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生儿窒息复苏58例体会

彭芳;杨文敏;晏咏梅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 复苏
摘要: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的诱因及复苏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1年6月58例窒息新生儿临床资料.结果 新生儿窒息治愈出院55例,家长放弃治疗1例,死亡2例.结论 加强孕期保健,积极治疗并发症及合并症,适时终止妊娠,提高产科、儿科医务人员技术,是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的有效措施,正确的复苏及加强复苏后的护理,是降低新生儿窒息死亡的重要措施.
西南军医杂志相关文献
  • NO与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也可能与一些慢性肾脏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关.一氧化氮是一种由内皮细胞释放的血管活性物质,可介导血管的舒张反应.体内血管内皮细胞、血小板、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神经组织在一定刺激下均可产生一氧化氮.作为生物体内产生的十分重要的信使分子,一氧化氮在肾血流灌注、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以及管球反馈等肾机能的调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章对近年来一氧化氮在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重要作用做一综述.

    作者:梁宇;胡晓松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护理体会

    异位妊娠是严重危害妇女健康和生命的妇产科疾病,其发病率占妊娠的1.5%[1].近年来,由于妇科医师对异位妊娠认识的提高,血β - HCG测定方法准确性及阴道超声诊断技术的提高,使大多数异位妊娠在早期就能得到明确诊断,为保守性治疗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回顾我科2009年6月~2011年6月收治异位妊娠患者中,采用甲氨蝶呤肌肉注射保守治疗的28例全程护理情况介绍如下.

    作者:声云凤;刘奇利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三联疗法治疗十二指肠溃疡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胃安平(复方石菖浦碱式硝酸铋)、雷尼替丁、阿莫西林分散片(简称三联疗法,以下同)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疗效.方法 本组60例患者,男40例,女20例;年龄16 ~ 35岁.全部胃镜确诊,门诊治疗;胃安平,口服,3片/次、3次/d,饭后服用,嚼碎温开水送服,两个月为1个疗程;雷尼替丁150mg/次、2次/d,两个月为1个疗程;阿莫西林分散片0.5g/次,3次/d,半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 服药两周后患者自觉症状完全缓解,两个月后胃镜复查,56例溃疡消失,治愈率为93.3%;3例好转,1例无效.追踪1年,1例复发.结论 三联疗法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效果较好.

    作者:平天洲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滑膜软骨瘤病的影像学表现和病理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滑膜软骨瘤病的影像学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滑膜软骨瘤病的影像资料.结果 男性14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45岁.膝关节13例,髋关节6例,肘关节2例.21例共26个关节均可见单发或多发游离体,有大量关节积液,不同程度的滑膜增厚,其中1例合并树枝状脂肪瘤;骨化的游离体T1WI、T2WI均呈高信号,在脂肪抑制序列上为低信号,钙化的游离体T1WI、T2WI均呈低信号,未钙化的游离体均为中等信号;增强扫描游离边缘及关节滑膜均显著强化.结论 滑膜软骨瘤病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点,术前影像学检查对于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冯丰坔;陈友兰;方维;成喜欢;刘年元;曹火乃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西藏地区女童阴道结石1例

    1病例介绍女童,藏族,6岁,因“下腹胀痛伴尿失禁2d”入院.3年前有不规则阴道出血史,量少,持续约1月,未经诊治自愈,无明确外伤史.查体:一般情况较好,各项生命体征平稳,腹部平软,肝、脾未扪及,双肾区无明显叩痛;膀胱区膨隆,压痛;阴道口无红肿及异常分泌物;肛门指检因患儿不配合无法施行.实验实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肾功均正常.入院诊断:尿路感染,尿潴留,充溢性尿失禁.立即予导尿,见尿道通畅,引流尿液清亮.留置尿管后行腹部平片检查,提示耻骨联合区椭圆形高密度致密影,边界光滑.CT检查提示直肠与尿道间高密度影,考虑阴道内异物可能.在麻醉下见阴道内有异物,钳出为一枚3cm×2cm×1cm结石,表面光滑,结石前端靠近阴道口处有一米粒大小柱状体向前方突出.置入膀胱镜检查见阴道前壁距离阴道口5mm出有一直径3mm瘘口与尿道相通.后诊断:尿路感染,阴道结石,尿道阴道瘘,尿潴留,尿失禁.留置尿管1周,拔除尿管,排尿通畅、尿失禁消失后出院.

    作者:李少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甲氨喋呤联合活血散治疗剖宫产后子宫切口妊娠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甲氨喋呤联合活血散治疗剖宫产后子宫切口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1年6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48例剖宫产后子宫切口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单纯再用甲氨蝶呤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活血散进行治疗,后将两组患者的成功率、出血时间、住院时间、满意度、检测项目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研究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出血量小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及检测项目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甲氨喋呤联合活血散治疗剖宫产后子宫切口妊娠的临床疗效较好,且可显著降低不良反应,临床上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立清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超声乳化治疗白内障的舒适护理与常规护理的疗效比较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对超声乳化治疗白内障的护理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0年9月收治的白内障患者135例,均行超声乳化治疗,采用遵照知情同意原则随机分为两组,采用常规围术期护理的67例为对照组,采用舒适护理的68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分析两组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8.5%、97.0%,前者略高于后者,但无显著性差异x2=0.0002,P>0.05);观察组、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9%、13.4%,前者明显低于后者,组间有显著性差异(x2=4.8529,P<0.05).结论 对超声乳化治疗白内障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可以获得满意疗效,并且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彭用智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以“军卫一号”系统为基础的一体化医疗平台建设的几点体会

    按照总后卫生部的统一部署,“十二五”期间将在全军范围内推广“浙大中控新版电子病历系统”.新版电子病历系统在医护一体化工作站集成、电子病历数据查询,以及医疗数据综合展示方面具有特色,能够为临床医教研提供更具有深度的支持和服务.一体化医疗平台的搭建,可以融合PACS、LIS、合理用药系统、医保系统等,创建一个整合、统一的平台.我院是新版电子病历试点单位之一,我们在实施过程中摸索出了一些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王婕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高原营养对提高高原劳动能力的研究进展

    高原低氧环境造成人体急性高原反应和劳动能力下降,合理的高原营养有利于人体对高原低氧的快速习服,并增强在高原的劳动能力,特别对提高高原部队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高原营养在提高高原劳动能力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郑善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的成因与干预措施探讨

    医学科技、生活质量的超高速发展,对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职业素养、个人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护人员正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医护人员承担的责任重、工作强度大、时间长且不固定,因此带来了严重的精神及心理的压力和波动.其负面效应直接影响到医护人员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而大多医院管理者并未意识到其严重性,未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目前,职业倦怠已成为国内外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本文重点对职业倦怠的成因与干预措施进行了探讨.

    作者:杨曦;张桂祯;张新颜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医院质量查房中调研抗生素使用情况分析

    合理用药是从管理和使用的角度,以现代的、系统的、综合的医学和药学知识为指导,使药物的应用符合安全、有效、及时、方便和经济的要求.近年来,抗菌药物的滥用与耐药的现象十分普遍,为了解临床对抗菌药的使用情况,提高用药水平,本文就临床药师参加医疗质量查房对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现象进行了调查与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胡婷婷;雍小兰;董朝辉;肖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及曲面莺建(CPR)对下肢深静脉血栓(DTV)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5例临床诊断下肢DVT的患者行骨盆入口至踝关节全程MSCTV扫描.经肘正中静脉团注对比剂,应用对比剂智能跟踪技术,当 下腔静脉阈值达100 Hu时触发扫描.以髂总静脉、髂外静脉、股静脉、胭静脉及胫后静脉作为靶血管进行CPR成像,结合容积重建(VR)、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及原始断面图像作出诊断,全部病例下肢静脉MSCTV与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5例患者均显示深静脉血栓.各段靶血管均能得到全程清晰显示.静脉血栓在CPR上表现为“双轨征”或管腔节段性不规则狭窄或中断,患侧下肢静脉管腔横径较正常侧明显增粗.结论 MSCTA对下肢DVT的诊断具有明显优势.

    作者:张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无痛内镜下治疗晚期食道癌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无痛内镜治疗晚期食道癌的效果.方法 36例食道癌患者分观察组及对照组各18例.观察组选用丙泊酚进行全麻后,进行内镜下治疗,对照组不用麻醉进行普通内镜下治疗,对两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 无痛内镜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普通内镜治疗组.结论 无痛内镜下治疗是提高晚期食道癌患者生存质量,延长寿命的一种有效姑息治疗方法.

    作者:宋驰;王少华;陈红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米非司酮片治疗子宫肌瘤38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肌瘤的疗效.方法 应用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38例,与单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38例对比.结果 观察组有效31例,总有效率81.58%,对照组有效26例,总有效率6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能提高疗效,安全性好.

    作者:王德琪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贝伐单抗联合化疗治疗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现状与前景

    贝伐单抗(bevacizumab)是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单克隆抗体.研究证实,贝伐单抗联合治疗,能增加铂美为基础的双药化疗方案治疗进展期NSCLC的疗效.本文就贝伐单抗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杨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职业健康检查应注重体检者的心理需求

    职业健康检查和一般的门诊检查有所不同,健康人群多且集中,没有明确的目标疾病,以单位为团体体检.要做好职业健康检查工作,就应该掌握职业健康检查中体检者的心理需求特点.近2年来,我们体检科在深入基层体检服务中,调查了解职业健康检查中体检者的心理需求,进行了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我们在职业健康体检工作中的体会简述如下.

    作者:龙妍西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艾滋病口腔病损的研究进展

    艾滋病自1981年美国报道第一例病例以来在全球快速蔓延,近几年在我国病例报道较多.艾滋病发生过程中并发严重口腔病损的发生率高达94%.口腔病损不但作为艾滋病的首发症状还因口腔表现往往早于全身症状可作为早期确诊艾滋病的指标.口腔病损发生后带给患者极大的生活不适,不易治疗,所以引起了各国家乃至全球的广泛关注,本文就艾滋病口腔病损的治疗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宋成成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糖尿病的外科手术治疗进展

    糖尿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紊乱综合征,是常见的内科疾病.2型糖尿病(T2DM)是由于胰岛素相对不足或者周围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下降引起的血糖升高,同时也存在体内胰岛素分泌水平或峰值下降的情况,在进食后不能引起胰岛素分泌高峰的出现,导致血糖水平升高.传统的治疗方法分为饮食控制、口服降糖药物、胰岛素治疗等控制血糖水平,但不能预防其并发症的发生.因此,迫切需要探索更好的治疗手段.有证据表明减肥手术是一种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治疗方法.目前,欧美国家已有超过100万的糖尿病患者受益.在美国,每年就有约14万患者通过胃转流手术(Grastric Bypass,GBP)获得康复.本文对2型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趋势、治疗糖尿病的手术方式、手术疗效以及机理进行综述.

    作者:黄斌;赵少勇;周文浩;王昌松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早期乳酸清除率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预后判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早期乳酸清除率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预后判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09年6月~2011年6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90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后将两组患者治疗后6h、12h及24h的乳酸清除率、氧合指数、MAP、pH、血清hs - CRP、IL-6、IFN - γ、TNF -α水平、APACHEⅡ评分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 存活组6h、12h及24h的乳酸清除率高于死亡组,MAP、氧合指数、pH、IFN -γ高于死亡组,血清hs - CRP、IL-6、TNF -α水平、APACHEⅡ评分低于死亡组,并且所有患者中乳酸清除率≥10%者死亡率、呼吸衰竭及休克发生率均低于清除率<10%,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早期乳酸清除率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预后判断中的临床价值较高,可以反映患者的疾病状态和炎性状态.

    作者:钟俊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卒中单元管理模式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卒中单元管理模式治疗急性脑梗塞患者运动功能障碍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3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普通病房组42名、卒中单元组41名,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卒中单元在此基础上,在患者入院同时制定标准化操作程序,给予规范的综合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简式Fugl - Meyer运动量表,改良Barthel指数进行评定,同时比较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临床并发症.结果 两组的临床疗效、NIHSS、Fugl - Meyer和Barthel指数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卒中单元组显著优于普通病房组(P<0.01),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普通病房对照组(P<0.05),住院费用无差异(P>0.05),卒中单元患者肩关节半脱位、足下垂、足内翻、肩手综合征、肢体痉挛综合征、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显著低于普通病房组.结论 卒中单元病房治疗能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缩短病程,预防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胡明才;陈林 刊期: 2012年第02期

西南军医杂志

西南军医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