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奕兰;冯怀志;方宏洋
目的 观察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小儿咳嗽204例住院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18例,对照组86例,两组病人均给予相同的抗菌、抗病毒及输液对症,禁吃油膩及刺激性食物.治疗组给予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由山楂(炒)、槟榔、枳实、瓜萎、枇杷叶(蜜炙)、莱菔子(炒)、葶苈子(炒)、桔梗、连翘、蝉蜕组成,(山东鲁南原普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0970022 10 ml/支),<1岁,5ml/次;1-3岁,10ml/次;3-5岁,15ml/次;>5岁,20ml/次;3次/d.对照组服用西药止咳.疗程均为7d.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1%,显效率为60.16%,好转率为36.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45,显效率为41.86%,好转率为44.18%.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O.01.结论 小儿消积止咳液组方配伍的独到之处在于既有消食化积之功,又有化痰止咳之效.治疗小儿食积咳嗽效果好.又可改善腹胀、便秘,治疗口臭、地图舌、厌食症等.且安全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新;王洪;谢颖;罗雪梅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和信息为经济增值主体的一种经济形态,强调科学与创新.从文献管理到知识管理,是图书馆发展的必然.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核心问题是管理问題.本文从知识管理的角度,探讨了图书馆的思维、管理方法、新技术开发、人才等方面的改革方向.
作者:郑砾;郭颖;王梅 刊期: 2007年第03期
阑尾炎是基层医院常见的疾病之一,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治疗,病人可在短期内康复.选择良好的麻醉方法预防手术中的内脏牵拉反应,避免术中病人的心动过缓、恶心、呕吐,对患者的康复有重要意义.我们采用硬膜外腔加入氟芬合剂在阑尾炎切除手术中有效的预防了术中的牵拉反应,避免了患者术中术后的恶心、呕吐反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俊;王珊;陈劲松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火针治疗鸡眼的疗效.方法 使用与鸡眼直径相当的平头或多头火针,用酒精灯外焰把针烧红至发白速刺入鸡眼中心直达基底部速出,用无菌棉球压少许,不包扎不上药.结果 有效率和治愈率均为100%.结论 使用火针治疗鸡眼操作简便安全,治愈率高,患者痛苦小,值得广大基层医务工作者推广应用.
作者:詹光宗;吕茂霞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针刺和穴位注射当归注射液在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针刺和穴位注射5%当归注射液.每日一次,10次为1疗程.结果 总有效率100%.结论 采用针刺加穴位注射当归注射液治疗肩周炎疗效确切.有效率高,值得推广.
作者:詹光宗;谢挺杉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影响颅脑创伤后并发脑梗塞的相关因素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44例颅脑创伤后脑梗塞患者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出院时按GOS评价:良好27例,中残6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5例.结论 正确认识颅脑创伤后脑梗塞的发生原因及时手术、术后正确地治疗,可有效的减少和减轻脑梗塞的发生,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侯林生;臧东运 刊期: 2007年第03期
随着医学情报信息量的急剧增加,临床医务人员对文献需求也在不断增多,为了缓解书刊价格飞涨与图书经费短缺的矛盾,军队医院中小型医学图书馆利用不断发展的计算网络技术,建立电子阅览室资源共享势在必行.2002年我馆新增了十多台计算机,开通了因特网,建立了电子阅览室.它的建立是我院图书馆信息资源及数字化建设的良好开端,它将高效率地满足广大医护人员对获取医学文献信息、为临床第一线医护人员更新知识、开拓视野、提高业务水平提供了重要信息平台.作者结合工作体会,谈几点看法.
作者:郭颖;江泽琴;郑砾 刊期: 2007年第03期
1 病例简介患者男性,77岁,门诊体验(胸片及CT均提示右肺中心性肺癌并纵隔林巴结转移)发现右下肺占位性病变,口服抗生素2月后复查,病变较前扩大.自发病以来除有轻微咳嗽,咳少许白色粘痰外,无其他明显不适,体重无明显变化,无咳血、畏寒、发热及盗汗现象,精神及食欲尚可.为进一步明确诊断而人院,人院查体:体温36.5°C,脉搏80次/分,呼吸16次/分,血压16.0/12.0kap,全身淋巴结无肿大,皮肤巩膜无黄染,双肺呼吸音清,腹部平软未触及包快.
作者:王开祥;江泽琴;郭爱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前,PET-CT设备发展迅速,在临床应用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PET显像仪共有三种类型:专用型PET(dcdicated PET)、混合型PET(hybrid PET)和组合型PET(combined PET).PET与CT组合即PET-CT,不仅能反映人体解剖结构改变,更重要的是可以提供人体器官及组织结构的功能代谢信息,从分子水平揭示疾病发病机理和治疗效应,是临床诊断心脑疾病和肿瘤的重要手段.PET-CT临床应用十分广泛,尤其是在肿瘤、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病变的临床应用方面具有其独特的功能和作用.
作者:陈翼;马黎明;杨洪文;王光琳;赵晶;黄昊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小儿骶管阻滞麻醉是小儿外科手术常用的麻醉方法,适用于小儿下腹部、会阴、下肢的手术.罗哌卡因属酰胺类局麻药,具有时效长,毒性低等特点,在小儿骶管阻滞麻醉的应用,国内报道较少.2006年3月-6月,我们在氯胺酮基础麻醉下,将0.375%罗哌卡因用于小儿骶管阻滞麻醉30例,疗效满意.
作者:张承华;董发团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索特殊放射性核素治疗病房的护理模式.方法 针对核素病房的特殊性,采取将整体护理与专科护理相结合的方法,使患者住院期间获得24小时不间断协调护理,为病人提供个性化、人性化服务.结果 凡住院患者,出院时经满意度调查满意度达99%,做到患者、家属、医生三满意,并保证了放射性治疗的满意疗效.结论 特殊治疗病房必须认真执行个性化的整体护理,以促进治疗效果的提高.
作者:王光琳;马黎明;李江城;胡燕燕;吴武梅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我院于2005年-2007年3月收治十二指肠溃疡病人48例,采用奥美拉唑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效果显著,报告如下.
作者:马瑞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QT离散度(QTd)是指12导联体表心电图不同导联间QT间期的差异,反映的是心室肌复极的不一致性和心电的不稳定性[1].我科2004年6月-2006年12月收住原发性高血压(EH)并左室肥厚(LVH)患者80例,通过与无LVH者(对照组)比较QTd的变化,探讨EH LVH患者QTd增加对评价致心律失常危险性的价值.
作者:杨凌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因各种创伤导致神经、肌腱、骨关节或骨折内固定术后组织感染坏死引起内固定物外露,临床上较常见.由于这些部位无法通过游离植皮进行修复,处理不当可导致骨不连、骨髓炎及重要组织坏死,创面经久不愈[1].
作者:万广珍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分析236例单导管乳头溢液的导管小叶标本,在这些病例中发现乳腺癌32例(13.6%),导管内乳头状瘤84例(35.6%),多发性乳头状瘤26例(11.0%),导管扩张症34例(14.4%),囊性乳腺增生54例(22.9%).乳腺导管炎6例(2.5%).在16例导管浸润癌中,12例发现残余原位癌,4例多发性乳头状瘤病,而另16例非浸润性导管癌仅2例导管不典型增生.乳头溢液中有13.6%是由乳腺癌引起.提示导管内乳头状瘤和囊性乳腺病是构成单导管溢液的主要原因,但也可由乳腺癌引起,应高度警惕.
作者:彭育荣;陈昌志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卵巢浆液性囊腺瘤的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经病理证实的卵巢浆液性囊腺瘤临床资料,17例均行CT平扫,9例作CT增强扫描检查,17例均行手术治疗.结果 良性浆液性囊腺瘤14例,其中13例CT表现为大小不一的囊性包块;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或恶性变3例.囊内可见多个乳头状突起或囊壁的明显增厚,术前误诊2例,正确诊断15例.结论 良性浆液性囊腺瘤有明显的特征性的CT表现,交界性或恶性变浆液囊腺瘤具有一定的CT表现.
作者:叶奕兰;冯怀志;方宏洋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经肛门行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患儿的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我院2002年1月-2006年10月收治72例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的临床资料,总结经肛门巨结肠根治术术前、术后的护理措施.结果 所有病例术后2周开始扩肛,持续半年-1年,未发现小肠结肠炎、腹胀、营养不良等并发症.结论 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出院指导对巨结肠的手术治疗、预后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通过加强医护患配合,病人可以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鲁思鹏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约占颅内血肿的10%,多见于小儿及老年患者.1998年5月-2005年5月我院收治CSDH患者241例,其中对175例伤情较轻者行非手术治疗,成功58例,其余患者因伤情加重而中转手术治疗.现就CSDH的特点、发生机制和治疗方法进行分析.
作者:马厚志;李德;陈志波;段静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医疗质量是医院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推动医院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动力.由于医疗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对医院提出了比其他类型服务更高的要求,一旦发生医疗纠纷,对医患双方都会产生不良影响,我们结合近年来我院发生的医疗纠纷,通过剖析诊疗过程中存在的医疗缺陷,更加自觉落实规章制度,从而达到重视医疗质量,减少医疗纠纷的目的.
作者:徐晓筑;任渝江;董学新;孙玲;刘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我科检查军事训练或运动训练致急性跟腱损伤的患者较多,准确诊断对本病的治疗及预后非常关键,国外文献对跟腱损伤的X线平片、CT、超声及MRI进行比较后认为超声检查为方便,MRI检查为准确[1].本文对经手术证实,因训练致急性跟腱损伤的患者行低场MR/检查,旨在评价低场MR/检查对急性跟腱损伤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徐正;邓志权;赵惠蓉;刘志军;郝义勇 刊期: 200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