿无水乙醇化学消融术(TACE +PEI)治疗,C 组患者给予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125Ⅰ粒子植入术(TACE +125Ⅰ)治疗。结果术后一个月,三组患者的肿瘤缩小有效率对比(p >0.05);术后三个月,B 组和 C 组的总有效率均高于 A 组,但 B 组和 C 组对比(p >0.05)。结论与单独治疗手段相比,联合介入手术治疗具有更好的疗效,能够明显改善肝功能分级,提高生存率。
作者:邓占仁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椎体成形术在治疗脊椎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9月-2014年9月本院收治的 VCF 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传统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予 PVP 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VAS 与 ODI 评分。结果:观察组各项手术指标(手术时间、出血量、下床时间)均比对照组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两组 VAS 和 ODI 评分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具备恢复时间短、疼痛轻微的优点。
作者:刘学志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