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芬;张象贤
目的探讨胎儿脸面部三维超声成像的方法及其临床应用.方法采用表面成像方法对92例中晚期妊娠胎儿的脸面部进行三维超声成像.结果 92例孕妇中,90例均清楚显示胎儿脸面部的表面特征、立体形态及各结构间的位置关系,2例因前方羊水较少显示不满意.结论胎儿脸面部的三维图像可提供更丰富的诊断信息,可作为二维超声诊断的补充,提高对胎儿脸面部畸形的产前诊断率.同时使孕妇及其他非超声工作人员更直观地观察胎儿面部结构,使准妈妈们提前与腹中宝宝见面.
作者:高玲燕;苏萍;王战标 刊期: 2001年第08期
目的分析腹膜后周围神经源性肿瘤的超声诊断特点,提高超声定性诊断水平.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膜后周围神经源性肿瘤26例.结果腹膜后良性周围神经源性肿瘤多位于脊柱旁、肾周;形态规则,边缘清晰,有包膜回声;内部以低回声为主,可有囊变,后方回声增高;实质回声欠均匀.超声提示良性神经源性肿瘤19例,诊断总符合率90.5%(19/21),其中神经鞘瘤100%(14/14),神经纤维瘤71.4%(5/7).腹膜后MPNST形态不规则,边缘不清晰,无包膜;瘤体巨大;内部回声不均匀,以低回声多见,后方回声增高,可有囊变.超声诊断恶性肿瘤5例,均未提示其来源.结论腹膜后良性周围神经源性肿瘤超声诊断有一定特异性,定性准确率高.腹膜后MPNST,超声检查仅可判断良恶性,而不能进一步提示其来源.
作者:王勇;郝玉芝;李琳;王建卫;周纯武 刊期: 2001年第08期
我院1992年8月至1999年12月期间.检查了75例关节创伤患者,有阳性征象45例,鉴于国内文献有关CT检查报道较少.本文报告15例具有典型阳性特征的CT检查结果,分析如下:1材料和方法
作者:李志坚;洪黛芳 刊期: 200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低场磁共振设备脂肪抑制技术在骨骼、肌肉系统检查中的价值.方法在40例骨骼肌肉检查中作常规SE及STIR脂肪抑制扫描,对图像进行阅片评分和统计学处理.结果 SE序列T1W、T2W和STIR序列的病灶检出评分为1.95±0.32、2.03±0.28和2.50±0.64;病灶对比评分为2.10±0.67、2.45±0.64和3.63±0.49;病变边缘和范围评分为1.88±0.76、2.28±0.72;3.73±0.45;STIR与SE序列T1W、T2W比较的t检验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国产低场强磁共振脂肪抑制技术在骨骼肌肉系统检查中,对病灶检出、病灶与正常组织间的对比以及病灶边缘和范围的描述上,STIR较常规SE序列具有显著的优越性.
作者:黄尧生;刘锦文;孟悛非;黄旭东;赵敏 刊期: 200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0.5TMR扫描系统对肝脏小结节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肝脏小结节(≤3cm)的MRI影像特点.使用0.5T MR扫描系统,SE序列为T1WI、质子像(PD)、T2WI及重T2WI.其中6例行Gd-DTPA强化.结果检出21例直径小于或等于2cm的肝脏小结节病灶,其中MR确诊19例(90%),10例肝癌、2例转移瘤、6例血管瘤、1例再生结节,误诊2例.13例直径大于2cm、小于3cm的肝脏小结节MRI均诊断正确(100%),包括肝癌10例、血管瘤2例、再生结节1例.小肝癌的MRI特点为T2WI呈稍高信号(17/20 85%),信号不均匀(11/20 55%),有包膜者多见于稍大的肝癌,血管瘤在T2WI和重T2WI呈均匀高信号(8/8 100%),肝再生结节T2WI为低信号(2/3 67%).结论应用0.5T MR扫描系统,选择合适的扫描参数、对肝脏小结节病变的检出、诊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廖玉珍;刘小林;王秋良;罗志刚 刊期: 2001年第08期
目的通过将胰腺炎(AP)病人的超声检查结果与临床、实验室检查的对比研究评价超声对胰腺炎严重程度的判定价值.方法本文总结了84例急性胰腺炎病人,按检查结果将其分为三组,A组:胰腺超声显像正常,周围无渗出;B组:胰腺表面不光,内部回声不均匀;C组:在B组的基础上伴有周围渗出.结果三组病人在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在84例病人中,根据Ranson诊断标准判断出重症胰腺炎22例,其中19(86%)例位于C组.结论此研究显示超声检查对急性胰腺炎病人病情程度的判断有很大帮助.
作者:张国艳;马宝山;赵丽莉;刘玉兰 刊期: 2001年第08期
例1女,25岁,以G1P0孕35周下腹隐痛入院,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B超检查:胎儿,胎盘,羊水未见异常,数小时后复查B超,发现孕妇腹腔内液性暗区500ml以上.拟诊:孕妇腹腔内中量以上液体,原因待查.急行剖腹探查为:子宫后壁静脉丛破裂.结扎血管,关闭腹腔,一个月后顾产一女婴. 例2女,23岁,以G1P0孕40周先兆临产入院,体检未见异常.于15个小时后出现突发下腹痛,持续性,1个小时后,以胎盘早剥急诊B超.
作者:杨兰翊 刊期: 200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滑膜炎(PVNS)的发病与骨破坏机制、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研究8例PNVS形态、信号、骨侵蚀表现及强化特点.结果结节T1WI等信号6例,T2WI等信号3例,3例见灶性低信号.小囊状破坏5例,1例股骨关节面破坏.4例MR增强见相对较弱强化区.结论PVNS与巨噬细胞化生为滑膜细胞和成纤维细胞有关.MRI信号取决于含铁血黄素的比例.骨侵蚀可能与多核巨细胞的类破骨细胞特性有关.
作者:周守国;樊长姝;柯祺;赵小梅;何灿熙;颜小琼 刊期: 2001年第08期
高血压引起的左心室肥厚(LVH)是左室壁为平衡动脉血压的升高而发生适应性改变过程.多种血流动力学和非血流动力学因素参与了LVH的形成.无论对于总死亡率还是对于心血管事件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来讲,LVH都是一个很强的、独立的危险因素.LVH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主要是增加了发生充血心力衰竭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险,降低了冠状动脉血流贮备,增加了心肌缺血事件的发生.此外,高血压可以促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
作者:刘力松;华琦 刊期: 2001年第08期
例1:患者女,43岁.因小腹隐痛,月经量增多两个月就诊.妇科检查:子宫增大饱满,质度中等.双侧附件未见异常.超声检查:子宫增大9.1cm×8.4cm×7.5cm,包膜清楚尚规则,宫体回声不均匀,后壁略厚于前壁,宫腔内膜隆起.宫腔内见5.2cm×4.3cm的回声增高区.边界尚清楚,周围见间断低回声区包绕.双附件未见异常.超声诊断:①子宫黏膜下肌瘤;②子宫腺肌症?
作者:李仕兰 刊期: 2001年第08期
患者女.55岁.因腹部隐痛伴恶心2周.近日于左上腹触摸到一包块而就诊.查体:患者一般情况良好.于脐左侧扪及约8.0cm×6.0cm的包块,质度较硬.压痛,挤压时有移动感.超声检查:肝、胆、胰、脾正常.于左肋下,脐左侧2cm处探及8.5cm×6.3cm的实性肿物,边界清楚.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中心处见0.9cm×0.6cm的不规则无回声区(如图).口报甘露醇后扫查见肿物下方含液性内容物的肠管壁增厚,体位改变或加压后肿物有轻度移动感.
作者:张嘉丽 刊期: 2001年第08期
目的研究肾外肾盂的影像表现和鉴别诊断.方法回顾分析18例肾外型肾盂的影像表现,其中CT 15例,MRI 3例,逆行肾盂造影2例和静脉肾盂造影1例.结果全部均在CT或MRI轴位扫描中,表现为在肾窦外囊样水密度影和长T1长T2信号.CT增强时造影剂均匀充盈.其中双侧2例,单侧16例.结论掌握肾外型肾盂的影像特点,能将其与肾盂积水和肾盂旁囊肿等相鉴别.
作者:张滨;陈巨坤;彭彭;刘汀 刊期: 2001年第08期
目前异位妊娠发生率逐年上升,不论是流产型、破裂型均有不同程度的内出血,多者可达数千毫升,在及时手术的同时,输血也是非常必要的.现将我院从1999年3月至2000年6月58例宫外孕自体输血的B超和临床观察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高玲;孟匀;杨敏 刊期: 2001年第08期
目的本文阐述了医学图像的来源和定量分析,并着重对进行光密度定量的显微医学图像的获取条件加以讨论.方法用显微镜通过CCD获取显微医学图像,采用光密度参数进行分析.结果光密度定量需借助分割图从原始图上测量,但获取原始图时由于光路、视场光分布等问题使对光密度参数定量时产生误差.结论为使唤显微医学图像定量的结果更加可靠、准确,在图像获取时应注意下列问题:保持光路的稳定、消除显微镜视场光强度分布的不均匀--阴影校正等.
作者:杨建茹;管增伟;陈跃;王靖野 刊期: 200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颅内肿瘤脑脊液端粒酶活性的表达,评价其作为肿瘤标记物及临床意义.方法取19例颅内肿瘤和5例脑外伤患者脑脊液标本,应用改良的银染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TRAP)进行端粒酶活性检测.结果 19例颅内肿瘤脑脊液标本中3例表现出端粒酶活性,阳性率15.8%(3/19),3例阳性者分别为室管膜瘤、肺癌脑转移和复发胶质瘤.5例脑外伤患者脑脊液标本无端粒酶活性表达.结论脑脊液中端粒酶活性检测对评估颅内肿瘤生物学特性和临床意义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杨波;刘书祥;苗沛谦;关方霞;宋来君;刘婉华;刘会范;任新民;张正勇;唐艳华;赵建英 刊期: 2001年第08期
目的通过和彩超及手术病理的对照分析,评价MRI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7例经我院手术病理证实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每例术前均行MRI及彩超检查.结果①16例MRI清晰显示了主动脉内膜瓣及由其分隔的真假腔,MRI诊断的手术符合率为94.1%(16/17),术前彩超诊断符合率同样为94.1%(16/17).②MRI及彩超分型的手术符合率分别为94.1%(16/17)及70.6%(12/17).③主动脉弓分支受累3例,MRI图像上全部得以显示,而彩超仅显示了其中一例.④合并主动脉瘤样扩张7例,MRI及彩超的手术符合率均为100%.⑤合并主动脉瓣返流6例,MRI及彩超的诊断正确率分别为33.3%及85.7%.⑥MRI及彩超对内膜破口的显示率分别为11.8%及17.6%.结论 MRI对主动脉夹层有较大的诊断价值,对夹层部位及主动脉分支受累的显示优于彩超,对内膜破口及主动脉瓣功能的显示有一定限度.
作者:白红利;朱培菊;缪兢陶 刊期: 2001年第08期
目的评价CT动态增强扫描对肺内多发球形结核的诊断及鉴别价值.方法对13例共31个肺内多发球形结核分别进行CT平扫及增强的前瞻性对比研究.结果球形结核的大增强CT值为4.0±2.4HU,增强前后多发球形结核强化不明显.增强后的形态学特征表现为球形结核无任何强化26个(83.9%,26/31),呈包膜样强化5个(16.1%,5/31).CT平扫诊断正确率为23.1%(3/13),增强后诊断正确率为100%(13/13).结论对肺内多发结节进行CT动态增强扫描有助于多发球形结核的鉴别诊断.结节无强化或有包膜样强化是诊断结核的影像学依据.
作者:谢汝明;马大庆;陈冀 刊期: 2001年第08期
目的编制出合理的软件程序,对颈动脉系列截面图进行三维超声重建.方法用自行研制的机械臂及软件系统采集颈动脉图像并进行数字化处理,再用计算机图形学方法重建出血管三维图像.结果应用三维图形库OpenGL绘制出具有真实感的三维血管表面图像并进行定量测定.结论该软件系统简单、合理、便于操作,可完成血管等距横断面图像的三维重建.
作者:彭秀艳;田家玮;费洪文;刘才 刊期: 2001年第08期
患儿女,2岁.因间断性腹痛8个月就诊,发作时无呕吐、腹泻,能自行缓解;平时大便干结.查体腹部未触及包块.
作者:孙晓枫 刊期: 200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动脉硬化闭塞症狭窄程度的超声评估及对手术治疗的应用.方法对102例患者双侧血管术前进行准确的超声检测,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图像显示的管壁结构,管腔内回声,配合彩色血流测量管腔内外径,进行频谱分析.结果轻度狭窄管腔内径小于外径的2/3,血流速度增快.中度狭窄管腔内径小于外径的1/2,血流速度增快不明显.重度狭窄管腔内径小于外径的1/3,血流速度明显降低.闭塞时管腔内径小于1mm无血流通过.结论超声对临床手术方式选择及对术后检查有重要价值.
作者:崔复霞;孙慧;赵青 刊期: 2001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