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12例银屑病患者生理和心理变化的临床观察

王骏;刘太华;张忠奎;罗陈

关键词:银屑病, 抑郁指数, 焦虑指数, 生理功能, 性激素, 血液流变学
摘要:目的 观察银屑病患者生理和心理变化情况以及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对在我院就诊的112例排除其他疾病的银屑病患者,进行银屑病严重程度评分( PASI),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和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测评患者抑郁和焦虑程度.检测血尿常规、肝功、肾功、血糖血脂、血液流变学和性激素,对PASI与抑郁评分、焦虑评分及临床检测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银屑病患者表现为明显的抑郁和焦虑,血常规、肝肾功、血糖血脂、血液流变学和性激素等检查中有多个指标明显异常;PASI与SAS和E2(雌二醇)呈正相关.结论 银屑病的发病可能与心理因素和雌激素E2有关,可能会引起多个器官或系统的功能变化.
西南军医杂志相关文献
  • 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7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效果.方法 治疗组35例常规抗结核对症治疗,并予隔日胸穿后胸腔内注射尿激酶,对照组35例进行胸穿后胸腔内不注射尿激酶作为对照.均至经B超检查胸水减少到不宜穿刺为止,观察患者胸水吸收情况及胸膜肥厚情况.结果 胸水1月以内吸收者,治疗组27例,占77.14%,对照组为14例,占40%;胸膜肥厚发生率,治疗组11例,占31.43%,对照组为19例,占54.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规律抗结核治疗下配合胸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胸水量、胸水吸收时间明显缩短,并可防止胸膜肥厚,改善肺功能.

    作者:刘奇利;晏咏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高原地区高压氧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高原地区高压氧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高原地区经胃镜确诊为良性消化性溃疡患者120例,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应用洛赛克、阿莫西林、甲硝唑三联疗法.HBO组在此基础上加用HBO治疗.治疗两个疗程后复查胃镜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溃疡长、短径及幽门螺杆菌检出率.结果 治疗两个疗程后,HBO组患者溃疡的直径及幽门螺杆菌检出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HBO治疗高原地区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较单用三联疗法疗效更佳.

    作者:王永;杨聪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致病机制基础研究进展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目前世界上第四大致死性疾病(仅次于冠心病,脑血管疾病,急性呼吸系统感染,与艾滋病并列).在中国40岁以上人群中COPD患病率高达8.2%.根据卫生部公布的数据,在我国城镇居民死亡原因排行榜中,呼吸系统疾病仅次于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位居第四,而在农村居民中,其死亡率甚至高于心血管疾病而列第三位[1].呼吸系统疾病高罹患、高死亡的现状令人忧虑.

    作者:袁娇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舒适护理在96例恶性肿瘤患者化疗中的护理体会

    目的 评价舒适护理在恶性肿瘤患者化疗过程中的运用成效.方法 对96例静脉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的舒适护理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6例恶性肿瘤患者均愉快地接受静脉化疗,无一例出现护理并发症.结论 对化疗病人实施舒适护理可减轻病人的痛苦和不适,增加病人的舒适感,顺利地完成化疗.

    作者:沈丽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医学论文相关部分的英文表达

    医学论文中,题目、作者名、作者单位、摘要及关键词,都需要有对应的英文.但目前,在许多医学期刊里,这几个部分的英文表达及格式,五花八门,有些甚至完全违反了国家的相关规定,这种现象亟待规范.

    作者:张桂祯;杨曦;张新颜;侯凯文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简易封闭负压引流治疗高原难愈性创面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简易封闭负压引流治疗高原地区难愈性创面的疗效.方法 使用简易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处理西藏地区10例难愈性创面,结合游离皮片移植或皮瓣移植术封闭创面.结果 创面全部治愈,其中1例二期缝合,5例游离植皮覆盖,4例轴型皮瓣修复.结论 简易封闭负压引流是治疗高原地区难愈性创面的有效方法,可明显缩短创面二期处理时间,促进创面愈合,且成本低,适于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推广.

    作者:丁国兵;赵忠诚;土登次成;肖承志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两种手术方法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在胆囊结石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08年1月~2011年2月于本院采用手术方式进行治疗的94例胆囊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47例和对照组(开腹胆囊切除术组)47例,后将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小于对照组,排气时间及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胆囊结石治疗中的效果要优于开腹胆囊切除术,安全性也较好.

    作者:罗桂林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2型糖尿病对种植体周围骨结合的影响

    糖尿病(DM)是一组以血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紊乱疾病群,高血糖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胰岛素作用缺陷引起的.据统计,在2010年,全世界大约2.2亿DM患者,估计到2025年将超过3亿.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中国目前葡萄糖耐量减低(IGT)的人数是3320万,2030年将达到5430万.我国DM患病率已达9.7%,DM前期患病率高达15.5%.DM的并发症很多,目前许多学者已达成共识:把牙周炎列为糖尿病的第六并发症.有研究表明:DM患者患严重牙周病的机率较正常人高出3~4倍.牙周病是牙周支持组织丧失以及导致成人牙齿大量丧失的主要因素之一.DM发病与年龄关系密切,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增加,而中老年人常伴有牙列缺损或缺失.口腔种植修复较传统的义齿修复,具有无异物感,无需损伤邻牙且功能和美学效果好等优点.患者渴望种植牙提高生活质量,但DM一直以来是牙种植的绝对或相对禁忌症,2型糖尿病影响种植体骨结合的具体机制尚不清楚,本文就2型糖尿病种植牙的现状及提高种植体成功率的方法作一综述.

    作者:陈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炎症反应在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常发生在肺移植、心肺联合移植、肺切除术、肺动脉血栓切除术、体外循环等临床工作中.目前认为炎症反应是LIRI的主要机制之一,炎症反应引起细胞因子及中性粒细胞(PMN)所介导的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EC)损伤等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就LIRI中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作者:饶汕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MCP -1及其受体CCR2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MCP -1是G蛋白耦联受体CCR2的配体,一种单核细胞趋化因子,也是一种免疫、炎症调节因子.在体内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功能,在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MCP -1及CCR2受体有望成为临床上新的治疗靶点.

    作者:陈园月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IP3R、钙激活钾通道与气道平滑肌舒缩功能

    1,4,5-三磷酸肌醇受体(IP3R)是对第二信使1,4,5三磷酸肌醇( IP3)应答的一种普遍存在于气道平滑肌(airway smooth muscle,ASM)中的细胞内钙离子(Ca2+)释放通道,参与细胞内钙离子水平的调控,从而通过钙信号参与调控气道平滑肌细胞的舒缩.位于气道平滑肌细胞膜上的钙激活钾通道(Kca)将细胞内钙离子浓度([Ca2+]i)和膜电位这两种细胞信号形式偶联起来,通道开放后诱发大量K+外流,使细胞膜复极化甚至超极化.近年来各种与钙离子信号传导途径相关离子通道成为研究的热点,阐明其作用机制对于认识ASM收缩原理和寻找新的治疗靶点具有深刻的意义.本文将对气道平滑肌IP3敏感的钙释放通道(IP3R)及钙激活钾通道(Kca)对气道平滑肌功能的调控作一综述.

    作者:曾东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小肠缺血再灌注研究进展

    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uperfusion injury,IRI)是在缺血的基础上恢复血流后,加重组织器官的损伤的现象,是外科常见的一种损伤.由Sewell在1955年结扎狗冠状动脉后首先发现,并在之后的大量动物实验中普遍得到证实.IRI在严重感染、休克、创伤、心肺功能不全、肠移植等病理生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小肠缺血再灌注除了会引起局部组织的损伤外,更会由于细菌和毒素的释放,会诱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甚至多脏器功能衰竭,是小肠移植术后早期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者:谢云飞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LOX-1与子痫前期病因学研究进展

    近年来,脂代谢异常与子痫前期的发病关系已受人们关注.目前研究证实,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the lectin - like oxidized LDL receptor -1,LOX -1)能特异性地结合并吞噬降解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 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OXLDL),介导由OXLDL诱导的包括细胞凋亡、血管内皮损伤等一系列病理变化,在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高血脂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LOX -1在子痫前期胎盘血管及滋养细胞有异常高表达,故推测LOX -1可能通过介导OXLDL对滋养细胞凋亡及血管损伤作用而成为子痫前期发病关键因子之一.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

    作者:袁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与白介素和TNF-α的关系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皮损消退后仍有持续的神经痛,是一种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综合征;本文回顾了近些年白介素和TNF -α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产生中的可能作用.

    作者:郭斌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密度梯度离心法与直接上游法在宫腔内人工授精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密度梯度离心法与直接上游法两种方法优化处理精液行宫腔内人工授精对精子动态参数和受孕率的影响.方法 对116例患者共254个IUI治疗周期作回顾分析,将254个周期随机分为A、B两组,两组精子的动态参数无显著性差异,A组采用直接上游法,B组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优化处理精液后行宫腔内人工授精,比较两种方法的精子检测结果与妊娠结局.结果 两种方法处理前后精子密度、活率、活力(a+b)、畸形率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两种方法处理后精子密度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密度梯度离心法高于直接上游法,但活率、活力、畸形率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间的临床妊娠率及流产率的差异也无显著性(P>0.05).结论 两种方法处理精液均可改善精子动态参数,但行宫腔内人工授精得到的临床妊娠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

    作者:何玮;郑洁;李俊林;黄丽萨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针灸结合尼莫地平治疗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针灸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MCI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组和药物组,每组30例.药物组单使用尼莫地平治疗,针药组在使用尼莫地平的同时运用针灸治疗.共治疗8周;治疗前、治疗4周和8周后分别进行MMSE量表检测.结果 两个试验组分组均衡,具有可比性.治疗4、8周后两个组MMSE量表得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增加(P<0.01),针药组在8周后MMSE量表得分显著高于药物组(P<0.01).结论 针灸联合尼莫地平对MCI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并且其疗效优于单独使用尼莫地平.

    作者:赵煜;刘军;刘耀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早期强化降压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扩大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强化降压对高血压脑出血(ICH)患者血肿扩大的影响.方法 回顾高血压ICH患者88例,根据患者入院时收缩压分三组,Ⅰ组:140mmHg≤SBP≤159mmHg;Ⅱ组:160mmHg≤SBP≤179mmHg;Ⅲ组:SBP≥180mmHg.根据收缩压控制情况分两组:A组:SBP< 160mmHg;B组:SBP≥160mmHg.把血肿体积扩大140%或者12.5cm3,判定为血肿扩大.结果 28例发生血肿扩大.入院时收缩压≥180mmHg患者较易发生血肿扩大,血压控制下收缩压≥160mmHg的患者也易发生血肿扩大,收缩压<160mmHg患者血肿较少扩大;入院后SBP≥160mmHg的患者比SBP< 160mmHg的患者血肿扩大的发生率要高(P<0.05).结论 高血压ICH早期强化降压治疗对控制血肿扩大有益.

    作者:张锋;岳树源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扩张型心肌病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术后的护理

    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以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栓塞为基本特征.终末期心力衰竭和恶性心律失常是导致DCM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在没有抗心室重构的治疗策略之前,DCM患者在出现心力衰竭症状后5年存活率仅40%~50%.虽然抗心肌重构药物能延缓部分患者的病程,但大部分患者的病情仍呈进行性发展.DCM后期往往存在左右心室收缩不同步,严重影响血流动力学.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是近年来开展的一项新技术,即通过植入三腔起搏器,协调房室顺序收缩及左右心室的同步收缩,减少功能性二尖瓣返流,改善心衰症状,且同时带有体内除颤功能的三腔起搏器( CRT - D)还能减少因恶性心律失常造成的猝死.我院在2008年6月~2010年12月间共在5例DCM患者中行CRT和CRT -D植入术,术后效果良好,现将护理经验报道如下.

    作者:秦钰萍;李万敏;胡昕;向娟;吴成慧;陈丽娴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脂膜炎的临床研究进展

    脂膜炎是一种少见疾病,不仅病因未清楚,而且临床表现多样化且特异性差,除主要表现为皮下结节、发热及内脏损害外,还常伴有畏寒、寒颤、关节痛、皮肤破溃、乏力、咳嗽、胸闷憋气、肌肉酸痛、腹痛等非特异性症状.脂膜炎常引起多系统、多脏器损害,常见的受累脏器是肝脏,有学者认为脂肪组织异常代谢及免疫损伤是造成肝脏病变的主要原因[1].不少患者可以出现肾脏受累,急性期多表现为血尿、蛋白尿,病情进一步发展则转变为慢性肾功能不全,甚至尿毒症.其它系统受累包括肺部、心脏、脾、骨髓、淋巴结等.甚至有报道舌部可受累引起复发性阿弗它溃疡.脂膜炎的主要治疗是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但有报道仅少部分患者可达到长期缓解[2].但大多数患者病程迁延难愈,反复发作,部分患者可因严重内脏损害或继发其他疾病而导致病情加重,甚至死亡.因此普遍认为内脏受累的脂膜炎患者预后差[3].本文对脂膜炎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案进行了综述.

    作者:刘元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消渴茶非法掺入常用西药的快速检测

    建立HPLC的方法快速检测降糖中药消渴茶中是否非法添加二甲双胍、格列本脲及格列吡嗪西药,并对市售消渴茶进行了初步的检测.结果表明,该色谱条件下,二甲双胍、格列本脲及格列吡嗪达到基线分离,可以进行快速检测.

    作者:陈家鲁 刊期: 2012年第01期

西南军医杂志

西南军医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