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玲;周红蕾
胃肠道中晚期肿瘤属于常见病和多发病.但是,由于病人和病人家属,还有一部分医务工作者,包括外科医师都认为,中晚期癌症病人已经失去外科手术治疗的价值,应对大多数胃肠道中晚期肿瘤病人采取内科综合治疗.在综合治疗中胃肠外科是否应该参与其中,参与其中的话,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我们对此谈几点体会.
作者:曹永宽;张国虎;周庆贤;田伏洲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我们对20例因重型颅脑损伤、严重的胸部损伤、大面积皮肤擦伤,导致肢体活动障碍、偏瘫、疼痛、翻身受限,长期卧床引起褥疮的患者,局部外敷氟哌酸粉,在控制局部炎症,保持创面干燥无渗出,促进创面愈合方面取得较好疗效,现将具体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李玲;周红蕾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老年人上消化道急性穿孔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21例60岁以上上消化道急性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1例中胃溃疡穿孔10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8例,胃癌穿孔3例,单纯穿孔修补术17例,胃大部分切除术3例,死亡2例.结论 老年人上消化道穿孔病情发展快,病死率高,一旦确诊,合理选择术式,应尽早手术治疗.
作者:郭强;杨龙江;靳巍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 CRF)是一种严重威胁生命的常见病[1].大多数病人主要采用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治疗过程中病人会产生各种不良情绪和心理应激反应,对病情的反复发作有影响.因此,我们对病人进行临床心理干预,使病人心理障碍明显减轻,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作者:袁俊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内窥镜下鼻中隔成形术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65例鼻中隔偏曲患者行鼻内窥镜下鼻中隔成形术.结果 经随访1~6个月,无鼻中隔穿孔、血肿、脓肿或鼻腔粘连,客观治愈率100%.结论 经内窥镜行鼻中隔成形术操作精细准确,适应证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明芬;李建平;张秀元;肖丽 刊期: 2009年第02期
血小板无效输注(PTR)是临床输血的一个难题,它的发生与免疫因素和非免疫因素密切相关.免疫因素主要有HLA、HPA、ABH等抗体;非免疫因素主要有感染发热、脾肿大、骨髓移植、DIC等.本文对近年来PTR的判断标准、影响因素、防治的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韩小勇;李代渝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卫生员,是指受过短期卫生专业训练并专门从事基层卫生工作的士兵,是卫生技术人员的组成部分[1],也是我军卫生组织结构的特色之一.我军现行的卫生员培训体制较灵活,有基地化培训,有院校培训,还有医院和部队组训.无论是那一种培训方式,都有优点和缺陷.其教学和管理质量都与卫生员的培训质量密切相关,抓住了这两点,就抓住了卫生员培训的重点和关键.
作者:陈诺夫;谭祖春;杨阳;蔡铜山 刊期: 2009年第02期
胆囊十二指肠瘘是胆道疾病中少见的并发症,因其无特异性临床症状,术前不易确诊.我院经手术确诊并治愈1例胆囊十二指肠瘘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强;杨龙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颅内动脉瘤是神经外科常见病,破裂出血死亡率较高,需要早期诊断与治疗.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操作简便,快速,经济,无创,准确性、敏感性高,能够准确地显示动脉瘤的位置、形状、大小,瘤颈与颅底骨结构、载瘤动脉的关系等,可作为临床诊断动脉瘤首选方法和术前确定手术方案重要参考.
作者:陈建刚;詹书良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应用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系统评估严重烧伤患者休克期补液的质和量,并判断疗效和预后.方法 观察145例严重烧伤患者休克期补液,进行伤后48h动态APACHEⅡ评分及临床对比.结果 145例患者中死亡7 例,APACHEⅡ分值为(60.65±9.30)分;病情较重自动出院9例,APACHEⅡ分值为(40.51±7.55)分;存活129例,APACHEⅡ分值为(15.87±8.80)分,存活组与死亡组以及自动出院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死亡率与APACHEⅡ分值呈显著正相关.随着伤后时间的延长,APACHEⅡ评分逐渐升高.结论 应用APACHEⅡ系统进行烧伤早期治疗的评估,比单纯应用烧伤严重程度分类法更能正确地反映烧伤病人的全身情况,有利于指导对烧伤病人的综合治疗并预测其死亡风险.
作者:夏成德;赵耀华;牛希华;狄海萍;薛继东;李晓亮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高、低频超声联合对高原急性急性阑尾炎进行分型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低频率探头和高频率探头检查20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使用低频率探头检查诊断符合率34%;高、低频率探头联合应用检查诊断符合率90.5%,高、低频率超声探头联合应用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低频率超声探头(P<0.01).结论 高、低频率超声探头联合检查对提高急性阑尾炎用分型诊断符合率具有临床意义.
作者:林映奇;吴洁梅;熊杰;马伦;张海峰;张永红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凋亡抑制因子Survivin蛋白在口腔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1998年~2008年国内外专业期刊发表的相关原始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 终进入Meta分析的文献共有5篇病例对照研究,口腔鳞癌组240篇,正常口腔黏膜组与异常增生性黏膜白斑组129篇,合并OR值=7.95,95%CI [4.68,13.52].Survivin蛋白与口腔鳞癌分化程度(P=0.04)、淋巴结转移(P<0.01)成正相关,而与口腔鳞癌分期T(P=0.52)、年龄(P=0.72)及性别(P=0.5)无明显关联.结论 Survivin 表达有助于了解口腔鳞癌的生物学特性,为指导临床治疗及评估预后提供帮助.
作者:李春绒;唐协林;梁尚争;刘军祥;赵威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地震灾害中,许多伤员由于骨折和挤压引起大出血和休克,迅速及时的大量补液和输血治疗是维持生命的重要手段.但大量成分血液制品输注常会导致凝血功能紊乱,死亡率高达40%~75%[1].因此,应对拟进行大量成分输血治疗的伤员凝血功能进行及时、准确的评价.现将我院抢救1例地震多发伤伤员的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宋建;朱国标;李翠莹;彭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应用高频彩超检查骨及软骨肿瘤的可行性诊断价值和检查方法.方法 应用超声诊断的23例骨肿瘤与临床检查对照,分析良、恶性骨肿瘤的声像图表现.结果 恶性骨肿瘤表现为骨皮质粗糙、中断、骨膜线不完整,瘤体凌乱,内部回声强弱不等,血流信号丰富,不同性质和部位的骨肿瘤有不同表现.骨转移癌有其原发肿瘤的特点.良性骨肿瘤表面平坦,骨膜线光滑,瘤体内回声均匀性衰减,无明显的多次反射凌乱征,内部无明显血流信号显示.23例骨肿瘤超声漏诊2例(显示率91.3%),误诊4例(误诊率17.4%).漏误诊共占26.1%,诊断符合率73.9%.结论 超声可以显示骨肿瘤破坏状况及范围、观察包膜、内部回声及与周边软组织的关系.彩色多谱勒血流显像能实时地观察肿瘤内及周边区血流信号及供血特点,从而使彩超诊断骨肿瘤成为可能,有较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梁燕;梁萍;廖明松;邓旦;赖小今;张晓慧;陈重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早期贲门癌的X线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36例早期贲门癌的X线表现.结果 36例患者在钡餐造影检查中,主要表现黏膜异常增粗、紊乱、肥大,钡剂通过贲门缓慢,贲门痉挛,黏膜纠集、中断,局部呈结节样或大小不一的颗粒状阴影等.结论 双对比造影时体位变换和流动技术的合理应用及胃泡充气良好是诊断早期贲门癌的关键技术,仰卧左前斜→右侧位的动态观察方法是早期贲门癌不可缺少的流动观察体位.
作者:郭春梅;金红梅 刊期: 2009年第02期
作者对急诊科护士常见的职业危害有锐器伤、电离辐射、消毒剂刺激、心理社会因素等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建立健全防护制度,加强安全意识的教育,增强健康防护意识,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充分的休息及适当的心理调整防范措施,减少急诊科护士的职业危害,才能有效预防职业危害.
作者:谭微;曾莹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重视风险时段的管理,防范和减少护理纠纷.方法 通过对风险时段的管理,加强护士长的职能作用,重视护理质量分析及差错分析.结果 通过对风险时段的认真管理,病人对科室的满意度提高至95%以上,风险时段发生的护理差错为0,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达到双赢.结论 在工作中时时提醒护士注意风险时段的工作,要提高法律意识,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合理安排人力资源,加大管理力度,使护患的合法权益均得到保护.
作者:陈敏;田耘;胡跃;杨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香格里拉冬季时间长,冰雪天气多,道路湿滑,摔伤、车祸时有发生,经常有外伤恒牙脱位的病人来就诊.脱位牙再植是治疗此类病例的首选方法.现将我们近5年收治的114例中再植失败的21例病例的失败原因进行分析.
作者:周香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正畸病人拔除第三磨牙应注意的问题.方法 对58例进行第三磨牙拔除的正畸患者在进行阻力分析后切口选择:远中偏颊侧8例;远中偏颊侧加第二磨牙远中颊侧切口,让开龈乳头,形成角瓣,50例,充分暴露手术野后采用劈冠+挺拔法拔除12例;凿骨+劈冠+挺拔法拔除31例;凿骨+涡沦机+劈冠+挺拔法拔除14例.结果 有1例因患者不能继续耐受手术而中止,其他57例均顺利拔除.结论 拔除第三磨牙对于矫正和防止牙列拥挤复发是必要的,而手术操作需谨慎.
作者:马胤;艾丽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提高对小儿肺炎支原体(MP)肺炎的临床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 对45例确诊为MP肺炎住院患儿的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发病年龄多为学龄儿童,6~13岁占55.6%.咳嗽呈刺激性干咳、痉咳的患儿占95.6%.检测血清MP-IgM阳性率(93.3%).外周血白细胞大多数正常(占71%).胸片以一侧或双侧大片絮状或点斑状阴影为多见,占91.1%. 12例(26.7%)有肺外合并症.所有病例用红霉素、阿奇霉素治疗效果良好.结论 小儿MP肺炎好发于学龄儿童,检测血清MP-IgM阳性率高,利于明确诊断及有针对性的治疗.
作者:崔廷玲 刊期: 200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