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讨论肝胆外科护理投诉原因

李龙云

关键词:肝胆外科, 护理投诉, 原因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肝胆外科护理投诉的原因及应对护理投诉的对策。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收集本院肝胆外科住院治疗的10例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投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肝胆外科住院患者护理投诉的原因,探讨肝胆外科应对住院患者护理投诉的主要办法及改进的相关措施。结果10例肝胆外科住院患者护理投诉的原因主要分为:护理人员执行岗位职责时不负责任;护理技术水平差;服务态度差;护理人员法律意识不足等。结论在本院肝胆外科的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岗位责任心、护理技术、服务态度和相关护理法律知识,提高自己的护理质量与管理水平。通过构建和谐平等的护患关系,以正确的态度应对和解决患者的护理投诉问题,从而提升患者的肝胆外科护理满意度。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辨证论治治疗糖尿病初探

    本文探讨了中医治疗糖尿病的方法,中医把糖尿病归属于消渴症的范畴,后总结了治疗糖尿病辨证的意义。

    作者:徐登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浅析肠梗阻导管治疗肠梗阻的临床护理对策

    目的:探究肠梗阻患者的临床护理方式。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4年6月于本院经肠梗阻导管治疗的80例单纯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行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经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治愈率为90.0%,对照组治愈率为67.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肠梗阻导管治疗肠梗阻的基础上给予患者综合护理干预,疗效显著,护理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丽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静脉输液的护理进展探讨

    目的:探讨分析静脉输液的护理进展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性回顾分析2012年12月~2014年12月与本院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的5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60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照组),另300例患者给予个性全面护理(护理组),比较组间护理效果的差异。结果:护理组总满意度为90.00%,较对照组的总满意度52.69%相比显著较高,差异具统计学显著性(P <0.05);护理组护理差错及护理纠纷总发生率1.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15%,差异具统计学显著性。结论:输液护理水平不断进步发展,现应用个性化全面护理取得的临床护理效果较以往常规护理所取得的效果明显更优。

    作者:杨青青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浅谈城镇医院临床医学的未来发展

    临床医学是直接面对疾病、病人,对病人直接实施治疗的科学,在医院的实际治疗中,对医生的从医经验,医院的医疗设施和医疗条件都要求极为严格,而面对我国目前广泛存在的城镇地区看病难的问题,当地医院临床医学的发展现状至为关键,本文以我国城镇实际医疗分布为前提,阐述了临场医学在当地医院面临的未来发展。

    作者:吴兴浪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阑尾炎手术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对阑尾炎手术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于2013年11月~2014年9月期间收治86例患者做为此次试验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2例,为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为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术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4%,对照组为78.6%,观察组患者疗效更为显著,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阑尾炎手术患者术后恢复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荐和使用。

    作者:朱蓉;徐璐;李丽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RSP 全自动加样器改造后一次性加样针的选择及加样过程的优化

    目的:评估帝肯 RSP150全自动加样仪上针系统改造后使用1000、200、20μl 三种不同容量规格的一次性加样针,在不同工作模式下对 Anti -HCV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的影响。方法利用万分之一的分析天平采用重量法对3种规格加样针,在不同模式下的加样情况进行校验,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精密度对比分析。结果20、200μl 两种一次性加样针在单吸单分模式下,RSP 8根针测试蒸馏水10 mg(10p1)的 CV <3%,均通过精密度试验测试;1000μl 单吸单分模式和200与1000μl 一吸多分模式的 CV >3.0%,8根针精密度都没有通过测试。结论应用全自动加样仪进行微量加样时,应选用满足微量样本移取精度需要的一次性加样针,并采用合适的加样模式,避免因使用不当容量规格的一次性加样针而导致血液检测质量事故的发生。

    作者:李永珍;甄志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负压封闭引流治疗骨创伤创面的护理

    目的:研究骨创伤创面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骨科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与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用开放式引流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负压封闭引流进行治疗,分析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平均换药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平均创口愈合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骨创伤患者实施负压封闭引流治疗与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有助于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疼痛,减少患者住院费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感染率。

    作者:刘立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小儿肺炎64例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有效的护理方法,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2014年6月~2014年12月收治的64例确诊肺炎的患儿,通过给予合理抗生素治疗、雾化吸入等治疗,加强病情监测等对症治疗措施,在常规小儿肺炎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结果:64例患儿经护理及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结论:小儿肺炎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可以提高患儿治疗有效率,缩短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金静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临床疾病概要》教学方法改革探讨

    《临床疾病概要》是高职高专医学院校特有的课程,面向的是非临床专业的医学生。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全盘讲授,忽视了对学生兴趣、个人能力等的培养。本文探讨了教学中运用 PBL 教学法、CBL 教学法和 CPBL 教学法的优缺点,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作者:汤晓燕;戴玉英;朱佩琼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探讨不同血糖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术后左室重构和近期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分析针对不同血糖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术后左室重构和近期心功能的影响。方法整理收集2013年2月-2014年10月期间我院就诊的AMI 且经过 PCI 治疗的患者200例,根据患者入院血糖水平分为三组,血糖正常组、血糖轻度增高组、高血糖组,分别采取介入治疗,于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3个月进行心脏超声测定,记录心脏不良事件及心率。结果高血糖组患者恶性心律失常并发率、再发心梗率、猝死率均显著高于血糖正常组与血糖轻度增高组,术后3个月,血糖正常组与血糖轻度增高组的 LVESV、LVEDV、EF 有明显的改善,与高血糖组差异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 AMI 介入治疗患者,临床上应高度重视血糖水平,对减轻左室重构及保护心功能,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立群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针对乳糖酸阿奇霉素注射液细菌内毒素的检查方法

    目的:建立乳糖酸阿奇霉素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方法: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对不同批号的样品进行了干扰试验和细菌内毒素检查。结果:高浓度乳糖酸阿奇霉素注射液溶液对 TAL 与细菌内毒素的凝集反应有干扰作用,经稀释后可排除干扰。结论:本品可采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代替热原检查法进行质量控制。

    作者:黄金龙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急性结石嵌顿性胆囊炎手术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急性结石嵌顿性胆囊炎临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5月到2013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急性结石嵌顿性胆囊炎患者66例,将患者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33例,对照组患者入院之后给予小切口胆囊切除的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腹腔镜下的胆囊切除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33例患者在接受上述治疗之后,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 <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急性结石嵌顿性胆囊炎时,采用腹腔镜下的胆囊切除手术,不仅具有治疗效果明显,对患者身体的伤害小,术后恢复时间短,还具有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小的特点,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蓝锦文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中医针灸治疗28例颈椎小关节错缝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并探究对颈椎小关节错缝患者采取中医针灸治疗具有的效果,以期为今后此种病症的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8例颈椎小关节错缝患者为研究对象,对肩井、风池、肩贞、天宗、百会、晴明等穴位进行中医针灸治疗,统计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经过为期3至15天的中医针灸治疗后,本组28例颈椎小关节错缝患者中,19例治疗成功,7例有效,2例治疗失败,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结论:在对颈椎小关节错缝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中医针灸法可获得显著疗效,且安全、简便,大大促进了患者病情的痊愈,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缪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护理探讨

    目的:研究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接受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所有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均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护理结果显示,所有患者手术效果较为良好、术后并发张较少。在所有患者术后的半年至2年内随访期间并无一例患者出现复发的情况。结论:在腹股沟疝患者采取无张力疝修补术期间,给予患者相应的护理措施,不仅能够有效预防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出现,还能够保证患者手术的成功率,促进患者快速的康复。

    作者:徐生南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外科护理管理与有效预防医院感染分析

    目的:探讨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重要性以及预防医院感染的主要措施。方法我院通过建立健全外科护理管理制度,加强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及强化控制感染意识,同时严格执行各项无菌操作,做到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等方式来加强控制和预防医院感染。结果通过完善各项制度及管理措施,有效提高了护理人员对预防医院感染的认识,熟练掌握各项技术知识并严格按照规定执行相关操作,使患者的基础护理和病房管理水平得到明显提升,从而使医院感染发生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护理管理是医院感染管理中十分重要的环节,重视外科护理管理工作是有效避免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有效途径之一。

    作者:王甲凤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浅谈乡镇医院脑梗死患者生活能力与护理观察

    目的:本文通过对镇医院脑梗死患者的生活能力的调查,进一步掌握其心理特点,终得到佳的护理方案。方法:通过对我院的2013年1月到2015年2月期间的56名脑梗死患者的相关资料信息,制作了生活能力特征及心理状况的总结表,通过进一步分析,得到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经过统计,其中有80.36%(45例)患者表现出心理烦躁不安且极为痛苦,75%(42例)的患者表现为恐惧且抑郁的心理,67.86%(38例)患者心理失望且出现悲观情绪。总的结果表明大部分患者有呼叫护理人员以及自己服药的能力。结论:脑梗死患者主要是心理问题较为严重,所以更应该加大护理人员的日常护理项目和内容,这样对患者的症状改善有很大的帮助。

    作者:梅继双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以躯体症状为主诉的焦虑症的心理护理

    目的:探讨以躯体症状为主诉的焦虑症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到2015年2月到我院就诊的15例以身体症状为主诉的焦虑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心理护理,分析护理前后的焦虑评分。结果患者经心理护理后,其 HAMA 评分显著低于护理前(P <0.05),且 SF -36评分明显高于护理前(P <0.05)。结论对以躯体症状为主诉的焦虑症患者予以良好的心理护理,可以大大降低其焦虑情绪,提升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李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血栓心脉宁片用于脑血栓患者临床观察

    目的:在脑血栓患者的治疗用药过程中加入血栓心脉宁片,观察其效果和作用,研究此药物对治疗效果产生的作用。方法:为形成对比采取分组的方式,将病历分为两组,普通治疗对照组和心脉宁片治疗组。两组病历都采用同样的治疗方法的,唯一不同的就是用药时,心脉宁片观察组所用药物中多一种血栓心脉宁片。结果:采用血栓心脉宁片的治疗组要比普通治疗对照组组的治疗效果好,病情缓解的比普通治疗组要快。结论:在脑血栓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血栓心脉宁片起到了很好的治疗和辅助治疗的效果,使用该药物的治愈率明显高于不使用的。从而使患者的病情更快的得到缓解更快的康复。

    作者:周晓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64例胃肠减压患者意外拔(脱)管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

    目的:分析意外拔(脱)管发生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对我院64例胃肠减压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64例意外拔管者的发生原因及采取的措施。结果患者因不适拔管29例,不能配合治疗自行拔管10例,胶布固定松脱10例。结论加强患者的心理疏导,良好的固定方法尤为重要,做好置管期间的基础管理。

    作者:叶建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浅析眼外伤围手术期护理安全管理方法

    目的:研究分析眼外伤围手术期护理安全管理方法。方法整理收集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我院眼外伤急诊手术1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分析眼外伤手术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在围手术期采取相应防范措施。结果所有手术安全、顺利进行,没有发生护理差错、护患纠纷及严重并发症。结论建立有效的护患沟通、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提高护理人员安全意识和能力、进行充分的围手术期准备,是确保手术安全的关键因素。

    作者:吕渊思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