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扩张型心肌病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术后的护理

秦钰萍;李万敏;胡昕;向娟;吴成慧;陈丽娴

关键词:扩张型心肌病,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护理
摘要: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以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栓塞为基本特征.终末期心力衰竭和恶性心律失常是导致DCM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在没有抗心室重构的治疗策略之前,DCM患者在出现心力衰竭症状后5年存活率仅40%~50%.虽然抗心肌重构药物能延缓部分患者的病程,但大部分患者的病情仍呈进行性发展.DCM后期往往存在左右心室收缩不同步,严重影响血流动力学.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是近年来开展的一项新技术,即通过植入三腔起搏器,协调房室顺序收缩及左右心室的同步收缩,减少功能性二尖瓣返流,改善心衰症状,且同时带有体内除颤功能的三腔起搏器( CRT - D)还能减少因恶性心律失常造成的猝死.我院在2008年6月~2010年12月间共在5例DCM患者中行CRT和CRT -D植入术,术后效果良好,现将护理经验报道如下.
西南军医杂志相关文献
  • 卵巢黄体破裂27例分析

    目的 探讨黄体破裂的发病规律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27例黄体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黄体破裂大多发生于月经周期第20~23天,突然发作性下腹疼痛,很容易被误诊误治.结论 临床医生应重视该疾病的诊断避免误诊误治.

    作者:邱洁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结合珠蛋白对脑出血后脑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脑水肿形成是脑出血(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继发性损伤的重要过程之一,是造成ICH患者神经功能严重缺损、致死的主要原因,其发生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超早期脑水肿是血浆蛋白渗出和血凝块回缩所致,其后凝血过程中释放的凝血酶参与了脑水肿的形成.脑水肿形成的高峰期一般在ICH发病后3~5天,此过程的机制为复杂,至今尚无定论.有研究表明,红细胞溶解后释放的血红蛋白(hemoglobin,Hb)及其降解产物在此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罗志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扩张型心肌病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术后的护理

    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以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栓塞为基本特征.终末期心力衰竭和恶性心律失常是导致DCM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在没有抗心室重构的治疗策略之前,DCM患者在出现心力衰竭症状后5年存活率仅40%~50%.虽然抗心肌重构药物能延缓部分患者的病程,但大部分患者的病情仍呈进行性发展.DCM后期往往存在左右心室收缩不同步,严重影响血流动力学.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是近年来开展的一项新技术,即通过植入三腔起搏器,协调房室顺序收缩及左右心室的同步收缩,减少功能性二尖瓣返流,改善心衰症状,且同时带有体内除颤功能的三腔起搏器( CRT - D)还能减少因恶性心律失常造成的猝死.我院在2008年6月~2010年12月间共在5例DCM患者中行CRT和CRT -D植入术,术后效果良好,现将护理经验报道如下.

    作者:秦钰萍;李万敏;胡昕;向娟;吴成慧;陈丽娴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针灸结合尼莫地平治疗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针灸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MCI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组和药物组,每组30例.药物组单使用尼莫地平治疗,针药组在使用尼莫地平的同时运用针灸治疗.共治疗8周;治疗前、治疗4周和8周后分别进行MMSE量表检测.结果 两个试验组分组均衡,具有可比性.治疗4、8周后两个组MMSE量表得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增加(P<0.01),针药组在8周后MMSE量表得分显著高于药物组(P<0.01).结论 针灸联合尼莫地平对MCI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并且其疗效优于单独使用尼莫地平.

    作者:赵煜;刘军;刘耀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老年人胆囊结石切除术围术期的护理体会

    我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近年来老年人的比率呈上升趋势.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生理、心理、病理都与青年人有较大差异,常合并有心、肺、肾等重要器官疾病.胆囊结石多以急症就诊,加之老年人的反应性差,又合并有老年性疾病,诊治有一定困难,同时也给护理工作增加一定难度.因此,掌握胆囊结石的老年病人病理、生理特点,总结护理经验,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我们对500例老年人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何艳;刘俊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7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效果.方法 治疗组35例常规抗结核对症治疗,并予隔日胸穿后胸腔内注射尿激酶,对照组35例进行胸穿后胸腔内不注射尿激酶作为对照.均至经B超检查胸水减少到不宜穿刺为止,观察患者胸水吸收情况及胸膜肥厚情况.结果 胸水1月以内吸收者,治疗组27例,占77.14%,对照组为14例,占40%;胸膜肥厚发生率,治疗组11例,占31.43%,对照组为19例,占54.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规律抗结核治疗下配合胸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胸水量、胸水吸收时间明显缩短,并可防止胸膜肥厚,改善肺功能.

    作者:刘奇利;晏咏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应激条件下老年身心疾病的护理体会

    近年来地震、海难、房屋倒塌、雪灾、火灾等突发事件不断发生,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和人身安全带来巨大威胁,灾难有时无法避免,但救护无时不刻存在.在不同条件下,面对毫无准备的突发事件,老年人群如何妥善处理应激条件下的身心疾病,从容面对大灾大难,医护人员又如何在接收老年人群突发身心疾病的过程中护理得当,是临床医护人员不容忽视的新课题,现将我们老年病区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段玉琴;李嘉颖;陈邱玲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泵的安全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的安全护理.方法 对我科2007年8月~2010年8月102例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泵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通过护理人员对胰岛素泵操作前的精心准备、胰岛素泵熟练的操作、带泵后的精细护理等综合性管理措施,102例患者用胰岛素泵治疗后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血糖波动小,无低血糖发生,治疗安全、有效.结论 胰岛素泵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选择,只要操作得当,精细护理,控制血糖不仅有效,而且安全.

    作者:刘小群;樊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中药熏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knee osteoarthritis,KOA),有时亦称为增生性膝关节炎.大多因年龄增长,膝关节软骨变性,软骨下骨质疏松样病变并在关节边缘有骨赘形成的一种中老年多发病[1].此病发生系自然演变的结果,无根治办法,如何有效简便有效减轻症状改善关节功能,是临床努力的方向,我们近5年来采用中药熏洗疗法对720例KOA患者进行治疗,简便有效,副作用少,报道如下.

    作者:王燕良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留学生医学微生物学全英文教学体会

    针对来华医学留学生教学的特殊性,结合医学微生物学学科特点,探讨优化医学微生物学教学的方法,为提高医学留学生全英文教学水平提供参考.

    作者:胡晓艳;姜梁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肠易激综合症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肠易激综合症(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胃肠道疾病,以腹痛、腹部不适和排便习惯改变为主要特征,常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经检查可以排除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目前认为本病是一种功能性肠道疾病[1].在西方国家IBS发病率为10%~15%[2],而在中国由于地域,人种不同,各地发病率有所不同,北京地区的发病率为0.82%,广州地区则为5.6%.以罗马Ⅲ诊断标准,根据大便的性状将IBS分为便秘型IBS( IBS - C),腹泻型IBS( IBS - D)和混合型(IBS-M)[3],各型之间可以相互转换,以IBS-C和IBS-M型之间转换为多见.

    作者:赵靖;郑驰;刘曦;许贲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FTY720在多发性硬化治疗作用中的研究进展

    多发性硬化( Multipe sclerosis,MS)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激素等免疫抑制剂是其主要治疗方法.芬戈莫德(FTY720)是一种从冬虫夏草中分离出来的鞘氨醇1—磷酸盐受体抑制剂,具有促进淋巴细胞归巢、诱导淋巴细胞凋亡及免疫耐受、抑制T淋巴细胞活性等作用,而发性硬化(MS)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免疫性疾病,FTY720作为一种新型的免疫抑制剂治疗复发一缓解型MS,在二期临床试验和三期临床试验中显示着安全有效.已经于2010年9月被美国FDA批准上市,开辟了MS(复发-缓解型)治疗的全新途径.本文从FTY720的基本结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免疫抑制中的相关作用和在MS临床治疗中的效果综述如下.

    作者:潘祺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炎症反应在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常发生在肺移植、心肺联合移植、肺切除术、肺动脉血栓切除术、体外循环等临床工作中.目前认为炎症反应是LIRI的主要机制之一,炎症反应引起细胞因子及中性粒细胞(PMN)所介导的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EC)损伤等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就LIRI中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作者:饶汕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脑脊液生化指标与影像学改变对诊断的意义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痴呆的发病率不断增加.阿尔茨海默病(AD)是常见的痴呆类型,且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医疗护理费用多的疾病之一[1].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MIC)是近40年来综合研究形成的新概念,早由Kral提出良性老年性健忘(BSF,benign senescentforgeffulness)描述老年人年龄相关的早期记忆损害[2].20世纪80年代后期Reisberg提出了MCI概念[3]后,进一步研究提出MCI诊断可以帮助早期识别某些可能进展为AD的高危人群.许多学者认为MCI代表AD的极早期阶段.早期确诊MCI,可预防或推迟AD的发生.早期的MIC临床症状模糊且不明显,因此需要一些生物学标志以及影像学来帮助诊断.近年来关于AD患者脑脊液的TAU蛋白与Aβ42成为研究热点课题,相关因子是否在MIC阶段即出现具有诊断意义的改变,以及相关的影像学的变化,本文对此涉及的内容综述如下.

    作者:李经晶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非接触式眼压测量法在青光眼患者检查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青光眼患者使用非接触式眼压测量对其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因素和护理干预方法.方法 对318例(425眼)青光眼患者采用非接触式眼压计(NCT)测量眼压,记录结果并计算测量失败率,分析主要影响因素.结果 318例(425眼)青光眼患者,出现眼压测量结果提示不准确或3次测量数据读数差值> 2mmHg者共计85例(97眼),失败率为22.82%.结论 非接触式眼压测量法目前在青光眼患者检查中应用越来越普遍,其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可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但这些影响因素是可以预见并减少至有个别影响因素是可以消除的,故及时采取有效护理干预措施可降低测量失败率,提高眼压测量的准确性,为青光眼患者制定有效治疗方案提供准确的依据.

    作者:裴惠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自发性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防治研究进展

    自发性脑出血占全部脑卒中患者约15%,其中有18%~ 38%的病人早期会发生血肿扩大,从而使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和预后差的风险增加,因此增加对早期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早期血肿扩大的认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自发性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原因和危险因素以及血压管理和rFVIIa的应用,外科手术疗效进行回顾与评价,希望对临床工作有所裨益.

    作者:邓川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18例护理体会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简称主动脉夹层)是因在内因或外力作用下主动脉内膜破裂,高压血流冲入血管壁的中层而形成血肿,血肿沿主动脉壁中层延伸剥离,是主动脉疾病中常见的灾难性疾病.本病起病急剧,发病24h内死亡率高达40%[1].因此严密观察病情,有效的心理护理和基础护理,观察和控制好血压以及做好疼痛护理是降低死亡率,促进患者康复的关键.2010年3月~2011年8月,我科共收治主动脉夹层患者18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罗良琴;刘惠;金素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转移因子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转移因子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5年1月~2009年12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96例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转移因子进行治疗,后将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效时间、退热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显效时间、退热时间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状态优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转移因子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好,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免疫状态,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陈熙周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骨科患者在社区卫生中心的康复护理探讨

    随着医学护理模式的发展,康复护理的观念也发生了转变,由传统的医学治疗向多元化综合治疗的护理方向转变.其主要目的是尽早使康复工作付诸实施并不间断,以帮助患者恢复到佳状态.骨科疾病有治疗时间长,康复效果慢等特点,部分患者必然由大医院康复科转入当地社区继续康复[1].社区护士予以科学的康复护理指导,对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骨科患者的社区康复护理进行探讨.

    作者:陈卫红;唐翠萍;王志琼;靳学芬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微创钢板固定技术结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Ⅲ型Pilon骨折25例分析

    目的 探讨经皮微创钢板固定技术(MIPPO)结合解剖型锁定加压钢板(LCP)治疗Ⅲ型Pilon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2007年6月~2010年6月采用MIPPO技术结合LCP治疗的Ⅲ型Pilon骨折25例,其中男16例,女9例;年龄18~62岁,平均39.2岁.根据Ruedi-Allgower分型标准,均为Ⅲ型.结果 本组随访时间8~24个月,平均12个月,所有病例均骨性愈合,愈合时间6~10个月.根据Mazur评分标准,优15例,良7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8%.结论 应用MIPPO技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Ⅲ型Pilon骨折创伤小,能减低对骨折处血运的干扰,提高骨折愈合率,是治疗Ⅲ型Pilon骨折的理想的方法.

    作者:杨国奇;晋琼玉;刘光勇 刊期: 2012年第01期

西南军医杂志

西南军医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