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液细胞因子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研究进展

龙玉芬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 腹腔液, 细胞因子
摘要: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中青年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其病变极具侵袭性和复发性,其发病机制迄今尚未完全清楚,研究表明腹腔免疫环境的改变在EM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而腹腔液内各种细胞因子,是免疫系统细胞间信息传递的重要媒介,现已引起人们的重视,该文就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液细胞因子的变化及其对该病的发生、发展所起的作用进行综述.
西南军医杂志相关文献
  • 密度梯度离心法与直接上游法在宫腔内人工授精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密度梯度离心法与直接上游法两种方法优化处理精液行宫腔内人工授精对精子动态参数和受孕率的影响.方法 对116例患者共254个IUI治疗周期作回顾分析,将254个周期随机分为A、B两组,两组精子的动态参数无显著性差异,A组采用直接上游法,B组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优化处理精液后行宫腔内人工授精,比较两种方法的精子检测结果与妊娠结局.结果 两种方法处理前后精子密度、活率、活力(a+b)、畸形率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两种方法处理后精子密度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密度梯度离心法高于直接上游法,但活率、活力、畸形率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间的临床妊娠率及流产率的差异也无显著性(P>0.05).结论 两种方法处理精液均可改善精子动态参数,但行宫腔内人工授精得到的临床妊娠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

    作者:何玮;郑洁;李俊林;黄丽萨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的并发症及处理

    目的 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的安全性.方法 选择2005年5月~2010年12月诊断为子宫肌瘤、不愿意手术、要求保留子宫、已生育的956例患者作为治疗对象,共有子宫肌瘤1116个,瘤体大小2.5 cm×2.0 cm×2.0cm~8.5 cm×7.5cm×7.5cm.采用HIFU NIT - 9000型高强度超声聚焦消融治疗机治疗,观察治疗过程中、治疗后出现的并发症.结果 956例中61例出现并发症,11例皮肤Ⅰ度烫伤,2例浅Ⅱ度烫伤,1例深Ⅱ度烫伤,14例肉眼血尿,28例腰骶部疼痛,4例治疗后持续阴道流血,1例治疗后1年妊娠,阴道分娩,产后大出血.无便血、膀胱穿孔、肠道穿孔.结论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比较安全、有效的,但需严格掌握适应症和提高操作技能,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徐涛;秦秀朵;周雯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内外植联合鼓膜成形术疗效观察

    目的 用内外植联合法行鼓膜成形术,并术后随访,了解其鼓膜形态变化和听力转归.方法 对32例单纯性鼓膜穿孔患者用内外植联合法行颞肌筋膜移植,术后2月、6月、12月记录鼓膜形态;对术前与术后12月骨气导差进行比较.结果 鼓膜穿孔愈合率3/32,其前倾角形态均保持良好;术后1年言语频率骨气导差平均提高16.42dB,与术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内外植联合鼓膜成形术能够保障移植筋膜的血供,限制鼓膜外移,有效增加鼓膜震动面积,缩小骨气导差.

    作者:仇弋戈;何蓉;陈永国;麻宁;郭欣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利妥昔单抗对重症肌无力的治疗作用

    利妥昔单抗(rituximab,RTX,美罗华)是针对B细胞表面CD20抗原分子而通过基因重组技术生产的嵌合型单克隆抗体,1997年11月获FDA批准的第一个用于治疗人类恶性、顽固性滤泡低分化型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单抗产品.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RTX在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得到应用,特别是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a,ITP)、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等疾病中的应用,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1].本文就RTX在MG中的治疗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吴云红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中枢神经系统囊虫病临床的诊断

    本文综述了中枢神经系统囊虫病特别是脑囊虫的概念,常见症状、临床表现和相应的辅助检查及近期的研究进展,为中枢神经系统囊虫病的临床早期诊断提供参考.

    作者:万鹏程;曾宪容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肾上腺髓质素与高血压研究进展

    高血压、冠心病等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的慢性疾病,随着科学发展,医疗水平的提高,其发生发展,参与因素及治疗已经成为当今关注的热点.肾上腺髓质素(adrenomedullin,ADM)是1993年由Kitamura等从人类嗜铬细胞瘤组织中提取的一种生物活性肽.ADM在体内分布广泛,与心血管系统疾病关系密切.我们结合文献报道对ADM与高血压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陈海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电切综合症的防治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导致电切综合症(TURS)的原因与防治方法.方法 对24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行TURP术,术前对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心律失常等高危患者行充分的内科治疗;术中静脉滴注5%氯化钠溶液,手术时间超过1h者静脉推注速尿;控制手术时间和创面出血,监测血常规和血钠,术后随访1~3个月.结果 仅4例发生TURS先兆,无TURS发生,未出现死亡病例.结论 在TURP中,采取综合措施防治TURS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术中静脉滴注5%氯化钠溶液比静滴林格氏液更有积极意义,应用利尿剂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程勇;吴强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转移因子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转移因子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5年1月~2009年12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96例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转移因子进行治疗,后将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效时间、退热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显效时间、退热时间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状态优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转移因子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好,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免疫状态,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陈熙周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高原地区卫勤保障难点与对策

    我国是世界上高原面积大、海拔高、居住人口多的国家,海拔3000 m以上的高原、高山地区占国土总面积的1/6,主要分布在西藏、青海和新疆一带[1].高原低压性缺氧的环境造成了进驻高原后的人体产生一系列生理病理的改变,出现头痛、睡眠障碍、腹胀腹泻、胸闷气短、恶心、呕吐、心律失常、咳嗽咳痰、消化道出血等症状.轻症可认为是人体适应性的生理变化,无需治疗,而重症可以导致急性高原病的发生需要引起高度重视,采取紧急措施.军队卫生机构进行高原卫勤保障则是在战争或平时突发事件、重大演习中,采用组织管理与医学技术等综合措施,积极预防和治疗上述疾病的发生,从而恢复伤病员战斗力、保护高原官兵健康.高原卫勤保障与内地卫勤保障相比,需要通盘考虑复杂的地理环境、恶劣的自然环境以及复杂的社会情况[2],我们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和方法,对高原卫勤保障的特点和规律总结如下.

    作者:林宁;李玉友;杨人懿;唐旭东;苏锐;焦成元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川芎嗪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川芎嗪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采用川芎嗪、奥扎格雷钠治疗)和对照组(28例,采用丹参治疗),14天为一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为89%、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显效率为53%、总有效率为79%,两组显效率、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川芎嗪联合奥扎格雷钠是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平天洲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针灸结合尼莫地平治疗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针灸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MCI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组和药物组,每组30例.药物组单使用尼莫地平治疗,针药组在使用尼莫地平的同时运用针灸治疗.共治疗8周;治疗前、治疗4周和8周后分别进行MMSE量表检测.结果 两个试验组分组均衡,具有可比性.治疗4、8周后两个组MMSE量表得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增加(P<0.01),针药组在8周后MMSE量表得分显著高于药物组(P<0.01).结论 针灸联合尼莫地平对MCI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并且其疗效优于单独使用尼莫地平.

    作者:赵煜;刘军;刘耀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泵的安全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的安全护理.方法 对我科2007年8月~2010年8月102例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泵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通过护理人员对胰岛素泵操作前的精心准备、胰岛素泵熟练的操作、带泵后的精细护理等综合性管理措施,102例患者用胰岛素泵治疗后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血糖波动小,无低血糖发生,治疗安全、有效.结论 胰岛素泵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选择,只要操作得当,精细护理,控制血糖不仅有效,而且安全.

    作者:刘小群;樊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血红素氧合酶-1和抵抗素在非酒精性肝病中的作用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种以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质沉积为特征,但无过量饮酒史的临床综合征.NAFLD疾病谱包括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NASFL)、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NASH相关肝纤维化和肝硬化.NAFLD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至今尚未完全阐明.氧化应激与胰岛素抵抗可能是其发病的中心环节.本文主要综述血红素氧合酶-1(HO -1)和抵抗素在非酒精性肝病中作用.

    作者:王文强;李昌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舒适护理在96例恶性肿瘤患者化疗中的护理体会

    目的 评价舒适护理在恶性肿瘤患者化疗过程中的运用成效.方法 对96例静脉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的舒适护理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6例恶性肿瘤患者均愉快地接受静脉化疗,无一例出现护理并发症.结论 对化疗病人实施舒适护理可减轻病人的痛苦和不适,增加病人的舒适感,顺利地完成化疗.

    作者:沈丽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肾、输尿管结核的临床和CTU表现

    目的 探讨肾、输尿管结核的临床和CT尿路造影(CTU)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肾、输尿管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U检查资料.结果 23例中,6例仅肾脏受累;11例肾脏、输尿管同时受累,其中4例伴有膀胱受累;6例仅输尿管、膀胱受累,肾脏未见明显病变;11例伴有肾周受累.结论 CTU能准确显示肾、输尿管病变本身及周围受侵犯情况,在肾、输尿管结核患者中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作者:李亭;郭春梅;何平;张洪静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112例中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中血尿酸的变化观察

    目的 探讨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在降压治疗中血尿酸的变化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40~80岁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12例,检测其血尿酸水平,单用或联合使用口服降压药,观察血尿酸变化.结果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尿酸水平随血压的控制有显著变化.结论 血尿酸与高血压存在着互为因果、互相影响的关系.

    作者:姚骏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自拟清热益气养阴汤剂治疗老年性功能性便秘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清热,益气,养阴汤剂治疗老年性功能性便秘的疗效.方法 71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前提下,配合汤剂,对照组仅给以西药综合治疗.结果 治疗组疗效及主要症候的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 自拟清热,益气,养阴汤剂治疗老年性便秘疗效满意.

    作者:袁晶;张蜀平;李宜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hs-CRP及BNP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血浆中的高敏C-反应蛋白(hs -CRP)及脑钠肽(BNP)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健康体检者28例,稳定性心绞痛31例,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93例,其中ACS组再分为不稳定性心绞痛(UA)30例和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 31例,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STEMI)组32例,采用酶联免疫法分别测其hs - CRP及脑钠肽浓度.结果 ACS患者血浆hs - CRP、BNP浓度明显升高,心肌梗死患者又显著高于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浆hs - CRP、BNP浓度检测可为急性冠脉综合症诊断及预后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李勇;夏腾飞;吴征臻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老年人胆囊结石切除术围术期的护理体会

    我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近年来老年人的比率呈上升趋势.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生理、心理、病理都与青年人有较大差异,常合并有心、肺、肾等重要器官疾病.胆囊结石多以急症就诊,加之老年人的反应性差,又合并有老年性疾病,诊治有一定困难,同时也给护理工作增加一定难度.因此,掌握胆囊结石的老年病人病理、生理特点,总结护理经验,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我们对500例老年人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何艳;刘俊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部队赴草原演习期间日晒伤的防治

    日晒伤又称日光红斑,日光水肿,日光皮炎是皮肤对强烈日光照射引起的一种急性损伤性反应.易发生在暴露于日光下的人,突然参加短期室外劳动或在野外长途行军或较久的日光浴后,于暴晒处发生红斑、水肿,甚至水疱[1],是部队赴草原地区演习期间的常见疾病.现将其临床特点和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王冰;尚进;李雪;刘桂岷;朱武立;周玉娟;王勃;弭延斌;王会鑫 刊期: 2012年第01期

西南军医杂志

西南军医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