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宁;李玉友;杨人懿;唐旭东;苏锐;焦成元
脂膜炎是一种少见疾病,不仅病因未清楚,而且临床表现多样化且特异性差,除主要表现为皮下结节、发热及内脏损害外,还常伴有畏寒、寒颤、关节痛、皮肤破溃、乏力、咳嗽、胸闷憋气、肌肉酸痛、腹痛等非特异性症状.脂膜炎常引起多系统、多脏器损害,常见的受累脏器是肝脏,有学者认为脂肪组织异常代谢及免疫损伤是造成肝脏病变的主要原因[1].不少患者可以出现肾脏受累,急性期多表现为血尿、蛋白尿,病情进一步发展则转变为慢性肾功能不全,甚至尿毒症.其它系统受累包括肺部、心脏、脾、骨髓、淋巴结等.甚至有报道舌部可受累引起复发性阿弗它溃疡.脂膜炎的主要治疗是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但有报道仅少部分患者可达到长期缓解[2].但大多数患者病程迁延难愈,反复发作,部分患者可因严重内脏损害或继发其他疾病而导致病情加重,甚至死亡.因此普遍认为内脏受累的脂膜炎患者预后差[3].本文对脂膜炎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案进行了综述.
作者:刘元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MCP -1是G蛋白耦联受体CCR2的配体,一种单核细胞趋化因子,也是一种免疫、炎症调节因子.在体内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功能,在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MCP -1及CCR2受体有望成为临床上新的治疗靶点.
作者:陈园月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14C-尿素呼气试验(14C- UBT)与胃镜下快速尿素酶法对检测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取118例因上腹痛、反酸、嗳气等症状行胃镜检查的患者先后于胃窦粘膜活检行快速尿素酶(RUT)试验及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将检查结果为阳性者定为HP感染,分别对此两种方法进行对比.结果 14C-尿素呼气试验的阳性率为68.6%,快速尿素酶法的阳性率为64.4%,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结论 14C-尿素呼气试验是一可靠的易被患者接受的非侵入性HP检测方法.
作者:晋琼玉;吴攀;徐静;肖凌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小儿慢性腹痛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0年4月~2011年7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112例小儿慢性腹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将112例小儿慢性腹痛患者的HP阳性分布情况、胃镜检查结果与HP感染的关系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 小儿慢性腹痛患者中,13 ~ 16岁的患儿HP感染率高,P<0.05,有显著性差异.HP感染的患儿中主要以浅表性胃炎多,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随着年龄的增大小儿慢性腹痛患者的HP感染率逐渐增高,小儿慢性腹痛患者的发病率主要与年龄关系密切,慢性浅表性胃炎是导致HP感染小儿慢性腹痛的主要疾病.
作者:兰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观测不同剂量的维库溴铵对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术中呼吸动力学的影响,以评价其是否对CO2气腹所致的呼吸动力学紊乱具有防治作用.方法 择期行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术患者63例,随机分为维库溴铵1×E(Ⅰ组)、2×E(Ⅱ组)、3×E(Ⅲ组)三组,每组21例.分别于气腹前、静注维库溴铵前、静注此药后5、10、15、20、25、30及35 min,监测通气功能、呼吸动力学参数.结果 CO2气腹前、气腹后(静注维库溴铵前)及静注3种不同剂量维库溴铵后各时点及三组间吸、呼气潮气量、分钟通气量、呼吸频率、吸、呼气峰流速、PEEP、内源性PEEP、压力.时间乘积、吸气时间比值及频率,潮气量比值的变化无显著性(P>0.05).CO2气腹后,气道平均压,食道压(胸腔内压),吸气峰压,呼吸驱动力,气道阻力,呼吸机做功较气腹前显著增高或增加;动态顺应性显著下降(P<0.05);与CO2气腹后静注维库溴铵前相比较,静注不同剂量维库溴铵后各时点及三组间各时点此类呼吸动力参数的变化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在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术中及机械通气的条件下,CO2气腹主要影响呼吸动力学参数,而不同剂量的维库溴铵对此类呼吸动力学的紊乱无防治作用.
作者:王朝红;李金先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患者行膀胱部分切除术中使用吡柔比星术中肿瘤基底部注射加即刻灌注,以预防切口局部复发和种植的临床效果.方法 82例接受膀胱部分切除术患者,分别采取术中肿瘤基底部注射加即刻灌注和术后灌注对照组,对术后复发和切口种植、毒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 围术期并发尿路刺激症32例(39%),伤口感染2例(2.4%),无围术期死亡患者,手术并发症两组无差别,吡柔比星术中肿瘤基底部注射加即刻灌注术后切口复发种植发生率和发生时间低于对照组.结论 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患者行膀胱部分切除术中使用吡柔比星术中肿瘤基底部注射加即刻灌注能有效降低切口种植复发的发生率,方法简单、安全.
作者:彭启伦;张洪敏;夏川;杨凡;潘向东;苏琪 刊期: 2012年第01期
肠易激综合症(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胃肠道疾病,以腹痛、腹部不适和排便习惯改变为主要特征,常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经检查可以排除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目前认为本病是一种功能性肠道疾病[1].在西方国家IBS发病率为10%~15%[2],而在中国由于地域,人种不同,各地发病率有所不同,北京地区的发病率为0.82%,广州地区则为5.6%.以罗马Ⅲ诊断标准,根据大便的性状将IBS分为便秘型IBS( IBS - C),腹泻型IBS( IBS - D)和混合型(IBS-M)[3],各型之间可以相互转换,以IBS-C和IBS-M型之间转换为多见.
作者:赵靖;郑驰;刘曦;许贲 刊期: 2012年第01期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knee osteoarthritis,KOA),有时亦称为增生性膝关节炎.大多因年龄增长,膝关节软骨变性,软骨下骨质疏松样病变并在关节边缘有骨赘形成的一种中老年多发病[1].此病发生系自然演变的结果,无根治办法,如何有效简便有效减轻症状改善关节功能,是临床努力的方向,我们近5年来采用中药熏洗疗法对720例KOA患者进行治疗,简便有效,副作用少,报道如下.
作者:王燕良 刊期: 2012年第01期
肝纤维化(liver fibrosis)是肝脏因病毒、酒精、化学毒物、寄生虫等各种损害因子长期刺激的结果,并终可能发展至肝硬化和肝功能衰竭.目前研究证明人类的肝纤维化是可逆的,而肝硬化是不可逆的,故针对肝纤维化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但目前尚无成熟有效的抗肝纤维化药物问世,随着分子生物学及基因治疗技术的发展,肝纤维化的分子机制逐渐得以阐明,也使肝纤维化的基因治疗成为可能.目前,肝纤维化基因治疗在细胞因子调控、siRNA技术运用及靶向载体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本文着重阐述国内外肝纤维化基因治疗的现状,探讨基因治疗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前景.
作者:舒福丽 刊期: 2012年第01期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种以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质沉积为特征,但无过量饮酒史的临床综合征.NAFLD疾病谱包括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NASFL)、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NASH相关肝纤维化和肝硬化.NAFLD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至今尚未完全阐明.氧化应激与胰岛素抵抗可能是其发病的中心环节.本文主要综述血红素氧合酶-1(HO -1)和抵抗素在非酒精性肝病中作用.
作者:王文强;李昌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应用腹腔镜下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750例精索静脉曲张患者行腹腔镜下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并随访观察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750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无手术并发症,手术时间平均为18min,住院时间平均为4d,术后临床症状消失.随访2~12个月精液质量显著提高,未见复发,无睾丸萎缩.结论 腹腔镜下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效果好、并发症少等优点,对双侧精索静脉曲张更具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徐利泉;郭建军;王战强;夏斌;张彦生;裴俊;贾文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本文综述了中枢神经系统囊虫病特别是脑囊虫的概念,常见症状、临床表现和相应的辅助检查及近期的研究进展,为中枢神经系统囊虫病的临床早期诊断提供参考.
作者:万鹏程;曾宪容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认知、心理和行为护理干预对骨科上肢手术患者止血带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1年6月间收治的骨科上肢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行骨科手术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认知、心理和行为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止血带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及术后各项止血带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认知、心理和行为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骨科上肢手术术中及术后止血带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向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高原地震灾害中颅脑损伤的早期救治策略和模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18日西藏亚东地震灾害中救治的34例颅脑损伤伤员.结果 34例颅脑损伤伤员中,重型7例,中型6例,轻型21例,开颅手术13例,其中开放性颅脑损伤4例,闭合性损伤9例,死亡1例,转送后方医院13例.结论 高原特殊的地理、医疗条件下,经快速合理的组织协调,准确掌握病情,重视早期急救,及时手术,可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伤残率.
作者:赵瑞臣;阿琴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皮损消退后仍有持续的神经痛,是一种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综合征;本文回顾了近些年白介素和TNF -α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产生中的可能作用.
作者:郭斌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阑尾炎是临床腹部外科常见多发病,其治疗以阑尾切除为主.因小儿不能提供病史,大网膜发育不全及盲肠位置较高,老年患者对疼痛反应不敏感,腹肌薄弱,防御功能减退.医学知识缺乏,由于病情特殊或贻误可造成穿孔,为此特殊病人术前用心观察和术后精心护理显得尤其重要.现将我院2006年1月~2010年12月共收治36例阑尾穿孔病人观察情况及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唐建英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依托处方自动筛选系统( PASS)对医院内不安全注射行为进行干预的意义.方法 采取自身对照方法,考察药师应用PASS对“医嘱条”进行审核和干预,以及药师在操作现场对“医嘱条”护士执行情况即“医嘱执行”进行干预的效果.结果 干预组按预设条件,共筛选出“不安全注射”医嘱条152条,53种,“不安全注射”医嘱执行86条,22种.干预后组共筛选出“不安全注射”医嘱条31条,26种,“不安全注射”医嘱执行23条,19种.结论 临床药师依托处方自动筛选系统对医院内不安全注射行为进行干预,可以有效地减少临床不安全注射行为的发生.
作者:雍小兰;胡婷婷;史惠卿;董朝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有创动脉血压是将动脉导管置入动脉内直接测量动脉内血压的方法,它能准确、直观、连续的监测血压的动态变化,且不受人工加压、袖带宽度、松紧度的影响,并可直接取动脉血作血气分析检查,避免反复穿刺给病人带来的痛苦,现将我科有创血压的建立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丁芬;李芳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脑水肿形成是脑出血(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继发性损伤的重要过程之一,是造成ICH患者神经功能严重缺损、致死的主要原因,其发生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超早期脑水肿是血浆蛋白渗出和血凝块回缩所致,其后凝血过程中释放的凝血酶参与了脑水肿的形成.脑水肿形成的高峰期一般在ICH发病后3~5天,此过程的机制为复杂,至今尚无定论.有研究表明,红细胞溶解后释放的血红蛋白(hemoglobin,Hb)及其降解产物在此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罗志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在治疗小儿腹股沟疝中的优点.方法 分析2009年10月~2010年9月腹腔镜小儿腹股沟疝疝囊高位结扎术22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病例均治愈,随访1年无复发及并发症.结论 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疝,创伤小,康复快,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复发率低,并发症少,可同时发现及处理对侧腹股沟隐性疝和双侧腹股沟疝.
作者:徐勇;彭强 刊期: 201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