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论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医院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赵升阳;张雨龙;严枫

关键词:传统, 文化, 医院, 建设
摘要:医院文化是医院的软实力,医院文化也有一个传承与创新的过程.本文从基础文化、核心文化、保障文化、形象文化四个方面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医院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西南军医杂志相关文献
  • 借鉴美国经验,浓厚高原军事医学学术氛围

    美国是目前世界上的科研强国,有着健全的科技体制,很多方面值得我们学习.学术氛围是一个学校的生存之道,牵涉到大学中的科技、教学人员与学生,良好的学术氛围对每人都有利,可以促进每人成才.本文就如何借鉴美国浓厚学术氛围的方法,结合本单位实际,进行阐述.

    作者:罗勇军;周其全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粘附斑激酶在细胞迁移中的常见传导通路

    不同的细胞外基质能结合、激活不同的整合素,并通过整合素和胞质肌动蛋白骨架相连,形成复合结构即粘附斑.粘附斑在介导细胞黏附、迁移、生存及细胞周期调控、增殖和凋亡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它的形成和变化受蛋白酪氨酸激酶和小G蛋白的调节.粘附斑激酶(focal adhesion kinase,FAK)及其下游因子在整合素介导的细胞迁移信号转导中处于中心地位[1],本文就粘附斑激酶在细胞迁移方面的常见传导通路作一综述.

    作者:罗文才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B超、CT、MRI对卵巢癌早期无创诊断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建立肿瘤判别函数的方法及其在肿瘤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提高B超、CT、MRI诊断的准确性和特异性.方法 B超、CT、MRI、临床症状、实验室资料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测试模型,该模型从定性到定量,期望能提高B超、CT、MRI诊断的准确性和特异性.结果 影像学检查因其无创性、可重复性高,在卵巢癌的早期诊断中较其他手段具有明确的优势.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建立能使影像学检查从定性到定量,从而提高卵巢癌早期诊断的准确性.结论 B超、CT、MRI对卵巢癌早期无创诊断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能提高卵巢癌早期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李阳敏;胡辉权;周密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肾上腺髓质素与高血压研究进展

    高血压、冠心病等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的慢性疾病,随着科学发展,医疗水平的提高,其发生发展,参与因素及治疗已经成为当今关注的热点.肾上腺髓质素(adrenomedullin,ADM)是1993年由Kitamura等从人类嗜铬细胞瘤组织中提取的一种生物活性肽.ADM在体内分布广泛,与心血管系统疾病关系密切.我们结合文献报道对ADM与高血压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陈海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右颈内静脉长期留置导管在血液透析中的使用和护理

    血液透析是指溶质通过半透膜,从高浓度溶液向低浓度方向运动.血液透析包括溶质的移动和水的移动,即血液和透析液在透析器(人工肾)内借半透膜接触和浓度梯度进行物质交换,使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和过多的电解质向透析液移动,透析液中的钙离子、碱基等向血液中移动.血液透析时建立一条稳定可靠的血管通路是顺利进行血液透析的基本保证,透析效果对患者长期存活有重要影响[1].颈内静脉长期留置导管对维持型血液透析患者具有心功能影响小、无需穿刺、血流量佳、透析充分、并发症少、使用安全方便、能长时间留置等优点,在血液透析中应用越来越普遍[2].现将我科32例颈内长期留置导管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文新元;鲁维维;杨莹;孙琴;张爱玲;王文婷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瘦素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进展

    瘦素是肥胖基因编码的一种具有内分泌功能的蛋白质产物,通过作用于瘦素受体而发挥一系列生物学效应.近年来大量研究显示瘦素与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脑卒中等疾病密切相关,其机制可能与加剧脂代谢紊乱、诱导氧化应激、增加交感神经活性、调节血管张力、促进内皮细胞炎性反应、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增加泡沫细胞形成、促进血小板聚集及血栓形成等多种机制有关.本文对瘦素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王承刚;白雪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与白介素和TNF-α的关系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皮损消退后仍有持续的神经痛,是一种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综合征;本文回顾了近些年白介素和TNF -α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产生中的可能作用.

    作者:郭斌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论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医院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医院文化是医院的软实力,医院文化也有一个传承与创新的过程.本文从基础文化、核心文化、保障文化、形象文化四个方面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医院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作者:赵升阳;张雨龙;严枫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高原地区卫勤保障难点与对策

    我国是世界上高原面积大、海拔高、居住人口多的国家,海拔3000 m以上的高原、高山地区占国土总面积的1/6,主要分布在西藏、青海和新疆一带[1].高原低压性缺氧的环境造成了进驻高原后的人体产生一系列生理病理的改变,出现头痛、睡眠障碍、腹胀腹泻、胸闷气短、恶心、呕吐、心律失常、咳嗽咳痰、消化道出血等症状.轻症可认为是人体适应性的生理变化,无需治疗,而重症可以导致急性高原病的发生需要引起高度重视,采取紧急措施.军队卫生机构进行高原卫勤保障则是在战争或平时突发事件、重大演习中,采用组织管理与医学技术等综合措施,积极预防和治疗上述疾病的发生,从而恢复伤病员战斗力、保护高原官兵健康.高原卫勤保障与内地卫勤保障相比,需要通盘考虑复杂的地理环境、恶劣的自然环境以及复杂的社会情况[2],我们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和方法,对高原卫勤保障的特点和规律总结如下.

    作者:林宁;李玉友;杨人懿;唐旭东;苏锐;焦成元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肾、输尿管结核的临床和CTU表现

    目的 探讨肾、输尿管结核的临床和CT尿路造影(CTU)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肾、输尿管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U检查资料.结果 23例中,6例仅肾脏受累;11例肾脏、输尿管同时受累,其中4例伴有膀胱受累;6例仅输尿管、膀胱受累,肾脏未见明显病变;11例伴有肾周受累.结论 CTU能准确显示肾、输尿管病变本身及周围受侵犯情况,在肾、输尿管结核患者中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作者:李亭;郭春梅;何平;张洪静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高原地震救灾中颅脑损伤的早期救治体会

    目的 探讨高原地震灾害中颅脑损伤的早期救治策略和模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18日西藏亚东地震灾害中救治的34例颅脑损伤伤员.结果 34例颅脑损伤伤员中,重型7例,中型6例,轻型21例,开颅手术13例,其中开放性颅脑损伤4例,闭合性损伤9例,死亡1例,转送后方医院13例.结论 高原特殊的地理、医疗条件下,经快速合理的组织协调,准确掌握病情,重视早期急救,及时手术,可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伤残率.

    作者:赵瑞臣;阿琴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利用处方自动筛选系统对医院内不安全注射行为进行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依托处方自动筛选系统( PASS)对医院内不安全注射行为进行干预的意义.方法 采取自身对照方法,考察药师应用PASS对“医嘱条”进行审核和干预,以及药师在操作现场对“医嘱条”护士执行情况即“医嘱执行”进行干预的效果.结果 干预组按预设条件,共筛选出“不安全注射”医嘱条152条,53种,“不安全注射”医嘱执行86条,22种.干预后组共筛选出“不安全注射”医嘱条31条,26种,“不安全注射”医嘱执行23条,19种.结论 临床药师依托处方自动筛选系统对医院内不安全注射行为进行干预,可以有效地减少临床不安全注射行为的发生.

    作者:雍小兰;胡婷婷;史惠卿;董朝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泵的安全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的安全护理.方法 对我科2007年8月~2010年8月102例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泵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通过护理人员对胰岛素泵操作前的精心准备、胰岛素泵熟练的操作、带泵后的精细护理等综合性管理措施,102例患者用胰岛素泵治疗后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血糖波动小,无低血糖发生,治疗安全、有效.结论 胰岛素泵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选择,只要操作得当,精细护理,控制血糖不仅有效,而且安全.

    作者:刘小群;樊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蛛网膜下腔出血40例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总结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表现、病理生理机制及治疗效果,提高临床救治水平.方法 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经头颅CT及MRI检查,部分经腰穿脑脊波验证,临床确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40例,均予脱水降颅压、止血、抗血管痉挛等治疗,统计分析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头痛持续时间、头痛缓解天数,头痛激烈程度,血管痉挛的发生率,出现再出血甚至死亡的概率.结果 40例患者均出现程度不同的头痛,平均疼痛持续时间为11天,其中治疗过程中需维持服用止痛剂缓解症状的27例,出现血管痉挛表现3例,再发性出血2例,合并坠积性肺炎8例,合并脑梗塞2例,死亡4例.结论 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病率高,临床症状重,来势凶险,出现脑血管痉挛、再出血等并发症的患者预后较差,致死、致残率较高.

    作者:王俊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小儿慢性腹痛的相关性探讨

    目的 探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小儿慢性腹痛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0年4月~2011年7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112例小儿慢性腹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将112例小儿慢性腹痛患者的HP阳性分布情况、胃镜检查结果与HP感染的关系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 小儿慢性腹痛患者中,13 ~ 16岁的患儿HP感染率高,P<0.05,有显著性差异.HP感染的患儿中主要以浅表性胃炎多,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随着年龄的增大小儿慢性腹痛患者的HP感染率逐渐增高,小儿慢性腹痛患者的发病率主要与年龄关系密切,慢性浅表性胃炎是导致HP感染小儿慢性腹痛的主要疾病.

    作者:兰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肠易激综合症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肠易激综合症(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胃肠道疾病,以腹痛、腹部不适和排便习惯改变为主要特征,常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经检查可以排除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目前认为本病是一种功能性肠道疾病[1].在西方国家IBS发病率为10%~15%[2],而在中国由于地域,人种不同,各地发病率有所不同,北京地区的发病率为0.82%,广州地区则为5.6%.以罗马Ⅲ诊断标准,根据大便的性状将IBS分为便秘型IBS( IBS - C),腹泻型IBS( IBS - D)和混合型(IBS-M)[3],各型之间可以相互转换,以IBS-C和IBS-M型之间转换为多见.

    作者:赵靖;郑驰;刘曦;许贲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软通道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综合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软通道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1年7月收治的91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遵照知情同意原则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软通道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应用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8%,略高于对照组的95.6%,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生活能力评分为(20.4±1.6)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7.8±2.3)分,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对照组为17.8%,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软通道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满意,能够更好地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能力,且安全性可靠,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邓介华;温艳;田森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尿素[14C]呼气试验与胃镜下快速尿素酶法检测幽门螺杆菌的对比观察

    目的 探讨14C-尿素呼气试验(14C- UBT)与胃镜下快速尿素酶法对检测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取118例因上腹痛、反酸、嗳气等症状行胃镜检查的患者先后于胃窦粘膜活检行快速尿素酶(RUT)试验及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将检查结果为阳性者定为HP感染,分别对此两种方法进行对比.结果 14C-尿素呼气试验的阳性率为68.6%,快速尿素酶法的阳性率为64.4%,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结论 14C-尿素呼气试验是一可靠的易被患者接受的非侵入性HP检测方法.

    作者:晋琼玉;吴攀;徐静;肖凌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炎症反应在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常发生在肺移植、心肺联合移植、肺切除术、肺动脉血栓切除术、体外循环等临床工作中.目前认为炎症反应是LIRI的主要机制之一,炎症反应引起细胞因子及中性粒细胞(PMN)所介导的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EC)损伤等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就LIRI中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作者:饶汕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浅议临终关怀在军队干休所的应用

    临终关怀在我国尚属新兴事业,临终关怀广义的说就是让逝者走得身心安宁,生者得到大的抚慰.军队离退休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他们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发展贡献了毕生的精力,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因此,临终关怀在军队干休所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彭建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西南军医杂志

西南军医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