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冬丽
目的:探讨足月妊娠胎头已入盆衔接孕妇取自由体位和臀高位在产程中的应用及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足月妊娠、头先露、胎头入盆衔接的胎膜早破住院孕妇352例。自愿分组 A 组198例。临产后取自由体位,鼓励下床活动直至宫口开全。B 组154例。临产后予臀高位至宫口开全5cm 后,取平卧位到宫口开全。观察两组产程变化及分娩结局情况。结果 A 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 B 组,第一产程及第二产程时间较 B 组短,排尿困难发生率明显降低,产妇满意率高。结论足月头位已入盆衔接胎膜早破孕妇采取自由体位安全可行,有效缩短产程,促进自然分娩,提高满意率。
作者:赖玉娥;陈小佳;刘军叶;覃梅蕾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是当前临床诊断中较为常见的症状,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具有致死率和致残率较高的特点,需要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治疗的过程中,需要结合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案,给予患者针对性、人性化的护理干预,以此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治疗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本篇文章主要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特点以及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主要护理方法等几个方面,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护理进行深入的分析,希望能够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病情的缓解产生一定的积极的影响。
作者:陈燕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比较在高白细胞白血病治疗中传统治疗法与白细胞去除术治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08年1月-2012年1月收住院的高白细胞白血病例62名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对观察组患者采用白细胞去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白细胞的边化情况以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尽管两种治疗方法都可以降低患者的白细胞的含量,但相较而言,通过白细胞去除术进行治疗的病患的治疗时间相对较短治疗时间分别是129分钟和223分钟,而且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也比较低,分别是14.63%和34.15%。结论:尽管在治疗效果方面,传统治疗法与白细胞去除术效果相当,但是在治疗时间和不良反应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
作者:左雨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微创穿刺术治疗大量自发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3月-2014年8月期间诊治的76例大量自发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手术治疗组(38例)与保守治疗组(38例),保守治疗组患者给予维持酸碱平衡、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控制血糖血压、甘露醇降颅压、呋塞米脱水、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手术治疗组在保守治疗组的基础上引入微创穿刺术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手术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保守治疗组(P <0.05),手术治疗组与保守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微创穿刺术治疗大量自发性脑出血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姜剑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反向性银屑病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银屑病,好发在腋窝、肘窝、脐、腹股沟、外阴等处,临床并不少见。
作者:吕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小儿肠套叠超声声像图特点,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临床诊断小儿肠套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4年6月,由我科诊断为肠套叠并收治入院的30例患儿,回顾性分析并总结肠套叠声像图及血流信号特点,并与临床治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0例小儿肠套叠病例中,26例呈典型肠套叠声像,其中1例在入院后因临床症状消失而复查超声时,发现肠套叠包块消失,余25例经空气灌肠或手术证实;4例呈非典型肠套叠声像,其中2例经手术证实为阑尾炎,误诊率6.7%。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肠套叠具有典型的超声声像,同时操作简便、可重复、无损伤性等优点,对临床诊断以及治疗后随诊观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可作为诊断小儿肠套叠的首选方法。
作者:李宏建;万金萍;夏斐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基层医院护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究。方法:对我院的护理过程中存在的相应问题进行调查,根据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结果:我院的护理操作的效果已经达到了分级管理后要求的水平。结论:基层医院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医院对基础护理的操作过程没有健全的组织实施管理、医院针对护理人员的操作培训内容与临床的实际内容不符、护理管理人员在进行检查过程中不到位以及护理人员的工作效果以及操作的水平不尽相同等,针对基层医院护理中存在的问题的解决对策主要有建立健全护理管理中的教学系统以及教学组织、对护理人员进行新知识的培训以及护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针对薄弱的操作环节进行集中的培训等。
作者:吴健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于藻酸盐敷料在 PICC 置管后穿刺点的应用效果进行了解和探讨。方法将2014年5月—2014年7月本科室收治的40例 PICC 置管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20例患者的穿刺点采用藻酸盐的敷料处理,对照组的20例患者只进行普通敷料进行处理,并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48h 的监控。结果通过藻酸盐敷料处理的20例患者短1h长24h 的时间内全部停止穿刺点的出血,而且无感染的现象发生,相较普通敷料的患者具有更好的止血效果。结论藻酸盐敷料对与 PICC 患者的穿刺点止血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彦 刊期: 2015年第02期
腰椎间盘突出是骨伤科常见病症的一种,近年来该病症在青少年群体的发病率逐渐呈上升趋势。笔者以我院2006年9月至2014年9月间80例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住院患者发病原因为例,借本文进行分析与总结,以期提高广大医护工作者和社会大众对预防与提高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知。
作者:马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急性肾衰竭患者采用血液透析联合前列地尔的方法进行治疗,并探究分析其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56例急性肾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投掷的方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平均每组28例患者。其中对照组仅实施血液透析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前列地尔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尿素氮与肌酐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尿素氮与肌酐水平均有明显的改善,但观察组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治疗天数和肾功能恢复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液透析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肾衰竭的临床效果相对于单纯的血液透析在一定程度上有明显的优势,在临床应用上具有显著的价值。
作者:耿明亮;段海玲;刘健;高真真;孔令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探讨儿童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综合护理措施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40例急性散播性脑脊髓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住院后均给予心理护理、药物对症护理、肢体功能康复护理、饮食指导与预防感染等护理措施,本次研究着重回顾分析了护理要点与结果。结果:40例 ADEM患儿经过综合治疗与护理治愈33例,治愈率达82.5%。所有患儿住院时长大大缩短,期间并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结论:对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患儿行综合护理干预可以切实改善预后效果,提升临床治疗效果与患儿生活质量,可推广应用。
作者:王桂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比 GartlandⅡ型肱骨髁上骨折切开与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 GartlandⅡ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60例,根据随机对照原则均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行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对照组30例行切开复位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 Mayo 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中优83.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3.3%,明显小于对照组的13.3%,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切开复位固定治疗相比较于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 GartlandⅡ型肱骨髁上骨折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临床治愈率高,术后并发症少,具有更好的临床应用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吴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分析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全脑血管造影的特点。方法:整理收集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间进行全脑血管造影检查的12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所有患者的脑动脉颅内动脉狭窄和颅外动脉狭窄的发生和分布情况。结果:12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存在脑动脉狭窄和闭塞的患者有89例(74.17%),其中脑梗死组动脉闭塞或狭窄68例(73.91%),TIA 组动脉闭塞或狭窄21例(75.00%)。其中颅内动脉闭塞24例,占26.97%;颅外动脉狭窄44例,占49.44%,颅内+颅外动脉闭塞或狭窄共21例,占23.00%。颅外动脉狭窄或闭塞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颅内狭窄或闭塞的发生率,(P <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血管造影可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动脉狭窄的分布情况进行准确的评价,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准确的诊断依据,值得推广。
作者:宋晓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自然分娩产妇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2月-2011年11月入我院自然分娩的82例产妇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将两组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疼痛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分娩结束后,观察组疼痛良好率高达6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心理护理干预能减轻自然分娩产妇的恐惧焦虑心理,减轻分娩过程的疼痛,并能加快分娩过程的时间,明显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张爱香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喉咽返流疾病(LPRD)是指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上括约肌以上部位,引起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的总称,LPRD 已经涉及多种儿科疾病,比如喉软骨软化病、复发性呼吸道乳头瘤样增生、慢性咳嗽、哮喘、声嘶、食管炎、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肥大、中耳炎、鼻窦炎、导致咽鼓管疾病进而引起的的听力损害等,被认为是导致小儿未能茁壮成长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认为,近年来,喉咽反流对小儿上气道的影响已经越来越受到临床的重视,虽然喉咽反流(LPR)在与小儿上气道疾病关系方面存在诸多问题需要研究,但其在耳鼻喉头颈外科疾病中的致病作用越来越受到国内学者的关注,很多医师对该病还不甚了解或知之甚少,故对近年来喉咽反流与小儿上气道疾病的关系研究做一综述。
作者:王科;刘兆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方法与康复锻炼指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1月至2014年10月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共40例,均给予有效合理的护理与康复锻炼指导。结果:4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出院后均电话随访5个月,患者术后疼痛均显著减轻,没有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其中有21例患者可以自行活动,有9例患者生活基本可以自理,有10患者部分生活可以自理。结论: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患者实施有效护理与康复锻炼指导,有利于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减轻患者疼痛,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关节功能恢复。
作者:吴秀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胃大部切除术后与贫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缺铁性贫血与巨幼细胞性贫血的数据。结果: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贫血63例,缺铁性贫血30例,巨幼细胞性贫血24例,贫血患病率80.8%,缺铁性贫血患病率38.5%,巨幼细胞性贫血患病率30.8%。结论:临床应重视胃大部切除术后贫血。
作者:董凤良;胡建文;金向红;吕响银;吴捷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医院药房在医院的经济活动和医疗业务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是集管理、技术、经营、服务等于一体的综合性科室。药房不仅要保证提供给患者准确、质量合格的药品,而且要保证患者安全有效地使用药品,确保医疗费用更为经济合理。药房的管理渗透于药房服务活动的全过程。随着社会和现代医药科技的发展,对药房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保证患者用药合理,安全,有效,进一步提高医院的综合效益,提高药剂人员的业务素质,提高药房的管理水平,药房管理的机制、体制必然会向科学化管理、规范化管理、法制化管理转变。
作者:王玉华;张殿勤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总结老年骨科患者的术后护理经验,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76例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骨科手术的特点及老年人的心理、生理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76例骨科老年术后患者经精心护理后,均痊愈出院,2例发生护理并发症,发生率为2.63%。结论:骨科老年患者的术后护理,必须根据患者所患疾病及合并症的情况,并结合老年人的心理及生理特点来进行。
作者:刘明珠 刊期: 2015年第02期
PICC 是指经外周静脉置入上腔静脉的的中心静脉导管,它用于中、长期静脉治疗和静脉输注高渗性、有刺激性的药物,长可留置一年。主要的优点是:可以长时间留置在体内,提供长时间静脉给药的管道;减少药物对外周静脉的刺激它为长期输注刺激性药物的患者提供了一条无痛性的输液通道;避免重复穿刺静脉给患者带来疼痛。由于操作风险小、并发症少等原因主要用于我科的恶性肿瘤患者的化疗。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早已在全国各地相继开展,,但由于个体差异,置管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本文就一例 picc 置管患者血管畸形的护理体会与大家分享。
作者:李小蓉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