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生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王晓湘

关键词:护生, 带教质量, 对策
摘要:护生作为即将踏上护理工作的新生力量,接受相关的医学、法律安全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护理工作的特殊性质决定了护理活动具有很高的风险性.在护理工作中,护士必须认真对待每一个病人和每一项操作,稍有疏漏,就有可能在护理过程的某个环节上出现问题,导致护理差错或事故发生,使病人遭受不应有的不良后果,构成护理缺陷.护理缺陷不仅会给病人造成组织器官损伤、残疾、死亡等严重后果,而且给医院、科室及当事人带来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甚至承担法律责任.本文通过剖析护生临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阐述当前医院护理带教工作中的缺陷和不足,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西南军医杂志相关文献
  • 甲氨喋呤单用与甲氨喋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对甲氨喋呤(MTX)单枪肌肉注射与米非司酮配伍MTX保守治疗非破裂性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探讨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佳治疗方案.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符合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条件的4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甲组20例,将MTX50mg单枪肌肉注射7天后,对未转阴者再追加给药一次;乙组20例,采用MTX联合米非司酮连续6日用药保守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疗程结束后复查尿HCG转阴率,甲组75%,乙组90%.复查B超:甲组除5例手术外,5例治疗后包块消失,10例略有缩小,乙组除2例手术外,8例治疗后包块消失,10例包块略有缩小.症状缓解情况:甲组症状消失时间5-11天,乙组症状消失时间5-9天.结论 米非司酮配伍甲氨喋呤保守治疗非破裂性异位妊娠的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碧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改良式俯卧位上肢支持架简介

    改良式俯卧位上肢支持架,是在原平战两用俯卧位上肢支持架的基础上,通过临床实践进一步改进的更能满足临床需要的手术体位支架.

    作者:李淑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浅谈烧伤病室感染高危因素及监控措施

    烧伤病室是医院感染的高危病区,而病人病情危重具有许多发生院内感染的因素,金黄色葡萄球菌是烧伤病人感染常见的病原菌之一,特别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出现已成为防止烧伤科感染控制的棘手问题[1,2].

    作者:彭杨;吴文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做好野外驻训部队卫生防病工作的体会

    目的 总结野外驻训部队卫生防病工作的方法和经验,探索卫生防病工作规律,确保官兵身心健康.方法 深入驻训部队,掌握情况,认真分析,加强指导,归纳总结.结果 总结出野外驻训部队卫生防病工作的4点体会:(1)充分做好驻训前防病准备;(2)改善驻训地生活环境卫生;(3)普及卫生防病知识;(4)提高卫生防病综合保障能力.结论 通过实践总结的做法和体会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对其他驻训部队的卫生防病工作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作者:尹文友;尹晓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腹腔镜肝叶切除术临床效果分析

    腹腔镜作为腹部外科的一个重要的诊治技术,已显示出良好的应用效果,其应用范围已从胆囊切除发展到腹腔脏器切除.

    作者:樊献军;张力峰;谭黄业;刘平;韦小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亚热带山岳丛林地区演习部队皮肤病发病情况分析

    目的 探讨亚热带山岳丛林地演习部队人员皮肤病发病情况及相关因素,为部队军事训练卫勤保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云南某亚热山岳丛林地区演习部队皮肤病发病资料.结果 本组皮肤病发病率为8.1%,其中:感染性、心身性皮肤病占82.86%.参加演习指战员神经、精神状态改变,亚热带山岳丛林湿热环境,以及参演人员高强度训练等,为皮肤病高发诱因.结论 演习、或实战前应制订科学的皮肤病防治方法,减少皮肤病发病率.

    作者:石梅初;甘宗东;乔远贵;王彦;吕桦;李德梅;李春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踝关节开放性骨折脱位21例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交通事故的增加,开放性踝关节骨折、脱位日渐增多,伤情明显加重,由于创面污染严重,局部软组织挫伤和皮肤缺损,早期治疗复杂,后期常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自2000年1月~2006年1月我院共收治踝关节开放性骨折脱位21例患者,临床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高卫民;张怡五;王晓勇;陈永龙;邓天琼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CT在胰腺癌诊断中的意义探讨

    目的 分析胰腺癌的CT征象,探讨CT检查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胰腺癌病人的CT检测资料,总结特征性影像表现.结果 胰腺癌患者的CT检测均有明显改变.在胆总管阻塞端、胰周大血管侵犯、腹膜的淋巴结转移等方面的检出率高.结论 CT检查对胰腺癌的诊断有重要意义,对及早发现肿瘤有重要价值.

    作者:宋立江;白小红;陈章;周菁;何烨颖;况洁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浅谈科主任的时间管理

    科室是构成医院功能的基础单位.科主任作为科室的主要领导,对医院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作者:李华;张春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急诊科常见护理纠纷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目前 我国医疗纠纷正处于上升期,并逐渐成为社会的焦点,而急诊科是医疗纠纷的易发地,认真分析纠纷产生的原因及探讨对策,对医院自身建设及完善护理服务十分有益.本文结合医院急诊科工作特点和工作体会,对急诊科常见护理纠纷的原因及防范对策进行了讨论.

    作者:胡广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患者术前应用替罗非班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 评价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中术前应用替罗非班的安全性.方法 58例经冠脉造影检查证实为严重的三支血管病变不适宜内科介入治疗、经常规治疗心绞痛反复发作的患者,应用替罗非班2-4.5天后,对用药前后进行自身前后对照研究.观察指标:1天内心绞痛发作次数、发作时长持续时间、恶性心律失常H室速、室颤)的发生率、新近心肌梗死. 结果 用药后1天内心绞痛发作次数、发作时长持续时间较用药前显著改善;恶性心律失常H室速、室颤)的发生率降低,但由于样本小,无统计学差异;用药前后均无新近心肌梗死发生. 结论 在等待外科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中应用替罗非班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胡晓峰;刘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IL-2、sIL-2R、IL-6、IL-8动态变化观察

    随着认识水平的提高及检查方法、技术的发展,发展肺炎支原体(Mycoplosma Pneumonia,MP)是小儿肺炎的主要病原之一,且发病年龄有小年龄趋势,其发病机理尚不清楚.

    作者:陆国琴;刘文彬;贺永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急诊腹腔镜治疗输卵管妊娠的手术配合

    自2002~2006年,我院急诊腹腔镜下行输卵管妊娠治疗手术共156例,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手术的配合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李宁;孙绍琼;吴丹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儿童甲状腺功能减低2例

    甲状腺功能减低成人发病并不少见,而儿童患者由于自身对症状的诉说能力差,容易误诊.

    作者:王玲玲;冯永格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康复训练对血管性痴呆的影响

    目的 探讨康复训练对血管性痴呆患者的有效性.方法 将63例轻、中度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康复训练组和对照组,康复训练组进行药物治疗基础上的12周的康复训练,对照组单用药物治疗.应用痴呆严重程度临床评定量表(CDR)、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成人韦氏记忆量表(WM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分别在入组时和12周末评定其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结果 12周末两组患者MMSE、WMS评分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ADL评分康复训练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且治疗前后MMSE、WMS、ADL评分改善程度康复训练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康复训练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延缓病情发展.提示对血管性痴呆应采取综合康复措施.

    作者:王怀静;徐运田;王相立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完全胃肠外营养支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体会

    目的 探讨完全胃肠外营养支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使用特点及价值. 方法 对3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根据患者营养状况评定,制定相应配方,以全营养混合液形式,配成3L大袋经周围静脉或中心静脉途径持续均匀输注.结果 36例患者,1例死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1例死于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其余34例均痊愈出院.结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病情危重,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完全胃肠外营养支持疗法在SAP综合治疗中起重要作用,可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郭红先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30例脑卒中伴吞咽障碍的护理干预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病人常见并发症,发生率高达47%[1].吞咽障碍表现为进食困难、呛咳和发音不清等.

    作者:耿玲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对加强医学类高校档案管理的几点思考

    学校档案是学校建设过程的真实记录,它客观地反映着领导决策、基础设施建设、研究开发、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各方面的过程和成果,认真自觉地做好档案管理的常规工作,使学校档案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是创办一流教育的基础.成都医学院创建于1947年,前身是第三军医大学成都军医学院,至今已经走过了60年不平凡的历程,于2004年8月25日由中央军委移交四川省教育厅管理,为独立设置的本科医学院校.

    作者:童燕;刘晓鲁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6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以提高治愈率,减少致残、致死率.方法 回顾总结68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损伤原因、诊断方法、救治措施及预后情况.结果 68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多为车祸伤及坠落伤,治愈16例,中残23例,重残14例,植物生存状态2例,死亡13例.结论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应以生命支持、防治脑水肿、防止或减少继发性脑损害、预防并发症、必要时手术治疗等综合性治疗措施为主,早期诊断及综合治疗可降低病死率,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梁建广;张卫东;张嫣;陈志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阑尾切除术中腹腔探查的临床意义

    阑尾切除术是开展为广泛的外科手术之一.然而,在临床上常常发现一些病人在阑尾切除术后不久出现重大疾病,如结肠癌等.

    作者:曹永宽;王培红;张国虎;周庆贤;田伏洲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西南军医杂志

西南军医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