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萍
目的 探讨利用螺旋CT建立骨质疏松腰椎三维有限元模型的高度数字化方法,为腰椎骨质疏松的生物力学试验建立良好的试验模型.方法 选取老年男性正常人体脊柱标本一具,范围从L4到L5,先行X线检查以排除可见的脊椎病变及损害.经螺旋CT沿横断面1mm层厚扫描,以jpg格式输出其断面图像并转入微机保存.结果 利用三维重建软件Mimics建立腰段脊椎三维计算机模型.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的前处理功能,补充建立终板、椎间盘、髓核、前纵韧带、后纵韧带、黄韧带、棘间韧带、棘上韧带等结构.结论 我们建立的骨质疏松腰椎有限元模型接近真实的生物力学标本,是理想的研究骨质疏松腰椎生物力学的数字化模型.
作者:石磊;陆声;徐永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将超脉冲CO2激光应用于眼袋整复术以提高临床疗效.方法 用超脉冲CO2激光对240例不同类型的眼袋患者采取经结膜入路单独或结合经皮肤入路进行眼袋整复术.结膜入路:用激光在结膜面切开,去除眶脂;结膜入路结合皮肤入路:经结膜去除眶脂后,按常规皮肤径路,切开皮肤皮下,剪除多余皮肤和眼轮匝肌,缝合伤口.结果 超脉冲CO2激光眼袋整复术术后效果满意.结论 眼袋整复术中用超脉冲CO2激光切除眶脂具有显著的优越性,可以减少并发症.
作者:李健;朱萍;左璐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外伤性后颅窝硬膜外血肿在临床上相对少见,我院1996年5月~2005年12月共收治1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江涛;罗霄;崇恩球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患者男,50岁,因嘴唇突然水肿伴喉头梗阻感1小时入院.入院后仔细询问病史,患者在家装电脑,将U盘插入电脑上的USB接口,插上后发现U盘出现了股异味,考虑系U盘可能被烧,将其取下用鼻子闻,有一股糊臭味,未在意,然后将U盘盖子盖上.
作者:王云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腹腔镜作为腹部外科的一个重要的诊治技术,已显示出良好的应用效果,其应用范围已从胆囊切除发展到腹腔脏器切除.
作者:樊献军;张力峰;谭黄业;刘平;韦小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CaM-PKⅡ在爆震性聋病理过程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通过放射免疫进行研究.结果 爆震后即刻豚鼠耳蜗基底膜CaM-PKⅡ的总活性较爆震前明显降低(P<0.01),Ca2+CaM非依赖活性占总活性的23.26%,较爆震前明显增高.爆震后20天CaM-PKⅡ的总活性稍有恢复,与爆震前相比,仍有显著差异(P<0.01),Ca2+/CaM非依赖活性占总活性百分比无明显差异(P>0.05).爆震后40天与爆震后20天相比CaM-PKⅡ的总活性和Ca2+/CaM非依赖活性均无明显变化(均P>0.05).结论 CaM-PKⅡ可能参与爆震性聋的病理调节过程.
作者:王进;柯振武;杨伟炎;王荣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中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总结2000年12月-2006年5月我队36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服用中药1疗程(10天)后,显效率95.90%,有效率100%,随访3月至1年,疗效满意.结论 用我们自拟的中药配方内服治疗,疗效极佳,值得推广.
作者:杨富坤;黄铭图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烧伤病室是医院感染的高危病区,而病人病情危重具有许多发生院内感染的因素,金黄色葡萄球菌是烧伤病人感染常见的病原菌之一,特别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出现已成为防止烧伤科感染控制的棘手问题[1,2].
作者:彭杨;吴文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前列腺素控释栓剂(普贝生)对单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及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38例患者随机分普贝生观察组(19例),对照组(19例)使用催产素.结果 观察组的有效率89.47%,对照组有效率36.84%,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有引产特征的孕妇使用普贝生可以提高引产成功率.
作者:廖晓焰;陈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随着认识水平的提高及检查方法、技术的发展,发展肺炎支原体(Mycoplosma Pneumonia,MP)是小儿肺炎的主要病原之一,且发病年龄有小年龄趋势,其发病机理尚不清楚.
作者:陆国琴;刘文彬;贺永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分析沙门氏感染病人血培养分离株中各型分布及药敏情况,找出其主要流行趋势并结合药敏分析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采用VITEKⅡ微生物自动培养系统进行血培养;转种阳性报警者到血平板和麦康凯平板37℃,5%CO218-24h培养;对可疑菌落进行克氏双糖铁和沙门氏菌诊断血清凝集试验,对凝集者进行NCCLS推荐K-B法药敏试验,数据由WHONET5.3统计得出.结果 甲型副伤寒58例,伤寒6例,其它0例;64株菌对头孢他啶(CAZ)、氨苄青(AMP)、阿莫西林/棒酸(AMC)、氯霉素(CHL)的敏感率在95%以上.结论 本组沙门氏菌的感染流行主要以甲型副伤寒为主(占90.7%),95%以上的菌株对CAZ、AMP、AMC、CHL四种药敏感.
作者:罗成富;杜燕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中术前应用替罗非班的安全性.方法 58例经冠脉造影检查证实为严重的三支血管病变不适宜内科介入治疗、经常规治疗心绞痛反复发作的患者,应用替罗非班2-4.5天后,对用药前后进行自身前后对照研究.观察指标:1天内心绞痛发作次数、发作时长持续时间、恶性心律失常H室速、室颤)的发生率、新近心肌梗死. 结果 用药后1天内心绞痛发作次数、发作时长持续时间较用药前显著改善;恶性心律失常H室速、室颤)的发生率降低,但由于样本小,无统计学差异;用药前后均无新近心肌梗死发生. 结论 在等待外科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中应用替罗非班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胡晓峰;刘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不同疾病内科住院患者的心理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幸福感指数、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对161例肺心病、脑血管疾病及消化系疾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3组患者患有不同程度的抑郁,幸福感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内科住院患者存在较多的心理问题,正确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护理,努力纠正患者的心理障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周碧兰;周惠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62例根据临床症状及超声诊断为子宫腺肌病的患者,行子宫动脉栓塞术.应用 Cordis 4F Cobra 导管完成双侧子宫动脉插管.先将超液化碘油加平阳霉素HPYM)乳化后进行栓塞,再用明胶海绵栓塞子宫动脉主干.术后观察病人痛经程度,月经量及子宫体积变化. 结果 62例病人栓塞后56例 (90.3%) 术后 2 月痛经症状完全消失;4例治疗后症状明显缓解,术后第四月痛经消失.52例患者月经量较术前明显减少,全部病例子宫体积及病灶呈进行性缩小. 结论 介入法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肌病,创伤小,安全性好;临床疗效显著,能显著改善了病人生活质量.
作者:郭赛群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B超下穿刺置管引流技术在急性重症胰腺炎(SAP)辅助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6 例SAP中,腹腔置管灌洗23例,经皮肝胆管(胆囊)穿刺置管引流(PTCD)11例,腹膜后积液(脓肿)穿刺置管引流7例,胰腺假性囊肿穿刺引流2例,配合常规内科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结果 4例爆发型SAP死于多脏器衰竭(MOF),其余32例痊愈.结论 B超下穿刺置管引流术操作简单、创伤轻微,在SAP治疗中有较大的辅助价值,适合在各级医院推广.
作者:张理玲;陈万收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颅内蛛网膜囊肿(IAC)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科手术治疗19例颅内蛛网膜囊肿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本手术组所有患者均恢复良好,无死亡病例,复查CT或MRI15例囊肿消失或缩小,4例变化不明显,术前颠痫患者,得到控制或发作次数减少.结论 对确诊的颅内蛛网膜囊肿,积极的手术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是较为安全和可行的方法.
作者:平海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性,44岁,体检发现甲状腺结节13年.患者于1992年体检时发现发现右侧颈部包块,B超提示甲状腺右叶上极有一约lcm×lcm大小结节,无疼痛、心慌,无呼吸及吞咽困难,无多汗,无低热、盗汗,双手无颤抖.
作者:陈翼;赵晶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我院于2005年5月以来应用小剂量异丙酚加芬太尼静脉注射麻醉对1200例病人进行无痛胃镜检查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张树兵;任建刚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改良《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在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中医临床中的应用可行性.方法 151例CSA患者随机分为针灸推拿治疗组和单针灸对照组,治疗前后采用改良《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进行量化评估,并对该量表在本次中医临床中的效度及信度进行初步检验.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症状与功能评分比治疗前有显著提高(p<0.01),治疗组改善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经检验,该量表也有可以接受的准则效度(r在0.8-0.9之间,p<0.01)和再测信度(r在0.6-0.9之间,p<0.01).结论 针灸推拿结合治疗CSA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能明显改善患者症状、颈椎功能和生活质量.改良《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在CSA中医临床中具有可信性、有效性.
作者:王文春;张安仁;卢家春;王梅;赵娟妮;班立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交通事故的增加,开放性踝关节骨折、脱位日渐增多,伤情明显加重,由于创面污染严重,局部软组织挫伤和皮肤缺损,早期治疗复杂,后期常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自2000年1月~2006年1月我院共收治踝关节开放性骨折脱位21例患者,临床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高卫民;张怡五;王晓勇;陈永龙;邓天琼 刊期: 200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