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永宽;王培红;张国虎;周庆贤;田伏洲
目的 探讨提高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断率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总结1997年1月~2006年1月经手术证实的十二指肠损伤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单纯十二指肠损伤15例,合并伤13例,治愈26例 ,治愈率为 92.9 %,有术后并发症者7例,发生率为25.0%,死亡2 例,病死率为7.1%.结论 提高术中探查的确诊率,根据伤情选择合理、安全的术式、建立有效的十二指肠引流减压、及时治疗术后并发症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作者:谭天林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烧伤创面感染细菌分布及耐药性情况,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方法 对烧伤病房453例次阳性创面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1)革兰氏阴性(G-)杆菌占 55.2%,革兰氏阳性(G+)球菌占40.2%,真菌占3.9%.(2)金黄色葡萄球菌占G+球菌的65.3%,其中耐药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的分离率为44.5%;铜绿假单胞菌占G-菌的39.2%.(3)第三代头孢菌素有良好的抗菌活性,但耐药率有明显增加.(4)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对MRSA无l例耐药. 结论 本院烧伤病房细菌感染仍以G-杆菌为主,G+球菌次之.第三代头孢菌素是目前的常用抗生素,但耐药率增加的问题不容忽视.MRSA分离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应作为首选用药.
作者:夏成德;赵耀华;牛希华;狄海萍;田社民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利用螺旋CT建立骨质疏松腰椎三维有限元模型的高度数字化方法,为腰椎骨质疏松的生物力学试验建立良好的试验模型.方法 选取老年男性正常人体脊柱标本一具,范围从L4到L5,先行X线检查以排除可见的脊椎病变及损害.经螺旋CT沿横断面1mm层厚扫描,以jpg格式输出其断面图像并转入微机保存.结果 利用三维重建软件Mimics建立腰段脊椎三维计算机模型.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的前处理功能,补充建立终板、椎间盘、髓核、前纵韧带、后纵韧带、黄韧带、棘间韧带、棘上韧带等结构.结论 我们建立的骨质疏松腰椎有限元模型接近真实的生物力学标本,是理想的研究骨质疏松腰椎生物力学的数字化模型.
作者:石磊;陆声;徐永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结合证(OSAHS)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热点之一,其手术治疗存在着围手术期和围麻醉期的高风险,我科自2005年开展对该病的手术治疗,尚无1例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现就围手术期有关护理体会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梁萍;李平;罗娟;郝小丹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跖跗关节亦称Lisfranc关节,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关节复合体,它的内在稳定性对于足的功能至关重要.
作者:李俊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CaM-PKⅡ在爆震性聋病理过程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通过放射免疫进行研究.结果 爆震后即刻豚鼠耳蜗基底膜CaM-PKⅡ的总活性较爆震前明显降低(P<0.01),Ca2+CaM非依赖活性占总活性的23.26%,较爆震前明显增高.爆震后20天CaM-PKⅡ的总活性稍有恢复,与爆震前相比,仍有显著差异(P<0.01),Ca2+/CaM非依赖活性占总活性百分比无明显差异(P>0.05).爆震后40天与爆震后20天相比CaM-PKⅡ的总活性和Ca2+/CaM非依赖活性均无明显变化(均P>0.05).结论 CaM-PKⅡ可能参与爆震性聋的病理调节过程.
作者:王进;柯振武;杨伟炎;王荣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烧伤病室是医院感染的高危病区,而病人病情危重具有许多发生院内感染的因素,金黄色葡萄球菌是烧伤病人感染常见的病原菌之一,特别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出现已成为防止烧伤科感染控制的棘手问题[1,2].
作者:彭杨;吴文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患者男性,40岁,缘于入院2周前右足趾不慎被石头砸伤,疼痛明显,流出鲜红色血液,伤口被被瘀泥覆盖,未到医院清洗及注射破伤风疫苗;近3天出现咳嗽、咳痰、低热、盗汗;抽搐、气急,于2006年5月25日14时10分急诊入科.
作者:涂伟;龙俊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患者男,50岁,因嘴唇突然水肿伴喉头梗阻感1小时入院.入院后仔细询问病史,患者在家装电脑,将U盘插入电脑上的USB接口,插上后发现U盘出现了股异味,考虑系U盘可能被烧,将其取下用鼻子闻,有一股糊臭味,未在意,然后将U盘盖子盖上.
作者:王云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前 我国医疗纠纷正处于上升期,并逐渐成为社会的焦点,而急诊科是医疗纠纷的易发地,认真分析纠纷产生的原因及探讨对策,对医院自身建设及完善护理服务十分有益.本文结合医院急诊科工作特点和工作体会,对急诊科常见护理纠纷的原因及防范对策进行了讨论.
作者:胡广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腹腔镜作为腹部外科的一个重要的诊治技术,已显示出良好的应用效果,其应用范围已从胆囊切除发展到腹腔脏器切除.
作者:樊献军;张力峰;谭黄业;刘平;韦小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康复训练对血管性痴呆患者的有效性.方法 将63例轻、中度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康复训练组和对照组,康复训练组进行药物治疗基础上的12周的康复训练,对照组单用药物治疗.应用痴呆严重程度临床评定量表(CDR)、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成人韦氏记忆量表(WM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分别在入组时和12周末评定其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结果 12周末两组患者MMSE、WMS评分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ADL评分康复训练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且治疗前后MMSE、WMS、ADL评分改善程度康复训练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康复训练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延缓病情发展.提示对血管性痴呆应采取综合康复措施.
作者:王怀静;徐运田;王相立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病人常见并发症,发生率高达47%[1].吞咽障碍表现为进食困难、呛咳和发音不清等.
作者:耿玲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葡萄糖测定的己糖激酶法是临床上为数不多的用于常规化验的参考方法.一般认为对于轻度溶血,脂血、黄疸等因素不会受干扰.
作者:李宏 刊期: 2007年第04期
2006年10月4日~10月14日,笔者有幸参加云南省护理学会组织的考察团一行20人,赴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考察.
作者:杨顺秋;宋健华;李晓珠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价值.方法 对135例临床诊断为阑尾炎的病例应用腹部探头和高频探头,对阑尾细微结构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135例手术病理及治疗后复查:急性单纯性阑尾炎65例,超声检出58例,占89.2%;化脓性阑尾炎32例,超声检出30例,占93.8%;坏疽性阑尾炎14例,超声检出10例,占71.4%;阑尾穿孔5例,超声检出4例,占80%;阑尾周围脓肿9例,超声检出7例,占88.9%.结论 结合应用腹部探头和高频探头,可以提高阑尾的显示率,并利于对各型阑尾炎进行分类,从而可帮助临床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和手术方案.
作者:李俐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B超下穿刺置管引流技术在急性重症胰腺炎(SAP)辅助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6 例SAP中,腹腔置管灌洗23例,经皮肝胆管(胆囊)穿刺置管引流(PTCD)11例,腹膜后积液(脓肿)穿刺置管引流7例,胰腺假性囊肿穿刺引流2例,配合常规内科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结果 4例爆发型SAP死于多脏器衰竭(MOF),其余32例痊愈.结论 B超下穿刺置管引流术操作简单、创伤轻微,在SAP治疗中有较大的辅助价值,适合在各级医院推广.
作者:张理玲;陈万收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硬膜外麻醉适应范围广,麻醉效果确切,操作方便,已成为国内尤其是基层医院的主要麻醉方法之一.
作者:欧珊;周乐顺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不同疾病内科住院患者的心理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幸福感指数、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对161例肺心病、脑血管疾病及消化系疾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3组患者患有不同程度的抑郁,幸福感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内科住院患者存在较多的心理问题,正确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护理,努力纠正患者的心理障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周碧兰;周惠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舒适护理(Conmfort Care)是-种整体的、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是使人在生理、心理上达到愉快的状态,并能缩短或降低不愉快的程度[1].
作者:仲茜;李少红 刊期: 200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