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风前抗轴突生长抑制因子DNA免疫促进脑缺血功能康复

朱兴宝;Jasmine Lee;Jill Wong;Wan Loo Tan;王廷华;冯忠堂;Xiao Zhicheng;Ivan Ng

关键词:轴突生长抑制因子, DNA免疫, 局部脑缺血, 行为
摘要:目的 证实中风前抗轴突生长抑制因子DNA免疫对脑缺血神经功能康复的促进作用.方法 经腓肠肌注射抗轴突生长抑制因子DNA疫苗免疫动物,每周一次、共6周;血清中检测出相关抗体后,采用永久性阻断大脑中动脉的方法制备左侧局部脑缺血模型;分别采用改良的神经病严重程度记分、被动逃避试验和悬臂迷宫试验评价运动功能、认知行为和焦虑样情感的.结果 中风前接受抗轴突生长抑制因子DNA免疫,局部脑缺血后出现明显的运动恢复,但是认知行为和焦虑样情感障碍则没有明显改善.结论 中风前抗轴突生长抑制因子DNA免疫可促进脑缺血后的运动功能恢复.
西南军医杂志相关文献
  • CT引导肺穿刺大咯血1例

    1 病例简介患者男性,77岁,门诊体验(胸片及CT均提示右肺中心性肺癌并纵隔林巴结转移)发现右下肺占位性病变,口服抗生素2月后复查,病变较前扩大.自发病以来除有轻微咳嗽,咳少许白色粘痰外,无其他明显不适,体重无明显变化,无咳血、畏寒、发热及盗汗现象,精神及食欲尚可.为进一步明确诊断而人院,人院查体:体温36.5°C,脉搏80次/分,呼吸16次/分,血压16.0/12.0kap,全身淋巴结无肿大,皮肤巩膜无黄染,双肺呼吸音清,腹部平软未触及包快.

    作者:王开祥;江泽琴;郭爱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静脉输液操作质量调查及改进措施探讨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非常重要的护理操作技术,是一种迅速有效的补液、给药的方法,也是医院抢救病人的重要手段.为了提高静脉输液操作质量,我们对临床静脉输液过程存在的问题地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作者:李德梅;李薇;董王芳;唐冬梅;杨开丽;刘兴翠;王燕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对老年病患者实施医疗风险管理的体会

    在医疗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医疗风险始终存在.医疗风险管理,就是要致力了解和掌握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并从根本上堵塞医疗差错和事故的发生渠道,健全管理机制,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我科自2003年建科开始,对2270例老年患者实施医疗风险管理以来,未发生患者告状和医疗纠纷,患者满意率达95%.现将做法和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丽萍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生物技术与药用植物次生代谢产物

    药用植物在我国传统医学中具有重要地位.目前我国药用植物有11118种,市售中成药中,从植物中提取的药物或经半合成的药物占商品的20%[1].药用植物体内的次生代谢产物是细胞生命活动或植物生长发育非必需的一类小分子化合物,其产生和分布通常有种属、器官、组织以及生长发育时期的特异性.自然界许多药用植物的有效成分都是其次生代谢产物,萜烯、酚、生物碱三类化合物是植物中重要的次生代谢产物.

    作者:谢静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浅谈新形势下医务工作者应具备的法律意识

    医疗法律法规是医学发展的产物,更是医疗市场化的结果.如果没有医疗法律法规作为法律手段,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医院将不能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医务人员的工作也得不到法律的支持,不能很好地解决医务工作人员的后顾之忧,就无法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作为医院医务工作人员,为避免在医疗事故预防及处理方面的盲目性,掌握必要的医疗法律法规十分必要.本文就此谈几点看法.

    作者:阳红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高原彝汉成年人血红蛋白、红细胞值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高原地区彝汉成年人血红蛋白、红细胞及相关指标的基础水平,探讨其与国家参考值指标是否存在差异.方法 选择健康成人规范采集静脉血,用美国COULTER AC·Tdiff2血球分析仪检测,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川西南高原彝汉成人的血红蛋白、红细胞水平及相关指标与国家参考值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的意义,P<0.001;当地彝汉民族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 有必要制定高原地区成人血红蛋白、红细胞及相关指标的正常参考值,为临床提供更科学实际的参考依据.

    作者:邹宗义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放射性核素治疗病房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索特殊放射性核素治疗病房的护理模式.方法 针对核素病房的特殊性,采取将整体护理与专科护理相结合的方法,使患者住院期间获得24小时不间断协调护理,为病人提供个性化、人性化服务.结果 凡住院患者,出院时经满意度调查满意度达99%,做到患者、家属、医生三满意,并保证了放射性治疗的满意疗效.结论 特殊治疗病房必须认真执行个性化的整体护理,以促进治疗效果的提高.

    作者:王光琳;马黎明;李江城;胡燕燕;吴武梅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高血压并糖调节受损患者的脉压及血液流变学改变观察

    目的 观察原发性高血压(EH)合并糖调节受损(ICR)患者脉压(PP)及血液流变学改变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4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2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调节受损患者以及正常对照组30例的脉压及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调节受损组患者脉压、左心室肥厚、CVD发生率高,全血粘度(高切、低切)、血浆粘度明显增高,与原发性高血压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调节受损患者的脉压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显著高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脉压和血粘度增高可能与ICR参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形成和发展有关,有助于指导早期干预.

    作者:王玉冰;韩烨;陈吉;杨运旗;黄健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糖皮质激素冲击和口服疗法对Graves眼病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糖皮质激素冲击和口服疗法对Graves眼病的疗效.方法 初诊的Graves眼病28例,随机分为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组和口服强的松组.治疗前,治疗10天和3个月后评价眼部体征及临床性活动评价(CAS),并对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甲基强的松龙治疗10天后CAS评分,软组织炎症评分明显下降,而强的松口服治疗无明显变化,但3个月疗程结束后两者CAS评分、软组织炎症、突眼度、眼裂宽度均有明显疗效,且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CAS下降的程度与眼病病程明显负相关(r=0.317,P<0.05).结论 糖皮质激素冲击和口服疗法均对Grave眼病有明显效果,但前者起效较快.

    作者:舒子正;鞠海兵;朱姿英;胡灯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努力做好心理卫生工作提高部队官兵健康水平——驻滇某部开展心理卫生工作的做法

    全面加强部队的心理卫生工作,是新形势下部队卫生工作的新任务和新要求,是部队卫生服务保障的新拓展.普及心理卫生知识,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疏导及心理治疗,不仅能提高官兵心身整体健康水平,而且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有利于促进部队的安全稳定和增强部队战斗力.几年来,我们坚持以转变观念为先导,从思想上高度重视部队心理卫生工作;以典型示范为引导,从工作上规范部队心理卫生工作;以培养人才为主导,从根本上打牢部队心理卫生工作基础;以提高战斗力为目标,从时机上把握部队心理卫生工作重点,有力地保证了官兵的身心健康.现将我们的主要做法和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易晓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鞍区肿瘤与肿瘤样病变的影像诊断

    目的 探讨鞍区肿瘤与肿瘤样病变的CT、MRI影像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127例鞍区肿瘤与肿瘤样病变的CT、MRI平扫及其增强扫描影像表现,并与手术证实和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不同病变在生长部位、信号或密度上各有特点,大部分病例影像检查能做出正确定性、定位诊断,部分病例信号或密度相似,鉴别诊断有一定困难.结论 MRI是鞍区病变首选检查方法,能很好显示病变大小、形态及邻近解剖关系,显示血管及血管病变也明显优于CT,但CT在显示病变有无钙化及骨质破坏程度方面是MRI不能替代的,对鞍区病变做出正确诊断还应结合增强扫描及临床资料.

    作者:郑学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PET-CT显像仪的临床应用

    目前,PET-CT设备发展迅速,在临床应用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PET显像仪共有三种类型:专用型PET(dcdicated PET)、混合型PET(hybrid PET)和组合型PET(combined PET).PET与CT组合即PET-CT,不仅能反映人体解剖结构改变,更重要的是可以提供人体器官及组织结构的功能代谢信息,从分子水平揭示疾病发病机理和治疗效应,是临床诊断心脑疾病和肿瘤的重要手段.PET-CT临床应用十分广泛,尤其是在肿瘤、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病变的临床应用方面具有其独特的功能和作用.

    作者:陈翼;马黎明;杨洪文;王光琳;赵晶;黄昊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奥美拉唑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十二指肠溃疡48例疗效分析

    我院于2005年-2007年3月收治十二指肠溃疡病人48例,采用奥美拉唑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效果显著,报告如下.

    作者:马瑞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不同程度的溶血对ELISA一步法检测HBsAb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程度溶血标本对ELISA一步法检测HBsAb结果的影响.方法 分别用已知HBsAb和HBsAb阳性的血标本,人为造成不同程度的溶血,同时用ELISA一步法进行HBsAb检测,用酶标仅检测标本OD值,通过对检验结果的观察,分析溶血标本对ELISA一步法检测的干扰程度.结果 以标本的OD:cut off≥1为阳性进行结果判读.结果 当样本中游离血红蛋白≥8g/L时,对ELISA一步法检测有明显的影响,可造成结果假阳性.结论 用ELISA一步法进行HBsAb检测时,如样本游离血红蛋白≥8g/L时,要重新取样进行复查.

    作者:毛跃;田洪淑;张碧霞;张彤;赵德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我院远程医疗工作的现状与发展

    1 远程医疗的概念远程医疗(Telemedicine)是随着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在医学上逐步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远程医疗从广义上讲,是指使用远程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来实现远距离的疾病诊断、治疗和健康护理等多种医学功能的医疗模式.它包括远程诊断、远程会诊咨询及护理、远程教育、远程医疗信息服务等所有医学活动.从狭义上讲,是指远程医疗,包括远程影像学、远程诊断以及远程会诊、远程护理等医疗活动[1].

    作者:张睿;罗绯;童玲;兰世龙;王攀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护理安全管理体会

    护理安全是护理管理的重点,是护理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要提高护理质量必须首先保证护理安全.本病区为消化、呼吸内科病房,床位46张,在任护士长期间,通过建立护理安全网络、强化安全教育、落实安全管理措施,做到了以预防为主,消除安全隐患,十年来未发生安全事故,现将护理安全管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胡学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200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inicholecystectomy,MC)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例MC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MC手术成功1988例(99.4%),延长切口8例(0.4%),胆道损伤4例(O.2%)胆漏1例(0.05%),胆总管残留结石2例(O.1%).结论 只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在传统胆囊切除术熟练基础上开展MC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彭育荣;陈昌志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手法复位与传统牵引肩关节脱位整复的疗效比较

    目的 通过对肩关节脱位整复不同方法与传统牵引方法的比较,探讨快速的复位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传统牵引方法与Eskimo法和Hippocratesi法整复治疗肩关节脱位的治疗效果.结果 A组(Eskimo法)46例患者一次性复位成功45例,占97.8%,2次性复位成功2例,占4.4%:B组(Hippocratesi法)46例患者一次性复位成功38例,占79.1%,2次性复位成功8例,占20.9%:对照组88例患者一次性复位成功54例,占61.5%,2次性复位成功34例,占38.5%.结论 手法复位优于传统牵引方法,且两种手法复位相比,Eskimo法疗效更可靠.

    作者:赵利民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保胃术式治疗消化性溃疡

    随着对消化性溃疡发病机理认识的加深和治疗手段多样化,需要外科治疗的病人逐渐减少.但是,对部分内科治疗无效或反复发作的病人,外科治疗仍是必要的手段.传统的手术方式为胃切除75%以上,并发症多,且影响病人生活质量[1].我科自1998年以来,采用保胃术式(胃切除50%)治疗消化性溃疡病人6例,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曹永宽;王培红;薛刚;张国虎;龚加庆;周庆贤;田伏洲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将40例病人分为3组;胰岛素强化治疗组(A组),胰岛素非强化治疗组(B组),口服降糖药组(C组),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A组血糖水平基本达到理想目标,A组控制血糖水平明显优于其他两组,3组间治疗后空腹、餐后胰岛素及C肽水平无明显差异.3组病人治疗观察期间,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本组观察提示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是一项既安全又能迅速纠正糖代谢紊乱,尽快使血糖达到理想控制目标的治疗措施.

    作者:易秀英 刊期: 2007年第03期

西南军医杂志

西南军医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