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

何晓欢;刘达;伍红桦;张义娜;陈珊珊;郑伟

关键词:骨质疏松, 胸腰椎骨折, 骨水泥, 专科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行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 选择53例行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患者,术前实施心理护理、术前宣教,术后实施病情观察、切口及引流管护理、疼痛护理、并发症预防护理和早期功能锻炼指导.结果 53例患者椎体骨折复位效果及内固定位置良好,术后患者脊髓神经功能ASIA分级明显改善,疼痛VAS评分显著改善;术后患者均未出现迟发的骨水泥并发症,切口均愈合良好,无伤口感染发生;术后随访未发现螺钉松动迹象,椎体高度无明显丢失,未发现患者再次骨折.结论 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行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规范有效的围术期护理措施可为手术成功提供有力的保障.
西南军医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坏疽性胆囊炎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的方法及其疗效

    目的 探讨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78例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行腹腔镜微创胆囊切除术,对照组行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包括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住院所用时间等,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97.44%)高于对照组有效率(79.48%);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在手术、住院时间等一般手术指标比较有显著优势(P<0.05).结论 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急性坏疽性胆囊炎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安全可靠,在临床上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郭志刚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武宁县300例孕前优生检查与婚前检查结果调查分析

    目的 分析孕前优生检查和婚前检查对于优生优育发展的意义.方法 选择我服务站2014年7月-2015年7月进行孕前优生检查和婚前检查人员各150例进行分析,婚前检查主要是对生殖器官、遗传病、基本健康情况等检查,孕前检查指的是在计划怀孕前5个月对夫妻身体状态进行检查,分析检查结果,制定对应的干预措施.结果 150例婚前检查人员发现:4例乙型肝炎、2例肺结核、5例高血压.150例孕前检查人员发现:阴道炎11例,宫颈糜烂3例,巨细胞病毒阳性1例,单纯疱疹病毒抗体阳性2例.对于检验出疾病的人员要给予对症治疗,加强健康教育,劝导其等待疾病治愈后再结婚;备孕夫妻要严禁烟酒,避免接触农药、放射性物质、猫狗等绒毛宠物,从而减少细菌感染,避免化妆、烫染发等,可以在怀孕前服用叶酸治疗.结论 加强婚前检查、孕前检查对于优生优育有着积极的意义,需要加强宣传,提高婚检、孕检率,从而提升新生儿出生的安全性.

    作者:夏琳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延续性护理对膀胱癌术后灌注化疗患者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对膀胱癌术后灌注化疗患者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5月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80例膀胱癌术后灌注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将患者分为干预组(42例)、对照组(38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干预组依从性好患者比例(95.23%)、护理满意度(12.86±1.45分)均分别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各自方案护理后,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较护理前升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干预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在膀胱癌术后灌注护理患者中应用可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有效的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护理满意度好,有利于和谐医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史文红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胆结石合并呼吸等系统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目的 研究胆结石合并呼吸或循环系统疾病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2月—2016年7月胆结石患者90例,纳入患者均非单纯性胆结石患者,为胆结石合并呼吸疾病或高血压患者.根据手术治疗方式分为开腹组和腹腔镜组,就两组患者肛门第一次排气时间、手术全程操作需要时间、手术过程平均失血量、术后开始活动时间和镇痛泵使用率、呼吸道感染、切口感染和肾功能不全等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 腹腔镜组镇痛泵使用率明显低于开腹组.开腹组9例患者使用镇痛泵,使用率20.00%;腹腔镜组2例患者使用镇痛泵,使用率4.44%,P<0.05.腹腔镜组呼吸道感染、切口感染和肾功能不全等术后并发症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开腹组2例呼吸道感染,4例切口感染,4例肾功能不全;腹腔镜组仅1例切口感染.腹腔镜组患者肛门第一次排气时间、手术全程操作需要时间、手术过程平均失血量、术后开始活动时间均明显优于开腹组,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合并呼吸疾病或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开腹手术更好,手术创伤、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手术操作简单,出血少,住院时间短,术后康复快,值得推广.

    作者:徐欣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晚期妊娠合并胆道包虫病致胆总管穿孔1例

    1 病例介绍患者,女性,24岁,系西藏堆龙德庆县农民,因停经8月余,腹痛、腹胀5 d,心慌气促3 d,于2016 年7月10日入院(孕2 产1 存1 ,末次月经:2015 年11月? 日,预产期2016 年8 月,孕期行不定期产检3次). 患者5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疼痛,呈持续性胀痛,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肛门排气正常. 就诊于当地县医院,诊断及处理不详,腹痛加重并扩散至全腹,伴下腹阵发性疼痛,无阴道流血、流液. 3d前出现心慌、气促,不能平卧,转至拉萨市人民医院就诊,诊断为晚期妊娠并心衰,给予强心、利尿处理后,心慌、气促稍有缓解后转至我院. 患者既往无高血压、消化系统疾病史,发病前无外伤史. 入院查体:体温:37. 4℃,脉搏 122 次/min,呼吸 26 次/min,血压108/75 mmHg,急性痛苦面容,贫血貌,精神差,不能平卧. 巩膜无黄染,心率122 次/min,律齐,心音有力,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 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罗音. 腹部膨隆明显,全腹压痛、反跳痛伴肌紧张,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鸣音微弱. 宫底脐与剑突之间,宫高28 cm,腹围96 cm,可扪及不规律宫缩.HGB:94 g/L, WBC 8. 94 × 104/L, N 92%, CRP >200 mg/L,DBIL 16 μmoL/L,ALB 23g/L,AKP 349 Iu/L, TBA 12. 9 μmoL/L. 腹部彩超:显示部分肝脏,肝实质回声增粗,肝内未见占位,肝内外胆管未见扩张,腹腔积液. 产科B超:宫内单活胎、胎盘位于后壁厚约7 cm(正常胎盘厚度为1~3 cm [1] ) ,臀位、孕约8月;羊水偏少(羊水指数6. 3 ). 胎儿电子监护:胎心180次/min. 入院诊断:( 1 )孕8月余孕2产1存1臀位宫内单活胎;(2)急性弥漫性腹膜炎;(3)先兆早产;(4)妊娠合并心衰;(5)胎儿宫内窘迫;(6)羊水偏少;(7)胎盘早剥? (8)低蛋白血症;(9)感染性休克?

    作者:魏建耿;黄莉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彩超引导与体表解剖标志定位在中心静脉置管术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与体表解剖标志定位在中心静脉置管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40例行中心静脉置管术的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彩超引导组(n=120例)和体表标志定位组(n=120例),比较2组患者1次穿刺成功率、2次穿刺成功率、3次穿刺成功率、穿刺失败率、总成功率、穿刺所需时间,血气胸、血肿、静脉血栓、局部感染、导管误置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2次穿刺成功率、3次穿刺成功率、穿刺失败率及总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彩超引导组1次穿刺成功率(91.7%)明显高于体表标志定位组(79.2%)(P<0.05),穿刺所需时间明显短于体表标志定位组(P<0.05),彩超引导组血气胸、血肿、静脉血栓、局部感染、导管误置等并发症发生率(1.7%)明显低于体表标志定位组(11.7%)(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行中心静脉置管术可明显提高1次穿刺成功率,缩短穿刺时间,减少并发症.

    作者:范天琼;朱金陵;闵丽霞;崔丽华;朱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肝胆管囊腺瘤诊治进展

    肝胆管囊腺瘤是一种来源于胆管上皮细胞的罕见良性肝脏肿瘤,虽然它被称为良性肿瘤,但是它有向恶性肿瘤转化的潜能.该病多见于40岁以上女性,1887年先由Hueter报道,目前治疗该病主要以手术切除为主,但术前诊断该疾病仍存在困难和争议.全文将从肝胆管囊腺瘤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影像技术、病理学诊断、治疗措施进行综述.

    作者:田志良;秦春宏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品管圈在提升口腔门诊护士工作满意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品管圈在提升口腔门诊护士工作满意度中的应用及效果,以期提高口腔护理工作质量.方法 运用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口腔医院门诊的148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品管圈活动开展前后护士工作满意度变化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品管圈活动开展前后护士工作满意度得分为56.23±3.42和72.01±6.04分,满意度水平显著提高(P<0.001).满意度现况调查结果显示,护士工作满意度低主要表现在工作环境和医护关系两个维度.护士工作满意度低的原因还有排班方式、工资待遇、护护关系;因素分析结果则显示,年龄、工作年限、婚姻状况对护士工作满意度影响较大.结论 在口腔门诊护士中开展品管圈活动,能够有效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有利于口腔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作者:康三梅;赵雯;马蕾;彭思思;武小红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骨肉瘤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骨肉瘤是一种多因素和多基因协同作用、经过多个阶段终形成的极其复杂的多基因遗传性疾病.随着细胞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现代医学对骨肉瘤的认识逐渐上升到分子水平.从分子水平探讨骨肉瘤的发生和发展已成为现代生物医学研究的热点问题.目前,国外已有大量的相关文献提出了骨肉瘤多个可能的信号通路,靶向受体,信号传导抑制剂等.本文主要从骨肉瘤的分子机制,免疫系统分子靶向治疗,骨代谢涉及的细胞外及细胞间的信号通路,以及新的治疗靶点和药物运输系统等方面进行综述研究.

    作者:陈校国;肖扬;伍旭辉;张朝贵;李健;潘祺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进展期胃癌术后患者腹腔热灌注辅助化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和探讨腹腔热灌注化疗在进展期胃癌术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1年8月—2013年3月在我院接受进展期胃癌术后治疗的9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双盲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接受相同的全身辅助化疗,观察组患者在全身辅助化疗的基础上给予腹腔热灌注化疗.随访3年,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标志物指标CEA、CA199以及VEGF、MM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3年生存率、复发率优于对照组(68.75%vs 37.50%、6.25%vs 27.08%、P﹤0.05);组间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率、毒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腹腔热灌注化疗是提高进展期胃癌术后患者治疗质量的有效途径,有效避免胃癌复发,提高患者生存率,推荐临床使用.

    作者:王青亮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支持性心理疗法对养老机构痴呆照护者心理健康的干预效果

    目的 探讨支持性心理干预对养老机构痴呆照护者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成都市养老机构痴呆照护者56名,对其进行为期两个月的支持性心理干预,干预前后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干预前后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后照护者心理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其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惧和总均分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支持性心理干预对养老机构痴呆照护者心理健康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邱婷婷;夏静;周小凤;杨建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颅内实性血管母细胞瘤1例

    血管母细胞瘤在临床中以囊性血管母细胞瘤常见,而实性血管母细胞瘤较少见,后者在临床工作中较易误诊. 我院收治一例实质型小脑半球血管母细胞瘤,现综合文献复习报道如下.

    作者:刘艳;郭达;敬宗林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利多卡因咽喉表面麻醉联合右美托咪定对双腔气管插管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 观察喉麻管表面麻醉联合右美托咪定对双腔气管插管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2月60例择期行胸科手术并需要行双腔气管插管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S)和对照组(D)两组,每组30例.实验组在麻醉诱导前行右美托咪定0.75μg/kg静脉泵注10 min,并在插管时用喉麻管将2%利多卡因1 mg/kg行声门上,声门下表面麻醉.对照组在麻醉诱导前应用等量生理盐水静脉泵注10 min,并在插管时用喉麻管将2%利多卡因1 mg/kg行声门上,声门下表面麻醉.观察两组入室后(T0)、输注右美托咪定或生理盐水后(T1)、插管前即刻(T2)、插管后1 min(T3)、插管后3 min(T4)、插管后5 min(T 5)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平均动脉压(MAP)的变化,以及诱导期心血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S组在T 1、T 2、T 3和T 4的HR、SBP、DBP和MAP低于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T0、T5时段血流动力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组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麻醉诱导前2%利多卡因1 mg/kg喷喉表面麻醉联合右美托咪定0.75μg/kg静脉泵注10 min能够降低双腔气管插管引发的心血管应激反应,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并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古学东;钟祖凌;陈亮;古小平;张勇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甲状旁腺全切加胸锁乳突肌内移植治疗慢性肾衰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甲状旁腺全切加胸锁乳突肌内移植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析22例慢性肾功能衰竭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手术患者资料,比较术前、术后1天、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患者PTH、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水平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术后1天、术后1周、术后1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PTH较术前有显著下降,术后3个月、6个月PTH比较无明显变化,术后1天血钙较术前明显下降,术后3个月及6个月血钙稳定,术后1天临床病状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甲状旁腺全切加胸锁乳突肌内移植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有效手段,且无明显后遗症.

    作者:熊建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超高龄患者体位性低血压合并卧位高血压的护理

    体位性低血压( orthoslatic hypotersion,OH)是个体从卧位或坐位变化为站立位心血管反射不能维持血压的一种表现,临床上可有症状也可无症状,是老年人的常见疾病[1]. 体位性低血压诊断标准:自立位后3 min内收缩压和(或)舒张压下降≥20 mmHg/10 mmHg(1 mmHg=0. 133 Kpa) [2]. 2016 我科收治了1例体位性低血压合并高血压超高龄患者,经积极有效的治疗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护理,患者病情得到了控制,现将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谢明英;王晓湘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多层螺旋CT扫描胆总管结石的影像学特征及其诊断价值

    目的 探究多层螺旋CT对胆总管结石的影像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由本院放射科两名副主任医师采用双盲法进行阅片,回顾性分析我院53例经手术或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证实胆总管结石的CT影像资料.结果 经过手术后病理确诊37例,ERCP确诊10例,正确率达88.67%(47/53);CT平扫横截面和增强后横截面的敏感性为81.3%和88.9%;CT平扫横截面和增强之后横截面特异性为78.1%和89.4%;47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中高密度结石23例、点片状高密度阴影泥沙样结石14例、软组织样密度结石3例、低密度结石5例、混合密度结石2例;胆总管直径分布范围依次为6~11 mm 15例 、>11 mm 29例、>20 mm 3例.结论 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能够较精准的呈现胆总管结石的密度、形状、位置,对结石密度进行较精准的分型,可为临床诊断治疗胆总管结石提供依据,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磊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肿瘤化疗药物对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对策分析

    目的 分析肿瘤化疗药物对护理人员职业造成的危害并提出防护对策.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在我院工作的80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护理人员接触化疗药物超过2年以上,B组护理人员无接触化疗药物史.对两组护理人员神经系统症状、皮肤损害、脱发、骨髓抑制、消化道症状、异常生育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A组护理人员神经系统症状(30.0%)、皮肤损害(47.5%)、脱发(55.0%)、骨髓抑制(25.0%)、消化道症状(20.0%)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护理人员神经系统症状(10.0%)、皮肤损害(20.0%)、脱发(25.0%)、骨髓抑制(5.0%)、消化道症状(2.5%),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护理人员异常生育发生率(7.5%)与B组护理人员异常生育发生率(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护理人员对肿瘤化疗药物防护教育,提高护理人员防护意识及防护能力能有效减少肿瘤化疗药物对护理人员危害,保障护理人员健康安全.

    作者:肖玉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行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 选择53例行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患者,术前实施心理护理、术前宣教,术后实施病情观察、切口及引流管护理、疼痛护理、并发症预防护理和早期功能锻炼指导.结果 53例患者椎体骨折复位效果及内固定位置良好,术后患者脊髓神经功能ASIA分级明显改善,疼痛VAS评分显著改善;术后患者均未出现迟发的骨水泥并发症,切口均愈合良好,无伤口感染发生;术后随访未发现螺钉松动迹象,椎体高度无明显丢失,未发现患者再次骨折.结论 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行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规范有效的围术期护理措施可为手术成功提供有力的保障.

    作者:何晓欢;刘达;伍红桦;张义娜;陈珊珊;郑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低分子肝素对大隐静脉曲张手术患者术后凝血功能的影响

    目的 对比不同剂量低分子肝素对大隐静脉曲张手术患者术后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导管介入硬化剂注射手术的患者128例,随机分为3组:Ⅰ组(对照组)42例,其中C3型24例,C4型18例;Ⅱ组(低分子肝素5000U每日1次组)45例,其中C3型20例,C4型25例;Ⅲ组(低分子肝素5000U每日2次组)41例,其中C3型22例,C4型19例.观察3组患者术前和术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以及抗-Xa因子活性等凝血功能变化.结果术前3组PT、APTT、Fib、D-D值均在正常范围内,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组PT延长,APTT逐渐减少,Fib、DD升高,抗-Xa因子活性术后逐渐升高,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Ⅲ组Fib明显低于Ⅱ组(P<0.05).术后Ⅲ组D-D低于Ⅱ组(P<0.05);术后Ⅲ组D-D明显低于Ⅰ组(P<0.05).术后Ⅲ组抗-X a因子活性高于Ⅱ组(P<0.05).结论 在一定的体重范围内,对大隐静脉曲张手术患者标准化使用低分子肝素针,可预防深静脉血栓发生,防止术后出血并发症.

    作者:白斗;郑佳利;蒋岚杉;武少辉;张效杰;王雪钢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优质社区护理对高原地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优质社区护理对高原地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以下简称慢阻肺)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2014—2016年我院为78例老年慢阻肺患者提供优质社区护理服务,对患者接受护理前后的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值、FCV(用力肺活量)值、SpO 2(血氧饱和度)值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对慢阻肺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干预后,第1个月和第2个月患者FEV1值、FCV值、SpO 2值无明显改善,第3个月、第6个月患者FEV1值、FCV值、SpO 2值与干预前相比明显升高(P<0.05).结论 优质社区护理服务能明显改善高原地区老年慢阻肺患者肺功能.

    作者:刘艳;刘美亚;李雪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西南军医杂志

西南军医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