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分析

王娟

关键词:心理护理, 冠心病, 焦虑评分, 抑郁评分
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3月冠心病患者126例,将其按住院编号顺序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63例。对照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给予常规心理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给予有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心理状态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心理状态相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焦虑评分及抑郁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焦虑评分与抑郁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冠心病患者治疗中,其能够有效缓解患者负性情绪,促进病情转归,对提高治疗效果及患者生存质量均有重要意义。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心肌梗塞临床护理干预相关问题探讨(附60例报告)

    急性心肌梗塞是冠心病的急兆,早期急救及护理干预是病人顺利度过危险期的关键问题。目前我们对急性心肌梗塞给于精心护理干预,大大提高了病人的治愈率,减少了由于治疗护理不当引起的并发症,降低了死亡率。护理干预是急救中可行的方法。

    作者:陈辉;李元春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MEBO预防妊娠纹76例观察

    目的:研究观察MEBO预防妊娠纹的效果。方法:从2013年3月到2014年3月,选取来我院住院的孕妇152例。孕妇均为初产妇。以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76例)和对照组(76例)。观察组用温水擦洗腹部后均匀涂抹MEBO,每日2~3次;对照组用温水擦洗腹部后均匀涂抹甘油,每日2~3次。在使用第2周、第4周、第8周及12周进行观察和评分。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在使用第4周开始,观察组妊娠纹严重程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E-BO对妊娠纹预防效果显著,不仅仅具有预防效果,对妊娠纹的修复效果也很可观,值得市场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琪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人文关怀在无痛人流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浅析人文关怀在人流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选取于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我院妇科收治的160例行无痛人流的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人文关怀。对比分析护理前后两组产妇焦虑评分的情况。结果:实施人文关怀的实验组患者的抑郁(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文关怀应用于无痛人流护理效果良好,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值得临床护理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邹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浅谈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3例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环境、心理、生理、健康教育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抑郁、疼痛程度和生活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生理、心理、社会和环境4个维度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抑郁、疼痛得分低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提高其生活质量,缓解其抑郁情绪,利于术后康复。

    作者:杨怀梅;国营;张艳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化瘀通络片治疗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350例临床疗效观察

    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发病率在全世界范围内一直呈现明显升高趋势,我国是全球糖尿病患者多的国家之一。据统计70%的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患者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性较非糖尿病患者高出3-5倍。在针对这类疾病时西医治疗常以口服降糖药为主,除积极控制高血糖外还要纠正脂质代谢紊乱、严格控制血压、抗血小板治疗(例如阿司匹林)但作用不是很明显,而且血糖不易稳定,对心血管病变的控制也没有特别明显的效果,且价格昂贵。

    作者:朱胤龙;郭佩利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护理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一线代谢疾病,这种病的发病速度非常的快,同时由这种病产生其他的并发症也是非常多的,这种病和并发症的产生严重的情况下还有可能会导致病人死亡,同时这种疾病在当今也呈现出多发和年轻化的趋势,所以在日常的治疗工作中,做好相应的护理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吴晓鹏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急性心肌梗塞后室性心律失常采用胺碘酮与利多卡因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采用胺碘酮和利多卡因治疗急性心肌梗塞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98例急性心肌梗塞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患者采用胺碘酮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利多卡因治疗,治疗周期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65.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9.8%,(P<0.05),对照组患者的死亡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采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要明显优于采用利多卡因治疗的临床疗效,能够有效降低急性心肌梗塞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死亡率,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唐何苗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石墨炉法测定复方氨基酸注射液中限量吕方法研究

    第一章前言铝是一种自然界分布广泛的具有慢性蓄积性的低毒金属,人体摄入过多的Al将直接破坏神经内的遗传物质脱氧核酸的功能。注射液中的铝离子由于不经胃肠道消化吸收而直接进入血液,增加了对人体的危害。近年来,注射液引起人体功能的危害在国内外已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美国药典明确要求做出如下说明:本制剂中含有的铝具有毒性,在全非胃肠道给药时,如果肾功能不全会达到中毒水平。研究显示肾功能不全者,在全非胃肠道给药时,如果接受铝的水平超过4-5μg/kg,累积的铝与中枢神经和骨骼的毒性水平相关。在前期研究中,我们参照日本药局方,中国饮用水标准及其它相关文献[1,2],对紫外比色法,高效液相荧光法,ICP-OES,ICP-MS进行了考察。本文进一步对原子吸收分光光度-石墨炉法测定复方氨基酸中痕量铝方法的可行性进行了全面研究。

    作者:周宝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对小儿感染性腹泻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小儿感染性腹泻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小儿感染性腹泻患者100例,以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与认知功能评分上存在显著差异,结果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提高小儿感染性腹泻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护理满意率。该种护理模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以帮助更多患者受益。

    作者:龙吟虹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有机磷中毒诊治中的精神症状分析

    有机磷化合物是一种常用的杀虫剂农药,对人类的毒性较大。其中毒的典型症状,大家比较熟知,如毒蕈碱样症状:恶心呕吐,多汗流涎,胸闷,心慌,瞳孔缩小,视力模糊;烟碱样症状:肌肉跳动,肌肉痉挛,肢端发麻,肢端痛觉,触觉减退等。有的可呈四肢迟缓性瘫痪,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等。但对中毒的精神症状还缺乏一定的认识,往往会造成诊断及治疗失误。一种情况是诊断已明确,但其中毒的精神症状很容易和阿托品化的表现相混淆,造成判断治疗的失误;另一种情况是对轻度或慢性中毒的患者,若无明确的中毒史或忽视有机磷毒物接触史而造成误诊,尤其是基层医院,熟练掌握有机磷中毒的精神症状,对于正确诊治尤为重要。现就此分析如下。

    作者:余倩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小议社区高血压控制效果及其影响因素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严重,现有高血压患者不断增加,高血压疾病已经成为我国为高发的几种病症之一,如何有效的对高血压进行控制和防止,成为了目前为棘手的医学难题之一。以社区为基础,进行高血压问题的调查研究,是目前为有效、速度快的研究方式之一,从社区出发,不仅可以准确的了解现有阶段高血压的发病几率,还可以通过调查了解患者的工作、年龄、生活习惯以及就医,从根本上规范化的管理高血压病症,令所有高血压患者得到规范化的管理,并且对有患病隐患的人群进行身体检查,科普高血压的危害,令高血压发病几率逐渐降低。

    作者:张惠华;罗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浅谈儿童的营养需要

    我国儿童存在着严重的营养问题。其中营养失衡、营养不良、运动能力下降等导致儿童生长迟缓、低体重、肥胖等问题日益严重,儿童的营养健康越来越引起家长及社会的关注。儿童营养状况是衡量人群营养状况敏感的指标,5岁以下儿童营养状况则是人口素质的基础,国际上除了对膳食营养的缺乏与否进行监测外,均以儿童营养状况作为生存与发展的重要问题予以关注。儿童处在长身体时期,有其特殊的营养需求,实际生活中不少家长缺乏营养知识,在营养方面存在很多误区,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不利地影响。

    作者:韩风荣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下肢骨折合并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治

    深静脉血栓是外科创伤后的一种并发症,尤以髋膝部骨折后常见。如处理不当,可继发致命性肺栓塞、截肢或远期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本院根据收治的下肢骨折并发DVT病人,经过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柏亦发;杨天柱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要点探析

    目的:分析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48例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探究其发病原因、护理方法及效果。结果:经过精心的治疗及护理干预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均痊愈出院,住院时间(12.8±1.9)天,随访观察6个月后,无1例复发。结论:对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进行恰当的护理干预效果较好,能利于患者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姚丽晓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超充术对前牙根尖区骨缺损治疗的CBCT研究

    目的:运用锥形束CT(CBCT)三维重建技术观察根管超充术对前牙根尖周骨缺损的长期疗效,以探寻根尖周骨缺损保存治疗的可行性。方法:根据纳入标准,选取128颗根尖孔发育完全且患有根尖周炎前牙。以简单随机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牙以vitapex为根充糊剂行根管超充术。对照组患牙以常规糊剂加牙胶尖行根管充填,结合根管外科手术治疗。两组均定期复查,进行对比。结果:术后患者不适症状消失,唇腭侧牙龈瘘管愈合,CBCT示根尖骨缺损范围逐渐减小,新骨形成,骨密度较正常骨组织一致,实验组和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vitapex超填后可直接作用于根尖病灶区,有效抑制根尖致病菌及毒素,诱导新骨沉积。根管超充术较传统方法创伤更小,并且使药物直接作用于被病灶区,对一定范围的根尖周骨缺损有更为显著的疗效。

    作者:孙立洲;陆洋;许楠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自体脂肪颗粒移植修复颞部凹陷畸形

    目的:自体脂肪颗粒移植修复颞部凹陷的研究方法在脂肪供区行局部肿胀麻醉,注射器抽取脂肪颗粒,过滤提纯后行颞部多点多层次多隧道填充,填充量为实际缺损量的1.2-1.3倍结果术后随访18月89列患者除8列行二次填充外,其他均一次填充,填充效果理想,轮廓自然,患者满意结论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效果肯定,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尚亮;何雄文;荆志辉;李一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蒙药复方辅助针灸治疗48例"萨病"临床观察

    目的:蒙药复方配合针灸治疗"萨病"进行临床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萨病"进行蒙药配合针灸治疗临床疗效研究。结果:蒙药配合针灸治疗"萨病"有显著临床疗效(P<0.01)。结论:蒙药复方额尔敦乌日乐、嘎日迪-13配合针灸治疗"萨病"有疗效明显。

    作者:包满都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冬季心脑血管疾病预防

    心脑血管病已成为危害中老年人身体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有较高的病死或致残率。做好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意义重大。本文所说的预防主要是指发病前的预防,即通过早期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主动地控制各种危险因素,从而达到使心脑血管病不发生或推迟发病年龄的目的。

    作者:朱宗婷;尹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点阵激光治疗面颈部浅表性瘢痕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点阵激光治疗面颈部浅表性瘢痕的临床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3月到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62例面颈部浅表层瘢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对照组采用微晶磨面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的总有效率、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点阵激光治疗面颈部浅表性瘢痕的效果显著,治疗有效率高、患者满意度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满足患者爱美的需要,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悦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药剂科管理常遇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

    药剂科主要负责医院药品的调剂、配制、供应、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和监督检查药品质量等,是综合性的职能部门,是医院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我国药剂科的整体水平落后于发达国家的药剂科,存在着许多制约我国医院药剂科发展的因素。在医患关系日益紧张的背景下,药剂科目前的管理水平还不能满足患者对药学服务的要求,提高医院药剂科的管理水平刻不容缓,探讨分析管理常遇问题,制定相应对策以提高药剂科管理水平。

    作者:曹慧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