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早期定时乳房护理干预对母婴分离产妇泌乳量的影响

曾丽英

关键词:乳房, 护理干预, 母婴分离, 产妇, 乳汁分泌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定时乳房护理干预对母婴分离产妇泌乳量的影响。方法:本研究拟对足月正常分娩的母婴分离产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早期定时乳房护理干预,并与仅进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产妇进行泌乳始动时间、泌乳量及母婴分离结束后母乳喂养率对比研究。结果:研究组的平均乳腺泌乳始动时间(16.85±5.23h)较对照组(33.60±5.13h)明显缩短,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68,P<0.05)。研究组产妇在产后1d、2d、3d的泌乳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68、5.69、8.72,P<0.05)。研究组产妇在产后3d发生乳房肿胀者3例,发生率为5.00%;对照组产妇在产后3d发生乳房肿胀16例,发生率为16.67%;经统计学分析发现研究组产妇在产后3d发生乳房肿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0.57,P<0.05)。两组产妇在出院后一周均获得随访,母婴分离结束后一周,统计母乳喂养率显示研究组的母乳喂养率(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61.67%),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07,P<0.05)。结论:早期定时乳房护理干预是一种可行而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不但可以促进乳汁分泌,减轻乳房胀痛,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同时又能推动护理文化的建设,充分体现整体护理思想的内涵,值得临床护理工作者借鉴。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舒适护理干预对老年腰椎压缩骨折术后疼痛的影响

    目的:针对老年腰椎压缩骨折患者术后疼痛采用舒适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8月至2014年8月期间收治的老年腰椎压缩骨折术后疼痛患者100例,随机进行分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老年腰椎压缩骨折手术常规护理,实验组进行舒适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对两组患者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术后疼痛程度进行对比,实验组在中度和重度两方面人数低于对照组;术后下床时间进行对比,实验组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干预对老年腰椎压缩骨折患者术后疼痛恢复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黎艳萍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应重视手术室担架车的消毒管理

    担架车作为手术室接送病人的运载工具,给手术、急诊、不能行走着提供了方便。我院目前使用的是铝合金对接交换车,它的优点在于内、外车架推拉可以分离,从而避免了外车进入手术室内造成的污染,保证了手术室内清洁无菌,深受医患的欢迎。因手术病人多,担架车使用频繁,尤其是担架车上的被服,不能保证1人1套,是医院潜在的感染隐患。因此,加强担架车及被服的消毒管理,是防止医院内发生感染及交叉感染的重要工作之一。

    作者:张薇茜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提高内科临床护理质量策略分析

    目的:探讨提高内科临床护理质量的策略。方法:对影响内科临床护理质量提高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根据相关因素制定提高内科临床护理质量的策略,以确保医院工作的顺利进行。结果:影响内科临床护理质量的因素主要包括护理观念缺失、社会环境影响、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等,通过采用加强风险护理管理、培养医护人员的责任心、完善内科临床护理体制。结论:医院的内科临床护理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医院形象,提高内科临床护理质量,可以促进医院工作的顺利进行。

    作者:郭淑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40例牙隐裂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牙隐裂的临床特征与疗效。方法观察记录70例确诊为隐裂牙患者的年龄、性别、牙位、隐裂特征等,进行综合诊治,调整咬颌后,根据牙髓活力状态采用复合树脂充填、根管治疗加全冠修复,随访6个月后。结果40~60岁患者牙隐裂发生率高,以上颌第一磨牙发生率高,隐裂纹走向主要为近远中向。对牙髓活力正常组治疗成功率66.7%,好转率16.7%,失败率16.7%,对牙髓炎组治疗成功率85%,好转率10%,失败5%。结论对隐裂牙进行准确诊断,按牙髓活力状态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能有效保留患牙,恢复咬合功能。

    作者:柏扬;张丽英;迟非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手术护理配合过程

    目的:讨论子宫次全切除手术的护理配合。方法:随机搜集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进行子宫次全切手术的患者60例,分腹腔镜手术和传统开腹手术两组,经过护理配合,观察和比较两组手术中平均手术时间,出血量,下床活动的时间,住院的时间,以及手术后护理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两组比较,腹腔镜手术组通过严密的护理配合,各项观察的指标均明显的低于开腹手术组。结论:腹腔镜子宫次全切除手术中密切的护理配合能有效的提高手术效率,减少术中平均出血量,缩短平均住院天数和下床活动时间,从而降低了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完善的术前准备,密切的术中护理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步骤之一,要高度重视。

    作者:尚国凤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原因及应对措施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并分析应该采取的解决措施。方法:本研究在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对我院各科手术室护理工作进行跟踪观察,并通过自编问卷面向全院医护人员调查手术室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原因。后根据分析调查结果,探讨应采取的应对措施。结果: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当前手术室护理中的安全隐患原因主要有: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抗压能力不足、自我约束能力较弱、自身专业素养较低;其中护士工作积极性不高、专业素养较低是造成手术室护理工作安全问题的两种主要原因。结论:针对手术室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积极性不高、专业素养较差等问题,医院要从加强护理人员培训管理、完善管理制度、做好医患沟通工作等几方面入手,提高手术护理工作质量,从而减少医患纠纷,促进医院长远发展。

    作者:黄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2012年12月—2014年9月,我们对78例血液透析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干预措施,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孙旭震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小儿化脓性中耳炎的发病原因及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小二化脓性中耳炎的发病原因、临床疗效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小二化脓性中耳炎患者60例,随机划分为观察组(抗生素与中药联合治疗)与对照组(只采用抗生素治疗)各31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均有所改善,其中,治疗组治愈22例,好转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0%,而对照组治愈18例,好转5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76.7%。结论:对于小二化脓性中耳炎患者,抗生素联合中药治疗小儿化脓性中耳炎的疗效显著优于单纯仅用抗生素治疗。

    作者:陈易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重度肺气肿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重度肺气肿的临床效果。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2年9月-2014年9月本院收治的重度肺气肿患者60例,均予以腹腔镜下肺减容术治疗,分析患者术中、术后情况,并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结果:60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101.39±8.75)min,术后平均呼吸机使用时间为(16.27±5.80)h,平均住院时间为(38.79±11.56)d;术后切口感染2例,未出现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3.33%;随访3个月,患者均恢复良好,未出现死亡病例。治疗后患者FVC、FVC1、TLC与RV等肺功能指标明显优于治疗前,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重度肺气肿具有显著效果,其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与肺功能,且无明显并发症,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向敏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颈椎后路手术体位摆放的护理配合

    由于颈椎解剖位置和生理功能的特殊性,颈椎后路手术的体位摆放操作风险较大,此体位易导致循环、呼吸障碍、神经损伤、双上肢麻木酸胀、皮肤压疮和眼部受伤等并发症的发生[1],术中良好的手术体位在保持脊柱功能位置,确保患者手术中安全的同时,能为手术提供佳的术野暴露。2011年8月~2014年2月期间,我院采用脊柱俯卧架固定头部,多头带固定双肩及双上肢辅助显露,进行颈椎后路部份手术的患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将护理配合报告如下。

    作者:陆公庆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干预护理在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高血压是老年人中常见的一种疾病,高血压不仅可以引起心、脑、肾功能障碍,还是发生老年心血管疾病和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是影响老年人健康的重要疾病,目前为止,在治疗高血压的方法上,主要是靠口服药物,并且需要长时间的服药才能稳定的控制住血药,虽然药物能很好的控制血压。但是在老年人的血压控制中,还是不太理想。在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实行干预护理,不仅可以有效地控制血压,还可以让人们了解更多的对高血压的认识,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作者:蒋月霞;罗彩芳;潘美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产妇产后抑郁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目的:分析产妇产后抑郁的原因及如何给予产妇优质的护理干预。方法:选取2014年期间在我院分娩并患有产后抑郁症的产妇62例,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对产妇的产后抑郁程度进行评估,并通过调查产妇的资本临床资料及分娩前后基本症状分析产妇产生抑郁的原因,给予产妇针对性的优质护理。结果:造成产妇产后抑郁的原因主要包括分娩方式、夫妻关系、家庭支持、产妇性格等。结论:关注产妇产后抑郁,给予产妇优质的产后护理,促进产妇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罗丹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鼻内镜下手术治疗巨大鼻息肉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手术治疗巨大鼻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8例巨大鼻息肉患者,在鼻内镜下行手术治疗,总结评价临床疗效。结果:18例患者均一次性将鼻息肉组织切除并顺利完成副鼻窦手术;术后复查出现并发症5例,经治疗均取得痊愈;全组患者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经1年以上门诊复查均未见鼻息肉复发。结论:在鼻内镜下运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可减少巨大鼻息肉手术中及术后换药的出血、手术视野清晰、结构层次清楚、对鼻腔正常黏膜和结构损伤小,使术后鼻腔粘连和鼻息肉的复发率明显下降,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李中武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高龄产妇分娩的助产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高龄产妇分娩的助产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高龄产妇160例并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妇产科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助产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新生儿窒息率、产程时间、产时出血量等指标。结果:观察组自然产率比对照组高,手术率及剖宫产率比对照组低,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以及平均出血量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高龄产妇实施助产护理干预措施,具有良好效果,有助于提升分娩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正碧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对护理安全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对护理安全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自2013年3月—2014年1月收治的神经内科患者120例,设为对照组,对其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回顾性分析,另收集2014年2月—2014年9月收治的120例神经内科患者设为观察组并进行护理安全管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意外发生率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意外发生率为12.0%,对护理的满意度为88.0%;观察组的意外发生率为4.0%,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6.0%。两组数据存在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神经内科患者进行护理安全管理可以有效的降低意外风险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促进了医患关系的和谐,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赵海燕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不同部位囊型包虫病的 CT 影像学表现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包虫病的 CT影像学表现。方法经临床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包虫病12例,就其 CT表现回顾性分析并就相关文献进行复习,就其 CT 表现回顾性分析并就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本组所有病例均为囊型包虫病,肺包虫8例,心脏包虫1例,眼眶包虫1例,小腿肌肉包虫1例,髂骨包虫1例,其中有1例同时合并肺、肝包虫,1例同时合并肺、盆腔及左前下腹壁多发包虫。CT表现为单囊征1例,囊内分隔征2例,混杂实性密度块影2例,内囊分离征3例,多子囊征3例,退变卷褶征1例。结论不同部位的囊型包虫CT影像具有一定的共性特征,结合临床流行病学特点可提高诊断准确率,为影像科和临床医生对于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帮助。

    作者:张晓萍;邢艳;阿尔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治疗重度烧伤后期对残余创面的处理分析

    目的:探究在重度烧伤后期其残余创面的临床处理状况。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2月在我院急诊科治疗的59例重度烧伤患者,对患者的残余创面进行水疗以及创面部分暴露和百多邦软膏外用治疗,同时针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相应的抗生素治疗和植皮治疗,观察探究患者的残余创面愈合和恢复情况。结果:经过综合分析探究得到,多数患者在经过一系列治疗后残余创面均愈合,有2例患者的创面有顽固性不愈合,经过反复治疗后,2例患者创面经植皮治疗愈合。结论:在重度烧伤后期残余创面的临床处理中,综合水疗、药敷和植皮等技术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王晓东;魏婷;李国庆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浅谈静脉炎的原因预防治疗与护理

    随着当前大剂量化疗药物冲击疗法的运用,以及化疗药物的联合使用,患者的静脉被严重损伤,造成静脉炎。静脉炎是静脉输液治疗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局部静脉壁的化学炎性反应。根据病变部位不同,静脉炎可分为浅静脉炎和深静脉炎,患处疼痛肿胀,少数患者有发冷,发热、白细胞增高等症状,它不仅增加了病人的痛苦,还增加了护理人员静脉穿刺的难度,同时也影响治疗的顺利进行。

    作者:褚慧玲;周岐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微创去腐技术治疗龋齿60例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微创去腐技术在龋齿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60例龋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和30例,对观察组患者采用微创去腐技术的方法治疗龋齿,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治疗龋齿,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微创去腐技术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无痛比率及治疗后疾病复发比率分别为26例(86.67%)和2例(6.67%),对照组患者在经过常规方法治疗后,其疼痛比率及复发比率分别为21例(70.00%)和7例(23.33%),观察组患者在疼痛比率及复发比率方面都要优对照组患者,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去腐技术在职龋齿的临床治疗中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疼痛感,同时极大的降低复发情况的发生,在龋齿疾病的临床治疗中有着积极的推广价值。

    作者:王雷;郑军;黄天鉴;刘丽佳;陈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浅析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治疗与护理

    支气管哮喘是致敏因素或非致敏因素,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作用于机体,引起的可逆性支气管平滑肌痉挛,黏膜水肿,黏液分泌物增多等病理变化。多在夜间和或凌晨发生,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随着空气污染等因素日趋严重,支气管哮喘患者逐年增多。典型的支气管哮喘,发作前有先兆症状如打喷嚏,流涕,咳嗽,胸闷等,如不及时处理,可因支气管阻塞加重而出现哮喘,严重者可被迫采取坐位或呈端坐呼吸,干咳或咯大量白色泡沫痰,甚至出现紫绀等,但一般可自行或用自行或用平喘药物等治疗后缓解,某些患者在缓解数小时后可再次发作,甚至导致哮喘持续状态。

    作者:张传玲;杨小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