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早期短程应用美洛培南治疗严重烧伤的临床对比研究

蒋章佳;涂红波;苏怡湘

关键词:美洛培南, 烧伤
摘要:目的 研究早期短程应用美洛培南对严重烧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前瞻性地选择特重度以上烧伤患者49名.治疗组21名伤后24h应用美洛培南3~5天.对照组28名,伤后24h应用头孢三、四代抗生素3~5天.观察患者SIRS、创面脓毒血症、MODS发生率,死亡率及治愈好转率.结果 治疗组SIRS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创面脓毒血症、MODS发生率及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愈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早期短程应用美洛培南可以减少创面脓毒血症、MODS的发生,降低死亡率,提高严重烧伤患者的治愈好转率,对SIRS的发生率影响不大.
西南军医杂志相关文献
  • 蜡样芽胞杆菌及白假丝酵母菌致呼吸道感染1例

    我科于2005年12月从1患者痰液中分离出蜡样芽胞杆菌及白假丝酵母菌1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德军;张碧霞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地震致烧伤22例临床分析

    通过对2003年2月24日新疆巴楚县6.8级地震烧伤病员的临床治疗情况分析,探讨对地震致成批烧伤病员的救治的方法和措施,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残率、死亡率[1].此批22例住院病员全部治愈出院,三年随访,除1人生活需他人照顾外,余生活良好.

    作者:李剑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加强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

    当今医疗教育改革迫切需要大力加强对医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培养.提高医学生创新能力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医学院校应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作为医学教学的重要内容.

    作者:杨莉;刘伟;刘晓鲁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野外驻训战士的心理疏导

    部队每年的野外驻训时间跨度长,条件艰苦,训练强度大,环境封闭,部分战士容易产生厌烦训练、畏惧困难情绪.如果战士在军事训练中以不愉快的心情或厌烦的情绪参加训练,将会严重影响训练效果,甚至会发生训练伤事故等.针对这些特点做好战士野外训练中的心理调节,帮助他们转换不良心境,提高自我适应能力培养健康身心,为出色的完成各项军事训练任务,确保部队训练思想集中统一,工作安全稳定,提高野外驻训成效十分必要.作者结合工作体会谈几点看法.

    作者:周丽春;王素珍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血脂异常与体质指数相关性探讨

    目的 探讨血脂异常与体质指数(BMI)[1]之间的关系.方法 分析1274例健康体检人员血脂异常检出率与体质指数关系,将1274例受检者按BMI大于(包括等于)25和小于25分成两组,应用χ2检验比较两组血脂异常检出率有无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分析血脂异常与体质指数的相关性.结果 在1274例被检出中共检出血脂异常41例,检出率3.22%,BMI>25组血脂异常检出率8.39%,BMI<25组血脂异常检出率1.47%,经χ2检验,检出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BMI>25组更易发生血脂异常.血脂异常检出率与体质指数经等级相关分析,相关系数rs=0.9727,呈正相关.结论 调整体质指数,是预防血脂异常的重要措施.

    作者:刘海波;黄莉梅;王冬梅;马真银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高原地区596份男性患者尿道拭子致病菌分析

    我院地处云贵高原,独特的地理环境可能导致男性患者尿道拭子致病菌分布的特殊性.为了解我院泌尿外科和相关科室门诊及住院患者尿道拭子中致病菌的分布情况,我们对2003年10月~2005年10月的596份标本培养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对其中部分致病菌进行了药物敏感性试验.现报告如下,供同行参考.

    作者:陈黔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鱼腥草注射液的不良反应

    鱼腥草系三白草科植物,全草入药,味辛微寒,入肺经,有清肺热、解毒、利湿的功效.鱼腥草注射液是从鱼腥草中提取的挥发性有效成分:癸酰乙醛、月桂醛等精制而成.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它具有抗菌和增强机体免疫等作用,对流感杆菌、金葡球菌、伤寒杆菌、肺炎球菌等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临床上常用于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感染性疾病以及传染病、妇科炎症的治疗.随着临床的广泛应用,不良反应报告不断增加,其中严重的不良反应及死亡病例均有报告,值得关注和重视.

    作者:庄江能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护理干预与评价

    目的 使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儿及家属能够正确认识疾病的治疗方法及预后,积极配合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也为了减轻患儿因疾病而带来的不适感,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避免造成多脏器衰竭带来的严重后果.方法 根据患儿入院时情况进行评估,根据评估情况制定护理干预措施.干预措施:(1)心理护理 (2)躯体护理 (3)健康教育.结果 患儿自信心增强,积极配合治疗.同时患儿的舒适度亦明显增加,并发症降到低.结论 正确有效的心理护理、健康教育、躯体护理,对SLE患儿的愈后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作者:戴光霞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云南亚热带地区的气候特征与卫勤保障研究

    亚热带是指热带与温带之间的过渡地带.云南(简称滇)位于我国西南部,在北纬21°8′,32″-29°15′8″、东经97°31′39″-106°11′47″之间,属亚热带和热带高原季风气候类型,以亚热带气候分布较广.西部与缅甸,南部与老挝、越南接壤,国境线总长达4060公里.是我国重要战区之一.熟悉该地区自然、医学地理特点及其影响,采取有效措施,对保障该地区战时卫勤救护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伤病员的救治成功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石梅初;戴志鑫;王彦;乔远贵;甘宗东;李德梅;李春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新疆某地区二甲医院糖尿病用药调查

    随着近十年来对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针对防治糖尿病的循征医学研究成果的实施以及在糖尿病药物治疗方面的进展,为糖尿病的防治提供了许多科学措施.

    作者:冉中兴;谢新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的神经肌电图分析

    近年来,神经肌电图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对格林-巴利综合征(GBS)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1,2].本文对我院近年来收治的20例GBS患者进行了神经肌电图检查.现将检查结果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刘桂成;张晏光;何颖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拇指指腹缺损修复方法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拇指指腹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 109例拇指指腹缺损的病例,应用掌短肌皮瓣修复18例,应用拇指尺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26例,应用示指背侧皮瓣修复30例,应用腹股沟皮瓣修复35例.结果 所有皮瓣全部成活.95例经过10个月~11年随访,从皮瓣色泽、质地、外形、感觉等方面分析,以掌短肌皮瓣色泽及质地接近拇指指腹,皮瓣两点分辨率达5mm~11mm,平均7.3mm;拇指尺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及示指背侧岛状皮瓣色泽、质地与拇指指腹接近,感觉恢复为10mm~12mm,平均11.2mm;腹股沟皮瓣组织修复后色泽较深,质地较拇指指腹薄、软,两点分辨率为12mm~16mm,平均13.6mm.结论 掌短肌皮瓣修复后色泽、质地为理想、外形好,感觉恢复佳,但手术复杂;拇指尺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及示指背侧皮瓣修复后色泽、质地与拇指指腹接近,感觉有一定恢复,手术仍有一定风险;腹股沟皮瓣修复术后常见色素沉着,质地与拇指相差较大,感觉恢复差,但手术简单,易于开展.

    作者:李军;徐永清;汪新民;江慕尧;阮默;徐小山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医院感染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检出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在院内感染中的分布及其对抗生素耐药特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对我院2002年4月~2005年9月临床分离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共分离嗜麦芽窄食单胞菌95株,其中52株(54.7%)来自于呼吸道;29株(30.5%)来自于伤口分泌物.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环丙沙星、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分别为16.8%、21.1%、22.1%;对庆大霉素、氨苄西林/舒巴坦的耐药率为89.5%、75.8%;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天然耐药.结论 我院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主要以呼吸道及伤口感染为主;其对抗生素耐药情况严重.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及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可作为本院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的首选抗生素.临床治疗时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作者:赵德军;张碧霞;曹雁;毛跃;杨围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硬脂酸代替二甲苯透明在石蜡切片中的应用

    石蜡切片的制作中要经过一个浸蜡透明的过程,传统使用的透明剂是二甲苯.我科从1993年至今使用硬脂酸代替二甲苯,经过多年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魏永敬;汪兆亮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灯盏细辛黄酮类成分对压力诱导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 考察灯盏细辛中黄酮类成分(总黄酮、灯盏花素)对体外高压诱导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RGCs)凋亡的影响,探讨其视神经保护作用的物质基础.方法 采用胰酶消化法将24只出生2~3d的SD(Sprague-Dawley)乳鼠视网膜制成细胞悬液,接种于经多聚鸟氨酸(HA)和层粘连蛋白(LN)包被的盖玻片中.培养72h后,将覆有细胞的血盖片转入加压装置中,加入黄酮类成分,继续培养48h,采用Fas蛋白免疫组化染色法及原位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标记(Tunel-POD)法进行检测,每天观察细胞形态,同时对部分细胞行NSE染色检查.结果 细胞生长良好,NSE染色表明,85%以上的细胞为RGCs.给药组的Fas蛋白阳性表达指数和凋亡指数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0.01).结论 黄酮类成分均能对抗压力诱导的RGCs凋亡,为灯盏细辛视神经保护的有效组分.

    作者:盛艳梅;张艺;孟宪丽;龙怡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浅谈化学武器损伤的特点与救护

    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的两伊战争,伊拉克在进攻失利、失去主动权的紧急时刻使用化学武器对扭转被动局面、终实现停火发挥了重要作用[1].2003年8月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发生的芥子气中毒事件,患者数量多、病情重,不采取有效救护措施,将产生严重后果.只有了解化学武器损伤特点,熟练掌握其救护技能,才能降低患者的伤残率,提高治愈率.

    作者:李若惠;杨顺秋;殷春红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浅谈医学图书馆的知识管理

    近20年来,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从根本上动摇了医学图书管传统的管理模式和服务方式,传统的管理模式在医学图书馆数字时代已变得不再适应,正在转向以知识导航和知识评价、信息咨询等为主要内容的知识管理模式.把以知识为核心的知识管理理论引入医学图书馆是其获得自我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医学图书馆如何引进知识管理体系,是当前迫切需要我们研究和解决的课题.本文就此谈几点看法.

    作者:王梅;李刚;郑砾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腺瘤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腹腔镜手术护理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简称原醛症,是由肾上腺或异位组织分泌过多的醛固酮,抑制了肾素分泌,产生以高血压、低血钾为特征的综合征.我科于2005年2月收治1例因左肾上腺腺瘤致原醛症的患者,应用腹腔镜行左肾上腺腺瘤切除术.经过密切监测其病情变化,给予精心的术前、术后护理和出院指导,现已康复.

    作者:仲俊娣;于志兰;张学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冠心病新的危险因素研究概况

    冠心病已经成为当今严重危害人们健康和生活的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冠心病的危险因素错综复杂,现已知的传统危险因素如吸烟、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在临床研究已被重视,但近年临床及基础研究发现,约50%的冠心病患者不具备已经确定的传统因素[1],而与其它因素有关,现综述如下.

    作者:孙婧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静脉留置针在儿科运用的护理体会

    小儿采用静脉留置针进行输液,可避免反复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保护血管;方便危重患儿及时用药及抢救,同时提高护理质量,减轻护士工作压力.我们自2005年以来采用美国贝朗公司一次性使用静脉留置针,广泛用于小儿头皮静脉或手背静脉置管输液,受到患儿家长及医护人员的欢迎.现将该技术及其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林春秋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西南军医杂志

西南军医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