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试分析基层医院的慢性病管理问题和防范策略

董莘哲

关键词:基层医院, 慢性病管理, 问题, 防范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当前基层医院慢性病管理的问题和应对措施的效果。方法:从我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接收并治疗的慢性病患者中随机性抽取90例进行回顾性管理探究,并针对抽取的病例针对性的“心理平衡、戒烟限酒、合理膳食和运动”的健康教育,观察慢性病管理后的效果和特点。结果:通过制定慢性病管理防范措施后,患者高血压等慢性病的患病率降低了10%,且患者对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正确率从78%和69%上升到96%和9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基层医院慢性病进行一定的管理防范可有效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和健康行为情况,降低慢性病的患病率,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输液护理的探讨与体会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合并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往往是致命的。研究表明,25%-30%肝硬化食道胃底静脉曲张患者终出现极性破裂出血,近年来其病死率已由以往的50%降为15%[1]的左右,临床实践证明,早期有效控制出血是降低死率的关键,而达到此目的的不仅仅治疗方案重要,护理工作的细致周到绝不能忽视。1998-2001.06,我们在总结以往护理工作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套新的输液护理方式,收效甚佳,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杨闽颖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神经内科护理中常见的安全隐患与解决措施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相应解决措施。方法:选择我院114例神经内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有关护理安全的有效措施。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1例,护理后,护理配合率、自我保护意识良好率、对护理工作满意率,观察组分别为87.86%、79.59%、93.88%,对照组分别为对照组分别为71.43%、59.18%、77.55%,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对护理人员的评价如责任心较强、服务态度良好、护理水平较高、有风险意识、加强健康教育的比例,均为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安全隐患因素较多,应采取针对性措施消除安全隐患。

    作者:陈小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护理工作中激励原则的应用

    激励就是要不断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员工努力去完成组织的任务,实现组织的目标。在护理工作中,必须围绕着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服务态度这个中心任务,正确运用激励原则,使医院护理水平不断提高。

    作者:刘红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浅析股骨头坏死的临床表现与治疗

    治疗近年来由于激素的使用股骨头坏死已由骨科少见病转变为多发病,常见病,股骨头坏死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有“不死的癌症之称”,属骨科的疑难病症症。它在治疗方面难度较大,如治疗治疗不及时,治疗不当会导致患者终身性的残疾或者是残废,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会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巨大的痛苦和负担。股骨头坏死的病因有;有激素药物应用史,髋部外伤史导致股骨头坏死,酗酒者因酒精刺激导致股骨头坏死,风,寒,湿病症可导致股骨头坏死,肝肾亏虚导致股骨头坏死,骨质疏松导致股骨头坏死,另外扁平髋,骨髓异常增生,骨结核,股骨颈骨折,系统性红斑狼疮,髋关节脱位,股骨头骺滑,手术等因素均可导致股骨头坏死。在上述诸多因素中,以局部外伤,滥用激素药物,过量饮酒较为多见。临床上所说的股骨头坏死是指:不同病因破坏了股骨头的血液供应,造成血供障碍,因缺血使骨组织营养中断,骨细胞死亡,以不定区域的骨小梁和骨髓坏死为特征的骨科常见疾病。目前国内外学者一致公认的股骨头缺血是导致坏死的主要发病机理,所以股骨头坏死我们又称之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股骨头坏死患者早发现,早治疗,以免贻误佳治疗时机,会提高股骨头坏死患者的治疗效果,鉴于临床股骨头坏死发病率逐年增多,应对股骨头坏死疾病相关知识做一讲解。以降低股骨头坏死对患者的危害,提高疗效。

    作者:李一奇;田永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内镜下甲状腺切除术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和分析内镜下甲状腺切除术与开放手术在甲状腺结节治疗中的综合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到2014年10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72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36例,治疗组采用内镜下甲状腺切除术,对照组采用开放手术进行治疗,术后观察两组手术的时间、出血量、并发症、术后创面引流等情况以及临床效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治疗组手术的时间、出血量、并发症、术后创面引流等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 均<0.05,治疗组临床有效率94.44%(34/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30/36),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内镜下甲状腺切除手术治疗甲状腺结节,具备切口小、美容效果好、并发症少、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等方面优点,是治疗甲状腺疾病有效安全的手术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龙堂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帕金森病56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3月至2012年4月神经内科收住的帕金森患者56例,随机分为中西医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服用美多芭62.5mg tid,依据患者病情及控制情况可酌情增量至125mg,中西医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中药汤剂治疗,依据中医辨证论治的情况进行对症施治,两组患者治疗第2个月,治疗半年分别对临床缓解率、帕金森评分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中西医组治疗第 2个月、治疗半年 UPDRS 评分显著下降,中西医组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评分数据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中西医组临床缓解率为92.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帕金森病临床疗效显著,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药物毒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冯银玲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在早孕药物流产中新用药思路与常规用药的比对

    目的:缩短流产带给患者痛苦的时间,减少胃肠不良反应减轻疼痛。方法:改变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的给药方式,缩短给药时间,减少吃药次数。结论:效果相同,时间缩短,患者易接受。

    作者:李金翠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蒙成药孟根乌苏-18味丸的急性毒性分析

    蒙医药也是世界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内蒙古的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人们一直探索着蒙药功效与成分的关系,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蒙药研究逐步深入,蒙药研究意义得到更多的关注。蒙成药孟根乌苏-18是蒙医治疗协日乌素病的传统名方。本文将对蒙成药孟根乌苏-18味丸的急性毒性进行分析。

    作者:娜仁托亚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生血宁片治疗肿瘤相关性血细胞减少的临床研究

    目的:对生血宁片治疗肿瘤相关性血细胞减少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160例肿瘤相关性血细胞减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80例患者采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uEPO)治疗,观察组80例患者采用 ruEPO 联合生血宁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Hb、WBC、SF 及 PLT 不具备显著性差异(P >0.05),治疗后均得到明显改善,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的 Hb 与 SF 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得到明显提高,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以生血宁片治疗肿瘤相关性血细胞可以改善机体铁代谢,调节免疫功能,缓解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胡丽;赵建昌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护理分析

    胃、十二指肠溃疡是指发生在胃、十二指肠的局限性椭圆形或圆形的全层黏膜损伤。因为溃疡的形成和胃酸~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系,因此又被称为消化性溃疡。其多发生的男性青壮年人群;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比为1:3至1:4;大多数患者通过内科系统的治疗后都可以痊愈,但存在部分患者仍需配合外科治疗才能康复[1]。外科治疗的主要指征有急性出血、穿孔、瘢痕性幽门梗阻、癌变或者经药物治疗后无效的溃疡病患者。

    作者:吴靖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负压封闭引流治疗骨创伤创面的护理

    目的:研究骨创伤创面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骨科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与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用开放式引流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负压封闭引流进行治疗,分析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平均换药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平均创口愈合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骨创伤患者实施负压封闭引流治疗与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有助于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疼痛,减少患者住院费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感染率。

    作者:刘立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探讨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 DR 及 CT 影像学诊断

    目的:就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 DR 及 CT 影像学诊断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2月~2014年1月收治的89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102个关节),采用 PICKER -1200SX 型 CT 机和 Definium TM6000型全数字化摄影系统(美国 GE 公司)进行影像学诊断。结果:58例(66髋)采用 DR 诊断,其中19例(20髋)被 DR 诊断为早期ANFH,24例(26髋)被 DR 诊断为中期 ANFH,15例(20髋)被 DR 诊断为晚期 ANFH。有31例(36髋)采用 CT 诊断(其中有10例患者为 DR 检查阴性者),早期 ANFH 的患者有19例(20髋),而中晚期 ANFH 的患者有12例(16髋)。中晚期表现:关节间隙变窄、股骨头碎裂变形、股骨头缩短、有囊变现象出现在碎骨片中间,骨小梁融合散布在整个股骨头。结论: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首选诊断方法是 DR,而 CT 又是 DR 检查的重要补充,其诊断效果还要明显优于 DR。

    作者:但晓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针对头孢曲松钠晶体结构与晶习预测研究

    通过一系列的设备及技术进行头孢曲松钠的研究,运用使晶体小化的方法找到了晶体的主要结构,其与晶习相类似;通过实验,将晶习与晶体进行进一步的了解,分析了二者的相互关系;通过试验我们可以得出,晶习与晶体之间无论在物理方面、还是在化学方面,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物质的形状主要有晶体决定。经过对晶体的分析可以发现,物质具有的性能、特点以及形状、构造都受晶体的主要影响;晶习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晶体,晶体的环境及各种结构特征对于晶习至关重要。因此,对于头孢曲松钠晶体结构与晶习预测的研究十分必要。

    作者:吴士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六味地黄丸加减组方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外部环境刺激及机体精神因素等的影响,人口老龄化骨质疏松症患者迅速增加。目前,其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慢性疾病,因此,关于骨质疏松症的防治引起各国医学界的高度重视。

    作者:高洁;柴艺汇;李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可行性;方法:从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产妇中选取2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生产情况将阴道试产成功孕产妇10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剖宫产孕产妇10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孕产妇手术情况、住院情况及分娩情况。结果:观察组分娩出血量无明显差异(P>0.05),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孕产妇产褥病率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在符合阴道试产条件且行严密监护前提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可行阴道分娩。

    作者:李小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血液透析中应用不同回血方法比较

    血液透析(HD)是一项特殊的治疗技术,通过建立体外循环完成,属于医疗高风险有创性操作[1]。血液透析结束后给予患者规范化回血方法可以减少透析器和管路残血量,降低由于压迫止血不当造成渗血、皮下血肿、动脉瘤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目前国内尚无统一规范的回血方法,根据国内文献报道,临床上常用有基本式、密闭式、密闭改良式,因此我院根据以上方法进行操作研究,总结出各种回血方法护理对策和不足,报道如下。

    作者:朱慧倩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浅谈静脉输液操作要点

    静脉输液是应用多的一项护理活动,迅速有效的补液,抢救给药,给药途径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护士基础护理操作的重要内容,并极易引发护患纠纷和风险的治疗环节。因此如何将各种治疗药物准确无误、安全迅速地输注到病人体内,是护理工作研究的新内容。

    作者:回迎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脑血管病康复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脑血管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3年2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104例作为分析对象,护理方法包括肢体康复训练护理,语言康复训练护理,吞咽康复训练护理,心理护理与生活照料。结果预后良好96例,预后不良8例;轻度抑郁81例,中度抑郁17例,重度抑郁 6例。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脑血管病的康复效果,可推广使用。

    作者:刘丹;谭宁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护理

    糖尿病是一种终身疾病,目前尚不能根治。它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公共卫生问题。目前治疗强调,应坚持早期、长期、综合治疗及治疗方法个体化的原则,具体的治疗措施以适当的运动锻炼和饮食治疗为基础,根据病情结合药物治疗。饮食治疗的目的在于维持标准体重,纠正已发生的代谢紊乱,使血糖、血脂达到或接近正常水平。本文以此为背景,试从饮食护理的角度来谈谈对糖尿病的治疗。

    作者:王鹤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帕金森病的药物治疗

    我作为一个长期战斗在一线的医护工作者,对于药物治疗帕金森病症状进行坚持不懈的研究,积累了一定的临床经验。用多巴胺前体补充剂、抗胆碱能药物、促多巴胺释放剂、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单胺氧化酶抑制剂、COMT 抑制剂,等多种药物的治疗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未来帕金森病药物治疗研究中,我仍然会继续尽自己的为绵薄之力,以造福广大 PD 患者。

    作者:侯宝忠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