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略谈急诊科护士的职业要求和心理素质

南木珍

关键词:急诊, 护士, 素质, 职业, 能力, 急救
摘要:急诊科作为救死扶伤的前沿阵地也是医院工作的文明窗口,接诊的多为紧急危重或病种复杂的患者,接待的都是身心急躁的家属,时间紧、任务重。急诊科可谓是医院一切工作的文明窗口,医生和护士的身体健康状况、心理素质、职业道德、业务水平等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环节,是成功抢救病人的可靠保障。现就急诊科护士的职业要求和心理素质谈谈自己的见解。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国内专利价值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本文通过对 CNKI 收录的1996-2014年间关于专利价值研究的文献分别从年载量分布、期刊分布、作者分析、合作度、基金资助、被引频次分析等方面进行文献计量分析,并结合内容分析法,共词聚类分析法进一步分析专利价值领域研究现状、及热点研究领域及发展趋势。

    作者:熊敬文;王文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浅析如何治疗绝经期综合征

    目的:探讨分析治疗绝经期综合征的方法。方法:针对我院妇科2012年6月~2014年4月期间收治的56例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来进行回顾性分析。我院对这56例绝经期综合征患者进行了对症治疗、心理治疗和雌激素替代治疗。结果:经过治疗,在这56例患者中,有53例患者其心悸、潮热、眩晕、失眠、头痛、情绪不稳定、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外阴瘙痒、尿频、尿急、夜尿增多的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64%。另外有 3例患者的治疗效果不明显,治疗的无效率为5.36%。结论:对绝经期综合征患者进行心理治疗和雌激素替代治疗,可有效地改善其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王昭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中心律失常的有效护理干预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中心律失常的有效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例于我院行急诊介入治疗过程中发生心律失常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成功率为100%(200/200),均发生心律失常;通过积极地临床治疗与护理,所有患者现已均康复出院。护理后患者的 HR、QTd 和QTc 水平均明显优于护理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给予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过程中发生心律失常的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显著地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改善患者的 HR、QTd 和 QTc 水平,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周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护理配合及护理分析

    我院地处中原地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病率较高,近三年来我院开始开展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据报道称国外每年通过施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来救治的患者人数均呈递增趋势,手术引起的并发症逐年减少,已经控制在15%以下。作者对我院开展膝关节表面置换术以来的手术护理经验进行总结,并报道如下。

    作者:段雪静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皮纹横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皮纹横切口阑尾切除术对阑尾炎的治疗效果,从而为疾病的治疗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以我院在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00例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行常规麦氏切口阑尾炎手术治疗,而实验组患者经麦氏点皮纹横切口阑尾炎手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通过统计学方法进行检验分析,上述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相比较常规麦氏切口阑尾炎手术,经麦氏点皮纹横切口阑尾切除术对阑尾炎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因此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以及使用。

    作者:王金斌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关于术前手术人员刷手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刷手是外科手术前手术人员的常规工作,可以避免感染及交叉感染,避免污染无菌物品或清洁物品。在具体教学中,发现学生独立操作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在分析存在的问题之后,提出一些对策,以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外科刷手,激发对外科护理学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外科护理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

    作者:王渤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浅析人性化护理在肝病患者中的应用

    肝病作为传染病,在我国得病人数居高不下,由于疾病的特有特点,病程长且易反复,因此人性化的护理在临床治疗中显得尤为重要,如何进行行之有效的人性化护理也是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将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

    作者:郑军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精神科病人暴力行为发生时的护理干预

    暴力行为是精神科为常见的急危事件[1],该行为是基于愤怒、敌意、憎恨或不满等情绪,对他人、自身和其他目标所采取的破坏性攻击行为,可造成严重伤害或危及生命。若患者的行为正在对自己或他人构成威胁时,护理人员要及时对患者采取一些身体上的限制性措施,避免发生伤害事件。

    作者:王妍妮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青光眼阀植入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疗效

    目的:探讨 Ahmed 青光眼阀植入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筛选2009年9月至2014年12月贵阳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青光眼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确诊为难治性青光眼,采用 Ahmed 青光眼阀植入术进行治疗,比较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的眼压、视力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统计各类型青光眼患者治疗有效率。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治疗总有效率为69例(86.25%);80例患者术后随访眼压及视力结果与术前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80例患者术后并发短暂性浅前房7例,前房积血4例,脉络膜脱落4例,引流盘周围纤维包裹4例。结论:Ahmed 青光眼阀植入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患者眼压及实力改善显著,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邱煦;陈凤华;程芳;闫爱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浅析产科护理自然分娩对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

    目的:研究分析产科护理干预对产妇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的效果。方法:整理收集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产妇3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80例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180例在此基础上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剖宫产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剖宫产率13.89%(25/180),对照组剖宫产率42.78%(77/180),观察组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6.9904,P =0.0000)。结论:产科护理中实施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促进产妇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贾雨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如何做一名临床带教老师

    临床带教老师是帮助刚刚下临床的护生将理论知识转变为实践相结合的重要场所,也就是变知识为技能的场地。通过实习,护生可以更加热爱护理工作,熟练掌握基础理论和专业操作技能,为以后临床护理工作打下坚实基础,更好服用于当今时代老龄化病人。通过临床带教,现将带教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王洪梅;蔡怡;陈莲花;谢双;余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基层疾控中心微生物检验的常见问题与对策分析

    目的:探究基层疾控中心的微生物检验中的常见问题和对策分析。方法:对在本州进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并对其进行调查和数据分析,本研究主要针对在微生物检验的专业人员的配备问题。结果:在我州各级的疾控中心微生物检验的实验室人员配备中,其工作人员总数为47人,其中多数人员为本科学历和大专学历,其分别为6人和37人,分别占据12.76%和78.72%,中专学历的工作人员4人,在检验工作人员专业不对口现象较为严重。结论:在基层疾控中心的微生物检验的人才配备方面,其主要涉及大专和本科人员配备不完善的现象,尤其是在基层的疾控中心中需要政府加大对疾病预防控制方面的经费投入,多选用一些具有专业背景的技术人员,从而进一步完善检验中心的人才配置。

    作者:严冬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急性心肌梗死行心脏介入治疗临床观察与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所致坏死。它的病死率极高。我国 AMI 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并且患病年龄趋于年轻化,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经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加冠状动脉内支架植人术(CS),已成为当今治疗急性 AMI 的主要方法之一,它安全有效可确保血运重建改善心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改善 AMI 患者近远期预后的一种重要措施。

    作者:王金芯;张祖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产前产后的穴位配合乳房按摩对减轻产妇乳房胀痛的临床观察研究

    目的:通过孕妇产前产后的穴位配合乳房按摩,减轻产妇乳房胀痛,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方法:将160例孕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组8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穴位配合乳房按摩。观察比较两组产妇产后3天乳房胀痛和母乳喂养情况。结果:经过穴位配合乳房按摩的产妇乳房胀痛减轻情况和母乳喂养成功率均是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进行产前产后的穴位配合乳房按摩,可减轻产妇乳房胀痛,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方方;孙志岭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切口瘢痕妊娠围术期护理探讨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切口瘢痕妊娠围术期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11月来我院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切口瘢痕的患者30例,对30例患者行妊娠围术期护理,观察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干预后,患者在 B 超监测下行清宫术,将刮出物送病理检查,30例患者均未见绒毛组织,均在术后8-16d 出院,术后进行随访复查,β-HCG 均降至正常。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切口瘢痕妊娠后进行围术期护理,能有效的降低β-HCG,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的身体恢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蒋旎洁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老年前列腺增生社区康复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社区康复治疗对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社区的60例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社区康复治疗,治疗3周后进行生活质量评定(QOL)和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 QOL 和 IPSS 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均>0.05);治疗后观察组 QOL 和 IPSS 评分分别是(3.02±1.00)、(15.46±4.75),高于对照组的(3.85±1.06)和(19.11±4.98),且改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结论:社区康复治疗对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的治疗更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永秀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探讨 B 超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价值

    目的:探讨 B 超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确诊的乳腺癌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前 B 超检查患者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术后行病理学检查确诊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并与 B 超检查结果比较,计算 B 超检查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B超检查共有63例患者发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其中真阳性60例,假阳性 3例;有17例患者未检出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其中真阴性12例,假阴性5例。敏感性为92.3%、特异性为80.0%、准确性为90.0%。结论:B 超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较高,且腋窝淋巴结转移 B 超检查有助于转移和非转移淋巴结的鉴别,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唐红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糖尿病治疗中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的应用研究

    对于糖尿病来讲,其实临床较为常见的代谢性疾病,近年来有相关流行病学数据调查显示全球范围内约有4.1%的人口患有糖尿病,且糖尿病患者的发病数量仍在逐年增长,已对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和威胁。因此临床迫切需要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本文针对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在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旨在能为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贺惠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医院病案管理方式和质量监控模式探索

    目的:总结新形势下加强病案管理与应用的经验,为医院病案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医院病案室按照病案回收、整理、归档、借阅以及复印等各个环节实施严谨完善的病案流程管理和质量监控。结果:严谨、完善的病案流程管理和质量监控,有效杜绝了病案差错事故和医疗纠纷的发生,提高了病案质量,促进了病案的良好应用。结论:严格、周全的医院病案管理方式和良好的质量监控模式是提高病案管理质量的重要条件。

    作者:温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高血压病人的社区护理干预策略探讨

    高血压病现在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和生命的“无声杀手”。如不及时控制治疗会引起多个靶器官的损害,降低生存质量,甚至可威胁生命。社区医护人员通过健康教育干预患者的不良行为来降低患者的血压水平,促使患者自觉地选择有益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积极配合医生治疗,达到控制病情的目的。而要做好健康宣教,作为医护人员必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心理学知识和护理素质,掌握正确的沟通技巧,了解患者的心理及生理需求,才能得到完好的护理效果。

    作者:曹亚菊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