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勇;吴强
高血压、冠心病等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的慢性疾病,随着科学发展,医疗水平的提高,其发生发展,参与因素及治疗已经成为当今关注的热点.肾上腺髓质素(adrenomedullin,ADM)是1993年由Kitamura等从人类嗜铬细胞瘤组织中提取的一种生物活性肽.ADM在体内分布广泛,与心血管系统疾病关系密切.我们结合文献报道对ADM与高血压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陈海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高原地区高压氧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高原地区经胃镜确诊为良性消化性溃疡患者120例,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应用洛赛克、阿莫西林、甲硝唑三联疗法.HBO组在此基础上加用HBO治疗.治疗两个疗程后复查胃镜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溃疡长、短径及幽门螺杆菌检出率.结果 治疗两个疗程后,HBO组患者溃疡的直径及幽门螺杆菌检出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HBO治疗高原地区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较单用三联疗法疗效更佳.
作者:王永;杨聪 刊期: 2012年第01期
随着医疗法制建设的逐步完善,公民维权意识越来越强,对医疗护理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护理风险始终贯穿在护理操作、处置、抢救等各环节的过程中,有时即使是极为简单或看似微不足道的临床活动都带有风险,作为临床护士,面对工作中潜在的风险,有效地防范护患纠纷,减少护理投诉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我们结合多年的临床护理体会,就此分析如下.
作者:方芳;陈永红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经皮微创钢板固定技术(MIPPO)结合解剖型锁定加压钢板(LCP)治疗Ⅲ型Pilon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2007年6月~2010年6月采用MIPPO技术结合LCP治疗的Ⅲ型Pilon骨折25例,其中男16例,女9例;年龄18~62岁,平均39.2岁.根据Ruedi-Allgower分型标准,均为Ⅲ型.结果 本组随访时间8~24个月,平均12个月,所有病例均骨性愈合,愈合时间6~10个月.根据Mazur评分标准,优15例,良7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8%.结论 应用MIPPO技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Ⅲ型Pilon骨折创伤小,能减低对骨折处血运的干扰,提高骨折愈合率,是治疗Ⅲ型Pilon骨折的理想的方法.
作者:杨国奇;晋琼玉;刘光勇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临终关怀在我国尚属新兴事业,临终关怀广义的说就是让逝者走得身心安宁,生者得到大的抚慰.军队离退休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他们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发展贡献了毕生的精力,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因此,临终关怀在军队干休所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彭建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调查成都地区军队干部内科常见主要慢性病逐年患病率和病死率,为制定部队干部的健康保健计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我院保健科提取2006~2009年成都地区军队干部体检资料,统计分析主要内科疾病患病情况和同期住院的病死率和死亡原因构成情况.结果 内科常见慢性病排序依次为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冠心病、脂肪肝、糖尿病、慢阻肺、脑梗塞、恶性肿瘤、痛风、急性心肌梗死10种疾病;2006~2009年总病死率分别为3.01%、3.62%、7.87%、7.29%.住院死亡的前5位疾病为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冠心病、脑梗塞、糖尿病.恶性肿瘤中主要为肺癌、消化系统肿瘤.结论 成都地区军队干部内科常见慢性病主要是心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和代谢病,主要的死亡原因是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脑血管病.
作者:王万华;戎建;周建华;徐贤华;张毅;张蜀平;范惠敏;叶兴蓉;彭华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不同的细胞外基质能结合、激活不同的整合素,并通过整合素和胞质肌动蛋白骨架相连,形成复合结构即粘附斑.粘附斑在介导细胞黏附、迁移、生存及细胞周期调控、增殖和凋亡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它的形成和变化受蛋白酪氨酸激酶和小G蛋白的调节.粘附斑激酶(focal adhesion kinase,FAK)及其下游因子在整合素介导的细胞迁移信号转导中处于中心地位[1],本文就粘附斑激酶在细胞迁移方面的常见传导通路作一综述.
作者:罗文才 刊期: 2012年第01期
脂膜炎是一种少见疾病,不仅病因未清楚,而且临床表现多样化且特异性差,除主要表现为皮下结节、发热及内脏损害外,还常伴有畏寒、寒颤、关节痛、皮肤破溃、乏力、咳嗽、胸闷憋气、肌肉酸痛、腹痛等非特异性症状.脂膜炎常引起多系统、多脏器损害,常见的受累脏器是肝脏,有学者认为脂肪组织异常代谢及免疫损伤是造成肝脏病变的主要原因[1].不少患者可以出现肾脏受累,急性期多表现为血尿、蛋白尿,病情进一步发展则转变为慢性肾功能不全,甚至尿毒症.其它系统受累包括肺部、心脏、脾、骨髓、淋巴结等.甚至有报道舌部可受累引起复发性阿弗它溃疡.脂膜炎的主要治疗是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但有报道仅少部分患者可达到长期缓解[2].但大多数患者病程迁延难愈,反复发作,部分患者可因严重内脏损害或继发其他疾病而导致病情加重,甚至死亡.因此普遍认为内脏受累的脂膜炎患者预后差[3].本文对脂膜炎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案进行了综述.
作者:刘元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我院是一所集疗养和治疗为一体的综合性疗养院.自2006年起,护理部根据教学计划安排分批组织护生到疗养区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实习.因此,对护生进行实习带教也成了疗养科室的一项重要性工作.随着带教工作的开展,逐步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我们针对这些问题制定了相应的措施,使带教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我们的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薛凌;李继铭;赵鑫;刘静波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瘦素是肥胖基因编码的一种具有内分泌功能的蛋白质产物,通过作用于瘦素受体而发挥一系列生物学效应.近年来大量研究显示瘦素与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脑卒中等疾病密切相关,其机制可能与加剧脂代谢紊乱、诱导氧化应激、增加交感神经活性、调节血管张力、促进内皮细胞炎性反应、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增加泡沫细胞形成、促进血小板聚集及血栓形成等多种机制有关.本文对瘦素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王承刚;白雪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针灸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MCI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组和药物组,每组30例.药物组单使用尼莫地平治疗,针药组在使用尼莫地平的同时运用针灸治疗.共治疗8周;治疗前、治疗4周和8周后分别进行MMSE量表检测.结果 两个试验组分组均衡,具有可比性.治疗4、8周后两个组MMSE量表得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增加(P<0.01),针药组在8周后MMSE量表得分显著高于药物组(P<0.01).结论 针灸联合尼莫地平对MCI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并且其疗效优于单独使用尼莫地平.
作者:赵煜;刘军;刘耀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我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近年来老年人的比率呈上升趋势.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生理、心理、病理都与青年人有较大差异,常合并有心、肺、肾等重要器官疾病.胆囊结石多以急症就诊,加之老年人的反应性差,又合并有老年性疾病,诊治有一定困难,同时也给护理工作增加一定难度.因此,掌握胆囊结石的老年病人病理、生理特点,总结护理经验,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我们对500例老年人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何艳;刘俊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多发伤病人治疗价值.方法 将6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不加任何干预;乌司他丁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30万U静脉滴注,每8小时1次.比较两组病人住ICU时间及使用呼吸机时间.结果 乌司他丁组病人住ICU时间及使用呼吸机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使用乌司他丁可通过抑制炎性介质释放以保护患者各器官功能,从而降低患者死亡率.
作者:谢红;张雅卫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皮损消退后仍有持续的神经痛,是一种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综合征;本文回顾了近些年白介素和TNF -α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产生中的可能作用.
作者:郭斌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脑水肿形成是脑出血(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继发性损伤的重要过程之一,是造成ICH患者神经功能严重缺损、致死的主要原因,其发生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超早期脑水肿是血浆蛋白渗出和血凝块回缩所致,其后凝血过程中释放的凝血酶参与了脑水肿的形成.脑水肿形成的高峰期一般在ICH发病后3~5天,此过程的机制为复杂,至今尚无定论.有研究表明,红细胞溶解后释放的血红蛋白(hemoglobin,Hb)及其降解产物在此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罗志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川芎嗪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采用川芎嗪、奥扎格雷钠治疗)和对照组(28例,采用丹参治疗),14天为一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为89%、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显效率为53%、总有效率为79%,两组显效率、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川芎嗪联合奥扎格雷钠是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平天洲 刊期: 2012年第01期
近年来,脂代谢异常与子痫前期的发病关系已受人们关注.目前研究证实,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the lectin - like oxidized LDL receptor -1,LOX -1)能特异性地结合并吞噬降解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 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OXLDL),介导由OXLDL诱导的包括细胞凋亡、血管内皮损伤等一系列病理变化,在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高血脂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LOX -1在子痫前期胎盘血管及滋养细胞有异常高表达,故推测LOX -1可能通过介导OXLDL对滋养细胞凋亡及血管损伤作用而成为子痫前期发病关键因子之一.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
作者:袁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肾、输尿管结核的临床和CT尿路造影(CTU)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肾、输尿管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U检查资料.结果 23例中,6例仅肾脏受累;11例肾脏、输尿管同时受累,其中4例伴有膀胱受累;6例仅输尿管、膀胱受累,肾脏未见明显病变;11例伴有肾周受累.结论 CTU能准确显示肾、输尿管病变本身及周围受侵犯情况,在肾、输尿管结核患者中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作者:李亭;郭春梅;何平;张洪静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目前世界上第四大致死性疾病(仅次于冠心病,脑血管疾病,急性呼吸系统感染,与艾滋病并列).在中国40岁以上人群中COPD患病率高达8.2%.根据卫生部公布的数据,在我国城镇居民死亡原因排行榜中,呼吸系统疾病仅次于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位居第四,而在农村居民中,其死亡率甚至高于心血管疾病而列第三位[1].呼吸系统疾病高罹患、高死亡的现状令人忧虑.
作者:袁娇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M - CSF)可促进粒细胞、巨噬细胞的增殖、分化及功能成熟.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气道不完全可逆性阻塞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在COPD患者的气道、肺实质和肺血管中均存在着慢性炎症,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等均参与了COPD的慢性炎症过程.通过研究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 -CSF)与气道炎症细胞的关系,以及气道炎症细胞在COPD中的作用机制,可以进一步探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 -CSF)与COPD的形成与发展的关系.本文结合文献报道作一综述.
作者:王媛媛;李国平 刊期: 201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