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纤支镜注入药物治疗支气管扩张伴感染的临床观察

王军

关键词:纤维支气管镜, 注药治疗, 支气管扩张伴感染
摘要:目的 探讨纤支镜注药治疗支气管扩张伴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支气管扩张伴感的68例病员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抗感染的基础上,通过纤支镜向病变部位注入敏感抗生素,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经纤支镜采用敏感抗生素治疗2周后,治疗组有效率93%,对照组71%.结论 经纤支镜的局部治疗能改善支气管阻塞,促进引流,提高病变部位的抗生素浓度,结合全身治疗可提高支气管扩张伴感染疗效,缩短疗程.
西南军医杂志相关文献
  • CT引导肺穿刺大咯血1例

    1 病例简介患者男性,77岁,门诊体验(胸片及CT均提示右肺中心性肺癌并纵隔林巴结转移)发现右下肺占位性病变,口服抗生素2月后复查,病变较前扩大.自发病以来除有轻微咳嗽,咳少许白色粘痰外,无其他明显不适,体重无明显变化,无咳血、畏寒、发热及盗汗现象,精神及食欲尚可.为进一步明确诊断而人院,人院查体:体温36.5°C,脉搏80次/分,呼吸16次/分,血压16.0/12.0kap,全身淋巴结无肿大,皮肤巩膜无黄染,双肺呼吸音清,腹部平软未触及包快.

    作者:王开祥;江泽琴;郭爱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乳头溢液236例分析

    分析236例单导管乳头溢液的导管小叶标本,在这些病例中发现乳腺癌32例(13.6%),导管内乳头状瘤84例(35.6%),多发性乳头状瘤26例(11.0%),导管扩张症34例(14.4%),囊性乳腺增生54例(22.9%).乳腺导管炎6例(2.5%).在16例导管浸润癌中,12例发现残余原位癌,4例多发性乳头状瘤病,而另16例非浸润性导管癌仅2例导管不典型增生.乳头溢液中有13.6%是由乳腺癌引起.提示导管内乳头状瘤和囊性乳腺病是构成单导管溢液的主要原因,但也可由乳腺癌引起,应高度警惕.

    作者:彭育荣;陈昌志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手法复位与传统牵引肩关节脱位整复的疗效比较

    目的 通过对肩关节脱位整复不同方法与传统牵引方法的比较,探讨快速的复位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传统牵引方法与Eskimo法和Hippocratesi法整复治疗肩关节脱位的治疗效果.结果 A组(Eskimo法)46例患者一次性复位成功45例,占97.8%,2次性复位成功2例,占4.4%:B组(Hippocratesi法)46例患者一次性复位成功38例,占79.1%,2次性复位成功8例,占20.9%:对照组88例患者一次性复位成功54例,占61.5%,2次性复位成功34例,占38.5%.结论 手法复位优于传统牵引方法,且两种手法复位相比,Eskimo法疗效更可靠.

    作者:赵利民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卒中后抑郁特点及舍曲林治疗效果临床分析

    目的 研究卒中后抑郁(PSD)的特点,观察抗抑郁剂舍曲林对卒中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为卒中后抑郁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198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卒中后抑郁及其相关因素的现状调查,将PSD,患者随机分为舍曲林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舍曲林对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疗效.结果 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为36.86%,卒中后抑郁的特点为睡眠障碍、绝望、运动阻滞和焦虑等主要表现;卒中后抑郁患者HAMD和ADI评分高;口服舍曲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HAMD、HDL、NFDS减分明显,抗抑郁治疗在缓解抑郁症状的同时,可以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缺损.结论 卒中后抑郁发生率较高,以睡眠障碍、绝望、运动阻滞和焦虑等为主要表现,抗抑郁剂舍曲林不仅可以明显改善卒中后抑郁的抑郁症状,还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

    作者:张泽花;闻俊修;麻爱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糖皮质激素冲击和口服疗法对Graves眼病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糖皮质激素冲击和口服疗法对Graves眼病的疗效.方法 初诊的Graves眼病28例,随机分为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组和口服强的松组.治疗前,治疗10天和3个月后评价眼部体征及临床性活动评价(CAS),并对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甲基强的松龙治疗10天后CAS评分,软组织炎症评分明显下降,而强的松口服治疗无明显变化,但3个月疗程结束后两者CAS评分、软组织炎症、突眼度、眼裂宽度均有明显疗效,且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CAS下降的程度与眼病病程明显负相关(r=0.317,P<0.05).结论 糖皮质激素冲击和口服疗法均对Grave眼病有明显效果,但前者起效较快.

    作者:舒子正;鞠海兵;朱姿英;胡灯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小儿全身麻醉的护理体会

    小儿不是成人的缩影,而是具有随年龄增长而改变其解剖生理特点的机体.由于小儿的解剖生理及心理与成人不同,对麻醉的反应也有差异.因此,根据小儿自身的特点.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及精细的术后护理是提高小儿麻醉的安全性、预防并发症、促进患儿术后恢复的基本条件.

    作者:陈冠凤;冯方荣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对提高临床护生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

    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人才,是医学模式发展的必然,在临床工作中,笔者通过近几年来对临床护生的带教,感觉到中专毕业护生的素质教育直接影响到临床带教效果.本文就如何提高中专护生的素质教育谈几点看法.

    作者:杨春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72例经肛门行巨结肠根治术病人的护理

    目的 探讨经肛门行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患儿的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我院2002年1月-2006年10月收治72例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的临床资料,总结经肛门巨结肠根治术术前、术后的护理措施.结果 所有病例术后2周开始扩肛,持续半年-1年,未发现小肠结肠炎、腹胀、营养不良等并发症.结论 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出院指导对巨结肠的手术治疗、预后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通过加强医护患配合,病人可以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鲁思鹏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火针治疗鸡眼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火针治疗鸡眼的疗效.方法 使用与鸡眼直径相当的平头或多头火针,用酒精灯外焰把针烧红至发白速刺入鸡眼中心直达基底部速出,用无菌棉球压少许,不包扎不上药.结果 有效率和治愈率均为100%.结论 使用火针治疗鸡眼操作简便安全,治愈率高,患者痛苦小,值得广大基层医务工作者推广应用.

    作者:詹光宗;吕茂霞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可回收食管加膜支架治疗食道贲门失弛缓症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国产可回收防反流食管加膜支架治疗食道贲门失弛缓症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 对9例食管贲门失弛缓症患者,在电子胃镜引导下置入可回收食道加膜支架,18天后取出支架并且复查胃镜及钡餐.结果 全部病例支架置入一次成功,术后均不同程度感胸骨后疼痛,能忍受,用止痛药能缓解.无1例支架移位,所有病例均于术后18天顺利取出支架,无咽下困难.复查胃镜通过无明显阻力,食道钡餐示狭窄均有改善.术后3个月、6个月、9个月、18个月电话随访,均未出现咽下困难.结论 食管加膜支架置入后作用于食道的扩张力均匀,持久,不易引起食管破裂,该手术安全、简便,且国产支架费用相对低廉,易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胡大勇;王春芳;廖磊;张晓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加强制度管理预防医疗纠纷

    医疗质量是医院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推动医院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动力.由于医疗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对医院提出了比其他类型服务更高的要求,一旦发生医疗纠纷,对医患双方都会产生不良影响,我们结合近年来我院发生的医疗纠纷,通过剖析诊疗过程中存在的医疗缺陷,更加自觉落实规章制度,从而达到重视医疗质量,减少医疗纠纷的目的.

    作者:徐晓筑;任渝江;董学新;孙玲;刘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针灸结合行为疗法治疗老年单纯性肥胖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以针灸结合行为疗法对老年单纯性肥胖者肥胖相关指标、心血管危险因素、生活质量的影响,探讨行为疗法在老年肥胖者针灸减肥中的作用.方法 将205例军队老年肥胖者随机分为单纯针灸组(A组)、单纯行为疗法组(B组)和针灸结合行为治疗组(C组).治疗前后测定三组体重、腰臀围比、体成分等肥胖指标,测定血胰岛素、血脂、血糖等心血管危险因素指标,采用生存质量评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中文版对肥胖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定.结果 三组患者减重后的腰围、臀围、腰臀围比、体脂含量及百分比等指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较减重前有明显改善,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胰岛素等较减重前亦明显下降,治疗前后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针灸结合行为治疗组显著优于单纯针灸组和单纯行为疗法组(P<0.05).结论 针灸结合行为疗法的综合减肥方案能更有效地改善老年肥胖者的肥胖指标、心血管危险因素和生活质量.两者合用具有协同作用.

    作者:张安仁;王文春;胡斌;班立生;杨和平;柏玲;田恬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保胃术式治疗消化性溃疡

    随着对消化性溃疡发病机理认识的加深和治疗手段多样化,需要外科治疗的病人逐渐减少.但是,对部分内科治疗无效或反复发作的病人,外科治疗仍是必要的手段.传统的手术方式为胃切除75%以上,并发症多,且影响病人生活质量[1].我科自1998年以来,采用保胃术式(胃切除50%)治疗消化性溃疡病人6例,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曹永宽;王培红;薛刚;张国虎;龚加庆;周庆贤;田伏洲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胰岛素蜂蜜治疗皮肤溃疡疗效观察

    用胰岛素加蜂蜜换药治疗皮肤溃疡、窦道、瘘管等疾病尚无报道,自1997年-2003年我们用本法治疗皮肤溃疡、窦道、瘘管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发现创面愈合明显优于单纯用酒精、盐水清洁换药;蜂蜜、胰岛素具有润燥、杀菌及促进组织合成等功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柴玉艳;王雪梅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复方丹参加西咪替丁治疗过敏性紫癜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复方丹参加西咪替丁治疗过敏性紫癜(HSP)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复方丹参和西咪替丁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53.3%,且治疗组紫癜性肾炎(HSPN)发生率(10.0%)明显低于对照组(36.7%),P均<0.01.结论 复方丹参加西咪替丁能提高HSP患儿疗效,减少肾损害,促进患儿病情康复.

    作者:李亚伶;罗兆清;刘文彬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带血管蒂胸骨翻转术治疗漏斗胸86例

    目的 总结采用带血管蒂胸骨翻转术治疗先天性漏斗胸86例的经验和体会.方法 全组均采用保留双乳內动脉和腹直肌血管,行胸骨180°翻转,翻转后将保留的双乳内动脉及腹肌血管置于胸骨前.结果 本组病例术后均有明显效果,胸骨无缺血坏死,肺不张或肺感染6例,胸腔积液2例,均痊愈出院.术后住院9-20d,(平均16天)随访1-13年无一复发.结论 改良胸骨翻转术治疗先天性漏斗胸的近远期效果满意.

    作者:石云;张利;罗国军;张道全;赵青;陈瑜;徐安飞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胆石性肠梗阻1例

    病例介绍:患者女性,64岁,因活动后心悸、气促3年,加重伴胸闷、恶心、呕吐人心内科.人院前2天呕吐,4次/日.入院后呕吐3-4次/日,为胃内容物,感上腹饱胀.入院前一直服用地高辛O.25mg/次,1次/日.心电图示心房纤颤.既往无手术病史,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病史.院外B超检查提示胆总管结石.我院CT检查诊断胆囊及胆总管下段多发性结石,约3.0 x 1.5cm大小负性影.体温:36.6°C;呼吸18次/分;脉搏:68次/分;血压:16/9kpa.一般情况尚可.颈静脉无充盈扩张.双肺底可闻及少许湿罗音,心率不齐,第一心音强弱不等.查体:见腹部稍膨隆呈肠形,叩之有压痛、反跳痛,但无肌紧张,听诊肠呜音减弱.入院后病人仍然呕吐.腹胀,无肛门排气,人院后4天一直未解大便,给予胃复安肌注无效.

    作者:朱向会;欧波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酒依赖患者健康教育需求调查与教育方法探讨

    为有针对性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44例住院酒依赖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显示,酒依赖患者的健康教育具有多阶段,个性化的特点,针对以上特点,提出开展多阶段的健康教育:因人施教,形式多样;开展以患者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同时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可保证健康教育有效实施.

    作者:魏秋香;刘兆英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中风前抗轴突生长抑制因子DNA免疫促进脑缺血功能康复

    目的 证实中风前抗轴突生长抑制因子DNA免疫对脑缺血神经功能康复的促进作用.方法 经腓肠肌注射抗轴突生长抑制因子DNA疫苗免疫动物,每周一次、共6周;血清中检测出相关抗体后,采用永久性阻断大脑中动脉的方法制备左侧局部脑缺血模型;分别采用改良的神经病严重程度记分、被动逃避试验和悬臂迷宫试验评价运动功能、认知行为和焦虑样情感的.结果 中风前接受抗轴突生长抑制因子DNA免疫,局部脑缺血后出现明显的运动恢复,但是认知行为和焦虑样情感障碍则没有明显改善.结论 中风前抗轴突生长抑制因子DNA免疫可促进脑缺血后的运动功能恢复.

    作者:朱兴宝;Jasmine Lee;Jill Wong;Wan Loo Tan;王廷华;冯忠堂;Xiao Zhicheng;Ivan Ng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卡尔法坦治疗高原肺水肿9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卡尔法坦对高原肺水肿的干预作用.方法 对90例高原肺水肿患者作为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卡尔法坦3ml/kg,雾化吸入,2/日,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在发绀、呼吸困难、咯血性泡沫痰几项疗效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咳嗽减轻、罗音吸收两项指标亦有明显缩短.而疗效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高原肺水肿患者应用卡尔法坦,可明显缩短肺水肿病程.

    作者:程波;侯同川;刘玉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西南军医杂志

西南军医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