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术中不同剂量维库溴铵对呼吸动力学与通气功能的影响

王朝红;李金先

关键词:维库溴铵, 输卵管切除术, 腹腔镜, 呼吸功能试验, 呼吸力学
摘要:目的 观测不同剂量的维库溴铵对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术中呼吸动力学的影响,以评价其是否对CO2气腹所致的呼吸动力学紊乱具有防治作用.方法 择期行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术患者63例,随机分为维库溴铵1×E(Ⅰ组)、2×E(Ⅱ组)、3×E(Ⅲ组)三组,每组21例.分别于气腹前、静注维库溴铵前、静注此药后5、10、15、20、25、30及35 min,监测通气功能、呼吸动力学参数.结果 CO2气腹前、气腹后(静注维库溴铵前)及静注3种不同剂量维库溴铵后各时点及三组间吸、呼气潮气量、分钟通气量、呼吸频率、吸、呼气峰流速、PEEP、内源性PEEP、压力.时间乘积、吸气时间比值及频率,潮气量比值的变化无显著性(P>0.05).CO2气腹后,气道平均压,食道压(胸腔内压),吸气峰压,呼吸驱动力,气道阻力,呼吸机做功较气腹前显著增高或增加;动态顺应性显著下降(P<0.05);与CO2气腹后静注维库溴铵前相比较,静注不同剂量维库溴铵后各时点及三组间各时点此类呼吸动力参数的变化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在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术中及机械通气的条件下,CO2气腹主要影响呼吸动力学参数,而不同剂量的维库溴铵对此类呼吸动力学的紊乱无防治作用.
西南军医杂志相关文献
  • 高原地区卫勤保障难点与对策

    我国是世界上高原面积大、海拔高、居住人口多的国家,海拔3000 m以上的高原、高山地区占国土总面积的1/6,主要分布在西藏、青海和新疆一带[1].高原低压性缺氧的环境造成了进驻高原后的人体产生一系列生理病理的改变,出现头痛、睡眠障碍、腹胀腹泻、胸闷气短、恶心、呕吐、心律失常、咳嗽咳痰、消化道出血等症状.轻症可认为是人体适应性的生理变化,无需治疗,而重症可以导致急性高原病的发生需要引起高度重视,采取紧急措施.军队卫生机构进行高原卫勤保障则是在战争或平时突发事件、重大演习中,采用组织管理与医学技术等综合措施,积极预防和治疗上述疾病的发生,从而恢复伤病员战斗力、保护高原官兵健康.高原卫勤保障与内地卫勤保障相比,需要通盘考虑复杂的地理环境、恶劣的自然环境以及复杂的社会情况[2],我们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和方法,对高原卫勤保障的特点和规律总结如下.

    作者:林宁;李玉友;杨人懿;唐旭东;苏锐;焦成元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112例银屑病患者生理和心理变化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银屑病患者生理和心理变化情况以及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对在我院就诊的112例排除其他疾病的银屑病患者,进行银屑病严重程度评分( PASI),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和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测评患者抑郁和焦虑程度.检测血尿常规、肝功、肾功、血糖血脂、血液流变学和性激素,对PASI与抑郁评分、焦虑评分及临床检测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银屑病患者表现为明显的抑郁和焦虑,血常规、肝肾功、血糖血脂、血液流变学和性激素等检查中有多个指标明显异常;PASI与SAS和E2(雌二醇)呈正相关.结论 银屑病的发病可能与心理因素和雌激素E2有关,可能会引起多个器官或系统的功能变化.

    作者:王骏;刘太华;张忠奎;罗陈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肝动脉化疗栓塞配合索拉非尼治疗肝细胞肝癌不良反应的临床护理

    目的 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配合索拉非尼治疗肝细胞肝癌不良反应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60例患者接受肝动脉化疗栓塞配合索拉非尼治疗肝细胞肝癌,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治疗结束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88.33%,脱发、乏力、腹泻及皮疹为常见的不良反应,术后1年内的存活率为76.67%.结论 护理人员应密切掌握索拉非尼的不良反应及护理方法,合理用药,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配合治疗的积极性,保证治疗的效果.

    作者:杨晶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hs-CRP及BNP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血浆中的高敏C-反应蛋白(hs -CRP)及脑钠肽(BNP)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健康体检者28例,稳定性心绞痛31例,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93例,其中ACS组再分为不稳定性心绞痛(UA)30例和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 31例,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STEMI)组32例,采用酶联免疫法分别测其hs - CRP及脑钠肽浓度.结果 ACS患者血浆hs - CRP、BNP浓度明显升高,心肌梗死患者又显著高于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浆hs - CRP、BNP浓度检测可为急性冠脉综合症诊断及预后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李勇;夏腾飞;吴征臻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LOX-1与子痫前期病因学研究进展

    近年来,脂代谢异常与子痫前期的发病关系已受人们关注.目前研究证实,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the lectin - like oxidized LDL receptor -1,LOX -1)能特异性地结合并吞噬降解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 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OXLDL),介导由OXLDL诱导的包括细胞凋亡、血管内皮损伤等一系列病理变化,在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高血脂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LOX -1在子痫前期胎盘血管及滋养细胞有异常高表达,故推测LOX -1可能通过介导OXLDL对滋养细胞凋亡及血管损伤作用而成为子痫前期发病关键因子之一.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

    作者:袁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COX -2与胃肠道间质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环氧化酶-2(COX -2)是前列腺素合成过程中的一种限速酶,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病过程,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浸润转移密切相关.许多研究表明:COX -2在胃肠道间质瘤中过量表达,主要参与胃肠道间质瘤的血管形成、改变黏附因子活性、促使肿瘤转移、抑制凋亡、抑制肿瘤免疫等.因此,提示COX -2可作为胃肠道间质瘤防治的新靶点,抑制COX -2可有效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促进凋亡、减少新生血管的生成等,从而抑制肿瘤的发展及改善预后,以选择性COX -2抑制剂作为新的靶向治疗药物已成为研究新热点.本文现就COX -2和胃肠道间质瘤之间的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方萍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B超、CT、MRI对卵巢癌早期无创诊断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建立肿瘤判别函数的方法及其在肿瘤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提高B超、CT、MRI诊断的准确性和特异性.方法 B超、CT、MRI、临床症状、实验室资料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测试模型,该模型从定性到定量,期望能提高B超、CT、MRI诊断的准确性和特异性.结果 影像学检查因其无创性、可重复性高,在卵巢癌的早期诊断中较其他手段具有明确的优势.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建立能使影像学检查从定性到定量,从而提高卵巢癌早期诊断的准确性.结论 B超、CT、MRI对卵巢癌早期无创诊断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能提高卵巢癌早期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李阳敏;胡辉权;周密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腹腔液细胞因子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研究进展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中青年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其病变极具侵袭性和复发性,其发病机制迄今尚未完全清楚,研究表明腹腔免疫环境的改变在EM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而腹腔液内各种细胞因子,是免疫系统细胞间信息传递的重要媒介,现已引起人们的重视,该文就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液细胞因子的变化及其对该病的发生、发展所起的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龙玉芬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脂膜炎的临床研究进展

    脂膜炎是一种少见疾病,不仅病因未清楚,而且临床表现多样化且特异性差,除主要表现为皮下结节、发热及内脏损害外,还常伴有畏寒、寒颤、关节痛、皮肤破溃、乏力、咳嗽、胸闷憋气、肌肉酸痛、腹痛等非特异性症状.脂膜炎常引起多系统、多脏器损害,常见的受累脏器是肝脏,有学者认为脂肪组织异常代谢及免疫损伤是造成肝脏病变的主要原因[1].不少患者可以出现肾脏受累,急性期多表现为血尿、蛋白尿,病情进一步发展则转变为慢性肾功能不全,甚至尿毒症.其它系统受累包括肺部、心脏、脾、骨髓、淋巴结等.甚至有报道舌部可受累引起复发性阿弗它溃疡.脂膜炎的主要治疗是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但有报道仅少部分患者可达到长期缓解[2].但大多数患者病程迁延难愈,反复发作,部分患者可因严重内脏损害或继发其他疾病而导致病情加重,甚至死亡.因此普遍认为内脏受累的脂膜炎患者预后差[3].本文对脂膜炎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案进行了综述.

    作者:刘元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脑脊液生化指标与影像学改变对诊断的意义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痴呆的发病率不断增加.阿尔茨海默病(AD)是常见的痴呆类型,且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医疗护理费用多的疾病之一[1].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MIC)是近40年来综合研究形成的新概念,早由Kral提出良性老年性健忘(BSF,benign senescentforgeffulness)描述老年人年龄相关的早期记忆损害[2].20世纪80年代后期Reisberg提出了MCI概念[3]后,进一步研究提出MCI诊断可以帮助早期识别某些可能进展为AD的高危人群.许多学者认为MCI代表AD的极早期阶段.早期确诊MCI,可预防或推迟AD的发生.早期的MIC临床症状模糊且不明显,因此需要一些生物学标志以及影像学来帮助诊断.近年来关于AD患者脑脊液的TAU蛋白与Aβ42成为研究热点课题,相关因子是否在MIC阶段即出现具有诊断意义的改变,以及相关的影像学的变化,本文对此涉及的内容综述如下.

    作者:李经晶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抗生素在急诊内科中的临床应用情况分析

    目的 探讨急诊内科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内科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的抗生素使用情况及效果,总结抗生素在急诊内科的合理应用.结果 急诊内科涉及应用抗生素的疾病主要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急性肺炎、感染性腹泻、尿路感染等.联合应用占整个抗生素处方的53.76%,经验用药正确率81.08%.结论 急诊内科感染性疾病发病紧急,病情危重,一般都等不及感染病原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就要对患者作出用药判断,因此抗生素的经验性用药占据很大比例,因此,临床医生要加强学习、不断总结,对各种疾病的临床症状及表现有深入的认识,才能提高经验性用药的准确率.

    作者:李三鲁;李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医学论文相关部分的英文表达

    医学论文中,题目、作者名、作者单位、摘要及关键词,都需要有对应的英文.但目前,在许多医学期刊里,这几个部分的英文表达及格式,五花八门,有些甚至完全违反了国家的相关规定,这种现象亟待规范.

    作者:张桂祯;杨曦;张新颜;侯凯文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成都地区军队干部内科常见慢性病及死亡原因调查

    目的 调查成都地区军队干部内科常见主要慢性病逐年患病率和病死率,为制定部队干部的健康保健计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我院保健科提取2006~2009年成都地区军队干部体检资料,统计分析主要内科疾病患病情况和同期住院的病死率和死亡原因构成情况.结果 内科常见慢性病排序依次为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冠心病、脂肪肝、糖尿病、慢阻肺、脑梗塞、恶性肿瘤、痛风、急性心肌梗死10种疾病;2006~2009年总病死率分别为3.01%、3.62%、7.87%、7.29%.住院死亡的前5位疾病为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冠心病、脑梗塞、糖尿病.恶性肿瘤中主要为肺癌、消化系统肿瘤.结论 成都地区军队干部内科常见慢性病主要是心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和代谢病,主要的死亡原因是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脑血管病.

    作者:王万华;戎建;周建华;徐贤华;张毅;张蜀平;范惠敏;叶兴蓉;彭华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乙状窦后径路三叉神经根微血管减压术术前术后护理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较常见且典型的神经痛.三叉神经痛的特点是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单侧或双侧出现反复发作性短暂而剧烈的疼痛,常呈刀割样或烧灼样,也有的呈针刺样或闪电样,每次发作持续数分钟或数十分钟不等.在面部、牙龈或颊粘膜处有扳机点,触及扳机点时可诱发疼痛发作.多于刷牙、洗脸、张口及进食酸辣等刺激性食物时好发.近年来,许多学者对此病进行了病因及治疗方面的研究,发现三叉神经痛系由三叉神经根机械性压迫所致,认为手术解除神经根压迫为根治本病的良好方法[1].

    作者:韩永梅;辛熠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浅议临终关怀在军队干休所的应用

    临终关怀在我国尚属新兴事业,临终关怀广义的说就是让逝者走得身心安宁,生者得到大的抚慰.军队离退休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他们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发展贡献了毕生的精力,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因此,临终关怀在军队干休所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彭建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改良Nuss手术治疗小儿漏斗胸

    目的 介绍非胸腔镜辅助下改良Nuss手术治疗小儿漏斗胸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采用改良的Nuss手术治疗34例漏斗胸患儿,均在非胸腔镜辅助下,双侧胸壁做横行切口,将塑型矫形板由左胸壁经胸骨后穿至右胸壁,翻转矫形板,将胸骨抬起矫正胸骨凹陷,钢板单侧固定于肋骨.结果 所有34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35~ 60min,术中出血平均少于8ml,无一例输血,术后并发气胸1例,皮下积气3例,左侧固定片滑脱1例.术后住院天数约6~8d.矫形效果评定31例为优,3例为良,差0例.全部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5 ~21个月,均无明显不适,无钢板移位,矫形效果满意.结论 非胸腔镜辅助下改良Nuss手术安全易行、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近期矫形效果好.

    作者:刘大旭;刘铭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研究进展

    伊马替尼已作为一线选择治疗慢性期CML,可以使大多数患者取得完全血液学的缓解和细胞遗传学缓解.大多数慢性期CML伊马替尼抑制患者治疗缓解后,转换用新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达沙替尼和尼罗替尼.第二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达沙替尼,尼罗替尼对BCR/ABL融合基因(Bcr/Abl fusion gene)具有更强的抑制作用,并能够克服BCR/ABL激酶变异而产生的耐药(T315I变异除外).通过伊马替尼预处理和尼罗替尼治疗CML病人,进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本文就此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程科研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36例阑尾炎穿孔病人观察分析及护理

    阑尾炎是临床腹部外科常见多发病,其治疗以阑尾切除为主.因小儿不能提供病史,大网膜发育不全及盲肠位置较高,老年患者对疼痛反应不敏感,腹肌薄弱,防御功能减退.医学知识缺乏,由于病情特殊或贻误可造成穿孔,为此特殊病人术前用心观察和术后精心护理显得尤其重要.现将我院2006年1月~2010年12月共收治36例阑尾穿孔病人观察情况及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唐建英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两种手术方法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在胆囊结石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08年1月~2011年2月于本院采用手术方式进行治疗的94例胆囊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47例和对照组(开腹胆囊切除术组)47例,后将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小于对照组,排气时间及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胆囊结石治疗中的效果要优于开腹胆囊切除术,安全性也较好.

    作者:罗桂林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软通道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综合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软通道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1年7月收治的91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遵照知情同意原则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软通道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应用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8%,略高于对照组的95.6%,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生活能力评分为(20.4±1.6)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7.8±2.3)分,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对照组为17.8%,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软通道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满意,能够更好地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能力,且安全性可靠,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邓介华;温艳;田森 刊期: 2012年第01期

西南军医杂志

西南军医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