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侃怀;臧国华;沈文杰
目的 通过对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根充材料与传统根管充填材料(充填用复方麝香草酚散甲醛甲酚复合制剂)进行细胞毒性、根管密合性及抑菌性的对比研究,评价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的细胞毒性、根管壁密合度以及抑菌作用.材料与方法细胞毒性实验:体外培养成骨细胞,添加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浸提液,并以培养液为阴性对照组,充填用复方麝香草酚散甲醛甲酚复合糊剂为阳性对照组.根据ISO标准采用MTT法进行体外细胞毒实验,测试不同浸提时间的材料浸提液与成骨细胞接触1、3、5、7天的吸光度值,以评价其细胞毒性.根管密合性实验:将10颗近期拔除的单根牙随机分成2组,每组牙齿按常规方法进行根管预备.实验组为40%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糊剂充填,对照组为充填用复方麝香草酚散甲醛甲酚复合糊剂充填.拍X线片以保证各组中实验离体牙牙根均完善充填,充分硬固后,进行微渗漏试验.改良葡萄糖检测微渗漏分析装置进行根管密合度实验,30天后结果由葡萄糖定量分析仪测定.抑菌性实验:将蘸有营养肉汤培养液的棉拭子反复擦感染根管,进行细菌接种、分离、鉴别、培养.培养结果为变型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二种可利用菌种,分别用血培养基、普通培养基分别培养,对实验组与对照组充填材料进行抑菌性实验,观察抑菌环大小,检测出每组药物的抑菌环直径,取平均值计算.结果 细胞毒性实验:实验组与阴性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与阳性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根管密合性试验:对照组葡萄糖浓度明显高于实验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抑菌性实验:各组根充糊剂均有良好抑菌性,实验组与对照组统计学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纳米羟基磷灰石根充材料体外细胞毒性实验阴性,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根充材料其与根管壁密合度方面明显优于充填用复方麝香草酚散甲醛甲酚复合糊剂,并具有良好的抑菌性.
作者:马旭东;王健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老年患者是一组特殊的人群,随着社会的老龄化,住院的老龄患者逐渐增多.由于老年人组织器官老化,支气管腺体增生分泌物增多,黏膜纤毛清除功能降低,细胞免疫力下降,体液免疫功能也较年轻人差.全麻较其他麻醉能显著影响患者的生理状态,对呼吸系统的影响尤为明显,而且对呼吸的影响常延续到术后.再加上外科手术的损伤,极易引起呼吸系统的并发症,导致不良后果.我科针对全麻腹部手术后老年患者重视呼吸道护理,采取了综合护理措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王广菊;冯方荣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表格是简明、规范的科技语言,是描述科技资料的一种重要工具,具有表达力强、易于阅读和理解、对比效果强烈、便于分析比较等优点,在医学论文中能够系统、简洁、集中地表述科学内容的逻辑性和对比性,是实验数据、统计结果和事物分类的一种表达形式.规范化的表格运用既可避免冗长繁复的文字叙述,又可避免统计图较为抽象的弊端,使论文论述清晰准确、对比鲜明、更有说服力.因此是医学论文内容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衡量论文质量的重要方面.笔者在编辑加工稿件过程中发现,部分作者对表格的选用、设计不当,未能准确地展示应有的实验和统计结果,降低了论文的质量,影响到论文的及时发表.为引起作者的重视,规范表格在医学论文中的用法,笔者结合编辑工作中常见的表格运用缺陷讨论如下.
作者:江泽琴;王开祥;周厚永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CSC)是目前肿瘤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依照肿瘤干细胞观点,肿瘤细胞呈异质性,少数的CSC决定了肿瘤的形成、复发及转移,这无疑是对传统的肿瘤治疗形成很大的冲击,因此也是目前争议很大的问题.
作者:刘平平;李晓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变过程中Rb基因产物(Rb蛋白)的异常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用0.2%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导Wistar大鼠建立肝癌动物模型,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Rb蛋白在大鼠肝脏癌变及转移过程中的表达.结果 正常组20只中均见Rb蛋白表达,肝硬化组21只中有18只Rb蛋白过表达,肝癌组(未转移)68只中有37只Rb蛋白过表达,肝癌组(伴转移)18只中有3只Rb蛋白过表达.结论 Rb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随病变程度的加重而逐渐降低,这辅证了Rb蛋白在肝细胞癌形成过程中发挥抑癌作用,Rb蛋白的失活可能促进肝癌形成,并与肝癌的发展、转移密切相关.
作者:韩克强;吴娅利;梁平;李靖;王细文;黄小兵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肾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报告肾损伤65例,其中闭合性损伤42例(64.6%),开放性损伤5例(7.7%);合并伤18例(27.7%).B超检查45例,CT检查12例,IVU检查8例.非手术治疗53例(81.5%),手术治疗12例(18.5%).结果 B超阳性率86.6%,CT阳性率100%,IVU阳性率69.2%;非手术治愈53例,手术治愈10例.结论 B超检查便捷,可初步判断肾脏伤情.CT检查准确快速,增强后可观察双肾功能状况,对治疗有重要帮助.其治疗主要取决于肾脏伤情,保守治疗是重要的治疗方法.
作者:秦立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高血压脑出血在我国目前呈上升趋势,只有采取有效的救护措施,了解出血的诱因,加上现代外科治疗的手段,才能降低死亡率.本文就我院2007-2008年收治的2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术后护理进行了总结.
作者:张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引起产后抑郁症的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针对我院2006年至2008年入住的36例产后抑郁症病人,进行原因分析.结果 生理、心理、社会、个人因素及分娩方式等均能引起产后抑郁的发生.结论 对产后抑郁的病人,应在充分了解病因的基础上进行积极的心理护理,有针对性地对产妇及其家属进行心理疏导及计划生育宣教工作,减少产后抑郁的发生.
作者:丰配芝 刊期: 2009年第03期
随着医院信息系统的应用的深入,医院的各项医疗工作越来越离不开计算机网络系统,如何保证系统7×24h不间断地工作,减少停机时间,即便发生停机故障,也能在不丢失数据的前提下快速恢复工作,已成为每个系统管理员非常关心的事情.因此,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切实可行的备份方案,尽量缩短数据库的恢复时间,使故障造成的损失降低到小.结合本人在医院所做过的数据库恢复的,谈谈 ORACLE的恢复实战经验.
作者:孟刚;兰世龙;汪新建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新鲜芦荟薄片外敷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作用.方法 将使用留置针静脉滴注蟾蜍的100例行静脉化疗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静脉化疗时用新鲜芦荟片在穿刺处外敷(避开针眼处),对照组:静脉化疗时穿刺处未用任何方法外敷.观察两组静脉炎发生率及留置针的留置时间.结果 实验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降低,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明显延长(P<0.01).结论 新鲜芦荟片外敷静脉留置针注射部位,可有效地预防静脉炎的发生,延长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
作者:彭小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人一生中在任何时候和任何地点,都要坚持灌输健康意识,达到促进健康的目的,这就是健康教育终极目的及内涵.但教育的内容和重点可因时因地的不同而不同,这是一个动态的变化的过程.来院疗养人员的心理需求不是求医问药,疗养期间可能发生的健康问题也与医院不同.本文运用循证医学的观点,根据疗养期间可能影响疗养人员健康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指导疗养健康教育,保障疗养安全,促进健康疗养,提高疗养生活质量进行了探讨.
作者:曹冀豫;石惠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部队到高原地区驻训的卫生防病特点,确保部队官兵身心健康,提高部队战斗力.方法 回顾分析2007年7月至2007年9月期间,某部官兵到西北青藏高原腹地驻训时的发病情况以及防治措施.结果 驻训官兵患病以常见病、多发病为主,其中呼吸道疾病多见,其次为高原反应这种高原地区特有疾病;疾病防治措施:(1)坚持预防为主,(2)加强卫生宣教,提高官兵防病、治病的主动性、积极性,(3)对于已患病官兵必须坚持积极治疗、早期治疗.结论 高原地区驻训的发病、防病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必须结合其特点,才能更好地做好部队高原驻训的卫勤保障工作.
作者:廖云星;朱芳梅;杨一珍;肖莹;何明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组(CSII组)与常规4次皮下注射胰岛素组(MSII组)在疗效、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的差异,探讨胰岛素泵使用过程中的护理.方法 糖尿病患者78例,随机分为CSII组38例和MSII组40例,比较两组血糖达标所需天数、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次数.结果 两种方法均能使血糖达标.但CSII组达标所用天数及胰岛素用量均少于MSII组(P<0.01),CSII组低血糖发生次数少于MSII组(P<0.001).结论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糖尿病能迅速、有效、平稳的控制血糖,且简单方便,减轻病人的痛苦.
作者:王希英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糖尿病的诊治策略.方法 对1例肾移植术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谱和降糖方案进行分析.结果 肾移植术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不同于一般的1型糖尿病或2型糖尿病.结论 肾移植术后免疫抑制剂的使用造成了糖尿病的高发,针对使用的免疫抑制剂不同,应该使用不同的降糖策略.
作者:程莹;游志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用超声波导入复方酮康唑霜治疗面部痤疮的效果.方法 以治疗前后皮损数量按Kligman分类法评级进行比较,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评为Ⅳ级的病例数由109例减少到26例,评为Ⅲ级的病例数由92例减少到37例,评为Ⅱ级的病例数由35例增加到41例,评为Ⅰ级的病例数由20例增加到152例.结论 超声导入复方酮康唑霜治疗面部痤疮疗效确切、安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燕;柳林;闵红梅;张锦秀;唐汇东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脑梗死后吞咽困难患者采用康复训练后对吞咽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84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采用特定的康复治疗,对照组采用一般常规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第28天吞咽障碍分级比较显示,康复组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优于常规组.结论 对脑梗死吞咽困难患者予以康复治疗后,可促进吞咽功能的重建与恢复,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彭红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培训方法,从而提高手术配合质量.方法 在护士长指导下,由专科组长负责,对在手术室工作5年以上的护士进行系统化的专科理论和专科技术操作培训.结果 经过培训后的护士具有熟练的专科手术配合技能,能熟练操作本专科手术所需仪器设备,并熟悉仪器的性能和保养方法,医患满意度显著提高.结论 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出高度专业化和一专多能的现代手术室护士,从而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和效率.
作者:张静;杨彬;孙绍琼;谭文慧;肖筠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活性氧(氧自由基)学说是机体衰老的主要机制之一,活性氧在衰老进程中所起作用得到重视.本文主要针对年龄相关性听力下降发病机制中的活性氧与耳蜗钾通道相互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黄非;黎万荣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FrankelⅢ矫治器对前牙反(牙合)的临床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反(牙合)提供帮助.方法 选择前牙反(牙合)儿童25例,男性11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8.2岁,用FrankelⅢ矫治平均时间9个月,将治疗前后的头影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使用FRⅢ治疗后,上颌前牙唇倾度,SNA角,ANB角及下颌平面角的改变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FRⅢ矫治器对于功能性及轻度骨性反(牙合)疗效显著,宜在替牙早期开始治疗.
作者:邓怡;余兵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电针联合局部封闭治疗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名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n=64)采用局部封闭联合电针针刺穴位.对照组(n=56)单纯用局部封闭治疗.两组均辅助屈腰抱膝法松解粘连.结果 治疗后6月随访,治疗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局部封闭联合电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效果明显,作用机理可能是局部封闭联合电针改善了病变部位血液循环,恢复其动态平衡,从而使各种复杂症状缓解或消失.
作者:邓兴华;王友良 刊期: 200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