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分析

苏伟明

关键词:无创正压通气, COPD, 呼吸衰竭
摘要:目的 研究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6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PaCO2下降,PaO2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改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抗生素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t1 =9.05,t2=8.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可减少患者气管插管率,减少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及抗生素使用时间,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西南军医杂志相关文献
  • 肝内胆管结石易感基因的研究进展

    肝内胆管结石是东亚地区的常见病、多发病.其成石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致石胆汁的形成是肝内胆管结石形成的先决条件之一.本文就影响胆汁酸、磷脂以及胆红素代谢的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以及与肝胆管结石的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蒋禹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鼻渊通窍颗粒治疗儿童鼻窦炎500例体会

    目的 观察鼻渊通窍颗粒治疗儿童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500例3~12岁慢性鼻窦炎患儿连续服用鼻渊通窍颗粒4周,随防6个月.结果 治疗组300例中170例显效,105例有效,25例无效,有效率91.6%;对照组200例,140例显效,30例有效,30例无效,有效率85.0%.两组比较(P<0.25).结论 鼻渊通窍颗粒治疗儿童鼻窦炎有良好疗效

    作者:陈桂才;何桂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医院流程化管理与基层医疗资源的高效化和公益化

    通过对当前我国医疗改革,尤其是基层医疗现状的观察,论证流程化管理对基层医疗资源高效化和公益化的现实指导意义.并藉此希望对我国基层医疗制度改革在理论上有所帮助和促进.

    作者:郭文杰;王跃錡;史铀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在军队干部病房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军队干部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效果.方法 根据军队干部病房护理工作的特点,制定有特色的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方案、工作计划,加强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健康宣教、护患沟通,改进工作流程,确保医疗安全.结果 住院老干部得到护理人员从心理上、生活上的关怀与照顾,获得了满足感和安全感,提高了住院老干部的满意度和护士的满意率.结论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满足患者的需求,融洽护患关系,赢得患者信赖,同时也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护士综合素质.

    作者:蒋玲俐;沈国玉;孙海清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贵州省2011年度军队院校招生体检异常分析

    目的 了解贵州省普通高中毕业生报考军队院校体检身体状况,确保为部队输送更健康的合格优质生源.方法 按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队院校招收学员体格检查标准》对报考的普通高中毕业生进行内外五官、胸透、心电图、B超、心理测试、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肝功能、乙肝两对半、尿毒品、爱滋病抗体检测、梅毒抗体检测)等项目,女生加妇科检查.结果 查出不合格疾病或病症22种、总数为465例,占体检总人数31.29%.结论 军校招生体检是严肃的政治任务,必须客观公正对待.

    作者:姚霄安;陈建忠;杨永胜;杨娅群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NO与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也可能与一些慢性肾脏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关.一氧化氮是一种由内皮细胞释放的血管活性物质,可介导血管的舒张反应.体内血管内皮细胞、血小板、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神经组织在一定刺激下均可产生一氧化氮.作为生物体内产生的十分重要的信使分子,一氧化氮在肾血流灌注、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以及管球反馈等肾机能的调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章对近年来一氧化氮在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重要作用做一综述.

    作者:梁宇;胡晓松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脑卒中患者抑郁情况及用药分析

    目的 了解卒中患者在卒中发生后抑郁症的发生及诊疗概况.方法 对188例脑卒中后发生抑郁症的患者连续入组进行调查.筛查量表选用自评抑郁量表(SDS).结果 入院后,脑卒中患者发生抑郁表现的比例为50.0%,用药的构成比中,盐酸舍曲林使用频率高.结论 卒中后抑郁症状的发生率较高,但是经常被忽视或者治疗失当,耽误病情,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及生活质量,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作者:杜鹃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血管生长因子及内皮抑素与川崎病的关系

    川崎病目前已经成为婴幼儿常见病之一.冠状动脉损害是川崎病的主要并发症,可以形成冠脉扩张或冠状动脉瘤(CAA),甚至猝死.本病已取代风湿热成为我国小儿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川崎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不明,有研究报道显示:KD的发病机制与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有关,其中血管内皮损伤因子(VEGF)与内皮抑素(ES)的平衡在KD发病周期中出现了明显的变化.现对KD病变密切相关的血管生长因子及内皮抑素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王娟;朱红枫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中的对比

    目的 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中的效果.方法 将185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93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B组92例采用开腹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成功率、术后整体疼痛程度、并发症、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以及切口美容效果.结果 两组在手术时间、成功率、并发症无明显差异;A组整体疼痛程度、切口美容效果及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方面明显优于B组.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于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同样安全,有效,切口局部疼痛程度轻,美容效果更好,恢复快值得推广.

    作者:包小平;王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糖尿病心肌病的发病机制与诊断治疗

    近年来,糖尿病发病率迅速上升,调查显示,至2005年全球糖尿病患者高达3亿.新研究显示,中国糖尿病患者高达9240万,而糖尿病前期患者高达1.48亿,防控形势十分严峻[1].1974年Hamby等首次提出糖尿病心肌病(Diabetic cardiomyopathy,DCM)的概念:由糖尿病引起的心脏微血管病变、肌代谢紊乱和心肌纤维化等所致的心肌广泛结构异常,终引起左心室肥厚、舒张期和(或)收缩期功能障碍的一种疾病状态.迄今的证据表明,部分糖尿病患者出现的心力衰竭由DCM所致[2].本文就糖尿病心肌病发病机制及诊疗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张良胜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分析

    目的 研究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6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PaCO2下降,PaO2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改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抗生素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t1 =9.05,t2=8.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可减少患者气管插管率,减少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及抗生素使用时间,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苏伟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无痛内镜下治疗晚期食道癌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无痛内镜治疗晚期食道癌的效果.方法 36例食道癌患者分观察组及对照组各18例.观察组选用丙泊酚进行全麻后,进行内镜下治疗,对照组不用麻醉进行普通内镜下治疗,对两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 无痛内镜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普通内镜治疗组.结论 无痛内镜下治疗是提高晚期食道癌患者生存质量,延长寿命的一种有效姑息治疗方法.

    作者:宋驰;王少华;陈红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EB病毒潜伏感染与机体免疫关系的研究

    EB病毒(Epstein - Barr virus,EBV)与多种人类恶性肿瘤如Burkitt淋巴瘤、鼻咽癌(nasopharyllgeal carcinoma,NPC)、何杰金氏病( H0dgkin's disease,HD)等的发生有关,由于EB病毒对人类的普遍易感性和与多种人类恶性肿瘤疾病密切相关,EBV感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对EB病毒对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和EbV感染对特定免疫细胞的影响等进行了综述.

    作者:王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经济欠发达地区腹膜透析病人随访方式的探讨

    近年来,随着腹膜透析技术广泛开展,腹膜透析得到了广大医务工作者及患者的认可.由于腹膜透析比血液透析价格相对低廉、保护残肾功能及操作简单等优点,被广大患者所接受,故腹膜透析病人逐年增加.我院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文化水平相对滞后.下面结合我院实际情况,谈谈经济欠发达地区腹膜透析中心病人随访方式.

    作者:张勇;熊云兰;曹礼应;祝燕;董丽萍;余月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氧化应激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氧化应激即活性氧簇、糖氧化应激产物、抗氧化物酶等在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抗氧化剂可以通过降低氧化应激水平,对肾脏起保护作用,为DN的临床防治提供新的研究方向和治疗靶点.

    作者:陈洋;付婷;姜爱花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我院2005~2010年住院病人死因统计分析

    目的 对我院2005~2010年3498例住院死亡病历进行性别、年龄和死因构成进行统计分析,反映导致住院患者死亡的疾病分布规律,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医院3498例死亡病历并按国际疾病编码ICD - 10进行分类,用统计软件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住院病人死亡率为1.09%,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按年龄段划分死亡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死亡病因中前3位的依次是: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结论 加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等疾病的防治工作,提高医疗质量,降低病死率,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

    作者:姚科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边疆军医院非战时伤员分类后送中的训练与实践

    在边疆崇山峻岭中突发事件尤其是车祸伤发生时往往伤员数量大,种类多,救治具有急、难、险、重的特点,条件和力量往往受限,军医院在救治中必须采用非战时伤员分类后送方法,迅速对伤员伤情作出判断并紧急实施具体方案及程序.在训练中多以机动卫勤分队综合训练为主,遇到突发事件时迅速启动门急诊急救队伍,导人非战时分类后送机制及实践策略,以达到迅速有效处理好非战时伤员尤其是车祸伤伤员的目的.现就边疆军医院非战时伤员分类后送中的训练与实践进行探讨.

    作者:杨建芬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手术联合伽马刀治疗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2例及文献复习

    目的 探讨分析颅内血管外皮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经外科手术后再联合伽马刀放射治疗2例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结合文献复习,对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讨论.结果 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的术前诊断主要依靠影像检查,预后不理想,且受较多因素影响.结论 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的术前确诊困难,治疗仍以外科手术联合伽马刀放射治疗为主要治疗方法.终生随访是必要的.

    作者:李平;孔宾;杨晓滨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及曲面莺建(CPR)对下肢深静脉血栓(DTV)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5例临床诊断下肢DVT的患者行骨盆入口至踝关节全程MSCTV扫描.经肘正中静脉团注对比剂,应用对比剂智能跟踪技术,当 下腔静脉阈值达100 Hu时触发扫描.以髂总静脉、髂外静脉、股静脉、胭静脉及胫后静脉作为靶血管进行CPR成像,结合容积重建(VR)、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及原始断面图像作出诊断,全部病例下肢静脉MSCTV与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5例患者均显示深静脉血栓.各段靶血管均能得到全程清晰显示.静脉血栓在CPR上表现为“双轨征”或管腔节段性不规则狭窄或中断,患侧下肢静脉管腔横径较正常侧明显增粗.结论 MSCTA对下肢DVT的诊断具有明显优势.

    作者:张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期干预的护理研究

    目的 探讨早期干预对减少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的伤残率,提高其生存质量的意义.方法 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采取早期干预的护理并与常规护理作回顾性比较.结果 早期干预组104例患儿中,发生智力低下4例,确诊为脑瘫4例,IQ> 100分为8例;对照组102例患儿中发生智力低下14例,确诊为脑瘫10例,IQ> 100分2例;早期干预组智力低下及脑瘫的发病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智商测定值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早期护理干预能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英 刊期: 2012年第02期

西南军医杂志

西南军医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