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海燕
目的:分析质量控制在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科血液中心未加强质量控制的2011年1月-2011年12月设为对照组,加强质量控制的2012年1月-2012年12月设为观察组,观察两组血透患者环境采样细菌培养合格率。结果:观察组血透患者环境采样细菌培养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质量控制在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作者:栗恩恩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应用于高血压患者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104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教育组,每组患者各52例,对照组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而教育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的健康教育,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进行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果:通过两组患者教育前、后的血压值进行对比,对照组患者的收缩压及舒张压均高于教育组的患者(P <0.05)。结论:针对高血压患者来说,若只是进行单纯的临床治疗是无法达到降低患者血压的目的。因此,在护理高血压患者的过程中,更要对患者实施个性话的健康教育,如:膳食、运动、服药及自我血压监测的综合指导来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的认知程度,使血压得到有效的控制。这大大的降低高血压所引发的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减少残障,干预效果显著明显。
作者:刘春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健康体检者体检项目漏检的原因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干预措施。方法:选择我体检中心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健康体检者中发生漏检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自2013年1月起,对我体检中心加强管理,且在管理中加入人性化管理。分别记录2012年1月至12月我体检中心体检者发生漏检的比例及体检者对我中心服务的满意度与2013年1月至12月我体检中心体检者发生漏检的比例及体检者对我中心服务的满意度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自2013年1月加强人性化管理起,我体检中心2013年1月至12月发生漏检的体检者明显少于2012年1月至12月,体检者对我体检中心的服务也更加满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健康体检者进行健康检查时总是有些项目发生漏检,其原因较多且复杂,只有在体检的过程中加强人性化管理与细节管理,才能有效降低漏检率。
作者:董小芸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肺癌根治术患者应用优质护理理念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60例肺癌患者,全部具有手术指征,在我院进行根治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对照法分为30例对照法和30例研究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的并发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高,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肺癌根治术患者应用优质护理理念能够显著降低并发症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可以在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王小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核心症状是认知功能的减退,复杂的日常生活能力可以有轻微损害[1]。国内外有研究报道,若对 MCI 患者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干预其发展过程将有可能使老年性痴呆(Alzheimer’s disease,?AD)的发病率降低[2]。在本研究中,我们采用康复锻炼治疗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洪莉莉;余智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儿科输液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0月到2012年5月的住院儿科患儿220例,随机分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120例,对照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儿父母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及护理缺陷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对照组护理缺陷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儿科输液管理中有效应用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降低护理缺陷发生率。
作者:章朝晖;李春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近年来,药源性医疗损害事故屡见不鲜,护理用药安全问题引发了社会和医疗机构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用药失误,轻则影响病患康复,重则危及病患生命,是发生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的重灾区之一。是以,如何管理和控制护理用药安全的风险,已经成为护理工作的当务之急。本文将结合护理用药安全的基本原则,分析护理用药的风险点,探究高效管控护理用药安全风险的综合性举措。
作者:曹丽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的临床作用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于我院使用阿奇霉素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用药1至5天后,显效80例,有效3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5%(114/120);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10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10/120)。结论:阿奇霉素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同时,阿奇霉素拥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应在临床用药过程中加强对阿奇霉素不良反应的监测,以此来尽可能地保证用药的安全与有效。
作者:朱苏彬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儿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透析治疗。方法:对20例儿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透析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慢性肾衰竭患儿行透析治疗均获得成功,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透析方式的选择至关重要。根据患儿年龄、体重、家庭经济能力、医院设备及技术多种因素选取适合的透析方式。
作者:时红娟;于海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比较放射平片与 CT 在脊椎骨折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临床手术确诊为脊椎骨折的患者68例,分别对患者实施放射平片检查和 CT 检查,将放射平片检查方法患者设置为对照组,CT 检查方法设置为观察组,两组各68例。记录并分析两种诊断方法的准确率。结果:观察组的诊断准确率和漏诊率分别为98.53%、1.47%,对照组诊断准确率与漏诊率分别为82.36%、5.88%,观察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与放射平片诊断相比,在脊椎骨折的临床诊断中,CT 检查的诊断准确率更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大勇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多发伤患者的急救护理,以提高患者存活率。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1月-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多发伤患者,根据器官损伤程度评分(ISS)值进行分组,ISS >16分者为严重多发伤伤患,其中严重多发伤患者20例,非严重多发伤患者40例。两组均进行急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术前进行急救护理的患者全部抢救成功,抢救成功率100%,在手术治疗后,一共有7名患者发生了术后并发症,其中6名患者抢救成功。结论:在对多发伤患者进行急救护理中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能够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发作几率。
作者:郑启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究高压氧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抽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60例小儿脑瘫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对患者进行高压氧治疗,治疗期间采取完善的护理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结果:经治疗,26例患儿痊愈,26例显效,治疗总有效率为86.7%。结论:应用高压氧治疗小儿脑瘫时采取合适有针对性的护理,可有效获得显著疗效,提高患儿治疗有效率。
作者:董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社区干预老年骨性关节炎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到2014年10月我社区接诊的老年骨性关节炎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老年骨性关节炎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结合社区干预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 VAS 评分(2.31±2.12)分低于对照组 VAS 评分(3.45±2.31)分(t =2.151,P <0.05)。观察组骨性关节优良率(91.67%)高于对照组骨性关节优良率(75.00%)(X2=6.001,P <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结合社区干预康复治疗对老年骨性关节炎的治疗康复具有明显疗效。
作者:金玉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门诊检验标本采集不当导致结果误差的原因及其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门诊处的血液标本、白带标本、前列腺标本、血沉标本、尿标本及粪便标本,观察标本于采集前、采集过程中与采集后的影响因素与原因,终得出各标本的合格率。结果:本研究中采集血液标本合格率为99.8%,白带标本合格率为94.9%,前列腺标本合格率为93.5%,血沉标本合格率为75.0%,尿标本合格率为93.0%,粪便标本合格率为85.2%。结论:医护人员与患者在采集标本时,应严格掌握正确采集方式,保障检验质量,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作者:蒋欣欣;邵建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外部环境刺激及机体精神因素等的影响,人口老龄化骨质疏松症患者迅速增加。目前,其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慢性疾病,因此,关于骨质疏松症的防治引起各国医学界的高度重视。
作者:高洁;柴艺汇;李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加味香砂六君子汤在脾虚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进行调查。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间40例脾虚型浅表性慢性胃炎,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加味香砂六君子汤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痊愈的6例,治疗有效的8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0%;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痊愈的15例,治疗有效的4例,总有效率为95%,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 <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半年有2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10%;对照组患者治疗半年后又8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40%,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 P <0.05。结论:加味香砂六君子汤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表现,减轻患者痛苦,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
作者:强露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比较在高白细胞白血病治疗中传统治疗法与白细胞去除术治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08年1月-2012年1月收住院的高白细胞白血病例62名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对观察组患者采用白细胞去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白细胞的边化情况以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尽管两种治疗方法都可以降低患者的白细胞的含量,但相较而言,通过白细胞去除术进行治疗的病患的治疗时间相对较短治疗时间分别是129分钟和223分钟,而且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也比较低,分别是14.63%和34.15%。结论:尽管在治疗效果方面,传统治疗法与白细胞去除术效果相当,但是在治疗时间和不良反应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
作者:左雨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分析如何降低青少年性青光眼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复发率,促进病情恢复,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整理收集2009年7月-2010年3月期间在我院眼科中心行青光眼手术治疗的35例青少年性青光眼患者,加强术后住院期间生活、用药指导,出院后护理指导等。结果:住院期间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术后眼压稳定,术后视力提高。结论:青少年性青光眼患者术后科学的护理提高了治疗的有效性,降低了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促进了该病的康复。
作者:王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分析腹腔镜技术治疗胃十二指肠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整理收集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我医院收治的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100例,其中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所需要进行的手术主要有以下四种:分别是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手术,胃大部切除手术,胃壁良性肿瘤切除手术和迷走神经切断手术,其比例分别为36:31:20:13,以上手术均应用腹腔镜技术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传统开腹手术,四种相同类型的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选取20例。统计实验组和对照组各自进行手术过程中的相关指标信息数据。结果:应用腹腔镜手术对治疗修补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切除胃大部,切除胃壁良性肿瘤和切断迷走神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康复时间,并发症以及其他不良症状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同类型手术。结论:与不采用腹腔镜治疗相比,应用腹腔镜治疗胃十二指肠疾病具有手术快速,对人体组织创伤性较小,康复时间短和手术后并发症状少等优势,对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具有良好效果。
作者:孙宇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 MSCT 诊断先天性心脏病时对比剂行以不同流速对图像清晰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16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注射对比剂时使用的不同流速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1.0ml /s 的甲组、1.5ml /s 的乙组,2.0ml /s 的丙组、2.5ml /s 的丁组四组。以 Likert 量表作为 MSCT 图像效果的评估标准对图像满意度进行评分,从非常满意到非常不满意,分别为5-1分。同时,记录患者的血管峰值压力。结果:发生血管渗漏的患者甲组有 0例,乙组有2例,丙组有10例,丁组有18例。另外丁组有4例患者发现对比剂发生渗漏。四组患者的风险发生率对比明显,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甲组 likert 得分明显不如乙组、丙组、丁组三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乙组、丙组、丁组无显著差别,P >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SCT 图像清晰度、血管渗漏危险性均与对比剂流速成正比,因此,选择对比剂注射流速时应根据患者的体质情况,病情轻重及血管弹性,粗细来选择适宜的流速。
作者:邓满霞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