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析临床护理的常见风险及防范措施

方芳;陈永红

关键词:医疗护理安全, 护理风险, 防范意识
摘要:随着医疗法制建设的逐步完善,公民维权意识越来越强,对医疗护理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护理风险始终贯穿在护理操作、处置、抢救等各环节的过程中,有时即使是极为简单或看似微不足道的临床活动都带有风险,作为临床护士,面对工作中潜在的风险,有效地防范护患纠纷,减少护理投诉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我们结合多年的临床护理体会,就此分析如下.
西南军医杂志相关文献
  • 扩张型心肌病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术后的护理

    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以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栓塞为基本特征.终末期心力衰竭和恶性心律失常是导致DCM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在没有抗心室重构的治疗策略之前,DCM患者在出现心力衰竭症状后5年存活率仅40%~50%.虽然抗心肌重构药物能延缓部分患者的病程,但大部分患者的病情仍呈进行性发展.DCM后期往往存在左右心室收缩不同步,严重影响血流动力学.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是近年来开展的一项新技术,即通过植入三腔起搏器,协调房室顺序收缩及左右心室的同步收缩,减少功能性二尖瓣返流,改善心衰症状,且同时带有体内除颤功能的三腔起搏器( CRT - D)还能减少因恶性心律失常造成的猝死.我院在2008年6月~2010年12月间共在5例DCM患者中行CRT和CRT -D植入术,术后效果良好,现将护理经验报道如下.

    作者:秦钰萍;李万敏;胡昕;向娟;吴成慧;陈丽娴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粘附斑激酶在细胞迁移中的常见传导通路

    不同的细胞外基质能结合、激活不同的整合素,并通过整合素和胞质肌动蛋白骨架相连,形成复合结构即粘附斑.粘附斑在介导细胞黏附、迁移、生存及细胞周期调控、增殖和凋亡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它的形成和变化受蛋白酪氨酸激酶和小G蛋白的调节.粘附斑激酶(focal adhesion kinase,FAK)及其下游因子在整合素介导的细胞迁移信号转导中处于中心地位[1],本文就粘附斑激酶在细胞迁移方面的常见传导通路作一综述.

    作者:罗文才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国外航空母舰牙科资源配置及勤务保障研究

    航空母舰是一种以舰载机为主要作战工具的大型水面战舰,攻防兼备,作战能力强,是现代战争中具综合实力的海上平台,也拥有齐全医疗设备,相当于1所小型医院,拥有很强的医疗能力.牙科部门是航母10个主要作战部门之一,对航母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外军都高度重视航母牙科勤务发展,并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牙科勤务保障体系,很值得我军借鉴,本文就国外航空母舰牙科资源配置及勤务保障体系进行了初步总结和研究.

    作者:李广文;王军;张燕;李卉;李刚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简易封闭负压引流治疗高原难愈性创面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简易封闭负压引流治疗高原地区难愈性创面的疗效.方法 使用简易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处理西藏地区10例难愈性创面,结合游离皮片移植或皮瓣移植术封闭创面.结果 创面全部治愈,其中1例二期缝合,5例游离植皮覆盖,4例轴型皮瓣修复.结论 简易封闭负压引流是治疗高原地区难愈性创面的有效方法,可明显缩短创面二期处理时间,促进创面愈合,且成本低,适于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推广.

    作者:丁国兵;赵忠诚;土登次成;肖承志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乌司他丁对多发伤病人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多发伤病人治疗价值.方法 将6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不加任何干预;乌司他丁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30万U静脉滴注,每8小时1次.比较两组病人住ICU时间及使用呼吸机时间.结果 乌司他丁组病人住ICU时间及使用呼吸机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使用乌司他丁可通过抑制炎性介质释放以保护患者各器官功能,从而降低患者死亡率.

    作者:谢红;张雅卫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肠易激综合症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肠易激综合症(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胃肠道疾病,以腹痛、腹部不适和排便习惯改变为主要特征,常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经检查可以排除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目前认为本病是一种功能性肠道疾病[1].在西方国家IBS发病率为10%~15%[2],而在中国由于地域,人种不同,各地发病率有所不同,北京地区的发病率为0.82%,广州地区则为5.6%.以罗马Ⅲ诊断标准,根据大便的性状将IBS分为便秘型IBS( IBS - C),腹泻型IBS( IBS - D)和混合型(IBS-M)[3],各型之间可以相互转换,以IBS-C和IBS-M型之间转换为多见.

    作者:赵靖;郑驰;刘曦;许贲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利妥昔单抗对重症肌无力的治疗作用

    利妥昔单抗(rituximab,RTX,美罗华)是针对B细胞表面CD20抗原分子而通过基因重组技术生产的嵌合型单克隆抗体,1997年11月获FDA批准的第一个用于治疗人类恶性、顽固性滤泡低分化型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单抗产品.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RTX在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得到应用,特别是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a,ITP)、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等疾病中的应用,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1].本文就RTX在MG中的治疗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吴云红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术中不同剂量维库溴铵对呼吸动力学与通气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测不同剂量的维库溴铵对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术中呼吸动力学的影响,以评价其是否对CO2气腹所致的呼吸动力学紊乱具有防治作用.方法 择期行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术患者63例,随机分为维库溴铵1×E(Ⅰ组)、2×E(Ⅱ组)、3×E(Ⅲ组)三组,每组21例.分别于气腹前、静注维库溴铵前、静注此药后5、10、15、20、25、30及35 min,监测通气功能、呼吸动力学参数.结果 CO2气腹前、气腹后(静注维库溴铵前)及静注3种不同剂量维库溴铵后各时点及三组间吸、呼气潮气量、分钟通气量、呼吸频率、吸、呼气峰流速、PEEP、内源性PEEP、压力.时间乘积、吸气时间比值及频率,潮气量比值的变化无显著性(P>0.05).CO2气腹后,气道平均压,食道压(胸腔内压),吸气峰压,呼吸驱动力,气道阻力,呼吸机做功较气腹前显著增高或增加;动态顺应性显著下降(P<0.05);与CO2气腹后静注维库溴铵前相比较,静注不同剂量维库溴铵后各时点及三组间各时点此类呼吸动力参数的变化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在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术中及机械通气的条件下,CO2气腹主要影响呼吸动力学参数,而不同剂量的维库溴铵对此类呼吸动力学的紊乱无防治作用.

    作者:王朝红;李金先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成都地区军队干部内科常见慢性病及死亡原因调查

    目的 调查成都地区军队干部内科常见主要慢性病逐年患病率和病死率,为制定部队干部的健康保健计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我院保健科提取2006~2009年成都地区军队干部体检资料,统计分析主要内科疾病患病情况和同期住院的病死率和死亡原因构成情况.结果 内科常见慢性病排序依次为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冠心病、脂肪肝、糖尿病、慢阻肺、脑梗塞、恶性肿瘤、痛风、急性心肌梗死10种疾病;2006~2009年总病死率分别为3.01%、3.62%、7.87%、7.29%.住院死亡的前5位疾病为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冠心病、脑梗塞、糖尿病.恶性肿瘤中主要为肺癌、消化系统肿瘤.结论 成都地区军队干部内科常见慢性病主要是心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和代谢病,主要的死亡原因是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脑血管病.

    作者:王万华;戎建;周建华;徐贤华;张毅;张蜀平;范惠敏;叶兴蓉;彭华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致病机制基础研究进展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目前世界上第四大致死性疾病(仅次于冠心病,脑血管疾病,急性呼吸系统感染,与艾滋病并列).在中国40岁以上人群中COPD患病率高达8.2%.根据卫生部公布的数据,在我国城镇居民死亡原因排行榜中,呼吸系统疾病仅次于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位居第四,而在农村居民中,其死亡率甚至高于心血管疾病而列第三位[1].呼吸系统疾病高罹患、高死亡的现状令人忧虑.

    作者:袁娇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LOX-1与子痫前期病因学研究进展

    近年来,脂代谢异常与子痫前期的发病关系已受人们关注.目前研究证实,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the lectin - like oxidized LDL receptor -1,LOX -1)能特异性地结合并吞噬降解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 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OXLDL),介导由OXLDL诱导的包括细胞凋亡、血管内皮损伤等一系列病理变化,在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高血脂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LOX -1在子痫前期胎盘血管及滋养细胞有异常高表达,故推测LOX -1可能通过介导OXLDL对滋养细胞凋亡及血管损伤作用而成为子痫前期发病关键因子之一.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

    作者:袁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疗养科护生带教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我院是一所集疗养和治疗为一体的综合性疗养院.自2006年起,护理部根据教学计划安排分批组织护生到疗养区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实习.因此,对护生进行实习带教也成了疗养科室的一项重要性工作.随着带教工作的开展,逐步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我们针对这些问题制定了相应的措施,使带教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我们的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薛凌;李继铭;赵鑫;刘静波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18例护理体会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简称主动脉夹层)是因在内因或外力作用下主动脉内膜破裂,高压血流冲入血管壁的中层而形成血肿,血肿沿主动脉壁中层延伸剥离,是主动脉疾病中常见的灾难性疾病.本病起病急剧,发病24h内死亡率高达40%[1].因此严密观察病情,有效的心理护理和基础护理,观察和控制好血压以及做好疼痛护理是降低死亡率,促进患者康复的关键.2010年3月~2011年8月,我科共收治主动脉夹层患者18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罗良琴;刘惠;金素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老年人胆囊结石切除术围术期的护理体会

    我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近年来老年人的比率呈上升趋势.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生理、心理、病理都与青年人有较大差异,常合并有心、肺、肾等重要器官疾病.胆囊结石多以急症就诊,加之老年人的反应性差,又合并有老年性疾病,诊治有一定困难,同时也给护理工作增加一定难度.因此,掌握胆囊结石的老年病人病理、生理特点,总结护理经验,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我们对500例老年人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何艳;刘俊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川芎嗪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川芎嗪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采用川芎嗪、奥扎格雷钠治疗)和对照组(28例,采用丹参治疗),14天为一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为89%、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显效率为53%、总有效率为79%,两组显效率、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川芎嗪联合奥扎格雷钠是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平天洲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与白介素和TNF-α的关系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皮损消退后仍有持续的神经痛,是一种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综合征;本文回顾了近些年白介素和TNF -α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产生中的可能作用.

    作者:郭斌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骨科患者在社区卫生中心的康复护理探讨

    随着医学护理模式的发展,康复护理的观念也发生了转变,由传统的医学治疗向多元化综合治疗的护理方向转变.其主要目的是尽早使康复工作付诸实施并不间断,以帮助患者恢复到佳状态.骨科疾病有治疗时间长,康复效果慢等特点,部分患者必然由大医院康复科转入当地社区继续康复[1].社区护士予以科学的康复护理指导,对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骨科患者的社区康复护理进行探讨.

    作者:陈卫红;唐翠萍;王志琼;靳学芬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肝动脉化疗栓塞配合索拉非尼治疗肝细胞肝癌不良反应的临床护理

    目的 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配合索拉非尼治疗肝细胞肝癌不良反应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60例患者接受肝动脉化疗栓塞配合索拉非尼治疗肝细胞肝癌,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治疗结束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88.33%,脱发、乏力、腹泻及皮疹为常见的不良反应,术后1年内的存活率为76.67%.结论 护理人员应密切掌握索拉非尼的不良反应及护理方法,合理用药,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配合治疗的积极性,保证治疗的效果.

    作者:杨晶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肾、输尿管结核的临床和CTU表现

    目的 探讨肾、输尿管结核的临床和CT尿路造影(CTU)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肾、输尿管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U检查资料.结果 23例中,6例仅肾脏受累;11例肾脏、输尿管同时受累,其中4例伴有膀胱受累;6例仅输尿管、膀胱受累,肾脏未见明显病变;11例伴有肾周受累.结论 CTU能准确显示肾、输尿管病变本身及周围受侵犯情况,在肾、输尿管结核患者中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作者:李亭;郭春梅;何平;张洪静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的并发症及处理

    目的 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的安全性.方法 选择2005年5月~2010年12月诊断为子宫肌瘤、不愿意手术、要求保留子宫、已生育的956例患者作为治疗对象,共有子宫肌瘤1116个,瘤体大小2.5 cm×2.0 cm×2.0cm~8.5 cm×7.5cm×7.5cm.采用HIFU NIT - 9000型高强度超声聚焦消融治疗机治疗,观察治疗过程中、治疗后出现的并发症.结果 956例中61例出现并发症,11例皮肤Ⅰ度烫伤,2例浅Ⅱ度烫伤,1例深Ⅱ度烫伤,14例肉眼血尿,28例腰骶部疼痛,4例治疗后持续阴道流血,1例治疗后1年妊娠,阴道分娩,产后大出血.无便血、膀胱穿孔、肠道穿孔.结论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比较安全、有效的,但需严格掌握适应症和提高操作技能,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徐涛;秦秀朵;周雯 刊期: 2012年第01期

西南军医杂志

西南军医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