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婴幼儿患梗阻型肥厚性心肌病1例

王亚芬;张象贤

关键词:婴幼儿, 梗阻型, 心功能不全, 重度窒息, 呼吸, 宫内窘迫, 出生体重, 剖宫产, 巨大儿, 充血性, 诊断, 杂音, 羊水, 心脏, 心率, 吸入, 听诊, 体检, 胎粪, 评分
摘要:患儿男,1天,孕40周产.因宫内窘迫,在外院行剖宫产.Apger评分3分.出生体重4900g,为巨大儿.出生时羊水吸入而窒息.2h后入我院儿科病房.体检:神志清,反应欠佳,面色青紫,全身皮肤明显青紫,呼吸急促,心率140次/分,呼吸90~100次/分.听诊:心脏未闻及杂音,两肺闻及粗湿哕音.诊断:重度窒息后吸人性肺炎(胎粪),充血性心功能不全.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相关文献
  • Debakey Ⅲ型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后近期CT评估及价值

    目的探讨Debakey Ⅲ型主动脉夹层进行腔内隔绝术(EVE)后CT评估的方法及价值.方法 51例Debakey Ⅲ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接受了EVE手术治疗.主要检查内容为移植物的形态、位置;移植物内的血流通畅度;有无内漏及夹层变化情况.结果术后近期CT所见:1例术后7天CTA检查发现移植物中段少量内漏.4例于术后7天发现假腔血栓化不彻底,有远端血液反流入假腔.1例移植物失去正常形态,但血流通畅,未处理.其余均未发现真腔外异常血流影像.结论主动脉夹层EVE术后CT评估具有图像重建方式多样、提供的信息量大、可准确测量、图像直观易理解、成像清晰、可观察周围组织、易检出并发症等优点,应作为首选的术后评估方法.

    作者:赵?;景在平;赵志青;包俊敏;陆清声;冯翔;冯睿;黄晟;叶必远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彩超诊断美克尔憩室并炎性肉芽肿1例

    患儿女,2岁.因间断性腹痛8个月就诊,发作时无呕吐、腹泻,能自行缓解;平时大便干结.查体腹部未触及包块.

    作者:孙晓枫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颈部血管四维重建:Ⅲ.颈动脉狭窄模型的三维超声重建

    目的评价自制的三维超声重建系统测量颈动脉狭窄模型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用二维超声对塑料试管制作的8个颈动脉狭窄模型进行采集、后处理、三维重建并测量.结果本方法能正确显示颈动脉狭窄模型的三维立体图像,同时能准确测量其狭窄比(r>0.99,P<0.001).结论自行研制的三维超声重建系统设计合理、方法可行、测量准确.

    作者:田家玮;费洪文;彭秀艳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胃超声检查在伴类神经症症状病人中的应用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胃超声在类神经症患者中的应用及临床意义.方法所有病人均经超声和胃镜检查,并将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实验组溃疡发生率高于对照组,胃超声检查结果与胃镜基本相符.结论伴类神经症症状的患者是溃疡的高发人群,胃超声检查方便、无痛苦,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梅绝;蔡敏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介入性超声治疗异位妊娠的探讨

    目的探讨介入性超声治疗异位妊娠的价值.方法超声引导穿刺注射氨甲蝶呤(MTX)治疗异位妊娠.结果应用介入性超声穿刺注射氨甲蝶呤(MTX)治疗异位妊娠22例,疗效满意.结论介入性超声穿刺注射药物治疗异位妊娠,为临床非手术治疗异位妊娠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作者:文达辉;邓彩霞;陈晖;万奉英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滑膜炎的MR和CT诊断(附8例报告)

    目的探讨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滑膜炎(PVNS)的发病与骨破坏机制、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研究8例PNVS形态、信号、骨侵蚀表现及强化特点.结果结节T1WI等信号6例,T2WI等信号3例,3例见灶性低信号.小囊状破坏5例,1例股骨关节面破坏.4例MR增强见相对较弱强化区.结论PVNS与巨噬细胞化生为滑膜细胞和成纤维细胞有关.MRI信号取决于含铁血黄素的比例.骨侵蚀可能与多核巨细胞的类破骨细胞特性有关.

    作者:周守国;樊长姝;柯祺;赵小梅;何灿熙;颜小琼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动态CT增强对肺内多发球形结核的诊断

    目的评价CT动态增强扫描对肺内多发球形结核的诊断及鉴别价值.方法对13例共31个肺内多发球形结核分别进行CT平扫及增强的前瞻性对比研究.结果球形结核的大增强CT值为4.0±2.4HU,增强前后多发球形结核强化不明显.增强后的形态学特征表现为球形结核无任何强化26个(83.9%,26/31),呈包膜样强化5个(16.1%,5/31).CT平扫诊断正确率为23.1%(3/13),增强后诊断正确率为100%(13/13).结论对肺内多发结节进行CT动态增强扫描有助于多发球形结核的鉴别诊断.结节无强化或有包膜样强化是诊断结核的影像学依据.

    作者:谢汝明;马大庆;陈冀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宫腔息肉B超误诊2例分析

    例1:患者女,43岁.因小腹隐痛,月经量增多两个月就诊.妇科检查:子宫增大饱满,质度中等.双侧附件未见异常.超声检查:子宫增大9.1cm×8.4cm×7.5cm,包膜清楚尚规则,宫体回声不均匀,后壁略厚于前壁,宫腔内膜隆起.宫腔内见5.2cm×4.3cm的回声增高区.边界尚清楚,周围见间断低回声区包绕.双附件未见异常.超声诊断:①子宫黏膜下肌瘤;②子宫腺肌症?

    作者:李仕兰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心肌再梗塞因素的远期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再发急性心肌梗塞(RAMI)患者的临床再梗塞的因素及临床特点.方法将再发AMI的38例患者与无再梗塞的73例AMI患者对比,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再发心梗患者的症状多不典型(P<0.01);多支病变显著高于无再梗塞者(P<0.01),再梗塞者血总胆固醇水平显著高于无梗塞者(P<0.05);血糖水平亦高于后者(P<0.05).结论再梗塞患者多具有严重的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再梗塞时临床症状多不典型,其血总胆固醇和血糖水平增高为主要的危险因素.

    作者:韩树森;张立新;李乃达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高频彩色多普勒在乳腺疾病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对经手术证实的28例乳腺癌,20例纤维腺瘤,70例乳腺增生,15例乳腺炎进行二维及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乳腺癌的RI值,PI值比纤维腺瘤、乳腺增生、乳腺炎有显著增高而后三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有助于临床对乳腺疾病的诊断.

    作者:陈群;张壮凤;熊屏;鄢薇;李建英;林无生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低场强磁共振设备脂肪抑制技术在骨骼、肌肉系统应用初探(附40例分析)

    目的探讨低场磁共振设备脂肪抑制技术在骨骼、肌肉系统检查中的价值.方法在40例骨骼肌肉检查中作常规SE及STIR脂肪抑制扫描,对图像进行阅片评分和统计学处理.结果 SE序列T1W、T2W和STIR序列的病灶检出评分为1.95±0.32、2.03±0.28和2.50±0.64;病灶对比评分为2.10±0.67、2.45±0.64和3.63±0.49;病变边缘和范围评分为1.88±0.76、2.28±0.72;3.73±0.45;STIR与SE序列T1W、T2W比较的t检验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国产低场强磁共振脂肪抑制技术在骨骼肌肉系统检查中,对病灶检出、病灶与正常组织间的对比以及病灶边缘和范围的描述上,STIR较常规SE序列具有显著的优越性.

    作者:黄尧生;刘锦文;孟悛非;黄旭东;赵敏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B超定位体外震波碎石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

    目的应用B超定位技术介入体外震波碎石治疗,探讨及提高输尿管下段结石治疗的效果.方法运用NE-VB电磁冲击波体外碎石机共检查、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1932例.结果 1932例输尿管下段结石检出率达100%,经用超声定位及超声复查显示本次输尿管下段结石经碎石治疗总有效率为98.8%.结论在体外震波碎石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中,B超可以独立完成碎石病例的筛选,碎石治疗焦点定位,术中观察及疗效判断等步骤.熟练运用B超技术,可使输尿管下段结石的碎石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提高.

    作者:邝荔;欧阳健明;林雪莹;姚秀琼;梁尉波;黄桦;钟红兴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中晚期妊娠胎儿脸面部的三维超声成像

    目的探讨胎儿脸面部三维超声成像的方法及其临床应用.方法采用表面成像方法对92例中晚期妊娠胎儿的脸面部进行三维超声成像.结果 92例孕妇中,90例均清楚显示胎儿脸面部的表面特征、立体形态及各结构间的位置关系,2例因前方羊水较少显示不满意.结论胎儿脸面部的三维图像可提供更丰富的诊断信息,可作为二维超声诊断的补充,提高对胎儿脸面部畸形的产前诊断率.同时使孕妇及其他非超声工作人员更直观地观察胎儿面部结构,使准妈妈们提前与腹中宝宝见面.

    作者:高玲燕;苏萍;王战标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浆细胞性乳腺炎的超声诊断与分型

    目的研究浆细胞性乳腺炎的超声图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对3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浆细胞性乳腺炎的声像图资料及3例彩色多普勒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本组超声诊断符合率56.3%,根据超声所见并结合手术病理结果,将其声像图表现分为五型.Ⅰ型实块型13例,Ⅱ型混合型12例,Ⅲ型脓肿型3例,Ⅳ型弥漫型2例,V型溃疡窦道型2例.结论超声对浆细胞性乳腺炎定位准确,结合临床可对本病作出初步诊断.

    作者:黄渊金;肖萤;吴白云;谭化冰;王书初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钙化多为偏心性分布吗?

    目的分析原发性支气管肺癌钙化的分布及其鉴别诊断意义.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并含肉眼可见钙化的原发性支气管肺癌32例,回顾性分析CT像上钙化的分布特征及与原发肿瘤病理类型的关系,用非配对t检验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病灶平均大直径5.4±2.3cm(2.0~13.0cm),其中直径5cm以下者3例.偏心性钙化16例,其中9例为腺癌,鳞癌7例.中心性者14例,包括腺癌5例,鳞癌5例,小细胞癌2例,低度恶性肿瘤1例,未能分型1例.钙化数目5枚、4枚、3枚各1例,2枚者3例,均属偏心分布;1例含4枚钙化者,既有中心又有偏心性钙化;另1例为弥漫性钙化,其余25例均只含1枚.中心性组和偏心性组间数目、及与病理组织类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原发性肺癌的钙化既可以是中心性也可以偏心性分布,钙化的分布不能作为定性诊断的依据.

    作者:李成州;肖湘生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颈部血管四维重建:Ⅱ.超声图像采集及软件处理

    目的编制出合理的软件程序,对颈动脉系列截面图进行三维超声重建.方法用自行研制的机械臂及软件系统采集颈动脉图像并进行数字化处理,再用计算机图形学方法重建出血管三维图像.结果应用三维图形库OpenGL绘制出具有真实感的三维血管表面图像并进行定量测定.结论该软件系统简单、合理、便于操作,可完成血管等距横断面图像的三维重建.

    作者:彭秀艳;田家玮;费洪文;刘才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腹膜后周围神经源性肿瘤的超声诊断

    目的分析腹膜后周围神经源性肿瘤的超声诊断特点,提高超声定性诊断水平.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膜后周围神经源性肿瘤26例.结果腹膜后良性周围神经源性肿瘤多位于脊柱旁、肾周;形态规则,边缘清晰,有包膜回声;内部以低回声为主,可有囊变,后方回声增高;实质回声欠均匀.超声提示良性神经源性肿瘤19例,诊断总符合率90.5%(19/21),其中神经鞘瘤100%(14/14),神经纤维瘤71.4%(5/7).腹膜后MPNST形态不规则,边缘不清晰,无包膜;瘤体巨大;内部回声不均匀,以低回声多见,后方回声增高,可有囊变.超声诊断恶性肿瘤5例,均未提示其来源.结论腹膜后良性周围神经源性肿瘤超声诊断有一定特异性,定性准确率高.腹膜后MPNST,超声检查仅可判断良恶性,而不能进一步提示其来源.

    作者:王勇;郝玉芝;李琳;王建卫;周纯武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小肠血管发育不良出血的DSA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DSA对小肠血管发育不良的应用价值,提高对小肠不明原因出血诊断的准确性.方法肠系膜上动脉选择性插管DSA检查,结合手术病理所见,对9例小肠血管发育不良出血者的DSA表现进行分析研究.结果确诊为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病5例,表现为节段性肠管小血管增多密集、浓染,伴造影剂外溢.动静脉畸形4例,表现为粗大的供血动脉和连接扭曲成团的畸形血管巢,以及粗大的引流静脉.结论DSA检查对小肠不明原因出血的诊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对血管性病变,更是主要的检查手段.

    作者:王昌华;陈根生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颅内肿瘤脑脊液端料.酶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颅内肿瘤脑脊液端粒酶活性的表达,评价其作为肿瘤标记物及临床意义.方法取19例颅内肿瘤和5例脑外伤患者脑脊液标本,应用改良的银染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TRAP)进行端粒酶活性检测.结果 19例颅内肿瘤脑脊液标本中3例表现出端粒酶活性,阳性率15.8%(3/19),3例阳性者分别为室管膜瘤、肺癌脑转移和复发胶质瘤.5例脑外伤患者脑脊液标本无端粒酶活性表达.结论脑脊液中端粒酶活性检测对评估颅内肿瘤生物学特性和临床意义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杨波;刘书祥;苗沛谦;关方霞;宋来君;刘婉华;刘会范;任新民;张正勇;唐艳华;赵建英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眼眶、五官淋巴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的CT表现

    目的研究眼眶、五官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相对特征的CT表现.方法回顾分析13例经病理证实的非霍奇金淋巴瘤的CT资料.结果 13例中,眼眶淋巴瘤4例,上颌窦淋巴瘤2例,鼻咽淋巴瘤4例,扁桃体淋巴瘤2例,鼻腔淋巴瘤1例.其中伴眼睑肿物2例,相邻鼻背、颌面部皮肤软组织肿胀3例,局部骨质吸收2例.结论眼眶,鼻窦,上颌窦,鼻腔肿物,相邻鼻背,颌面部皮肤肿胀或形成肿物,不伴骨质破坏,是提示淋巴瘤的重要线索.

    作者:马淑敏;温大勇;杨晔;田顺典 刊期: 2001年第08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院

主办: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