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亚菊
探讨急诊重症监护室护士产生压力的主要原因,提出防范措施。方法:采用本科自制问卷对我科40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急诊重症监护室护士的压力源主要为繁忙的工作、紧张的工作环境、经常上晚夜班、经常应对各种检查、人际关系冲突均占90%以上。结论:急诊重症监护室护士的压力主要取决于紧张的工作环境、繁忙的工作、经常上晚夜班、频繁的检查。
作者:龚小年;魏红宇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甲状腺手术出现手足抽搐、声音嘶哑等并发症的原因,同时采取相应的预防对策。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42例进行甲状腺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手术并发症情况。结果:本组所有患者术后出现声音异常嘶哑者1例,手足抽搐者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8%。2例患者经过相应治疗后3个月病情均得以缓解。结论:仔细分析甲状腺手术并发症发生原因,提前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动作尽量轻柔、熟练,确保充足的血量供应,可有效降低甲状腺手术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秦启翻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11月至2014年11月在我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87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数字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 =40)和治疗组(n =47),对照组采取常规的保守治疗方法,治疗组采取中医综合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77.5%比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低95.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0.011,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变情况以及生活状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取中医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活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仁光;周永云;陈碧云;段有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分析眼外伤围手术期护理安全管理方法。方法整理收集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我院眼外伤急诊手术1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分析眼外伤手术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在围手术期采取相应防范措施。结果所有手术安全、顺利进行,没有发生护理差错、护患纠纷及严重并发症。结论建立有效的护患沟通、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提高护理人员安全意识和能力、进行充分的围手术期准备,是确保手术安全的关键因素。
作者:吕渊思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麻疹患者的护理及相关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成人麻疹患者22例进行临床护理及健康宣教,对临床护理及健康宣教效果进行分析。结果22例病人全部治愈出院,未发生并发症及造成医源性的麻疹感染和流行。结论加强预防接种是控制麻疹发病率的基本措施,做好麻疹患者的护理和管理也是预防麻疹发病率的关键。
作者:王海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外科护理过程中常见的风险因素,找出相应的处理方法,提高医院外科护理服务质量。方法对目前的外科自身特殊性和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进行分析总结,提出改进性措施。结果实施针对性的预防干预能有效降低护理差错及护理纠纷,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结论在外科护理中,应加强对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和职业道德教育,并定期总结不安全因素及护理差错并组织加强学习,对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和医院形象有积极作用。
作者:肖百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中医辩证治疗黄褐斑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将我院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间收治的黄褐斑患者46例分为观察组23例及对照组23例,其中观察组采取中医辨证治疗,对照组采取西医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26%,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医辩证治疗黄褐斑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熊邁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电切子宫内膜息肉(endometrial polyps,EP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286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43例,观察组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吸刮术治疗,随访6个月,分析比较两种手术疗效。结果观察组一次成功率100%,对照组为94.4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及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治疗 EPs 效果明显,并发症少,不易复发,是一种安全不可替代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析舒适护理在艾滋病护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艾滋病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舒适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恐惧焦虑评分为(40.6±0.8)分;而对照组的恐惧焦虑评分为(81.2±1.9)分,并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较高,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上将舒适护理运用在艾滋病护理中,不仅可以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还能增强护理满意度,缓解紧张的护患关系。
作者:杨倩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探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技术对成年人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11年2月~2012年3月收治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70例,在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本人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分对照组患者35例,研究组患者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 T 型钢板固定常规治疗方法,研究组患者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方法,并跟踪走访24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输血量、钢板断钉断板率、患者感染率等指标。结果:对照组患者各项指标与研究组患者各项指标,组间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技术对成年人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适用于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陈川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基层医院护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究。方法:对我院的护理过程中存在的相应问题进行调查,根据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结果:我院的护理操作的效果已经达到了分级管理后要求的水平。结论:基层医院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医院对基础护理的操作过程没有健全的组织实施管理、医院针对护理人员的操作培训内容与临床的实际内容不符、护理管理人员在进行检查过程中不到位以及护理人员的工作效果以及操作的水平不尽相同等,针对基层医院护理中存在的问题的解决对策主要有建立健全护理管理中的教学系统以及教学组织、对护理人员进行新知识的培训以及护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针对薄弱的操作环节进行集中的培训等。
作者:吴健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疼痛是混合痔术后的主要症状之一,目前西医学的镇痛方法,如穴位止痛、神经阻滞麻醉、注射长效止痛针、椎管内镇痛、超前镇痛、平衡镇痛、超前平衡镇痛以及围手术期镇痛的联合止痛模式等,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寻求一种有效途径解决混合痔术后疼痛、并发症等问题,成为肛肠科医者共同追求的目标。
作者:魏国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系统量化分析临床护理方法,对临床中的病例实行分组处理,并观察静脉输液减轻局部疼痛的效果。方法搜集杂志上已发表的文章,以心内科的临床护理作为检索,同时结合静脉输液与局部疼痛,选取我院临床护理中采用三个角度326例进行统计,分为数据汇总、纳入标准,并结合数据加以分析。结果临床护理过程中心理护理效度指标是-0.4312(P <0.05),如果临床实验对比中出现 P <0.01,这就要求采用更多指标进一步检测,同时在实验组与对照组中,两组对象生理与心理各项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实验组的生活护理为65.2%,明显比对照组的41.5%高。结论临床护理过程中心理护理比较重要,且心理护理是主导,所以临床护理过程中对于静脉输液减轻疼痛的效果有明显的改善与提高。
作者:吕立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已经越来越高,随着学习、工作等方面的压力,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人群逐渐年轻化,过去开放式的手术治疗方法对患者的创伤比较大,手术过程中对肌肉的剥离与牵拉,不仅损伤椎旁肌肉、韧带,对脊柱的稳定性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次破坏性的损伤。微创手术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医务人员及病患所接受,因为它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的特点。L4/5水平的病变在椎间盘疾病中常见,L5/S1椎间盘由于其生理位置的特殊性,导致其手术入路的要求也有异于其他椎间盘病变的手术入路。
作者:张志铭;张卫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患者目前佳、有效的治疗方案为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微创治疗,同时配合抗血小板药物和抗凝药物治疗能明显降低了该病的死亡率[1]。但相关报道[2]指出,由于抗血小板和抗凝药物的广泛应用,因治疗而引起的消化道出血性疾病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存在明显的治疗矛盾,从而给临床抉择带来极大难度。笔者通过查阅近年来的相关文献,对急性冠脉综合征 PCI 术后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有了一定的了解。
作者:戎哲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罗西汀联合小剂量喹硫平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10年9月到2014年10月收治120例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罗西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小剂量喹硫平联合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4、8周末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HAMA 评分均逐渐下降,观察组患者评分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评分开始显著下降时间节点早于对照组,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罗西汀联用小剂量喹硫平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灿元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于藻酸盐敷料在 PICC 置管后穿刺点的应用效果进行了解和探讨。方法将2014年5月—2014年7月本科室收治的40例 PICC 置管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20例患者的穿刺点采用藻酸盐的敷料处理,对照组的20例患者只进行普通敷料进行处理,并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48h 的监控。结果通过藻酸盐敷料处理的20例患者短1h长24h 的时间内全部停止穿刺点的出血,而且无感染的现象发生,相较普通敷料的患者具有更好的止血效果。结论藻酸盐敷料对与 PICC 患者的穿刺点止血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彦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全身静脉和腹腔热灌注双途径化疗联合体外高频热疗对晚期卵巢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56例晚期卵巢癌患者,全部病例均伴有腹水,合并有局部疼痛50例,合并有腹腔种植转移癌结节36例。予以全身静脉和腹腔置管灌注双途径化疗联合体外高频热疗,观察评价其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56例患者近期疗效较为显著,腹水控制:显效(9/56)16.7%,有效(28/56)50.0%,总有效率(37/56)66.7%;疼痛控制:显效(15/50)30.0%,有效(27/50)54.0%,总有效率(42/50)84.0%;腹腔种植癌结节控制:显效(10/36)27.8%,有效(15/36)41.7%,总有效率(25/36)69.5%。结论:全身静脉和腹腔热灌注双途径化疗联合体外热疗治疗晚期卵巢癌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安全的姑息治疗手段。
作者:张群;杨麒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患者自控镇痛(PCA)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手术后镇痛。选择合理的镇痛方法处理术后疼痛能减少患者不必要的痛苦,减少伤害性刺激,避免机体躯体性和内分泌不良反应,加速患者机体功能恢复。本研究对全子宫切除术后采用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与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的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比较分析,旨在为临床镇痛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
作者:刘计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压疮作为临床常见并发症之一,是护理工作需攻克的难题。中医以“治未病”的思想强调了预防压疮的重要性,通过中医“四诊”收集病情资料,“因人制宜”和“辨证施护”。本文介绍了临床中医中药有效预防压疮的多种方法。
作者:杨茹琴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