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炎性浸润形式肺癌的影像学表现与鉴别诊断(附10例报告)

王跃复;于水泳

关键词:炎性浸润, 肺炎型肺癌, 影像学表现, 鉴别诊断, 诊断准确率, 影像学诊断, 文献资料, 认识水平, 病理证实, 类型表, 肿块, 显示, 误诊, 搜集, 手术, 筛选, 临床, 复习, 肺叶, 病灶
摘要:炎性浸润形式肺癌是肺癌多种类型表现的一种形式,亦称肺炎型肺癌。此类型肺癌在影像学表现上早期不显示占位性肿块,病灶可占据一个肺段大部,一个肺段或一个以上肺段,有时可累及一个肺叶[1]。常易导致临床及影像学诊断上的误诊。为提高对此类型肺癌的认识水平及诊断准确率,本文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例表现炎性浸润形式的肺癌,并经严格的筛选确认,现结合复习有关文献资料做一回顾性分析讨论。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高危人群孕前规范化指导概述

    糖尿病患者多有小血管内皮细胞增厚及管腔狭窄,容易并发妊高征,其发生率较普通孕妇高4-8倍[1],而且合并妊高征的发病率的高低与糖尿病分级密切相关,子痫及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也增高,并且糖尿病时,白细胞有多种功能缺陷,趋化性,吞噬作用,杀菌作用等均明显降低;同时,糖尿病患者妊娠后其机体抵抗力下降而易合并感染,因此,易发生孕期及产期感染,甚至发展为败血症,糖尿病患者一旦并发感染极易导致胰岛素抵抗,引起酮症酸中毒,对母儿造成极大危险[2]。糖尿病高危人群孕前规范化指导非常重要。

    作者:李伟;李粉格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健康体检中心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初探

    目的:通过研究和分析找到我国健康体检中心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探讨出解决的对策。方法:通过对相关资料的研究分析以及实际的观察,深入直观地了解健康体检中心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的来由,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的对策,并且通过解决问题,也就能够对未来发展做出一定的展望。结果:发现健康体检中心确实存在着标准不统一、与医疗区分不明、从业人员素质不高、服务意识缺乏、规定落实不到位、居民健康档案库建立不完善、健康体检和健康管理脱节等问题;并且就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结论:必须要通过不断的探讨和研究,发现健康体检中心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不断的进行解决,才能够有效提高我国健康体检中心的管理水平。

    作者:谢昭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是否保留肋间臂神经在腔镜辅助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临床疗效的比较

    目的:探讨腔镜辅助下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中是否保留肋间臂神经对患者术后患侧上臂内侧及腋窝皮肤感觉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2014年3月期间在我院我科接受腔镜辅助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62例 I、II 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保留肋间臂神经组(实验组)32例和切除肋间臂神经组(对照组)30例。比较两组术后2周、1月、3月、6月患肢上臂内侧及腋窝感觉变化情况。结果保留肋间臂神经组(实验组)术后2周、1月、3月、6月患侧上臂内侧及腋窝皮肤感觉异常发生率(12.5%、12.5%、12.5%、6.25%)显著低于切除肋间臂神经组(对照组)(70%、70%、60%、6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在进行腔镜辅助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时保留肋间臂神经可显著减轻术后患者患侧上肢内侧及腋窝感觉障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黄临凌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浅议人文关怀在儿科护理中的重要作用

    在当前医院管理中,通过增强人文关怀在儿科护理中的作用,提高对病人的护理质量,注重护理技巧与心理沟通,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让病人感受到护士的关心与照顾,有利于提高医院整体护理质量和护理技术水平,使护患关系更加融洽,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作者:张代森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细节护理在血站护理方面的研究应用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在血站护理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7月于我站行无偿献血人员共52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60例和观察组26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采血护理、观察组实施细节护理。比较两组差错率、疼痛感觉、不良反应、满意度、2次献血意向。结果:观察组献血者的差错率和疼痛感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意义(P <0.05),且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以及 2次献血意向率均较对照组明显更高,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意义(P <0.05)。结论:对于无偿献血人员实施细节护理,服务质量高,差错少,献血者满意度高,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涂小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绝经后阴道出血妇科超声诊断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绝经后阴道出血(PMB)患者应用超声检查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在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来我医院就诊的204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导致 PMB 发生的原因中,以患者子宫内膜萎缩为多见,共有73例患者(35.78%);其中超声检查子宫内膜厚度>5mm 的患者发生萎缩性子宫内膜的几率要显著低于内膜厚度≤5mm 的患者,差异显著(P <0.05);且子宫内膜后厚度>5mm 的患者发生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息肉以及子宫内膜肿瘤的几率要远远高于内膜厚度≤5mm 的患者,差异显著(P <0.05)。结论:超声是女性绝经后阴道出血的重要检查手段,能够及时的对病变进行检查、诊断,从而为临床后续治疗提供安全可靠的依据。

    作者:张洪岩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探讨超声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疗效

    目的:探讨超声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整理收集2010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86例泌尿系结石患者,采用超声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结果:286例患者1次碎石成功179例,占62.59%,2次成功54例,占18.88%,3次成功34例,占11.89%,无效19例,占6.64%。治愈216例,好转51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为93.36%。结论:超声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泌尿系结石定位准确,疗效确切,是治疗泌尿系结石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桂秋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帕金森病的药物治疗

    我作为一个长期战斗在一线的医护工作者,对于药物治疗帕金森病症状进行坚持不懈的研究,积累了一定的临床经验。用多巴胺前体补充剂、抗胆碱能药物、促多巴胺释放剂、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单胺氧化酶抑制剂、COMT 抑制剂,等多种药物的治疗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未来帕金森病药物治疗研究中,我仍然会继续尽自己的为绵薄之力,以造福广大 PD 患者。

    作者:侯宝忠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中药外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30例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并分析中药外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于2013年1月到2013年9月收治的6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使用手术治疗方式,观察组在此基础辅以中药外敷的治疗措施,针对两组患者治疗疗效进行详细记录与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均顺利的完成治疗,观察组显效、好转、无效例数分别为13、15、2,对照组显效、好转、无效例数分别为7、18、6,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3%,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0.0%,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辅以中药外敷方式可以有效的优化治疗效果,该种治疗方法是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和使用的。

    作者:沈荣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皮肤消毒剂碘伏开启后的有效使用期限

    目的:探讨皮肤消毒剂碘伏原装塑料瓶开启后的有效使用期限方法对使用中的36瓶碘伏,在启用后的第1天、第4天和第7天后进行有效碘含量及染菌量测定。结果 除 6瓶在开启后第4天用完外,30瓶使用中的皮肤消毒剂碘伏未检查出细菌,使用中的皮肤消毒剂碘伏有效碘含量均高于标准的低有效碘含量。结论皮肤消毒剂碘伏原装塑料瓶开启后的第7天仍具有消毒效果。

    作者:夏绮梦;邓成凤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1例老年患者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应用肠梗阻导管置入术治疗的护理体会

    探讨肠梗阻导管应用于老年患者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护理措施。导致腹胀、腹痛梗阻症状有明显的缓解,腹围较导管置入前有明显缩小,再次摄片,可见肠管扩张明显好转,气液平面减少。从而减少患者的痛苦,治愈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卢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谈学习《内经》认识痛证病机在临床辨证施治

    学习内经对疼痛病机的阐述,认识从理论到实践的具体运用,把内经的辨证理论体系灵活运用到临床、从营卫、气血、津液、阴阳、表里、虚实、脏腑、经络、水饮、痰湿、淤血\、寒邪等对人体的影响;就《内经》痛证的病机作了分析,探讨与归纳,由此可见看出:人体因某种治病因素造成营卫气伤,导致“不通则痛”“不荣则痛”为经脉营卫血气障碍这一疼痛基本病机。

    作者:李世昌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不适当窦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研究

    目的: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不适当窦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研究。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3年08月~2014年08月收治的42例不适当窦性心动过速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美托洛尔实施治疗过程,治疗组采用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实施治疗过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人均用药量、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6.20%,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适当窦性心动过速患者采用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开展治疗过程,疗效更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用药安全性更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肖彩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与七氟醚吸入麻醉用于腹腔镜手术的比较

    目的:探讨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与七氟醚吸入麻醉用于腹腔镜手术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行腹腔镜术的患者共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0例丙泊酚组和50例七氟醚组。丙泊酚组接受丙泊酚靶控输注,靶浓度为3μg/ml 维持至手术缝皮;七氟醚组持续吸入2%七氟醚至手术缝皮。比较(1)两组患者麻醉前,气管插管后,手术中,手术结束时患者的平均动脉压。(2)两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比例。结果:丙泊酚组和七氟醚组麻醉前,气管插管后,手术中,手术结束时平均动脉压分别为(98.4±11.7mmHg、100.6±12.5mmHg、103.8±13.9mmHg、94.6±14.8mmHg)、(108.6±16.4mmHg、113.5±16.3mmHg、108.6±17.4mmHg、103.5±10.6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丙泊酚组和七氟醚组手术后恶心、呕吐发生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用于腹腔镜手术时,能更好稳定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降低术后患者恶心呕吐的麻醉反应。

    作者:申智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大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的现状调查分析

    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和其它学科相似,大学生应认真学习防治疾病的知识,了解艾滋病对人类带来的巨大危害,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是学好防治疾病的首要原则。本文将针对当前大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大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措施。

    作者:张碧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链霉素耐药和敏感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

    目的:研究分析敏感结核分枝杆菌链霉素耐药相关的潜在菌体蛋白。方法:通过使用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析链霉素敏感株05和结核分枝杆菌 H37Rv,并以其为对照,使用 iTRAQ 技术和生物信息学对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链霉素耐药株08菌体蛋白进行鉴定和定量分析,并通过 WeGo 功能注释聚类分析菌株的差异表达蛋白细胞组分和分析的功能以及其生物进程等内容。结果:08菌株分别与05菌株和 H37Rv 菌株比较差异表达为196个和138个,其中共同差异表达蛋白为119个。其中差异表达蛋白理论相对分子量的分布比较广,其生物进程主要参与在中间代谢、脂质代谢以及呼吸作用中,其分子功能主要是催化活性和结合功能。其中共同差异表达蛋白分别为:8个核糖体蛋白在08菌株中表达下调、8个蛋白在08菌株中差异表达比较显著。结论:使用 iTRAQ 技术可以有效的发展链霉素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相对于链霉素敏感结核分枝杆菌以及 H37Rv 菌株共同差异表达蛋白,可以为进一步研究结核分枝杆菌链霉素耐药机制提供一定的依据和条件。

    作者:孙艳蕾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应用品管圈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在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品管圈的方法确立以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为主题,并对医护人员手卫生现状进行调查,查找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低的原因,找出对策进行质量持续改进。结果经过为期4个月的 QCC 活动,医护人员洗手指征明确,能熟练运用六步洗手法正确洗手,依从性大大提高。结论 QCC 活动能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培养大家团队精神,提高了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作者:陈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肠造口患者的心理分析与护理措

    目的:通过分析了解肠造口患者的心理特点,总结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0例肠造口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情况。结果:本组患者经过相应护理后,恐惧(6.7%)、紧张焦虑(6.7%)、悲观抑郁(16.7%)、绝望(0%)等不良心理较护理前100%、71.7%、95%、31.7%均有明显好转,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精心的心理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使患者以良好的心态面对手术,有利于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作者:冯亚蔚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浅谈产后出血的护理体会

    总结了产后出血产妇的护理干预措施。主要包括产前重视检查及保健;产时科学处理产程,减少危险因素;产后细心观察,对症处理及积极配合急救,并加强生活、心理护理。认为护理干预可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减少产后出血的并发症。

    作者:王永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骨科术中急性压疮形成原因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骨科手术中急性压疮形成的危险因素,提出相关手术室护理对策。方法:选择骨科收治的手术患者132例,采用自行设计的骨科手术压疮危险因素调查表进行资料收集与调查。结果:132例患者中有20例发生至少1处压疮,占14.9%。其中12例患者仅有1处压疮,8例有2 处及以上压疮。在分期中,I 期11例,Ⅱ期6例,Ⅲ期2例。结论:骨科手术中急性压疮发病率比较高,要积极根据形成的危险因素加强手术室护理。

    作者:王静;董晶华;姚婷婷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