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阿奇霉素联合红霉素外用治疗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研究

杜秀芳

关键词:阿奇霉素, 红霉素, 外用治疗, 生殖道感染, 解脲支原体感染, 胚胎停止发育, 急性输卵管炎, 宫内发育迟缓, 子宫内膜炎, 习惯性流产, 输卵管妊娠, 慢性宫颈炎, 低出生体重, 自然流产, 胎膜早破, 全身用药, 临床研究, 不孕症, 细胞外, 围产期
摘要:支原体(mycoplasma)是细胞外生存的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的小微生物,生殖道感染支原体主要以为解脲支原体(Uu)为主。临床研究表明,解脲支原体感染可以引起女性慢性宫颈炎、急性输卵管炎、子宫内膜炎等而致不孕[1];是输卵管妊娠的重要原因之一[2],与胎膜早破、自然流产、胚胎停止发育、早产、低出生体重、宫内发育迟缓以及围产期发病率和病死率有关,与妇女习惯性流产及不孕症有关[3-4]。因此我们采用全身用药及局部用药的方式进行研究,效果良好。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维拉帕米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脑电双频指数监测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麻醉中使用维拉帕米对麻醉深度的影响。方法选择ASA I—Ⅱ级,全麻下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80例,依入院顺序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I组)常规诱导及气腹时视血压心率情况,予以维拉帕米针5 mg静脉注射;对照组(Ⅱ组)则予以常规诱导,两组均予以术中维持采用丙泊酚、瑞芬太尼针静脉持续泵入维持麻醉。维持BIS值40—50,并监测患者血压及心率变化。结果麻醉期间I组丙泊酚、瑞芬太尼的使用量显著低于Ⅱ组;I组苏醒时间显著短于Ⅱ组,I组术中血压、心率控制较Ⅱ组平稳,拔管后患者烦躁例数无明显差异。2组患者术后均未发生术中知晓,术后24h VAS评分I组低于Ⅱ组。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中应用维拉帕米针能降低患者静脉麻醉药用量,稳定术中循环,减少伤害性刺激。

    作者:王志云;皮铎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慢性胃炎的临床症状及个体化治疗

    慢性胃炎系指不同病因引起的胃粘膜的慢性炎症或萎缩性病变,其实质是胃粘膜上皮遭受反复损害后,由于粘膜特异的再生能力,以致粘膜发生改建,且终导致不可逆的固有胃腺体的萎缩,甚至消失。本病十分常见,约占接受胃镜检查病人的80~90%,男性多于女性,随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高。

    作者:程龙燕;孙方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肠梗阻的非手术治疗与护理

    肠梗阻主要是指由于肠腔堵塞、肠管受压、肠壁病变、肠麻痹等多种原因引起的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顺利通过肠腔发生障碍,患者以腹痛、腹胀、呕吐,肛门停止排气、排便为主要症状。手术治疗肠梗阻有许多弊端,保守治疗不完全性肠梗阻有很大的优越性,本文研究不完全性肠梗阻非手术治疗与护理任何原因引起的肠内容物通过障碍统称肠梗阻,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肠梗阻的病因和类型很多,发病后,不但在肠管形态上和功能上发生改变,并可导致一系列全身性病理生理改变,严重时可危及病人的生命。本文研究不完全性肠梗阻非手术治疗与护理。

    作者:武怀平;蔡怀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对比

    目的:通过不同的采血方法进行实验,探究出其对血常规检验的结果有何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自2013年5月-2014年4月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进行了血常规检验的患者共24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在进行研究前,要通知患者相关情况,确保研究是在取得患者同意的情况下进行的。研究时同时对患者分别进行静脉血、末梢血的采集工作,并且对两种采集标本的检验结果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240名患者中的静脉血与末梢血进行的血常规检验中,除了MCH外,静脉血的Hb、RBC、MCV、Het、PLT、MCHC等项的水平均高于末梢血,末梢血的WBC一项则高于静脉血,该统计结果有统计学意义;在进行重复性试验中,静脉血的CV值明显低于末梢血,也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进行血常规检验中,采用静脉血进行检验的检验结果较末梢血稳定,并且数值也相对末梢血稳定很多,因此,在进行血常规检验中应采用静脉血。

    作者:刘风英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生殖技术中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预防及临床护理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是应用诱发排卵或超排卵药物后所引起的严重并发症,属于医源性疾病,严重者如果缺乏适当治疗可危及生命。所以早期的预防及良好临床及心理护理是确保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张慧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正在做透析的糖尿病晚期患者饮食上应该注意哪些

    日常生活中要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同时加强身体锻炼。糖尿病饮食忌食白糖、红糖、葡萄糖、糖制品、甜食、果糖等少食:土豆、山药、藕根、胡萝卜、芋头、奶油、猪油、羊油、黄油、花生、瓜子、核桃、动物内脏等;宜食粗杂粮(荞麦、豆麦、燕麦片、豆制品等)。糖尿病的治疗包括四个点、五套车、六达标。

    作者:王善荣;杨桂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护患沟通技巧在门诊输液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护患沟通技巧应用于门诊输液护理中的作用与意义。方法:对本院门诊输液室在岗护士实施护患沟通技巧专项培训,分析对比培训前后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率、护患矛盾与纠纷等不良事件情况与护理人员对护患沟通技巧掌握情况。结果:门诊输液室护理人员培训前有效护患沟通率为63.2%,经过培训后,护理人员有效护患沟通率上升至92.8%,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人员培训前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率为61.5%,培训后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率上升至93.7%,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人员在培训前护患矛盾与纠纷等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09%,培训后护患矛盾与纠纷等不良事件事件发生率下降至0.02%,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门诊输液室护理人员实施护患沟通技巧专项培训,有利于门诊输液室护理人员熟练掌握护患沟通技巧,提高护理质量与水平,同时有助于减少护患矛盾与纠纷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率。

    作者:沈丹蕊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中医辨证护理干预对类风湿关节炎100例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中药穿山龙三藤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及中医辨证护理方法。方法:2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服用扶他林、柳氮磺氨吡啶、甲氨喋呤,同时口服穿山龙三藤汤,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中医药辨证的心理、疼痛和关节功能锻炼等强化护理干预,两组8周为一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评定关节僵硬评分、疼痛评分,观察临床疗效。结果:在疾病疗效方面,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0.0%)高于对照组(84.0%),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医证候总积分、疼痛评分方面,两组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在中医治疗同时施行中医药辨证强化护理,可以提高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

    作者:唐丽璠;刘会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下肢骨折合并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治

    深静脉血栓是外科创伤后的一种并发症,尤以髋膝部骨折后常见。如处理不当,可继发致命性肺栓塞、截肢或远期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本院根据收治的下肢骨折并发DVT病人,经过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柏亦发;杨天柱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心律平中毒的抢救护理体会

    心律平又称盐酸普罗帕酮,是兼有局麻作用与轻度β-受体阻断作用的Ic类抗心律失常药。能降低心肌兴奋性,降低自律性,减慢传导速度,轻度延长动作电位时程。其口服后30分钟起效,2-3小时达大效应,作用持续4-8小时。主要经肝脏氧化代谢。大量服用本药可以引起血压下降、心功能降低、窦房结抑制、房室传导阻滞等,个别患者甚至猝死。我院救治的30例心律平中毒患者经抢救均痊愈出院。现将抢救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王项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增强CT中碘海醇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

    碘海醇为非离子造影剂,本品为X光及CT检查常用的造影剂,可供血管内,椎管内和体腔内使用,本品对肝脏,腹主动脉CT扫描影像有增强效应,含碘造影剂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和短暂性肾功能不全。我院自2012年7月开展增强CT以来共做增强CT100多例,因使用碘海醇过敏2例,临床表现典型,因发现及时,抢救措施得当,使患者很快脱离危险。本文将我2年来对碘海醇过敏反应的预防及护理体会做一总结。

    作者:矫波;邢丽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康复护理思路分析

    冠心病,简称CHD,是常见多发疾病之一,近年来,CHD的发率、死亡率有逐年上升趋势。CHD不仅对个体带来痛苦,影响生活质量,而且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负担。老年冠心病对老年人群健康具有极大的威胁,但冠心病是可以治愈的,所以老年冠心病的康复治疗起到了极其关键性的作用,所以要帮助患者早日康复,要对老年冠心病康复治疗进行合理规划,使得患者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潘美华;蒋月霞;罗彩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舒适护理干预在妇科护理中的观察与体会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干预在妇科护理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92例妇科住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方法进行护理,比较2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心理生理指标及下床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率调查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用于妇科手术可利于减少术后疼痛及并发症发生,缓解不良情绪,提高患者舒适度及依从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万秋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与护理质量

    目的:总结手术室里所潜在的安全隐患与其相应影响因素,同时提出相关的改变方法,主要就是为了能够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方法:主要根据在手术中所出现的护理安全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将我院收取的各类手术病患80例进行研究,将他们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40人,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而实验组则是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上安全管理。结果:经过对比之后就会发现实验组中所发生的不良现象比对照组少,护理的满意程度也更高。结论:手术室护理对于手术能够顺利的完成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安全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提高手术室的护理质量。

    作者:刘学英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浅谈老年跌倒危险因素及护理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老年人的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跌倒是老年人群伤残、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健康及生活自理能力,患者住院期间发生跌倒损伤,不仅影响其身心健康和生活自理能力,增加患者的痛苦和家属的负担,同时也容易引起医疗、护理纠纷。如何预防老年患者住院期间跌倒的发生,已成为护理管理者日益关注的问题。

    作者:周岐;陈凤英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急性支气管炎使用左氧氟沙星致低血糖1例

    目的:为提高临床医生对左氧氟沙星可以引起严重低血糖的罕有不良反应的认识,使临床用药更合理和安全方法:报导1例患者使用左氧星后引起严重且持久低血糖反应的诊疗过程,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67岁男性患者诊断为细菌性角膜溃疡,使用左氧氟沙星静脉滴注后出现较严重的低血糖结论:高度警惕左氧氟沙星的低血糖副作用,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作者:许小平;鲁守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0-6岁儿童服用AD剂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长期服用AD剂对于0-6岁儿童的影响和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就诊0-6岁儿童100例,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50例样本仅给予常规膳食干预,观察组50例样本则在此基础上联合AD剂摄入。观察两组样本平均身高、平均体重以及生长迟缓发生率情况。结果经过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50例样本中,儿童平均身高为108.21±8.13cm,平均体重为22.63±4.52kg,生长迟缓发生率为14.00%,观察组50例样本中,儿童平均身高为118.85±9.68cm,平均体重为26.85±5.96kg,生长迟缓发生率为2.00%。两组样本平均身高、体重以及生长迟缓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D剂作为常用的维生素鱼肝油,其内容大多为黄红色的澄清液体或者深黄色油状液体,无油腥味无苦味。每颗AD剂含维生素A1500单位,含维生素D3500单位,而维生素A和维生素D都是人体在发育过程中非常需要的微量元素,AD剂内辅料成分为精制的食用油和维生素E,能够很好的促进人体的钙成分吸收。而0-6岁儿童正处在高速的生长发育中,对钙物质的需求极大,为了使0-6岁儿童能够更好地对钙进行吸收,AD剂的摄入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黄华;黄祖舜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剖腹产麻醉方式及应用的现状

    目的:探讨剖腹产的麻醉方式及应用现状。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8月至2014年9月行剖腹产术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不同的麻醉方式给予分析。结果:在产妇生理变化及病情的基础上,选择比较适合的麻醉方式,能够达到较好地麻醉效果,也是母婴安全的保证。结论:在助产手术中,剖腹产术是为重要的方法,针对产妇的不同情况,进行适合的麻醉方式,不仅能够降低产妇的痛苦,还能使分娩的速度得到提升,进而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作者:贾绍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舒适护理改善老年拔牙手术患者抑郁和焦虑及其疼痛的研究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改善老年拔牙手术患者抑郁和焦虑及其疼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老干科进行拔牙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10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舒适护理,对两组患者的SAS、SDS及拔牙后100mmVAS评分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SAS、SDS与100mm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差异显著,结果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拔牙手术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同时还可帮助患者缓解疼痛,缓解老年患者的不适症状。该种护理模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以帮助更多患者受益。

    作者:黄欣莹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全脑血管造影的特点分析

    目的:分析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全脑血管造影的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间进行全脑血管造影检查的12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脑动脉颅内动脉狭窄和颅外动脉狭窄的发生和分布情况。结果:12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存在脑动脉狭窄和闭塞的患者有89例(74.17%),其中脑梗死组动脉闭塞或狭窄68例(73.91%),TIA组动脉闭塞或狭窄21例(75.00%)。其中颅内动脉闭塞24例,占26.97%;颅外动脉狭窄44例,占49.44%,颅内+颅外动脉闭塞或狭窄共21例,占23.00%。颅外动脉狭窄或闭塞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颅内狭窄或闭塞的发生率,(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血管造影可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动脉狭窄的分布情况进行准确的评价,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准确的诊断依据,值得推广。

    作者:刘焕琥;李凌燕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