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转移因子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

陈熙周

关键词:小儿, 呼吸道感染, 转移因子, 疗效, 安全性
摘要:目的 探讨转移因子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5年1月~2009年12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96例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转移因子进行治疗,后将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效时间、退热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显效时间、退热时间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状态优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转移因子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好,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免疫状态,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西南军医杂志相关文献
  • 浅析临床护理的常见风险及防范措施

    随着医疗法制建设的逐步完善,公民维权意识越来越强,对医疗护理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护理风险始终贯穿在护理操作、处置、抢救等各环节的过程中,有时即使是极为简单或看似微不足道的临床活动都带有风险,作为临床护士,面对工作中潜在的风险,有效地防范护患纠纷,减少护理投诉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我们结合多年的临床护理体会,就此分析如下.

    作者:方芳;陈永红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研究进展

    伊马替尼已作为一线选择治疗慢性期CML,可以使大多数患者取得完全血液学的缓解和细胞遗传学缓解.大多数慢性期CML伊马替尼抑制患者治疗缓解后,转换用新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达沙替尼和尼罗替尼.第二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达沙替尼,尼罗替尼对BCR/ABL融合基因(Bcr/Abl fusion gene)具有更强的抑制作用,并能够克服BCR/ABL激酶变异而产生的耐药(T315I变异除外).通过伊马替尼预处理和尼罗替尼治疗CML病人,进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本文就此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程科研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蛛网膜下腔出血40例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总结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表现、病理生理机制及治疗效果,提高临床救治水平.方法 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经头颅CT及MRI检查,部分经腰穿脑脊波验证,临床确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40例,均予脱水降颅压、止血、抗血管痉挛等治疗,统计分析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头痛持续时间、头痛缓解天数,头痛激烈程度,血管痉挛的发生率,出现再出血甚至死亡的概率.结果 40例患者均出现程度不同的头痛,平均疼痛持续时间为11天,其中治疗过程中需维持服用止痛剂缓解症状的27例,出现血管痉挛表现3例,再发性出血2例,合并坠积性肺炎8例,合并脑梗塞2例,死亡4例.结论 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病率高,临床症状重,来势凶险,出现脑血管痉挛、再出血等并发症的患者预后较差,致死、致残率较高.

    作者:王俊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拔牙与否的选择

    安氏Ⅱ类2分类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错(牙合)畸形.长期以来,正畸界对此类错(牙合)是否需要拔牙矫治存在颇多争议,正畸医生对此类患者行拔牙矫治均十分慎重.本文就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是否需要采取拔牙矫治及影响拔牙的因素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作者:蒋亚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国外航空母舰牙科资源配置及勤务保障研究

    航空母舰是一种以舰载机为主要作战工具的大型水面战舰,攻防兼备,作战能力强,是现代战争中具综合实力的海上平台,也拥有齐全医疗设备,相当于1所小型医院,拥有很强的医疗能力.牙科部门是航母10个主要作战部门之一,对航母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外军都高度重视航母牙科勤务发展,并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牙科勤务保障体系,很值得我军借鉴,本文就国外航空母舰牙科资源配置及勤务保障体系进行了初步总结和研究.

    作者:李广文;王军;张燕;李卉;李刚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转移因子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转移因子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5年1月~2009年12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96例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转移因子进行治疗,后将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效时间、退热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显效时间、退热时间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状态优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转移因子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好,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免疫状态,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陈熙周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hs-CRP及BNP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血浆中的高敏C-反应蛋白(hs -CRP)及脑钠肽(BNP)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健康体检者28例,稳定性心绞痛31例,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93例,其中ACS组再分为不稳定性心绞痛(UA)30例和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 31例,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STEMI)组32例,采用酶联免疫法分别测其hs - CRP及脑钠肽浓度.结果 ACS患者血浆hs - CRP、BNP浓度明显升高,心肌梗死患者又显著高于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浆hs - CRP、BNP浓度检测可为急性冠脉综合症诊断及预后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李勇;夏腾飞;吴征臻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右颈内静脉长期留置导管在血液透析中的使用和护理

    血液透析是指溶质通过半透膜,从高浓度溶液向低浓度方向运动.血液透析包括溶质的移动和水的移动,即血液和透析液在透析器(人工肾)内借半透膜接触和浓度梯度进行物质交换,使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和过多的电解质向透析液移动,透析液中的钙离子、碱基等向血液中移动.血液透析时建立一条稳定可靠的血管通路是顺利进行血液透析的基本保证,透析效果对患者长期存活有重要影响[1].颈内静脉长期留置导管对维持型血液透析患者具有心功能影响小、无需穿刺、血流量佳、透析充分、并发症少、使用安全方便、能长时间留置等优点,在血液透析中应用越来越普遍[2].现将我科32例颈内长期留置导管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文新元;鲁维维;杨莹;孙琴;张爱玲;王文婷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肠易激综合症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肠易激综合症(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胃肠道疾病,以腹痛、腹部不适和排便习惯改变为主要特征,常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经检查可以排除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目前认为本病是一种功能性肠道疾病[1].在西方国家IBS发病率为10%~15%[2],而在中国由于地域,人种不同,各地发病率有所不同,北京地区的发病率为0.82%,广州地区则为5.6%.以罗马Ⅲ诊断标准,根据大便的性状将IBS分为便秘型IBS( IBS - C),腹泻型IBS( IBS - D)和混合型(IBS-M)[3],各型之间可以相互转换,以IBS-C和IBS-M型之间转换为多见.

    作者:赵靖;郑驰;刘曦;许贲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乌司他丁对多发伤病人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多发伤病人治疗价值.方法 将6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不加任何干预;乌司他丁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30万U静脉滴注,每8小时1次.比较两组病人住ICU时间及使用呼吸机时间.结果 乌司他丁组病人住ICU时间及使用呼吸机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使用乌司他丁可通过抑制炎性介质释放以保护患者各器官功能,从而降低患者死亡率.

    作者:谢红;张雅卫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血红素氧合酶-1和抵抗素在非酒精性肝病中的作用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种以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质沉积为特征,但无过量饮酒史的临床综合征.NAFLD疾病谱包括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NASFL)、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NASH相关肝纤维化和肝硬化.NAFLD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至今尚未完全阐明.氧化应激与胰岛素抵抗可能是其发病的中心环节.本文主要综述血红素氧合酶-1(HO -1)和抵抗素在非酒精性肝病中作用.

    作者:王文强;李昌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骨科患者在社区卫生中心的康复护理探讨

    随着医学护理模式的发展,康复护理的观念也发生了转变,由传统的医学治疗向多元化综合治疗的护理方向转变.其主要目的是尽早使康复工作付诸实施并不间断,以帮助患者恢复到佳状态.骨科疾病有治疗时间长,康复效果慢等特点,部分患者必然由大医院康复科转入当地社区继续康复[1].社区护士予以科学的康复护理指导,对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骨科患者的社区康复护理进行探讨.

    作者:陈卫红;唐翠萍;王志琼;靳学芬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卵巢黄体破裂27例分析

    目的 探讨黄体破裂的发病规律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27例黄体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黄体破裂大多发生于月经周期第20~23天,突然发作性下腹疼痛,很容易被误诊误治.结论 临床医生应重视该疾病的诊断避免误诊误治.

    作者:邱洁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简易封闭负压引流治疗高原难愈性创面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简易封闭负压引流治疗高原地区难愈性创面的疗效.方法 使用简易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处理西藏地区10例难愈性创面,结合游离皮片移植或皮瓣移植术封闭创面.结果 创面全部治愈,其中1例二期缝合,5例游离植皮覆盖,4例轴型皮瓣修复.结论 简易封闭负压引流是治疗高原地区难愈性创面的有效方法,可明显缩短创面二期处理时间,促进创面愈合,且成本低,适于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推广.

    作者:丁国兵;赵忠诚;土登次成;肖承志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借鉴美国经验,浓厚高原军事医学学术氛围

    美国是目前世界上的科研强国,有着健全的科技体制,很多方面值得我们学习.学术氛围是一个学校的生存之道,牵涉到大学中的科技、教学人员与学生,良好的学术氛围对每人都有利,可以促进每人成才.本文就如何借鉴美国浓厚学术氛围的方法,结合本单位实际,进行阐述.

    作者:罗勇军;周其全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36例阑尾炎穿孔病人观察分析及护理

    阑尾炎是临床腹部外科常见多发病,其治疗以阑尾切除为主.因小儿不能提供病史,大网膜发育不全及盲肠位置较高,老年患者对疼痛反应不敏感,腹肌薄弱,防御功能减退.医学知识缺乏,由于病情特殊或贻误可造成穿孔,为此特殊病人术前用心观察和术后精心护理显得尤其重要.现将我院2006年1月~2010年12月共收治36例阑尾穿孔病人观察情况及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唐建英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致病机制基础研究进展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目前世界上第四大致死性疾病(仅次于冠心病,脑血管疾病,急性呼吸系统感染,与艾滋病并列).在中国40岁以上人群中COPD患病率高达8.2%.根据卫生部公布的数据,在我国城镇居民死亡原因排行榜中,呼吸系统疾病仅次于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位居第四,而在农村居民中,其死亡率甚至高于心血管疾病而列第三位[1].呼吸系统疾病高罹患、高死亡的现状令人忧虑.

    作者:袁娇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论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医院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医院文化是医院的软实力,医院文化也有一个传承与创新的过程.本文从基础文化、核心文化、保障文化、形象文化四个方面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医院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作者:赵升阳;张雨龙;严枫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COPD中的研究进展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M - CSF)可促进粒细胞、巨噬细胞的增殖、分化及功能成熟.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气道不完全可逆性阻塞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在COPD患者的气道、肺实质和肺血管中均存在着慢性炎症,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等均参与了COPD的慢性炎症过程.通过研究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 -CSF)与气道炎症细胞的关系,以及气道炎症细胞在COPD中的作用机制,可以进一步探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 -CSF)与COPD的形成与发展的关系.本文结合文献报道作一综述.

    作者:王媛媛;李国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肝性脑病的早期观察护理及预防

    目的 总结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肝性脑病的护理措施,以提高临床护理水平.方法 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发肝性脑病患者早期观察,早期诊断,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结果 37例患者及时发现肝性脑病的先兆,去除诱因,及早控制肝昏迷的发展,预后较好.结论 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肝性脑病患者早期的观察及护理干预,对及时治疗与控制疾病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李倩;易瑜 刊期: 2012年第01期

西南军医杂志

西南军医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