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原营养对提高高原劳动能力的研究进展

郑善军

关键词:营养素, 高原习服, 劳动能力
摘要:高原低氧环境造成人体急性高原反应和劳动能力下降,合理的高原营养有利于人体对高原低氧的快速习服,并增强在高原的劳动能力,特别对提高高原部队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高原营养在提高高原劳动能力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西南军医杂志相关文献
  • 中电导钙激活钾离子通道在肿瘤中的作用

    恶性肿瘤是一类以分化障碍为特征的异常病理增生性疾病,其中细胞的过分化、增殖、肿瘤细胞的迁徙与新生血管生成等是恶性肿瘤生长、转移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研究发现作为钾离子通道超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中电导钙激活钾离子通道(Intermediate- conductance Ca2+ -activated K+channel,IKCal)可以通过改变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及膜电位水平参与细胞间信号传递、基因表达与调控,在维持机体的内环境稳态、细胞的分化增殖等过程中起积极重要的作用,然而其数量、结构及功能的改变常常导致一些疾病的发生,甚至恶性肿瘤的形成.本文就IKCal生物学特性及其在肿瘤中的作用予以综述.

    作者:范凌晔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新生儿窒息复苏58例体会

    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的诱因及复苏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1年6月58例窒息新生儿临床资料.结果 新生儿窒息治愈出院55例,家长放弃治疗1例,死亡2例.结论 加强孕期保健,积极治疗并发症及合并症,适时终止妊娠,提高产科、儿科医务人员技术,是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的有效措施,正确的复苏及加强复苏后的护理,是降低新生儿窒息死亡的重要措施.

    作者:彭芳;杨文敏;晏咏梅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完全离断伤断指再植48例临床体会

    断指再植术是我院开展较早的一项手术,其适应证凡指体较完整、温缺血时间在10h以内[1],再植术后可获得一定功能者.随着显微技术的发展,断指再植技术也不断提高.本文总结我科2010.01 ~2011.01年48例断指再植的临床体会.

    作者:王凯;葛建华;薛兆龙;邓勇;鲁晓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在新生儿母乳性黄疸中的疗效评估

    目的 探讨对母乳性黄疸新生儿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母乳性黄疸新生儿200例,随机分为有可比性的两组,其中对照组70例,给与常规的针对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护理;观察组1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与抚触护理.对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儿黄疸指数低于第3d、第5d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降低更明显;观察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为(3.80±1.64)d,明显少于对照组(5.92±2.67)d.以上比较差别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儿家长对护理非常满意者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有可比性(P<0.05);但是两组患儿家长对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母乳性黄疸的新生儿实施必要的护理干预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张光琼;唐家燕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炎症、他汀类药物与慢性肾脏病

    慢性肾脏病(CKD)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心血管疾病是CKD晚期的重要并发症及主要死亡原因.CKD患者普遍存在微炎症状态及脂代谢紊乱,它们与CKD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密切相关.他汀类药物可通过降脂、抗炎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然而,近有大的临床实验显示,在存在慢性炎症的疾病中,他汀类药物并不能改善预后,提示炎症可能影响其疗效.

    作者:邓永花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青光眼的治疗进展

    本文就近年来在青光眼新的治疗方法,从药物、手术及药物联合手术治疗,中西医联合治疗方面进行了综合叙述,目的在于将新方法介绍给同道,以便在今后的治疗中尽量防止因青光眼病治疗不当所引起的盲目和低视力.

    作者:尹洪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FLT3基因内部串联重复和点突变及治疗

    FLT3受体是Ⅲ型受体酪氨酸激酶家族中成员.FLT3突变是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中一种常见基因改变,1/3的AML患者有该基因突变,主要的突变包括FLT3近膜区(JM)内部串联重复突变(ITD)和“活化环”处点突变(TKD).这些突变导致FLT3下游信号通路持续活化和变异细胞增殖[1].本综述总结了FLt3活化后其下游分子信号通路效应的新认识,重点阐述转录因子效应.描述了新的FLT3靶向抑制剂单药治疗和联合化疗治疗FLT3 -ITD突变白血病患者的疗效和新的应用前景[2].

    作者:刘元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hWAPL基因在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研究进展

    hWAPL基因是近年来发现的一个调节细胞染色体结构的一个基因,在宫颈癌组织中特异性高表达,具有癌基因的特性,其相应的RNAi能明显抑制细胞hWAPL的表达并促进细胞凋亡,是宫颈癌基因治疗的一个潜在靶点.本文对hWAPL基因在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刘春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病毒性心肌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病毒性心肌炎是一种由多种致病因素引起的复杂疾病,包括病毒感染对心肌的损害、细胞免疫以及多种细胞因子等介导的心肌损害和微血管损伤.近年来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其发病症状隐匿,且易发生心源性猝死,加重了其危害性.本文就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发病机制进行综述.

    作者:陈雪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10例糖尿病乳酸酸中毒的救治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糖尿病酸中毒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10例糖尿病乳酸酸中毒患者进行纠酸、补液,控制血糖、血液净化等治疗的护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9例患者成功救治,1例由于病情危重,未成功救治.结论 做好各种管道的护理,加强病情观察,做好血液透析,心理护理,加强基础护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可提高治愈率.

    作者:张家菊;刘高伦;周建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1例复发重症心肌炎治疗体会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21岁.2+年前在“感冒”后4天反复出现意识丧失,入院时体温36.0℃,血压80/50mmHg,心率55次/分,呼吸18次/分,入院后查心肌酶学CK873U/L,CK - MB103U/L,AST1965U/L,LDH4096U/L,CREA169mmol/,肌钙蛋白22.78ng/ml.心电图:交界性逸搏心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Ⅲ°AVB).临床诊断:急性重症心肌炎,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心源性休克.经安置临时起搏器,多巴胺升压,甲强龙40mg加入5%GS100ml静滴qd×5天,抗病毒、黄芪调节免疫等治疗,住院治疗14天后取临时起搏器,患者未再出现晕厥,共住院22天后出院.出院后2+年来,患者未再出现晕厥,未出现Ⅲ°AVB,轻体力活动不受限,未予以治疗,未门诊随访.

    作者:李秀君;黄毕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糖尿病的外科手术治疗进展

    糖尿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紊乱综合征,是常见的内科疾病.2型糖尿病(T2DM)是由于胰岛素相对不足或者周围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下降引起的血糖升高,同时也存在体内胰岛素分泌水平或峰值下降的情况,在进食后不能引起胰岛素分泌高峰的出现,导致血糖水平升高.传统的治疗方法分为饮食控制、口服降糖药物、胰岛素治疗等控制血糖水平,但不能预防其并发症的发生.因此,迫切需要探索更好的治疗手段.有证据表明减肥手术是一种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治疗方法.目前,欧美国家已有超过100万的糖尿病患者受益.在美国,每年就有约14万患者通过胃转流手术(Grastric Bypass,GBP)获得康复.本文对2型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趋势、治疗糖尿病的手术方式、手术疗效以及机理进行综述.

    作者:黄斌;赵少勇;周文浩;王昌松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糖尿病心肌病的发病机制与诊断治疗

    近年来,糖尿病发病率迅速上升,调查显示,至2005年全球糖尿病患者高达3亿.新研究显示,中国糖尿病患者高达9240万,而糖尿病前期患者高达1.48亿,防控形势十分严峻[1].1974年Hamby等首次提出糖尿病心肌病(Diabetic cardiomyopathy,DCM)的概念:由糖尿病引起的心脏微血管病变、肌代谢紊乱和心肌纤维化等所致的心肌广泛结构异常,终引起左心室肥厚、舒张期和(或)收缩期功能障碍的一种疾病状态.迄今的证据表明,部分糖尿病患者出现的心力衰竭由DCM所致[2].本文就糖尿病心肌病发病机制及诊疗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张良胜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KT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52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KTP(KTiON4,简称KTP)高能磷酸钛氧钾晶体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应用绿激光PV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520例,观察手术前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 IPSS)、生活质量评分(Quality of life assessment QOL)、尿流率、手术时间、留置尿管时间、手术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本组520例患者,年龄52 ~ 94岁,年龄>80岁141例,占24.12%,前列腺体积25 ~ 220ml,其中<80ml 125例(24.04%),>80ml 395例,术前留置尿管216例,留置耻骨上膀胱造瘘管15例.合并心肺等内科疾病265例,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平均26分,平均大尿流率8.6ml/min;本组手术时间20~240分钟,平均82分钟.术后未留置尿管28例,留置尿管例于术后1~5天拔除.拔除尿管测平均大尿流率14.5ml/min.术后随访2~4月,IPSS评分平均11分,平均大尿流率达17.8 ml/min.结论 绿激光PV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手术安全性高,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留置尿管时间短,恢复快,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徐利泉;郭建军;王战强;裴俊;贾文明;康胜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RhoA、nm23- H1与宫颈癌

    宫颈癌是全球妇女中仅次于乳腺癌的第二个常见的恶性肿瘤.自20世纪50年代我国开始宫颈癌筛查工作后,宫颈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明显下降,但我国每年仍有新发病例约13万,局部地区宫颈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仍有增长趋势,并且部分地区还出现了宫颈癌患病的“年轻化”趋势.

    作者:代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分析

    目的 研究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6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PaCO2下降,PaO2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改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抗生素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t1 =9.05,t2=8.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可减少患者气管插管率,减少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及抗生素使用时间,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苏伟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微创治疗老年退行性骨关节病应注意的几个护理问题

    退行性骨关节病又称骨性关节炎,包括颈、腰、膝、退行性骨关节病,该病在60岁以上老年人群中患病率达68%[1].其主要病理改变是软骨退行性变性变化和消失,以及关节边缘韧带附着处和软骨下骨质反应性增生形成骨赘,并由此引起关节疼痛、僵直畸形和功能障碍,有典型的“疼痛-缓解-再疼痛”疾病临床特点[2].患者常因疼痛、身体活动受限反复就医,就诊时患者常表现对医护人员业务水平和治疗效果持怀疑态度,尤其不重视年轻医护人员的意见,有时表现为焦燥、易恕,遇到一些锁碎小事就大发雷霆,甚至在治疗过程中因沟通不到位而否定治疗效果.因此,针对此病的病程和治疗特点,让患者了解微创治疗的确切效果,积极配合治疗、正确评价疗效、遵医嘱安心休养、正确功能锻炼,对提高疗效,促进康复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现将我们的做法与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艾灵;陈孜慧;李源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面神经炎康复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 总结临床护理路径运用于面神经炎患者康复治疗经验.方法 对33例面神经炎患者运用临床护理路径着重从心理、日常生活、物理治疗、面肌功能训练4个方面进行护理.结果 33例面神经炎患者康复治疗有效率为100%.结论 运用临床护理路径能有效提高面神经炎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

    作者:李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乌司他丁在肝胆胰外科的临床应用现状

    1909年,Beuer和Reich首次报道了尿液中存在蛋白酶抑制剂.上世纪80年代,日本人对其进行了多领域的研究,确证了其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1985年乌司他丁(Ulinastatin)正式上市应用于临床.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乌司他丁在治疗急性胰腺炎、抗休克、围手术期对于脏器的保护、缺血再灌注、减轻肿瘤化疗的副作用等方面有着明确的治疗效果.现对于其在肝胆胰外科的应用进行综述.

    作者:向珂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及曲面莺建(CPR)对下肢深静脉血栓(DTV)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5例临床诊断下肢DVT的患者行骨盆入口至踝关节全程MSCTV扫描.经肘正中静脉团注对比剂,应用对比剂智能跟踪技术,当 下腔静脉阈值达100 Hu时触发扫描.以髂总静脉、髂外静脉、股静脉、胭静脉及胫后静脉作为靶血管进行CPR成像,结合容积重建(VR)、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及原始断面图像作出诊断,全部病例下肢静脉MSCTV与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5例患者均显示深静脉血栓.各段靶血管均能得到全程清晰显示.静脉血栓在CPR上表现为“双轨征”或管腔节段性不规则狭窄或中断,患侧下肢静脉管腔横径较正常侧明显增粗.结论 MSCTA对下肢DVT的诊断具有明显优势.

    作者:张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西南军医杂志

西南军医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