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36例阑尾炎穿孔病人观察分析及护理

唐建英

关键词:阑尾炎, 穿孔, 护理
摘要:阑尾炎是临床腹部外科常见多发病,其治疗以阑尾切除为主.因小儿不能提供病史,大网膜发育不全及盲肠位置较高,老年患者对疼痛反应不敏感,腹肌薄弱,防御功能减退.医学知识缺乏,由于病情特殊或贻误可造成穿孔,为此特殊病人术前用心观察和术后精心护理显得尤其重要.现将我院2006年1月~2010年12月共收治36例阑尾穿孔病人观察情况及护理报告如下.
西南军医杂志相关文献
  • 右颈内静脉长期留置导管在血液透析中的使用和护理

    血液透析是指溶质通过半透膜,从高浓度溶液向低浓度方向运动.血液透析包括溶质的移动和水的移动,即血液和透析液在透析器(人工肾)内借半透膜接触和浓度梯度进行物质交换,使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和过多的电解质向透析液移动,透析液中的钙离子、碱基等向血液中移动.血液透析时建立一条稳定可靠的血管通路是顺利进行血液透析的基本保证,透析效果对患者长期存活有重要影响[1].颈内静脉长期留置导管对维持型血液透析患者具有心功能影响小、无需穿刺、血流量佳、透析充分、并发症少、使用安全方便、能长时间留置等优点,在血液透析中应用越来越普遍[2].现将我科32例颈内长期留置导管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文新元;鲁维维;杨莹;孙琴;张爱玲;王文婷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成都地区军队干部内科常见慢性病及死亡原因调查

    目的 调查成都地区军队干部内科常见主要慢性病逐年患病率和病死率,为制定部队干部的健康保健计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我院保健科提取2006~2009年成都地区军队干部体检资料,统计分析主要内科疾病患病情况和同期住院的病死率和死亡原因构成情况.结果 内科常见慢性病排序依次为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冠心病、脂肪肝、糖尿病、慢阻肺、脑梗塞、恶性肿瘤、痛风、急性心肌梗死10种疾病;2006~2009年总病死率分别为3.01%、3.62%、7.87%、7.29%.住院死亡的前5位疾病为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冠心病、脑梗塞、糖尿病.恶性肿瘤中主要为肺癌、消化系统肿瘤.结论 成都地区军队干部内科常见慢性病主要是心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和代谢病,主要的死亡原因是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脑血管病.

    作者:王万华;戎建;周建华;徐贤华;张毅;张蜀平;范惠敏;叶兴蓉;彭华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留学生医学微生物学全英文教学体会

    针对来华医学留学生教学的特殊性,结合医学微生物学学科特点,探讨优化医学微生物学教学的方法,为提高医学留学生全英文教学水平提供参考.

    作者:胡晓艳;姜梁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结合珠蛋白对脑出血后脑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脑水肿形成是脑出血(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继发性损伤的重要过程之一,是造成ICH患者神经功能严重缺损、致死的主要原因,其发生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超早期脑水肿是血浆蛋白渗出和血凝块回缩所致,其后凝血过程中释放的凝血酶参与了脑水肿的形成.脑水肿形成的高峰期一般在ICH发病后3~5天,此过程的机制为复杂,至今尚无定论.有研究表明,红细胞溶解后释放的血红蛋白(hemoglobin,Hb)及其降解产物在此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罗志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致病机制基础研究进展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目前世界上第四大致死性疾病(仅次于冠心病,脑血管疾病,急性呼吸系统感染,与艾滋病并列).在中国40岁以上人群中COPD患病率高达8.2%.根据卫生部公布的数据,在我国城镇居民死亡原因排行榜中,呼吸系统疾病仅次于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位居第四,而在农村居民中,其死亡率甚至高于心血管疾病而列第三位[1].呼吸系统疾病高罹患、高死亡的现状令人忧虑.

    作者:袁娇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脑脊液生化指标与影像学改变对诊断的意义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痴呆的发病率不断增加.阿尔茨海默病(AD)是常见的痴呆类型,且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医疗护理费用多的疾病之一[1].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MIC)是近40年来综合研究形成的新概念,早由Kral提出良性老年性健忘(BSF,benign senescentforgeffulness)描述老年人年龄相关的早期记忆损害[2].20世纪80年代后期Reisberg提出了MCI概念[3]后,进一步研究提出MCI诊断可以帮助早期识别某些可能进展为AD的高危人群.许多学者认为MCI代表AD的极早期阶段.早期确诊MCI,可预防或推迟AD的发生.早期的MIC临床症状模糊且不明显,因此需要一些生物学标志以及影像学来帮助诊断.近年来关于AD患者脑脊液的TAU蛋白与Aβ42成为研究热点课题,相关因子是否在MIC阶段即出现具有诊断意义的改变,以及相关的影像学的变化,本文对此涉及的内容综述如下.

    作者:李经晶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论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医院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医院文化是医院的软实力,医院文化也有一个传承与创新的过程.本文从基础文化、核心文化、保障文化、形象文化四个方面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医院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作者:赵升阳;张雨龙;严枫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简易封闭负压引流治疗高原难愈性创面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简易封闭负压引流治疗高原地区难愈性创面的疗效.方法 使用简易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处理西藏地区10例难愈性创面,结合游离皮片移植或皮瓣移植术封闭创面.结果 创面全部治愈,其中1例二期缝合,5例游离植皮覆盖,4例轴型皮瓣修复.结论 简易封闭负压引流是治疗高原地区难愈性创面的有效方法,可明显缩短创面二期处理时间,促进创面愈合,且成本低,适于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推广.

    作者:丁国兵;赵忠诚;土登次成;肖承志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血红素氧合酶-1和抵抗素在非酒精性肝病中的作用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种以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质沉积为特征,但无过量饮酒史的临床综合征.NAFLD疾病谱包括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NASFL)、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NASH相关肝纤维化和肝硬化.NAFLD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至今尚未完全阐明.氧化应激与胰岛素抵抗可能是其发病的中心环节.本文主要综述血红素氧合酶-1(HO -1)和抵抗素在非酒精性肝病中作用.

    作者:王文强;李昌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密度梯度离心法与直接上游法在宫腔内人工授精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密度梯度离心法与直接上游法两种方法优化处理精液行宫腔内人工授精对精子动态参数和受孕率的影响.方法 对116例患者共254个IUI治疗周期作回顾分析,将254个周期随机分为A、B两组,两组精子的动态参数无显著性差异,A组采用直接上游法,B组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优化处理精液后行宫腔内人工授精,比较两种方法的精子检测结果与妊娠结局.结果 两种方法处理前后精子密度、活率、活力(a+b)、畸形率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两种方法处理后精子密度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密度梯度离心法高于直接上游法,但活率、活力、畸形率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间的临床妊娠率及流产率的差异也无显著性(P>0.05).结论 两种方法处理精液均可改善精子动态参数,但行宫腔内人工授精得到的临床妊娠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

    作者:何玮;郑洁;李俊林;黄丽萨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术中不同剂量维库溴铵对呼吸动力学与通气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测不同剂量的维库溴铵对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术中呼吸动力学的影响,以评价其是否对CO2气腹所致的呼吸动力学紊乱具有防治作用.方法 择期行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术患者63例,随机分为维库溴铵1×E(Ⅰ组)、2×E(Ⅱ组)、3×E(Ⅲ组)三组,每组21例.分别于气腹前、静注维库溴铵前、静注此药后5、10、15、20、25、30及35 min,监测通气功能、呼吸动力学参数.结果 CO2气腹前、气腹后(静注维库溴铵前)及静注3种不同剂量维库溴铵后各时点及三组间吸、呼气潮气量、分钟通气量、呼吸频率、吸、呼气峰流速、PEEP、内源性PEEP、压力.时间乘积、吸气时间比值及频率,潮气量比值的变化无显著性(P>0.05).CO2气腹后,气道平均压,食道压(胸腔内压),吸气峰压,呼吸驱动力,气道阻力,呼吸机做功较气腹前显著增高或增加;动态顺应性显著下降(P<0.05);与CO2气腹后静注维库溴铵前相比较,静注不同剂量维库溴铵后各时点及三组间各时点此类呼吸动力参数的变化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在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术中及机械通气的条件下,CO2气腹主要影响呼吸动力学参数,而不同剂量的维库溴铵对此类呼吸动力学的紊乱无防治作用.

    作者:王朝红;李金先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肝纤维化的基因治疗

    肝纤维化(liver fibrosis)是肝脏因病毒、酒精、化学毒物、寄生虫等各种损害因子长期刺激的结果,并终可能发展至肝硬化和肝功能衰竭.目前研究证明人类的肝纤维化是可逆的,而肝硬化是不可逆的,故针对肝纤维化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但目前尚无成熟有效的抗肝纤维化药物问世,随着分子生物学及基因治疗技术的发展,肝纤维化的分子机制逐渐得以阐明,也使肝纤维化的基因治疗成为可能.目前,肝纤维化基因治疗在细胞因子调控、siRNA技术运用及靶向载体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本文着重阐述国内外肝纤维化基因治疗的现状,探讨基因治疗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前景.

    作者:舒福丽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非接触式眼压测量法在青光眼患者检查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青光眼患者使用非接触式眼压测量对其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因素和护理干预方法.方法 对318例(425眼)青光眼患者采用非接触式眼压计(NCT)测量眼压,记录结果并计算测量失败率,分析主要影响因素.结果 318例(425眼)青光眼患者,出现眼压测量结果提示不准确或3次测量数据读数差值> 2mmHg者共计85例(97眼),失败率为22.82%.结论 非接触式眼压测量法目前在青光眼患者检查中应用越来越普遍,其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可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但这些影响因素是可以预见并减少至有个别影响因素是可以消除的,故及时采取有效护理干预措施可降低测量失败率,提高眼压测量的准确性,为青光眼患者制定有效治疗方案提供准确的依据.

    作者:裴惠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自拟清热益气养阴汤剂治疗老年性功能性便秘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清热,益气,养阴汤剂治疗老年性功能性便秘的疗效.方法 71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前提下,配合汤剂,对照组仅给以西药综合治疗.结果 治疗组疗效及主要症候的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 自拟清热,益气,养阴汤剂治疗老年性便秘疗效满意.

    作者:袁晶;张蜀平;李宜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乙状窦后径路三叉神经根微血管减压术术前术后护理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较常见且典型的神经痛.三叉神经痛的特点是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单侧或双侧出现反复发作性短暂而剧烈的疼痛,常呈刀割样或烧灼样,也有的呈针刺样或闪电样,每次发作持续数分钟或数十分钟不等.在面部、牙龈或颊粘膜处有扳机点,触及扳机点时可诱发疼痛发作.多于刷牙、洗脸、张口及进食酸辣等刺激性食物时好发.近年来,许多学者对此病进行了病因及治疗方面的研究,发现三叉神经痛系由三叉神经根机械性压迫所致,认为手术解除神经根压迫为根治本病的良好方法[1].

    作者:韩永梅;辛熠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肝性脑病的早期观察护理及预防

    目的 总结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肝性脑病的护理措施,以提高临床护理水平.方法 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发肝性脑病患者早期观察,早期诊断,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结果 37例患者及时发现肝性脑病的先兆,去除诱因,及早控制肝昏迷的发展,预后较好.结论 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肝性脑病患者早期的观察及护理干预,对及时治疗与控制疾病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李倩;易瑜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加强保洁员培训与督查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重要性

    医院是治疗及抢救生命的重要场所.而保洁人员承担着许多基础而重要的清洁消毒工作.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医院感染的控制已成为医院管理中的重中之重,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体现医院的管理水平,而医院感染知识的宣教工作是评价医院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对保洁员进行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对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经腹腔镜手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750例体会

    目的 探讨应用腹腔镜下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750例精索静脉曲张患者行腹腔镜下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并随访观察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750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无手术并发症,手术时间平均为18min,住院时间平均为4d,术后临床症状消失.随访2~12个月精液质量显著提高,未见复发,无睾丸萎缩.结论 腹腔镜下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效果好、并发症少等优点,对双侧精索静脉曲张更具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徐利泉;郭建军;王战强;夏斌;张彦生;裴俊;贾文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肾、输尿管结核的临床和CTU表现

    目的 探讨肾、输尿管结核的临床和CT尿路造影(CTU)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肾、输尿管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U检查资料.结果 23例中,6例仅肾脏受累;11例肾脏、输尿管同时受累,其中4例伴有膀胱受累;6例仅输尿管、膀胱受累,肾脏未见明显病变;11例伴有肾周受累.结论 CTU能准确显示肾、输尿管病变本身及周围受侵犯情况,在肾、输尿管结核患者中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作者:李亭;郭春梅;何平;张洪静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膀胱部分切除术中吡柔比星肿瘤基底部注射加即刻灌注预防切口复发和种植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患者行膀胱部分切除术中使用吡柔比星术中肿瘤基底部注射加即刻灌注,以预防切口局部复发和种植的临床效果.方法 82例接受膀胱部分切除术患者,分别采取术中肿瘤基底部注射加即刻灌注和术后灌注对照组,对术后复发和切口种植、毒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 围术期并发尿路刺激症32例(39%),伤口感染2例(2.4%),无围术期死亡患者,手术并发症两组无差别,吡柔比星术中肿瘤基底部注射加即刻灌注术后切口复发种植发生率和发生时间低于对照组.结论 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患者行膀胱部分切除术中使用吡柔比星术中肿瘤基底部注射加即刻灌注能有效降低切口种植复发的发生率,方法简单、安全.

    作者:彭启伦;张洪敏;夏川;杨凡;潘向东;苏琪 刊期: 2012年第01期

西南军医杂志

西南军医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