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神经生长因子在脑缺血后的变化及治疗展望

周莉

关键词:神经生长因子, 脑缺血, 保护机制, 治疗
摘要:目的 神经生长因子作为一种神经元营养因子,具有提高神经递质维持其存活、生长、分化成熟和再生,促进神经细胞DNA的合成,刺激神经突轴的增生和定向生长等生物效应,因而对脑的正常发育和功能维持起重要作用.本文从脑缺血时NGF的变化及体内其它因子,药物,针灸,运动训练等方面对NGF的影响做一简要综述.
西南军医杂志相关文献
  • 某大型医院“医院执行力”情况的调查研究

    目的 拟对医院执行力情况进行调查.方法 本文抽取了成都市某军队三甲医院500名医务人员,运用美国GE公司提供的“医院运营管理系统”模型对进行医院执行力认可度调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医院人员对医院执行力认可度较满意,但中层管理者对执行力认可度较低,存在脱节现象.医院一些工作流程需要改善.结论 不断改善的组织行为、高效的工作流程、合理的人员配置以绩效体制以及执行文化正确影响和引导才会产生高效执行力.

    作者:孙进;孙娜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1例极高血糖-暴发性糖尿病的护理

    暴发性1型糖尿病是2000年日本学者Imagawa等提出的1型糖尿病的新亚型,归类于1B型.日本及我国H1初步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在以酮症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起病的1型糖尿病患者中,暴发性1型糖尿病患者约占10%~20%.我科2010年12月收治了1例极高血糖暴发性1型糖尿病患者,现将相关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黄玉琳;刘丹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女性乳腺密度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乳腺密度(mammographic density,MD)是乳腺癌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并与乳腺癌的其他影响因素密切相关[1].MD除了与乳腺组织中胶原蛋白、上皮细胞及脂肪含量有关以外,还会受到女性年龄、遗传、绝经状态、内外源性激素、社会心理因素等方面的影响.本文对女性MD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以后乳腺癌的预防工作提供一定依据.

    作者:张靖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醋柳黄酮及其单体对心肌肥厚抑制作用的研究进展

    醋柳黄酮及其单体是一种来源广泛,且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和药理活性的纯中药提取物.持续的心肌肥厚被认为是心血管疾病独立的、重要的危险因素和预后信号,故预防和逆转心肌肥厚也就成为改善预后的重要措施.近年来有学者在醋柳黄酮及其单体槲皮素对心肌肥厚抑制作用方面有相关研究,本文就这方面的概况作一综述.

    作者:宋鑫;刘应才;余琴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人工流产术同时取宫内节育环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人工流产术(简称人流术)同时取官内节育环(简称取环)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要求人流术中同时取环的宫内节育环位置正常的宫口无尾丝的带环受孕妇53例,按取环在人流术的前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先取环组(A组)28例,后取环组(B组)25例,比较两组此次手术宫内节育环取出情况.结果 取环成功率分别为A组100%、B组84%,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取环时间分别为A组平均为(2.25±0.97)min,B组平均为(3.24±0.89) min,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1);术中出血量分别为A组平均为(20±6.67)ml,B组平均为(21.43±6.55)ml,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人流术中同时取环,先取环与后取环相比,对此次取环成功率无显著差异,先取环可缩短取环时间,不增加术中出血量.

    作者:陈桂华;刘露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子宫切口瘢痕部妊娠6例临床诊断与治疗

    目的 探讨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部妊娠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6例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例中4例经甲氨喋呤和米非司酮杀胚后清官治愈,2例药物治疗失败后,其中1例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化疗;1例经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化疗血β-HCG下降不满意行经腹子宫切口妊娠病灶切除术.结论 充分认识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部妊娠的临床特征,早期明确诊断,及时药物治疗、适时清宫,可选择子宫动脉栓塞术,辅以合适的手术治疗措施,切忌盲目刮宫.

    作者:王碧英;李湘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PBL教学法在手术室规范化培训护士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规范化培训护士入科后的基础培训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方法 将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应用于16名手术室规范化护士培训的基础教学.结果 PBL教学法能发挥规培护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解决问题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达到临床轮转良性循环,通过正规培训,与传统培训比较各方面能力有很大提高.结论 PBL教学法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提高了主动参与意识,激发了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拓展了知识广度和深度,提高了思维能力.

    作者:蒋静;张蕾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鼻内窥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5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应用鼻内窥镜实施鼻中隔偏曲矫正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52例鼻内窥镜实施鼻中隔偏曲矫正手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术后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52例患者均获得完全治愈,无一例出现并发症.结论鼻内窥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是治疗鼻中隔偏曲行之有效的手术方法.

    作者:姜粱;胡晓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呋塞米联合小剂量多巴胺治疗小儿顽固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呋塞米联合小剂量多巴胺治疗小儿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吸氧、限水钠摄入、饮食控制、休息等一般治疗.同时给予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洋地黄等药物,快速心律失常的患者纠正心律失常,合并感染给予抗感染.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呋塞米起始按1 mg/kg静脉注射,必要时每隔2h追加1mg/kg.大剂量可迭每日6mg/kg.新生儿应延长用药间隔.多巴胺静脉输注0.5~2.0μg?1g-1?min-1.持续应用3d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3d后,观察组临床症状、体征减轻,心功能改善等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LVEF、LVEDD均有改善,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应用呋塞米同时给予小剂量多巴胺,能更好地发挥利尿作用,减轻心脏负荷且没有发现对血压和心率的负面影响,疗效满意,副作用较少.

    作者:吴敏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神经生长因子在脑缺血后的变化及治疗展望

    目的 神经生长因子作为一种神经元营养因子,具有提高神经递质维持其存活、生长、分化成熟和再生,促进神经细胞DNA的合成,刺激神经突轴的增生和定向生长等生物效应,因而对脑的正常发育和功能维持起重要作用.本文从脑缺血时NGF的变化及体内其它因子,药物,针灸,运动训练等方面对NGF的影响做一简要综述.

    作者:周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磨牙桩冠修复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汞合金桩核与铸造金属桩核在磨牙桩冠修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05 ~ 2010年经完善根管治疗后的69颗磨牙,进行桩冠修复.69颗磨牙分为两组:一组为牙体缺损不低于龈缘者,采用汞合金桩核,共39颗;另一组牙体缺损位于龈缘下方者,采用铸造金属桩核,共30颗.全部病例随访3年后进行疗效分析.结果 桩冠修复3年后,汞合金桩核组成功37颗,失败2例(颗)均为冠脱落,铸造金属桩核组成功29颗,失败1例(颗),根折所致.结论 用汞合金桩核和铸造金属桩核修复缺损磨牙,两者均能达到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杨丽俊;郭玲;程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医院信息挖掘及其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

    简要介绍信息挖掘的概念、功能及一般步骤,在阐述医学信息特点的基础上,探讨数据挖掘技术在医院管理中具有的广泛应用性,为支持医院管理者的分析决策作出积极探索.

    作者:段雪莲;张侃怀;臧国华;康伯峰;程远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螺旋CT在诊断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诊断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 探讨螺旋CT扫描在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 对31例真菌性上颌窦炎的螺旋CT扫描结果及鼻内镜术中表现、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例患者单侧上颌窦腔内不均匀的密度增高影,影像诊断考虑为上颌窦真菌球(FB);16例患者双侧上颌窦、筛窦内软组织密度影充填(以单侧上颌窦为主),影像诊断考虑为变应性真菌性上颌窦炎(AFRS);3例患者鼻窦CT未见明显的钙化点、斑及骨质吸收破坏,术前考虑为慢性鼻窦炎(双侧),31例均经鼻内镜术中所见及术后病理证实为真菌病.结论 CT扫描在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的诊断中具有十分重要的诊断价值.

    作者:马方伟;张世胜;陈首名;罗鹰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高龄危重病人肠内营养的并发症及护理预防

    老年危重病人由于年龄偏高,多数存在意识模糊、进食困难,同时应激状态引起机体高代谢、高分解极易发生营养不良[1],进而使病情加重;尽早施行肠内营养可确保营养的补充,有效的维持患者的能量供应.在老年病房内应用极广的肠内营养的方法是经鼻胃管一次投入营养素,我科从2007年2月~2010年12月收入危重病人需鼻饲患者共86例,在临床行胃肠内营养的过程中分别出现以下并发症:喂养管堵塞、压迫性损伤、呼吸道误吸、微生物污染、腹泻及代谢紊乱.针对该观察组病人所发生并发症的有效护理,现总结如下.

    作者:刘爱芬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疗养院文职护士轮转学习的做法与成效

    文职人员是按照规定的编制聘用到军队工作,履行现役军官(文职干部)同类岗位相应职责的非现役人员.按照《文职人员条例》有关规定,文职人员实行聘用制度,即聘用期间依据聘用合同进行管理,人员与单位之间是平等自愿的契约关系,而非军队传统的行政依附关系,合同解除后这种关系即行终止.这种人员与单位关系的变化,一方面有利于增强队伍活力;另一方面,随着人力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程度日益提高,降低离职率,将流动率控制在合理范围,稳定优秀人才,成为一个新的课题[1].我院于2006年底共聘用了35名文职护士,分别在疗养院、478疗区工作.为了合理的进行人力资源配置,提高文职护士的综合素质、护理技能能力,护理部采取疗养院与疗区文职护士轮转交流学习方式进行培训,学习期间,住宿由护理部统一安排,奖金及相关待遇由原科室按照本科文职护士同等待遇下发.

    作者:杨翠;张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CYP2D6基因多态性与他奠昔芬治疗

    CYP2D6是细胞色素P450酶系中的一种重要的药物代谢酶,CYP2D6基因的遗传变异可导致CYP2D6酶活性的不同,从而影响他莫昔芬的代谢,使携带不同基因型的乳腺癌病人对他莫昔芬的治疗反应不同.本文从CYP2D6基因多态性与他莫昔芬代谢、疗效及预后、副反应的关系,CYP2D6抑制剂对他莫昔芬代谢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简要综述.

    作者:杨汐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全氟化碳乳剂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及其研究进展

    肺缺血再灌注损伤(LIRI)存在于心脏手术、胸外科手术术后以及出血性休克的过程中尤其在肺移植手术术后,其对患者的恢复存在极大的影响;全氟化碳孔荆(Perfluorocarbon emulsion,PFCF)通过其具有较高的携O2及CO2的能力及高比重的特性,扩张肺泡、调节肺通气/血流比、改善肺气体交换、抗炎等作用保护肺功能;本文就PFCF的性质及其在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作者:何开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手术室护士工作满意度分析及改进措施

    目的 了解手术医生对手术室护士工作质量的满意程度.方法 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发放至每位手术医生,收回调查表进行统计处理,计算出工作质量满意率.对满意率低于95%的项目进行分析和改进.结果 手术医生对手术室护士工作满意度不是很高,其中有四项(服务态度、巡回在位、传递器械、术中闲谈)满意度低于95%.结论 通过满意度调查,促使护士长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改进措施,可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张婷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术后胆道镜下柱状气囊扩张治疗胆管炎性狭窄

    目的 探讨术后胆道镜下柱状气囊扩张治疗胆管炎性狭窄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先明确胆管狭窄的部位和类型,在胆道镜直视下通过T管窦道循导丝将柱状气囊定位于狭窄部进行扩张并观察疗效.结果 37例病人共56处狭窄,38处膜状狭窄,气囊单次扩张后狭窄即消失;15处管状狭窄,留置气囊渐进扩张两周后解除狭窄;3处吻合口狭窄2处经单次扩张l处经留置气囊渐进扩张后狭窄消失.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柱状气囊扩张是术后胆道镜下治疗胆管炎性狭窄的安全和有效的方法.对于膜状狭窄,气囊单次扩张效果满意;对于管状狭窄,建议留置气囊渐进扩张.

    作者:庞勇;张炳印;田伏洲;汤礼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老年脑挫裂伤并脑内血肿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脑挫裂伤合并脑内血肿的老年患者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2010年12月我科收治的年龄60岁以上的脑挫裂伤并脑内血肿患者,总结其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效果.结果 67例老年患者平均住院时间49天,GOS分级评估:良好38例,中残11例,重残5例,植物生存6例,死亡7例.结论 老年脑挫裂伤并脑内血肿致残率、病死率高,预后不佳,临床上应早期观察、早期治疗,注意并发症的防治,以提高生存质量及生存率.

    作者:陈宏刚;唐运涛;刘伦波;冯爱平;黄启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西南军医杂志

西南军医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