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月芬;祁鸣;张炜明;冯阳
目的:分析脑室内中枢神经细胞瘤(CNC)的MRI表现.材料和方法:对8例经病理证实CNC的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CNC中,位于侧脑室6例,三脑室并累及室间孔1例和单独位于四脑室1例.肿瘤以实性为主5例,伴有不同程度囊变,肿瘤呈囊-实混合性3例,实性部分T1WI呈稍低或等信号,T2WI呈等、稍高或高信号,增强扫描肿瘤实性部分呈中度至明显增强,其中1例三脑室肿瘤呈环形增强.结论:侧脑室CNC MRI表现有一定特征,结合临床特征,术前多能够做出正确诊断,而三脑室、四脑室的CNC的影像表现缺乏特征,诊断依靠病理.
作者:宋海乔;孙聚葆;强军;李涛;黄咏文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动静脉造瘘术前应用超声评价相关血管的手术可行性的价值.材料和方法:采用Accuvix XQ彩色多普勒对34例拟行自体动静脉造瘘的患者行相关血管超声检查.结合30例患者的手术结果,总结其超声术前评价标准.结果:(1)4例放弃手术中,锁骨下动脉和腋动脉显著狭窄2例,桡动脉管壁钙化1例,头静脉内径过细(1.2mm)及位置过深1例.(2)30例行造瘘手术.其中,27例造瘘成功,3例失败;失败原因为血栓形成2例,血流量不足1例,无法满足透析.(3)超声术前评价标准:①供血动脉及回流静脉系统无显著狭窄或闭塞;②桡动脉内径>1.6mm,反应性充血充分,管壁无明显形态学改变;③头静脉内径≥2.5mm(应用止血带),位置须表浅平直,无多条分支.结论:通过血管超声检查声像图表现及术前评价标准选择适合造瘘患者,特别对常规检查困难或不确定者,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高海港;苏光明;祝莉;夏隽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口腔修复用钯银合金对磁共振成像的影响.材料和方法:在临床随机选取中切牙至第二磨牙的钯银合金桩核4个,金属全冠2个,烤瓷全冠1个.放置于受检者右侧腹部,采用临床常用序列(SSFSE;FRFSE;GRE; DWI)扫描.然后,选择2位口腔中有多个钯银合金固定修复体的志愿者,采用颅脑磁共振常用序列(T1Flair;FSE;GRE;DWI)和参数分别在1.5T和3.0T的磁场中扫描.结果:钯银合金在1.5T磁场中行腹部和颅脑磁共振检查时无明显伪影形成,对磁共振成像无影响.在3.0T磁场中在牙齿周围有轻微伪影出现,对脑部、上下颌骨均无影响.结论:①钯银合金固定修复体在磁共振检查时没有热效应和投射效应,对患者和仪器是安全的.装有钯银合金固定修复体的患者可以做磁共振检查.②钯银合金固定修复体在做MRI检查时在低场强的磁场中没有显著的伪影.在高场强的磁场中,有轻微伪影,但只局限于牙齿,不影响周边组织结构及器官的成像.③建议给装有钯银合金固定修复体的患者做磁共振检查时尽量使用低磁场,并且好不要用GRE序列.
作者:张文禹;王燕一 刊期: 2010年第02期
胫骨粗隆骨软骨病又称奥斯古德-施莱特(Osgood-Schlatter)病,好发于10~15岁爱好体育活动的青少年,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10例Osgood-Schlatter病的X线、CT和MRI表现,并评估其诊断价值.
作者:王喜军;李冉冉;翟国;赵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采用全方向M型超声心动图评价正常人室壁短轴方向心肌速度梯度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应用全方向M型超声心动图技术分别于左室三个水平节段测量40例正常人室间隔、左室各壁收缩与舒张期内外膜速度及厚度,计算内外膜心肌速度梯度,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短轴方向上,从二尖瓣水平到心尖水平,速度梯度逐渐降低,左室游离壁速度梯度大于室间隔.结论:正常人室壁运动速度梯度并不完全一致.全方向M型超声心动图可对局部室壁短轴方向的心肌速度梯度做定量分析.
作者:郭薇;胡扬;王春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螺旋CT诊断腹部疝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石景山医院2002~2008年经手术证实的33例腹部疝的螺旋CT表现.结果:33例中,根据疝所在的位置,螺旋CT诊断腹股沟区疝17例、脐疝3例、腹腔内疝3例、闭孔疝2例和外伤性腹壁疝、腹壁切口疝各4例.33例腹部疝的疝内容物均为小肠;螺旋CT表现为肠梗阻33例;肠系膜血管分布形态改变14例;螺旋CT增强扫描疝囊内肠管正常强化13例,强化减弱或延时强化16例,无强化4例,当肠管发生强化减弱、延时强化或无强化时可确定肠管已绞窄和(或)坏死(20例).肠坏死继发肠穿孔3例.结论:螺旋CT不但能正确显示腹部疝的存在与分型,而且能根据CT增强扫描后疝出肠管的强化程度判断肠管是否发生绞窄和(或)坏死.
作者:金玉莲;李葆青;陈巨坤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曲面重建(curved planar reconstruction,CPR)在诊断泌尿系结核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收集经病理检查证实的23例泌尿系结核,分析其征像,比较三维后处理技术的结果,并评估其在诊断泌尿系结核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双肾、输尿管同时受累9例,其中4例同时累及膀胱;单侧肾及输尿管受累13例,同时累及膀胱1例;仅发生于单侧输尿管下段1例.MSCT表现为患肾实质内多个大小不一的囊样低密度影,边缘模糊,增强扫描边缘轻度增强,排泄期见造影剂充填,输尿管管壁不均匀增厚、管腔变窄,其间见扩张的输尿管,增强明显,呈串珠状改变,肾功能不同程度受损;膀胱受累表现为膀胱腔明显缩小,壁增厚,增强明显;大范围的曲面重建可全程清晰显示病变累及范围,直观显示输尿管腔内外改变,与术中及病理符合.结论:MSCT能清晰地显示病变部位、累及范围、腔内外改变以及肾功能情况,是诊断泌尿系结核的一种很好的影像方法,CPR对病变的显示及诊断非常实用.
作者:游瑞雄;曹代荣;李银官;刘颖;蔡建忠;郑贤应;方哲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1 病历简介男性,52岁,间断性下腹痛4年,疼痛加重伴发热3d入院.患者无诱因出现右下腹部疼痛,为阵发性钝痛,间断加重,伴有腹胀,无便血及黑便.查血常规:白细胞10.1×10~9/L, 中性粒细胞0.87.腹部平片:未见明确气液平面及膈下游离气体,局部小肠肠管稍扩张.禁食、禁水、抗炎治疗.疼痛固定于右下腹部,体温逐渐上升至39℃,经退热等治疗后体温降至正常,有少量排便及排气,腹痛明显减轻.患者曾于2005年7月因腹痛行腹部CT检查,提示乙状结肠多发憩室(图1),剖腹探查、腹腔脓肿清除引流术.术中发现腹腔内有约20ml脓液,阑尾有充血水肿,乙状结肠、小肠粘连有脓苔,分离周围组织并有脓性液体渗出约15ml.
作者:贾楠;惠萍;王新江;李天文;陈波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99mTc-MDP SPECT/CT骨显像诊断恶性肿瘤患者脊柱病灶的价值.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72例恶性肿瘤患者113个脊柱放射性浓聚灶的全身骨平面像、局部SPECT与SPECT/CT融合图像的代谢及CT表现.结果: 113个脊柱病灶按颈椎、胸椎、腰椎、骶椎分布分别为12个、40个、52个、9个,后诊断良性灶73个(64.6%),恶性灶40个(35.4%).平面像、SPECT、SPECT/CT诊断符合率分别为45.1%、83.2%、94.7%,差异显著(P<0.001).结论: 99mTc-MDP SPECT/CT骨显像对恶性肿瘤患者脊柱病灶的诊断具有很高的价值.
作者:毛新远;陈燕;蒲朝煜;张驰 刊期: 2010年第02期
10余年来,作为一种非侵入性局部治疗实体肿瘤的新技术,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肿瘤的治疗中~([1~4]).但由于超声波本身的特性,如在组织传播过程中,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加,超声能量衰减越大,到达靶组织的能量就越低~([5]);若靶组织较均匀,声阻差小,超声能量更不易沉积等,导致HIFU治疗效率降低.目前HIFU治疗常常采用大剂量、长时间的方法才能达到消融肿瘤的目的,这虽然有效,但也引起了一系列并发症,如皮肤灼伤、声通道及周围组织损伤等~([6]).为此研究者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改变组织声环境,即改变组织的结构、密度、血液供应和功能状态等,从而改变组织固有的声学性质,以达到加速超声能量沉积的目的~([7]),进而提高HIFU治疗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奕;邹建中 刊期: 2010年第02期
髋关节疾病较常见,但髋关节测量报道不多.本研究探讨髋臼角及头髋距变化在髋关节疾病中的意义.1 材料和方法1.1 研究对象搜集2007-01~2009-01解放军第180医院行髋关节CT检查患者595例.将其分为正常对照组和疾病组进行测量和比较、评估.①疾病组:髋关节囊积液或股骨头无菌坏死241例,314侧髋关节.其中73例为双侧患病.男180例,女61例,年龄3~76岁,平均33岁.②对照组:354例,548侧髋关节,其中160例一侧髋关节不能按要求测量.男231例,女123例,年龄3~77岁,平均32岁.
作者:陈烟辉;吴清木;黄莹;梁礼平;黄艺峰;杨毅;陈金勇 刊期: 2010年第02期
1 病历简介患者,男性,36岁.因反复发作左前臂疼痛半年来院检查.无明确外伤史,活动后疼痛加重.查体:左前臂未发现异常.X线检查示:左前臂中上段内侧软组织肿块伴钙化.超声检查示:左前臂近肘部尺侧深部肌层内见一异常混合回声区(图1),大小约3.2cm×1.2cm,形态不规整,边界尚清,内呈筛网状,并可见数个斑状强回声,后伴声影(图2).彩色多普勒血流显示内部血流较丰富.超声提示:左前臂肌间血管瘤可能.MRI示:左前臂肌层深部见一大小约3.5cm×1.5cm的肿物,T1WI和T2WI的信号不均,T1WI表现为略高于肌肉而低于脂肪的中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诊断:肌间血管瘤.
作者:胡文江;赵亚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1 病历简介患者,男性,77岁.近1年来食欲缺乏,上腹部反复胀痛、嗳气.X线胸透未见异常.上胃肠道造影检查切线位见胃底向腔内突出的半圆形软组织肿块影,轮廓较光滑,基底宽.附近黏膜纹显示正常.体窦部黏膜皱襞增宽、迂曲、蠕动正常.十二指肠各段均未见异常(图1).内镜检查:见胃底胃壁黏膜上半圆形隆起,边界清晰,表面轻度糜烂.
作者:孙振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慢性肝病(chronic liver disease,CLD)是指各种原因所导致的肝脏慢性损害,包括各种肝炎、肝硬化、酒精性肝病和药物性肝损害等.CLD常引起全身多系统损害,同时也可引起骨代谢异常,导致肝性骨病(hepatic bone disease,HBD)发生.国外研究发现,骨质疏松是CLD患者中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2]),常常导致患者骨量减少、骨折风险增加,终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3]).本研究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52例慢性肝病患者进行骨密度分析,同时测定其骨生化指标,以观察CLD患者骨代谢变化的临床特点.
作者:张思伟;游玉梅;王毅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对正常兔肝损伤后,机体在不同时间点肝功能的变化情况.材料和方法:20只健康新西兰白兔,在超声引导下行射频消融术,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3、5、7和14d抽取耳缘静脉血进行肝功能的测定,在动物处死前后分别在超声二维图像和肝标本上测量射频消融毁损区的范围,并对肝标本行病理检查,将肝功测定结果与病理改变综合分析.结果:射频消融后,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在第1天开始下降,第3天降到低;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碱性磷酸酶第1天开始明显增高,第3天达高值.碱性磷酸酶在第7天恢复正常,其余指标均在第7天开始恢复,第14天恢复到正常,以上肝功能变化与射频消融毁损区范围有关,且与消融后病理相对应.结论:正常兔肝射频消融后,射频消融毁损区范围越大,肝功能变化越大,且均在14d内自行恢复.
作者:沈维红;刘颖;李远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永存第5对主动脉弓(persistent fifth aortic arch,PFAA)极少见,系胚胎期第5对鳃动脉弓残留所产生的一种先天性主动脉弓畸形,自1969年Van Praagh~([1])首次描述了这种畸形以来,一些个案及小组病例陆续被报道.近二十年来,随着磁共振、CT及超声心动图的发展和普及,本病的报道例数逐渐增多.
作者:任书堂;陈元禄;黄云洲;刘晓程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脑内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PA)的CT、MRI表现及病理学基础,以提高对此病的认识.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内典型PA 13例的CT与MRI表现.结果:位于小脑半球4例、小脑蚓部7例、右侧大脑半球2例.病变大小2.3cm×2.0cm×2.7cm~4.5cm×4.8cm×5.6cm.实性病变3例,CT平扫呈等密度软组织肿块,T1WI呈等信号,T2WI呈长信号或长信号中见少量短信号的混杂信号,CT及MRI增强后均表现为均质或不均质明显增强,其中2例病灶中心见少量无增强的低信号区,1例CT平扫见钙化灶.囊实性10例,MRI平扫显示肿瘤囊性部分呈长T1、长T2信号,实性部分呈等T1长T2信号,增强扫描实性部分明显增强,囊性部分无增强,3例见明显增强壁结节,2例病变呈多房性,增强后分隔明显增强,其中1例见短T1、长T2出血灶 .结论:脑内PA的CT与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临床资料有助于术前诊断.
作者:许守利;马永华;孙建刚;任秀红;丁霞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尽管骨髓内含有大量脂肪,但骨脂肪瘤却非常罕见.文献报道该病占原发性骨肿瘤的0.1%以下.骨脂肪瘤在1910年首先由Wdhrsig报道,为5岁女孩,发生于腓骨近端~([1]).目前为止,关于该病的文献主要是个案报道,MRI方面则更少.本研究分析了5例骨脂肪瘤患者的X线、CT和MRI表现.
作者:邹月芬;祁鸣;张炜明;冯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SonoCT诊断技术因其可以获得比普通超声扫描多几倍的图像信息,在国外早期应用研究中,特别是针对乳腺肿块的检测获得较好的效果~([1]).本研究采用SonoCT诊断技术对结节性甲状腺肿(结甲)的非同类结节进行观察,从形态、边界、内部回声等结构变化与普通超声进行对比研究,评价该技术的实际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管一帆;张彦;刘兰芬;董磊 刊期: 2010年第02期
1 病历简介患者,女性,44岁.突发右下腹剧烈疼痛伴多次呕吐就诊.体检:体温37.6℃,脉搏 97/min,呼吸 21/min,血压 1.74/1.09kPa.心肺(-),腹部稍膨隆,右下腹压痛(+),反跳痛(+).血常规:WBC 6.7×10~9/L,RBC 3.7×10~(12)/L,Hb 10.7g/L.MRI表现见图1~3.
作者:曹忠 刊期: 2010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