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春莲
根据现代研究表明针灸疗法能够有效治疗上千种疾病,尤其是对于神经类疾病、骨科类疾病以及人体功能性疾病等治疗方面有着明显的治疗效果。但是由于针灸疗法缺少科学的评价体系,这就给实际的临床治疗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加强对于针灸临床干预是十分必要的。文章通过分析当前针灸临床实验中干预措施现状,对于针灸临床试验干预措施设立提出来科学的研究策略。
作者:李惠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计划生育门诊人工流产生殖道感染流行状况,总结导致患者出现生殖道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1000例人工流产妇女临床资料,生殖道感染通过妇科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对阴道、宫颈管标本进行检验确定,同时抽取患者静脉血进行相关性病检测,本次课题研究由浦口区计划生育指导站完成。结果1000例人工流产中,共有213例患者出现生殖道感染,其中为衣原体感染率68例(31.9%),白念珠菌病59例(27.7%),细菌性阴道病46例(21.6%),淋球菌感染21例(9.9%),阴道毛滴虫感染16例(7.5%),另有2例(0.9%)患者曾感染过梅毒,1例(0.5%)患者出现艾滋病抗体阳性;结论通过分析单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发现,人工流产患者生殖道感染主要危险因素为年龄、受教育年龄、结婚年限、生活环境、人流次数、配偶职业等。说明人工流产妇女可作为生殖道感染干预人群,但多数感染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应得到充分重视。
作者:梁秋萍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比较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12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56例行开腹手术,纳入对照组,56例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更短, 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3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8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具有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等显著优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吴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呼吸内科疾病的抗生素治疗。方法:以2012年2月~2013年5月在某院接受治疗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在回顾性方法的帮助下,对其抗生素治疗情况展开一系列的分析和评价。结果:200例患者中,使用抗生素的患者多达174人,其中,使用一种、二种、三种、三种以上抗生素的患者分别为42人、66人、38人、28人;一联、二联、三联、三联以上用药患者分别为76人、68人、22人、8例。结论:在呼吸内科疾病的治疗方面,合理选用抗生。
作者:魏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对心理护理在眼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调查。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间36例眼科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同时配合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效果显著的11例,护理有效的6例,护理无效的1例,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患者护理效果显著的5例,护理有效的7例,护理无效的6例,总有效率为66.7%,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有效的心理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
作者:胡家芬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伴牙周炎患者血脂、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方法选取近2年我院口腔科诊断为牙周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35例,定义为研究组;对照组为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正常人,共35例。比较两组血脂(总胆固醇、血甘油三酯、血低密度脂蛋白)及血清炎症因子(CRP、IL-β、IL-6、TNF-α)水平。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血脂、C-反应蛋白、IL-6、TNF-α、TNF-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组血液中血脂、CRP、IL-β、IL-6、TNF-α明显增高,血脂及血清炎症因子可能介导牙周炎与冠心病的发病。
作者:张家胜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验证心理社会因素对原发性高血压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综合前期的高血压病人生活心理及年龄等因素选定4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并随机分为积极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积极心理干预组在给予常规降血压治疗的基础上辅以心理干预。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血压控制情况[1]。结果进行积极心理干预组血压水平在治疗后第1周无显著性差异,2周后血压总体控制明显,4周后心理干预+常规治疗组较只予常规治疗组血压控制明显。结论:积极的心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血压的控制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作者:应弘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对DR在急性肋骨外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门诊在2012年7月份到2014年7月份的80例急性肋骨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80例患者依次实施常规X线片检查以及DR检查,对两种方法的检查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常规X线胸片检出率为76.9%,DR的检出率为96.8%,DR的检出率相比常规X线胸片更高,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DR检查的图像质量明显比对照组好,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DR对急性肋骨外伤进行诊断,具有较高的检出率,诊断可靠,有利于为医师的治疗提供更多信息和依据,值得基层医院普及和应用。
作者:刘琼;黄金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磷酸肌酸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病毒性心肌交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30例,在对照组一般治疗、保护心肌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参麦注射液、磷酸肌酸联合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3%。且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磷酸肌酸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疗效显著。
作者:贾丽娟;宋春兰;孙力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日益加强,患者在检查中对身体的影响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CT检查中剂量过多会造成患者体内发生癌变,所以低X射线剂量技术被人们重视,应用在人体的各种CT检查中。本文通过对CT检查的危害进行分析以及低剂量检查设备进行介绍,从而引出CT检查中低X射线剂量技术的应用。
作者:管有仁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2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冠心病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护理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冠心病临床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在冠心病护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杨青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长期服用AD剂对于0-6岁儿童的影响和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就诊0-6岁儿童100例,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50例样本仅给予常规膳食干预,观察组50例样本则在此基础上联合AD剂摄入。观察两组样本平均身高、平均体重以及生长迟缓发生率情况。结果经过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50例样本中,儿童平均身高为108.21±8.13cm,平均体重为22.63±4.52kg,生长迟缓发生率为14.00%,观察组50例样本中,儿童平均身高为118.85±9.68cm,平均体重为26.85±5.96kg,生长迟缓发生率为2.00%。两组样本平均身高、体重以及生长迟缓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D剂作为常用的维生素鱼肝油,其内容大多为黄红色的澄清液体或者深黄色油状液体,无油腥味无苦味。每颗AD剂含维生素A1500单位,含维生素D3500单位,而维生素A和维生素D都是人体在发育过程中非常需要的微量元素,AD剂内辅料成分为精制的食用油和维生素E,能够很好的促进人体的钙成分吸收。而0-6岁儿童正处在高速的生长发育中,对钙物质的需求极大,为了使0-6岁儿童能够更好地对钙进行吸收,AD剂的摄入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黄华;黄祖舜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方式静脉穿刺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10例输液患者采用自身对照试验进行直刺血管静脉穿刺和经皮下斜刺血管,比较两组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和患者的疼痛程度。结果两种不同方式静脉穿刺成功率和疼痛程度有显著性差异(Mann-Whitney秩和检验)结论两种方式均能达到治疗效果,但直接针刺血管能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又能减轻静脉穿刺的疼痛,可用于临床。
作者:李聪聪;王敏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在对精神病患者实施护理过程中对其心理护理的作用。方法:我院选择2012年9月~2014年9月间精神科诊治的184例精神病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的92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的92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改善情况以及存在不良心理状态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出现不良心理状态的几率为15.22%,对照组为34.78%,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精神病患者实施正确的心理护理,能够明显的提升治疗效果,加快患者恢复健康,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朱爱民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重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分娩方式。方法:选取于2013年1月~2014年10月我院重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144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分娩时间、分娩方式以及新生儿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剖宫产产妇出现不良分娩结局的比例为1.8%,明显低于引导分娩不良结局发生率43.8%,且产时发生子痫及产后出血患者比例明显低于阴道分娩方式;经剖宫产新生儿不良结局1.8%明显低于阴道分娩不良结局发生率37.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以手术指征为基础综合分析后相应选择重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分娩方式,做好全身检查,注意加强对阴道分泌患者的心理护理,注意剖宫产分娩方式的终止妊娠时机。
作者:陈淑香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比较羟考酮与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将按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Ⅱ级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患者44例,随机分为羟考酮组(A 组)和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组(B组),每组22例。A组给予羟考酮2~2.5 mg静脉推注;B组给予瑞芬太尼1~1.5μg /kg静脉推注,然后两组均给予丙泊酚2~2.5 mg /kg 静脉注射,根据术中肢体情况活动情况追加丙泊酚0.4~0.5 mg /kg。严密观察手术开始和术中BP,HR,SpO2,呼吸频率改变,有无呼吸抑制,有无恶心呕吐,面色苍白等症状,手术结束后在手术床待完全清醒,可辨认时间地点,直立行走时无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出院。结果:A组呼吸抑制、苏醒时间和清醒VAS明显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的麻醉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小剂量羟考酮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可以较好的满足手术的要求,麻醉深度可控性强,苏醒后疼痛缓解,患者和骨科医生的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作者:姜蕾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对细胞块切片并免疫组化染色临床病理技术应用在胸腔积液诊断中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与观察。方法:从我院的胸腔积液患者中选取78例作为本研究对象,并对所有患者进行常规的细胞涂片和细胞块切片并免疫组化染色两种方法的检查诊断,对两种检查方法的病理诊断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检测诊断,对照组患者具有55.1%的阳性率,实验组患者具有100%的阳性率,后者明显高于前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腺癌中特异性较为明显的抗体是CEA和CK7,而在间皮性肿瘤细胞中特异性较为明显的抗体则是CR,在腺癌和间皮细胞中各种抗体的表达均出现交叉现象。结论:采用细胞切片临床病理技术对胸腔积液进行诊断的效果非常显著,与免疫组化染色联用可以对肺腺癌与间皮癌进行有效的区分和鉴别,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诊断意义。
作者:肖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总结了小儿手术患者特点及手术护理配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行小儿手术患者80例护理配合资料,加以分析体会。结果:做好手术护理配合工作,配合手术顺利完成,80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中无出现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论:根据不同年龄期小儿的心理、生理、解剖和病理的不同特点,配合小儿手术,做好护理工作。
作者:钟露;唐龙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环磷酸腺苷是一种环状核苷酸,(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简写为cAMP,亦称“腺苷-3',5'-环化一磷酸”,“环化腺核苷一磷酸”,“环腺一磷”。cAMP是由三磷酸腺苷(ATP)脱掉两个磷酸分子后环化反应而成。细胞膜受体在神经递质分子或激素分子作用下,可促进细胞合成cAMP,进而调节细胞的生理活动和物质代谢。激素类被称为细胞的“第一信使”,而cAMP则称其为“第二信使”。含氮类激素一般与细胞膜受体结合诱导生成第二信使,将信号转导入细胞内。固醇类甾体激素一般直接通过膜进入细胞与细胞质内的受体结合,然后进入细胞核发挥其作用。
作者:楼秀余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三七粉口服治疗脑出血350例时机选择的临床观察。方法3组均进行控制血压、降低颅内压、预防并发症、制动等对症治疗。A组患病当日即给予三七粉口服,疗程为14;B组患病7日后给予三七粉口服,疗程为14天;C组不给予三七粉,按照常规对症治疗。结果3组对比:A组无论在疗效、功能恢复及血肿吸收方面都是佳治疗方案,B组次之,C组一般。结论在临床观察中,应用三七治疗脑出血的时间窗选择则是应用越早疗效越好,可尽早止血,促进血肿吸收,加快疾病的康复。
作者:胡伟 刊期: 201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