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利妥昔单抗对重症肌无力的治疗作用

吴云红

关键词:利妥昔单抗, 重症肌无力, B细胞, CD20抗原
摘要:利妥昔单抗(rituximab,RTX,美罗华)是针对B细胞表面CD20抗原分子而通过基因重组技术生产的嵌合型单克隆抗体,1997年11月获FDA批准的第一个用于治疗人类恶性、顽固性滤泡低分化型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单抗产品.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RTX在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得到应用,特别是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a,ITP)、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等疾病中的应用,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1].本文就RTX在MG中的治疗作用作一综述.
西南军医杂志相关文献
  • 非接触式眼压测量法在青光眼患者检查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青光眼患者使用非接触式眼压测量对其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因素和护理干预方法.方法 对318例(425眼)青光眼患者采用非接触式眼压计(NCT)测量眼压,记录结果并计算测量失败率,分析主要影响因素.结果 318例(425眼)青光眼患者,出现眼压测量结果提示不准确或3次测量数据读数差值> 2mmHg者共计85例(97眼),失败率为22.82%.结论 非接触式眼压测量法目前在青光眼患者检查中应用越来越普遍,其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可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但这些影响因素是可以预见并减少至有个别影响因素是可以消除的,故及时采取有效护理干预措施可降低测量失败率,提高眼压测量的准确性,为青光眼患者制定有效治疗方案提供准确的依据.

    作者:裴惠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中药及提取物抗肿瘤的研究进展

    肿瘤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人类健康的杀手.化疗是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但是由于化疗药物的开发周期长以及研发费用昂贵,且临床毒副作用大,制约了其应用.中草药及其提取物由于毒副作用小、药理作用独特,已成为抗肿瘤药物及抗肿瘤辅助药物.其抗肿瘤的机制包括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诱导肿瘤细胞分化、抗肿瘤血管生成、逆转肿瘤细胞多药耐药以及增强机体免疫力等方面.本文综述近年有关中药及提取物的发展现状和其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唐洪波;沈宝茗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微创钢板固定技术结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Ⅲ型Pilon骨折25例分析

    目的 探讨经皮微创钢板固定技术(MIPPO)结合解剖型锁定加压钢板(LCP)治疗Ⅲ型Pilon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2007年6月~2010年6月采用MIPPO技术结合LCP治疗的Ⅲ型Pilon骨折25例,其中男16例,女9例;年龄18~62岁,平均39.2岁.根据Ruedi-Allgower分型标准,均为Ⅲ型.结果 本组随访时间8~24个月,平均12个月,所有病例均骨性愈合,愈合时间6~10个月.根据Mazur评分标准,优15例,良7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8%.结论 应用MIPPO技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Ⅲ型Pilon骨折创伤小,能减低对骨折处血运的干扰,提高骨折愈合率,是治疗Ⅲ型Pilon骨折的理想的方法.

    作者:杨国奇;晋琼玉;刘光勇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右颈内静脉长期留置导管在血液透析中的使用和护理

    血液透析是指溶质通过半透膜,从高浓度溶液向低浓度方向运动.血液透析包括溶质的移动和水的移动,即血液和透析液在透析器(人工肾)内借半透膜接触和浓度梯度进行物质交换,使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和过多的电解质向透析液移动,透析液中的钙离子、碱基等向血液中移动.血液透析时建立一条稳定可靠的血管通路是顺利进行血液透析的基本保证,透析效果对患者长期存活有重要影响[1].颈内静脉长期留置导管对维持型血液透析患者具有心功能影响小、无需穿刺、血流量佳、透析充分、并发症少、使用安全方便、能长时间留置等优点,在血液透析中应用越来越普遍[2].现将我科32例颈内长期留置导管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文新元;鲁维维;杨莹;孙琴;张爱玲;王文婷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沙利度胺联合GP方案对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血清VEGF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沙利度胺联合GP化疗方案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生存质量及血清VEGF的影响.方法 66例NSCL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联用组36例给予沙利度胺+吉西他滨+顺铂,单化组30例只给与吉西他滨+顺铂;观察治疗两个周期后两组的临床疗效、生存质量及血清VEGF的下降水平.结果 联用组的化疗有效率(47.21%)高于单化组(40.54%),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组生存质量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P<0.05),联用组的血清VEGF(467.8±114.6)水平较单化组(531.6±134.2)下降明显(P<0.05).结论 沙利度胺联合GP方案未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但能降低血清VEGF,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黄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海岛官兵常见皮肤病的中药外治法

    驻扎海岛的部队官兵因训练生活环境恶劣,皮肤病发病率较高,影响部队战斗力,而中药外治法在皮肤病治疗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对于在海岛官兵中常见的手足癣、日光性皮炎、湿疹、虫咬性皮炎等有良好疗效.

    作者:赵河通;李元;苏永华;张慧卿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抗生素在急诊内科中的临床应用情况分析

    目的 探讨急诊内科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内科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的抗生素使用情况及效果,总结抗生素在急诊内科的合理应用.结果 急诊内科涉及应用抗生素的疾病主要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急性肺炎、感染性腹泻、尿路感染等.联合应用占整个抗生素处方的53.76%,经验用药正确率81.08%.结论 急诊内科感染性疾病发病紧急,病情危重,一般都等不及感染病原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就要对患者作出用药判断,因此抗生素的经验性用药占据很大比例,因此,临床医生要加强学习、不断总结,对各种疾病的临床症状及表现有深入的认识,才能提高经验性用药的准确率.

    作者:李三鲁;李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膀胱部分切除术中吡柔比星肿瘤基底部注射加即刻灌注预防切口复发和种植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患者行膀胱部分切除术中使用吡柔比星术中肿瘤基底部注射加即刻灌注,以预防切口局部复发和种植的临床效果.方法 82例接受膀胱部分切除术患者,分别采取术中肿瘤基底部注射加即刻灌注和术后灌注对照组,对术后复发和切口种植、毒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 围术期并发尿路刺激症32例(39%),伤口感染2例(2.4%),无围术期死亡患者,手术并发症两组无差别,吡柔比星术中肿瘤基底部注射加即刻灌注术后切口复发种植发生率和发生时间低于对照组.结论 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患者行膀胱部分切除术中使用吡柔比星术中肿瘤基底部注射加即刻灌注能有效降低切口种植复发的发生率,方法简单、安全.

    作者:彭启伦;张洪敏;夏川;杨凡;潘向东;苏琪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FTY720在多发性硬化治疗作用中的研究进展

    多发性硬化( Multipe sclerosis,MS)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激素等免疫抑制剂是其主要治疗方法.芬戈莫德(FTY720)是一种从冬虫夏草中分离出来的鞘氨醇1—磷酸盐受体抑制剂,具有促进淋巴细胞归巢、诱导淋巴细胞凋亡及免疫耐受、抑制T淋巴细胞活性等作用,而发性硬化(MS)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免疫性疾病,FTY720作为一种新型的免疫抑制剂治疗复发一缓解型MS,在二期临床试验和三期临床试验中显示着安全有效.已经于2010年9月被美国FDA批准上市,开辟了MS(复发-缓解型)治疗的全新途径.本文从FTY720的基本结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免疫抑制中的相关作用和在MS临床治疗中的效果综述如下.

    作者:潘祺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肾上腺髓质素与高血压研究进展

    高血压、冠心病等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的慢性疾病,随着科学发展,医疗水平的提高,其发生发展,参与因素及治疗已经成为当今关注的热点.肾上腺髓质素(adrenomedullin,ADM)是1993年由Kitamura等从人类嗜铬细胞瘤组织中提取的一种生物活性肽.ADM在体内分布广泛,与心血管系统疾病关系密切.我们结合文献报道对ADM与高血压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陈海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小肠缺血再灌注研究进展

    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uperfusion injury,IRI)是在缺血的基础上恢复血流后,加重组织器官的损伤的现象,是外科常见的一种损伤.由Sewell在1955年结扎狗冠状动脉后首先发现,并在之后的大量动物实验中普遍得到证实.IRI在严重感染、休克、创伤、心肺功能不全、肠移植等病理生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小肠缺血再灌注除了会引起局部组织的损伤外,更会由于细菌和毒素的释放,会诱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甚至多脏器功能衰竭,是小肠移植术后早期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者:谢云飞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颈椎骨折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诊断

    目的 总结颈椎骨折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诊断体会.方法 将我科2000年1月~2011年2月收治的311例颈椎骨折患者按处理措施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对照组148例患者共发生19例DVT,发生率为12.83%,其中无脊髓损伤患者1例,不完全性颈脊髓损伤患者13例,完全性颈脊髓损伤患者5例.观察组163例患者共发生9例DVT,发生率为5.22%,其中无脊髓损伤患者无1例发生,不完全性颈脊髓损伤患者发生6例,完全性颈脊髓损伤患者发生3例.两组DVT发生率经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分别有1例因肺动脉栓塞死亡,其余患者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颈椎骨折患者中,伴有脊髓损伤、多发伤者更易发生DVT.采取综合预防措施可有效预防颈椎骨折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及时诊断对预后至关重要.

    作者:吴韬韬;朱宗波;叶飞;冯大雄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浅议临终关怀在军队干休所的应用

    临终关怀在我国尚属新兴事业,临终关怀广义的说就是让逝者走得身心安宁,生者得到大的抚慰.军队离退休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他们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发展贡献了毕生的精力,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因此,临终关怀在军队干休所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彭建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借鉴美国经验,浓厚高原军事医学学术氛围

    美国是目前世界上的科研强国,有着健全的科技体制,很多方面值得我们学习.学术氛围是一个学校的生存之道,牵涉到大学中的科技、教学人员与学生,良好的学术氛围对每人都有利,可以促进每人成才.本文就如何借鉴美国浓厚学术氛围的方法,结合本单位实际,进行阐述.

    作者:罗勇军;周其全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针灸结合尼莫地平治疗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针灸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MCI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组和药物组,每组30例.药物组单使用尼莫地平治疗,针药组在使用尼莫地平的同时运用针灸治疗.共治疗8周;治疗前、治疗4周和8周后分别进行MMSE量表检测.结果 两个试验组分组均衡,具有可比性.治疗4、8周后两个组MMSE量表得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增加(P<0.01),针药组在8周后MMSE量表得分显著高于药物组(P<0.01).结论 针灸联合尼莫地平对MCI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并且其疗效优于单独使用尼莫地平.

    作者:赵煜;刘军;刘耀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两种手术方法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在胆囊结石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08年1月~2011年2月于本院采用手术方式进行治疗的94例胆囊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47例和对照组(开腹胆囊切除术组)47例,后将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小于对照组,排气时间及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胆囊结石治疗中的效果要优于开腹胆囊切除术,安全性也较好.

    作者:罗桂林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血栓通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肺动脉压和BNP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血栓通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肺动脉压和BNP的影响.方法 将54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8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采用抗感染、解痉、祛痰、吸氧等常规综合治疗措施;实验组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血栓通0.5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每日一次,14天为一疗程.两组病例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肺动脉压和BNP水平.结果 实验组治疗后肺动脉压和BNP水平明显下降,与实验组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相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本研究表明血栓通可降低肺动脉压和BNP,可用于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作者:杨冬梅;陈小菊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拔牙与否的选择

    安氏Ⅱ类2分类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错(牙合)畸形.长期以来,正畸界对此类错(牙合)是否需要拔牙矫治存在颇多争议,正畸医生对此类患者行拔牙矫治均十分慎重.本文就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是否需要采取拔牙矫治及影响拔牙的因素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作者:蒋亚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电切综合症的防治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导致电切综合症(TURS)的原因与防治方法.方法 对24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行TURP术,术前对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心律失常等高危患者行充分的内科治疗;术中静脉滴注5%氯化钠溶液,手术时间超过1h者静脉推注速尿;控制手术时间和创面出血,监测血常规和血钠,术后随访1~3个月.结果 仅4例发生TURS先兆,无TURS发生,未出现死亡病例.结论 在TURP中,采取综合措施防治TURS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术中静脉滴注5%氯化钠溶液比静滴林格氏液更有积极意义,应用利尿剂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程勇;吴强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卵巢黄体破裂27例分析

    目的 探讨黄体破裂的发病规律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27例黄体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黄体破裂大多发生于月经周期第20~23天,突然发作性下腹疼痛,很容易被误诊误治.结论 临床医生应重视该疾病的诊断避免误诊误治.

    作者:邱洁 刊期: 2012年第01期

西南军医杂志

西南军医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