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处方调配常见问题与防范对策探究

杜卫全

关键词:中药处方调配, 问题, 防范措施
摘要:目的:对中药处方调配中常见的问题与防范对策进行研究。方法:对我院2011年11月-2014年11月间中药处方调配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处方调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对问题的防范措施进行讨论。结果:2011年11月-2014年11月间我院共存在2例药物误抓、3例药物漏抓、3例剂量错误、2例忽视标注状况存在。结论:药剂师在中药调配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流程进行操作,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浅析彩色多普勒在小儿肠套叠诊断中的应用

    肠套叠是指部分肠管及其肠系膜套入与其相连的肠腔内,并导致肠内容物通过障碍。肠套叠占肠梗阻的15%~20%。肠套叠是婴幼儿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多见于4个月-2岁大的患儿。以4个月至10个月大的婴儿为多见,好发于春秋季节。男孩发病率高于女孩的2倍至3倍,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前者占95%,病因尚未完全清楚,主要有肠管蠕动功能紊乱或认为婴儿回盲部系膜因固定未完全完善,活动度较大引起。继发性多为年长儿,发生肠套叠的肠管可见明显的机械原因。急性肠套叠患者表现为腹痛(患儿多表现为哭闹)、呕吐,血便;腹部可触及腊肠型包块的典型临床症状;早期及时的确诊对治疗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肠套叠的超声特征改变为包块形态规则,套叠处的肠管短轴切面呈“同心环”征,长轴切面呈“套桶征”。肠套叠由鞘部,套入部组成,套入部分又可分为颈部和头部。套入部前端为头部,鞘部开口处为颈部。对疑诊患儿可常规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肠套叠具有敏感性和特异性高,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不仅对早期发现病变,肠套叠分型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临床治疗也有很大意义。是诊断肠套叠的首选方法。本文仅对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小儿肠套叠中的诊断价值做一探讨。

    作者:陈育华;汪金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探讨利巴韦林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利巴韦林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来我院就诊的9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静滴利巴韦林0.2g +0.9%葡萄糖250mL,1次/d。结果治疗1疗程(5d),临床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1疗程(5d),两组体温均有改善(P <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1疗程(5d),退热时间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过程中两组均无严重不良事件。结论利巴韦林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有效性较高,对于患者病症改善效果极其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吴继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手术治疗多发肋骨骨折67例临床分析

    多发肋骨骨折在胸外科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我院于2010年7月至2014年12月共收治223例,采用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式肋骨接骨板及其他材料手术治疗多发肋骨骨折67例,疗效满意,总结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67例,男性53例,女性14例1年龄21-61岁,平均38岁。病因中交通肇事伤43例,高处坠落伤15例,塌方砸伤 3例,吊车挤压伤 3例,其他暴力外伤 5例。66例闭和性损伤,1例为开放性损伤。59例为单侧多发肋骨骨折,8例为双侧多发肋骨骨折。合并有肋骨软骨交接处骨折 5例;肋软骨骨折4例,骨折根数1~21根。有明显胸壁塌陷畸形53例,伴有严重呼吸困难45例,其中连枷胸25例。单纯合并血胸 5例,合并血气胸62例,心肌挫伤15例,心包积血 3例;合并四肢肢体骨折38例,椎体横突16例,脊柱椎体骨折4例,骨盆骨折1l 例,肩胛骨骨折10例,肾挫裂伤15例,颅骨骨折 7例,胸骨骨折3例,股骨颈骨折 2例,脑挫裂伤29例,脾破裂21例,肝破裂9例,膈肌破裂 7例,肠破裂 3例,创伤性湿肺 7例,创伤性休克 6例。其中 l 例行呼吸机辅助呼吸。术前均行胸 CT 检查,三维肋骨重建。明确骨折部位及根数。人院至手术的时间为3h -8d。

    作者:赵国强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单胎双胎妊娠与自发性早产复发风险的关系

    1.概述早产在产科颇为常见。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有1490万新生儿为早产,约占全世界儿童的11%[1]。大部分新生儿死亡源于早产及其并发症。同时,早产还可诱发一些终生的疾病,如脑瘫、视力障碍和成年后慢性疾病[2]。

    作者:李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1例静脉使用莫西沙星致严重剥脱性皮炎型药疹患者的护理

    莫西沙星属8-甲氧基氟喹诺酮类抗菌药,是第四代喹诺酮的代表药物,对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厌氧菌、抗酸菌均有抗菌活性,此外对衣原体、支原体、军团菌也敏感。因其广谱抗菌,对呼吸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及复杂腹腔感染都有较好的疗效,同时使用时不需要做皮试,因此在临床上应用十分广泛。该药的主要不良反应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关节痛、肌肉痛等,严重不良反应包括重症肌无力、不可逆转的周围神经病变及影响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等。其导致严重皮疹的病例鲜见报道。

    作者:代倩;许旭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略谈急诊科护士的职业要求和心理素质

    急诊科作为救死扶伤的前沿阵地也是医院工作的文明窗口,接诊的多为紧急危重或病种复杂的患者,接待的都是身心急躁的家属,时间紧、任务重。急诊科可谓是医院一切工作的文明窗口,医生和护士的身体健康状况、心理素质、职业道德、业务水平等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环节,是成功抢救病人的可靠保障。现就急诊科护士的职业要求和心理素质谈谈自己的见解。

    作者:南木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超声在小儿肠套叠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肠套叠的超声声像图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50例小儿肠套叠的声像图表现。结果:50例病例均经 X 线空气灌肠复位、超声监视下复位及手术证实,其中经 X 线空气灌肠复位30例,超声监视下复位14例,经手术确诊 4例,误诊2例,超声确诊率96%。结论:超声检查对小儿肠套叠诊断有典型声像图特点,确诊率高,应作为临床诊断小儿肠套叠的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曾福强;瞿国萍;陈湘;邵菲;萧倩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加味香砂六君子汤治疗脾虚型慢性浅表性胃炎临床研究

    目的:对加味香砂六君子汤在脾虚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进行调查。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间40例脾虚型浅表性慢性胃炎,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加味香砂六君子汤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痊愈的6例,治疗有效的8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0%;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痊愈的15例,治疗有效的4例,总有效率为95%,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 <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半年有2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10%;对照组患者治疗半年后又8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40%,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 P <0.05。结论:加味香砂六君子汤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表现,减轻患者痛苦,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

    作者:强露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5例单孔腹腔镜近端胃癌根治术后病人的观察护理

    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近端胃癌根治术的护理方法。方法对5例腹腔镜手术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注意观察有无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结果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做好术前准备、术后严密进行病情观察及、做好各种管道的护理是患者顺利康复的关键。

    作者:刘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肝胆外科手术后引流管护理方法与并发症预防探究

    目的:探讨肝胆外科手术后引流管的佳护理方法及并发症的防治措施。方法对我院于2011年3月-2014年4月间收治的112例肝胆外科手术后放置引流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我院治疗的112例肝胆外科手术患者中无引流管脱落、阻塞病例;仅出现渗血 2例、感染3例、胆瘘1例,感染率仅为5.36%,进行针对性处理后均痊愈。结论对肝胆外科手术患者施行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法能有效提升手术成功率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是确保患者顺利康复的重要保障。

    作者:居春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莫西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莫西沙星在耐多药肺结核病治疗方面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10年6月~2013年5月期间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结核病院收治的88例耐多药肺结核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治疗组患者应用含莫西沙星方案;对照组应用含左氧氟沙星方案,疗程结束后,两组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0.91%和63.64%;痰菌转阴率分别为93.18%和65.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病灶吸收率分别为84.10%和56.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空洞闭合率分别为87.80%和4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9.55%和40.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相对左氧氟沙星而言,莫西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病的疗效、痰菌转阴率比较好,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作者:张春晓;张崇;曹青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骨科手术室护理探讨影响

    结合当前骨科手术的发展特点,对在护理工作中潜在的隐患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准寻找应对措施。

    作者:赵翠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前交叉韧带损伤后不同坡度膝关节三维步态分析的研究

    目的:利用三维动作分析系统对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损伤后对膝关节的前向稳定性及旋转稳定性的进行比较。方法:采用 Opti_Knee 膝关节三维运动分析系统,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后16名患者进行步态数据采集,测量0°和15°上下坡度的步态数据,膝关节前后位移距离、内外旋转角度、内外翻转角度。结果:采集ACL 损伤后上坡和下坡在步态周期中的运动学数据参数,15°下坡前移距离及内旋、内翻角度均要比15°上坡明显增加。结论:通过运动学数据分析说明 ACL 损伤后患者在下坡时对膝关节的稳定性损伤更大,希望给那些选择不做 ACL 重建患者提供有效的帮助。

    作者:周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护理学专业生实践操作技能培训方法

    在新时期背景下,提高护理学专业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十分重要。毋庸讳言,护理学专业生的实践操作技能是否熟练,直接关系到护理质量,在临床中还会影响医院的整体形象和口碑。护理学专业生不能纸上谈兵,这样只能使学到的理论知识成为摆设。本文尝试分析护理学专业生实践操作技能的培训方法,希望能为提高护理学专业生的实践操作技能献出微薄之力。

    作者:李辉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浅谈异位妊娠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

    异位妊娠指的是受精卵在子宫腔以外着床。其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近年来发病率有所提高,患病者趋向年轻化,严重威胁广大妇女的身心健康,因此做好有效的临床护理就显得尤其重要。

    作者:颜井芳;仪庆琳;高桂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人性化护理在美容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人性化护理在美容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美容科行手术治疗124例门诊患者,其中2012年4月-2013年4月62例患者予以常规护理作对照组,2013年4月-2014年4月 62例患者予以人性化护理作研究组,比较两组心理改善、并发症及手术依从性。结果:研究组护理后 SAS、SDS 评分较对照组下降幅度更高,且并发症情况及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应用于美容科护理中效果显著。

    作者:吴美琴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1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行主动脉球囊反搏术后的护理

    主动脉球囊反搏术(Intra -aortic bal oon pumping,IABP)是置人在降主动脉上段、锁骨下动脉起始部的一种容量置换术,利用球囊在心脏舒张前(主动脉关闭时)充气,加大舒张期冠脉灌注压力,心肌供氧加大;在心脏收缩前(主动脉开放时)放气,使主动脉舒张压及收缩压降低,左室后负荷减轻,心肌耗氧减少[1]。IABP 是目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CS)或心力衰竭的一种有效机械循环支持方法[2]。我院于2014年11月收治了1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行主动脉球囊反搏术的患者,经过悉心的护理,患者康复出院,现报告如下。

    作者:韩晶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阿奇霉素与炎琥宁联用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62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予炎琥宁联用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0年11月-2014年5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124例支原体肺炎小儿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 A 组(阿奇霉素与炎琥宁联用组)62例和 B 组(阿奇霉素组)62例,后将两组小儿患者平均退热时间、疗效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A 组小儿患者术平均退热时间、疗效明显优于 B 组,P <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阿奇霉素与炎琥宁联用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好,值得在里拿出中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叶亚利;云智慧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浅谈医学界广泛认同的几点日常健康理论

    “亚健康”状态是目前很多年轻人存在的问题,也是危险疾病提前给身体敲响的警钟。本文从医学角度讲述了几个在生活中客观存在又很难引人注意的健康理论,旨在让人们特别是工作压力大的年轻人从生活中的吃喝住行上来控制自己身体的健康指数。

    作者:刘康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探讨青光眼手术联合药物治疗新进展及疗效

    目的:研究分析手术联合药物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整理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青光眼患者46例(50眼),随机分成对照组23例(25眼)给予单纯手术治疗,研究组23例(25眼)在手术的基础上使用药物联合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眼压、F -VEP 波峰值的变化情况及视力提高率和治疗总有效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眼压为18.24 mm Hg(1 mm Hg =0.133 kPa),F -VEP 波峰值为101.24 ms、视力提高率为91.30%、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均显著优于治疗前,且治疗后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过手术联合使用药物治疗青光眼能显著改善眼压和 F -VEP 波峰值并提高视力和治疗总有效率。

    作者:张大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