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成英
目的 探讨下颌骨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42例下颌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非手术治疗的7例患者在颌间栓丝固定治疗过程中对全身情况影响较大,其中3例出现咬合关系紊乱或面颌畸形;(2)采用手术治疗的35例患者中,钢丝内固定的12例患者术后有4例出现咬合关系紊乱,钛板坚强内固定的23例患者有1例术后二期手术取出钛板,咬合关系及面部外形恢复均较满意.结论 坚强内固定是目前治疗下颌骨骨折的一种较好的内固定方法.
作者:敬水源;税桦桦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苯那普利联合氯沙坦治疗慢性充血性心衰(CHF)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6例CHF病人,心功能NYHAⅡ-Ⅳ级,随机分为两组:苯那普利组和苯那普利联合氯沙坦组.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心胸比率、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两组改善心功能的效果无显著性差异,苯那普利联合氯沙坦组总有效率88.9%;苯那普利组总有效率为87.5%,P>0.05.但对心脏结构和功能改善的效果,苯那普利联合氯沙坦组优于苯那普利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且血清钾、肌酐无明显变化,未出现严重副反应.结论 苯那普利联合氯沙坦治疗CHF的效果比单用苯那普利的临床疗效好.
作者:周少维 刊期: 2007年第03期
阴沟肠杆菌属于人体正常菌群,当机体的免疫力低下时,可引起呼吸道感染、胆道感染、尿路感染主伤口感染等.2006年7月,我们从一位患者血液和尿液中同时分离出多重耐药阴沟肠杆菌1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德军;张碧霞;毛跃;曹雁;杨围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小儿不是成人的缩影,而是具有随年龄增长而改变其解剖生理特点的机体.由于小儿的解剖生理及心理与成人不同,对麻醉的反应也有差异.因此,根据小儿自身的特点.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及精细的术后护理是提高小儿麻醉的安全性、预防并发症、促进患儿术后恢复的基本条件.
作者:陈冠凤;冯方荣 刊期: 2007年第03期
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是临床上多常见的疾病,由上感引发的并发症较多,早期及时治疗可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及治愈,并可有效地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治疗感冒药的种类较多,但错过早期治疗,即使用药多,治疗时间长,效果仍差,并发症多,患者痛苦大,治疗费用高.我们从临床实践中发现早期及时口服克感敏加热白糖水只服用一次,治疗效果好,治愈快,很少使病情加重或出现并发症,2000年以来用此方法治疗35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国喜;石艳葵;熊志举;杨淑鸿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不同程度溶血标本对ELISA一步法检测HBsAb结果的影响.方法 分别用已知HBsAb和HBsAb阳性的血标本,人为造成不同程度的溶血,同时用ELISA一步法进行HBsAb检测,用酶标仅检测标本OD值,通过对检验结果的观察,分析溶血标本对ELISA一步法检测的干扰程度.结果 以标本的OD:cut off≥1为阳性进行结果判读.结果 当样本中游离血红蛋白≥8g/L时,对ELISA一步法检测有明显的影响,可造成结果假阳性.结论 用ELISA一步法进行HBsAb检测时,如样本游离血红蛋白≥8g/L时,要重新取样进行复查.
作者:毛跃;田洪淑;张碧霞;张彤;赵德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常规疗法加奥亭止咳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0例COPD急性期的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吸氧、抗生素、必漱平等常规处理,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奥亭止咳露10m13 次/d口服7d.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62.5%,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奥亭止咳露可有效改善COPD急性加重患者的症状.
作者:邓成英 刊期: 2007年第03期
肿瘤组织乏氧是恶性肿瘤的一个重要生物学特征,肿瘤中乏氧细胞存在于实体瘤申是常见现象.乏氧显像是检测肿瘤乏氧的非创伤的方法,本文简要介绍了乏氧显像剂研究现状及其在肿瘤放疗中的应用.
作者:宋武战;池君;汪静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结核病是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慢性传染病.年均发病率和死亡率占所有传染病之首.为贯彻执行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目标,盐边县从2001年开始利用中央经费支持项目、日本援助项目、全球基金项目立项实施.通过在项目期间(6年)对肺结核病人的发现报告,规则治疗管理,健康教育,人员培训,督导等工作,使我县:DOTS覆盖率达100%,重点发现和治愈了大批传染性肺结核病人,保护了人民健康,促进了我县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探讨分析项目效果,必将推动结核病防治工作,造福于人民.
作者:孙安林 刊期: 2007年第03期
一些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由于长期卧床或被迫体位,局部皮肤长期受压,出现血液循环差,局部皮肤发生干燥脱皮、破溃,如不及时处置,容易导致褥疮的发生.我科从2004年4月开始应用龙血竭对有浅表性皮肤损伤的26名患者进行治疗,治疗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作者:崔冬伟;赵琳;梁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乳腺疾病是妇女的常见病,女性乳腺肿瘤发病率较高,良性肿瘤中以纤维腺瘤多[1],部分良性肿瘤如不及时治疗均有恶变可能,麦默通(以下简称Mammotone)乳腺活检系统是在B超引导下利用真空负压吸引原理进行乳腺组织微创切割术[2],主要用于乳腺组织的活检,乳腺良性肿瘤的微创切除,具有切口小、创伤小、组织容量大等优点,有较好的临床价值,我院自2006年4月以来,应用该技术共切除乳腺肿瘤156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丽萍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索特殊放射性核素治疗病房的护理模式.方法 针对核素病房的特殊性,采取将整体护理与专科护理相结合的方法,使患者住院期间获得24小时不间断协调护理,为病人提供个性化、人性化服务.结果 凡住院患者,出院时经满意度调查满意度达99%,做到患者、家属、医生三满意,并保证了放射性治疗的满意疗效.结论 特殊治疗病房必须认真执行个性化的整体护理,以促进治疗效果的提高.
作者:王光琳;马黎明;李江城;胡燕燕;吴武梅 刊期: 2007年第03期
颅内动脉瘤是由于局部血管异常改变产生的脑血管瘤样突起,是神经外科常见的脑血管疾病,死亡率极高.首次出血死亡率达30%,1/3可发生再次出血,再出血死亡率达70%.血管内栓塞术是目前颅内动脉瘤首选的神经介入治疗方法.具有手术简便、安全、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我院2003年12月至2006年12月以微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30例,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吕美荣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hyperthyroidism,甲亢)又称甲状腺毒症(hyrotoxicosis),是由于甲状腺内或甲状腺外的多种原因引起血中甲状腺激素过量,作用于全身的组织和器官,造成机体的神经、循环、消化等各系统兴奋性增高和代谢亢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总称.有学者把甲亢定义仅限于由甲状腺合成过多甲状腺激素所产生的高代谢综合征,以区别于摄入外源性甲状腺激素或因甲状腺炎症致甲状腺激素外溢所致者.甲亢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常见内分泌疾病,患病率约为o.5%-1%,可发生于任何年龄,而多见于青年及中年的女性[1].
作者:李志艳;宗绍云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指因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缺血,导致心肌坏死,属冠心病的严重类型.据流行病学调查,AMI发病人数近年来有增加的趋势,发病年龄也日趋年轻化.而随着诊疗技术和护理水平的提高,AMI急性期死亡率已大大下降,目前己低于10%,因而努力恢复和提高存活者的生活质量显得更加重要.
作者:方芳;陈劲松;江泽琴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约占颅内血肿的10%,多见于小儿及老年患者.1998年5月-2005年5月我院收治CSDH患者241例,其中对175例伤情较轻者行非手术治疗,成功58例,其余患者因伤情加重而中转手术治疗.现就CSDH的特点、发生机制和治疗方法进行分析.
作者:马厚志;李德;陈志波;段静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在基层医院的治疗体会.方法 回顾分析163例MC治疗情况.结果 本组病例无手术死亡及中转传统开腹,无胆道损伤.结论 在基层医院,开展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安全、经济、易于掌握.
作者:彭维江;宋文玖 刊期: 2007年第03期
上呼吸道感染是临床多发的疾病,由感冒引发的严重并发症也较多,做好上呼吸道感染预防十分重要,除加强身体锻炼,提高全身机体抵抗力外,根据鼻腔,咽部生理特点及病源体的致病途径,2000年以来,我们采用清凉水每天多次清洗鼻腔咽喉部200例,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取得较好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陈国喜;孙礼刚;和平;熊志举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医疗质量是医院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推动医院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动力.由于医疗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对医院提出了比其他类型服务更高的要求,一旦发生医疗纠纷,对医患双方都会产生不良影响,我们结合近年来我院发生的医疗纠纷,通过剖析诊疗过程中存在的医疗缺陷,更加自觉落实规章制度,从而达到重视医疗质量,减少医疗纠纷的目的.
作者:徐晓筑;任渝江;董学新;孙玲;刘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卡尔法坦对高原肺水肿的干预作用.方法 对90例高原肺水肿患者作为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卡尔法坦3ml/kg,雾化吸入,2/日,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在发绀、呼吸困难、咯血性泡沫痰几项疗效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咳嗽减轻、罗音吸收两项指标亦有明显缩短.而疗效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高原肺水肿患者应用卡尔法坦,可明显缩短肺水肿病程.
作者:程波;侯同川;刘玉江 刊期: 200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