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尿道下裂手术中应用阴茎和阴囊皮瓣103例

王民三;陈鸿杰;王军;张殿庭;李建勇;王奎

关键词:尿道下裂, 皮瓣, 尿道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阴茎、阴囊皮瓣做皮条或带蒂尿管治疗尿道下裂.方法52例采用阴茎皮瓣、51例采用阴囊带蒂皮瓣做成尿管埋藏于阴茎筋膜下,直达龟头顶部,做成新的尿道,恢复正常生理功能.结果采用阴茎、阴囊皮肤做成皮条或带蒂尿管治疗尿道下裂,其有效率分别为46.2%和88.2%,带蒂皮管法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前列腺增生症再次手术原因探讨

    前列腺增生症(BPH)系老年男性常见疾病.我院1988-09/2001-12共行BPH手术512例,其中经膀胱开放手术404例,经尿道电汽化术(TVP)108例,术后因各种原因而再次手术31例,外院转入1例,现将此32例再次手术原因作一探讨.

    作者:黄忠祥;章晓军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与判断膀胱肿瘤预后的有关的非创伤性检查和分子标记物

    膀胱移行细胞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70%为浅表肿瘤,可行经尿道电切术(TURBt)治疗,但5年内复发的可能性高达70%,且有10%~20%的患者可发展为浸润性膀胱癌[1].膀胱镜检查诊断和随访膀胱肿瘤虽然准确,但为有创检查,痛苦大,很多患者难以接受;因此选用高敏感性、高特异性并且适合临床应用的肿瘤标记物对其进行早期诊断和病情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魏辉;梅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双侧睾丸精母细胞型精原细胞1例报道

    患者男性,71岁.主诉双侧睾丸肿大4月,伴乏力1月住院.于4月前右侧睾丸肿大,半月后左侧睾丸也肿大,坠胀感明显加重.

    作者:杜江平;林超;时少显;刘晓艳;李海涛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抑制素B:一个新的精子发生标志物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腹腔镜治疗肾囊肿16例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疗效.方法采用经腹腔和经腹膜后腹腔镜技术对16例单纯性肾囊肿行囊肿去顶术,并回顾分析比较20例开放性肾囊肿去顶术.结果经腹腔途径手术时间与开放手术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腹膜后途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开放手术(P<0.05),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术中失血量、术后并发症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开放手术(P<0.01).结论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具有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及康复快等优点,治疗单纯性肾囊肿的疗效明显优于开放性手术.

    作者:梁勇;杨昆;李晓红;袁克西;荣兴欣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前列腺癌组织雄激素受体表达的意义

    目的探讨Pca发生、发展过程中AR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和图象分析技术检测PCa(N=40)和NP(N=40)中AR相对含量.结果PCa中AR相对含量显著高于NP组(0.24±0.03 VS 0.13±0.01 P<0.05);随着PCa病理分级增高,AR相对含量有明显降低趋势;AR阳性表达者的生存期明显较阴性者为长(9.3 VS 21.4月,P<0.05).结论在前列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AR及其基因存在着复杂的变化,检测AR相对含量对判断患者预后有一定意义.

    作者:张秉鸿;南勋义;陈昭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利多卡因膀胱灌注在前列腺增生症术后膀胱痉挛中的应用

    前列腺增生症术后膀胱痉挛发生率很高,极易出现并发症,治疗方法很多.但效果不佳.我院1998-03/2001-10应用利多卡因膀胱灌注治疗9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金胜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尿道下裂手术中应用阴茎和阴囊皮瓣103例

    目的探讨应用阴茎、阴囊皮瓣做皮条或带蒂尿管治疗尿道下裂.方法52例采用阴茎皮瓣、51例采用阴囊带蒂皮瓣做成尿管埋藏于阴茎筋膜下,直达龟头顶部,做成新的尿道,恢复正常生理功能.结果采用阴茎、阴囊皮肤做成皮条或带蒂尿管治疗尿道下裂,其有效率分别为46.2%和88.2%,带蒂皮管法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作者:王民三;陈鸿杰;王军;张殿庭;李建勇;王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Cks2对哺乳动物减数分裂的中后期转换是必需的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α1-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剂诱导小鼠前列腺细胞凋亡

    目的探索α1-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剂-特拉唑嗪对小鼠前列腺增生组织的上皮和间质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效应.方法取材于75只实验小鼠的标本,采用Ki-67和bcl-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所有标本进行增殖和凋亡状态检测.结果特拉唑嗪对前列腺增生的上皮和间质细胞的增殖均无作用,而对两者的凋亡却有促进作用.坦索罗辛无此效应.结论特拉唑嗪在前列腺增生的治疗方面可能有潜在的诱导细胞凋亡作用.

    作者:刘树硕;裘顺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尿道成形术治疗女性尿道扩张症

    1资料和方法1996/1999年,对5例女性尿道扩张症患者施行尿道成形术,效果满意.5例皆为中年已婚妇女,平均年龄45岁,以尿急、尿频、尿痛、性交疼痛和尿失禁就医,检查阴道未发现畸形,尿道扩张、口敞开,尿道长度2.7~2.8 cm,直径2.4~2.6 cm,尿道外口位置低而向内缩,陷于阴道处女膜残迹内、尿道阴道间隔0.4 cm.呈尿道源性尿失禁.

    作者:陈俊刚;郝积昌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先天性巨输尿管症25例

    目的探讨先天性巨输尿管症的诊治方法.方法报告25例先天性巨输尿管症,其中左侧13例,右侧10例,双侧2例.25例中行肾输尿管切除术6例,行输尿管膀胱吻合术12例.结果12例输尿管膀胱吻合术均成功.结论:儿童患者应尽早手术治疗,成人患者可根据病变采用保守或手术治疗.治疗本症的原则是解除梗阻,尽量保留肾功能.理想的手术方式是输尿管裁剪加输尿管膀胱吻合术.

    作者:陈仕平;林震;郑松;陈慧连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钬激光碎石术治疗泌尿系结石51例报告

    2001-12/2002-09我院使用美国科以人公司Versa脉冲100W钬激光机,辅以F8~9.8输尿管镜、Stoze膀胱镜,对43例输尿管结石、8例膀胱结石实施碎石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董坚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阴茎癌84例临床分析

    目的寻求阴茎癌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总结分析了阴茎癌84例,鳞状细胞癌80例,乳头状瘤恶变4例.行阴茎肿瘤局部切除3例,阴茎部分切除术67例,阴茎全切并尿道会阴部造口术14例,17例有癌转移者行腹股沟淋巴清扫术.结果76例获得随访,行阴茎部分切除术者5年和8年以上生存率分别为88.5%和82.2%,行阴茎全切术者5年和8年生存率分别为81.8%和81.8%;二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淋巴结转移者5年和8年生存率分别为88.3%和81.6%,有淋巴结转移者则分别为62.5%和50.0%,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包茎和包皮过长是导致阴茎癌的主要因素.合理选择适应症行阴茎部分切除术治疗有效,其5 a和8 a生存率较高,有淋巴结转移预后差.有明显转移者,应积极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

    作者:陈贵平;赵阳;范永田;曹浩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Ⅱa型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1例

    1临床资料Ⅱa型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系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临床上十分罕见,我院2001-03收治1例,女,38岁,以阵发性头晕,头痛2年,加重1月为主诉入院,伴胸闷,心悸,气促,多汗及四肢乏力不适,病情发作时血压达210/110mmHg,每次发作约持续10 min休息后可自行缓解.

    作者:朱绍兴;陈仕平;李启镛;林震;翁明高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嗜铬细胞瘤围术期单独应用尼卡地平的价值

    目的探讨钙通道阻滞剂尼卡地平在嗜铬细胞瘤摘除术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999-10/2002-7收治嗜铬细胞瘤患者10例.术前口服尼卡地平(40~80mg,2次)10~14d作为手术前控制血压的药物,术中控制收缩压在16.0~21.3kPa之间,调节尼卡地平静脉注射浓度[(1~4μg/(kg.min)],在结扎肿瘤的引流静脉前停药.结果2例在术中分离肿瘤时出现高血压危象(收缩压>26.7kPa),但被尼卡地平有效地控制住.另4例术中血压波动不大.所有患者术后均无须使用升压药.结论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尼卡地平是安全、有效、副作用小的药物,可以替代常规的α-受体阻滞剂作为嗜铬细胞瘤手术前、术中控制高血压.

    作者:徐月敏;乔勇;张炯;撒应龙;张心如;金三宝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尿脱落细胞吖啶橙染色诊断膀胱移行细胞癌的意义

    目的探讨尿脱落细胞吖啶橙染色法(AO-F)阳性率与膀胱移行细胞癌之间的关系.方法1993-01/2001-12因膀胱移行细胞癌住院手术患者60例,对肿瘤不同的分期、分级、大小、数目、部位来统计其AO-F的阳性率.结果AO-F总阳性率为71.7%,浅表性膀胱癌和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AO-F阳性率分别为60.0%和88.0%;肿瘤分级Ⅱ级以下者AO-F阳性率41.7%,Ⅱ级或以上者AO-F91.7%;肿瘤直径≥2cm者AO-F阳性率为80.0%,<2cm者为63.3%.多发性和单发性膀胱癌AO-F阳性率分别为75.0%和70.0%;肿瘤累及膀胱三角区或膀胱颈部AO-F阳性率88.9%,未累及者68.6%.AO-F阳性者肿瘤复发率为48.8%,AO-F阴性患者52.9%.结论AO-F阳性率与肿瘤的分期和分级有明显的相关性.肿瘤的大小、数目、部位及复发率和AO-F无明显相关性.

    作者:周任远;何家扬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后尿道损伤临床处理的体会

    井下矿工易遭致挤压伤,导致骨盆外伤或骨折而致后尿道损伤.伤者离开现场的首诊单位是井口保健站或条件落后的矿医院.他们唯一的处理是下尿管,而后尿道损伤尿管多不能进入膀胱,尿管通常置在尿道断端的血肿中.这时若再水囊固定尿管,只能更加重尿道损伤.

    作者:宋开忠;隋淑敏;马海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硬膜外腔并直肠用药对前列腺切除术后镇痛的疗效

    目的探讨前列腺切除术后简便、安全、有效的镇痛方法.方法118例BPH术后病人随机分为3组.A组:40例采用硬膜外腔注射吗啡、氟哌啶混合液和直肠消炎痛栓镇痛.B组采用硬膜外注射吗啡/氟哌啶混合液,C组应用肌肉注射止痛药止痛,通过VAS评分,控制膀胱痉挛次数、持续时间、停止冲洗时间等指标进行评估.结果A组较B、C两组具有镇痛效果平稳、膀胱痉挛次数少、持续时间短、发生率低、不良反应少等特点,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BPH术后应用硬膜外腔注射吗啡、氟哌啶混合液和直肠消炎痛栓镇痛防止膀胱痉挛效果确切,有利于术后康复.

    作者:邵春南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膀胱非上皮性肿瘤

    目的提高膀胱非上皮性肿瘤的诊治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2002年收治的11例膀胱非上皮性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膀胱平滑肌瘤、血管瘤及副神经节瘤各1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后元复发;膀胱小细胞癌3例,其中1例仅作探查活检术,术后行髂内动脉插管化疗,于术后18月死亡;另外2例作膀胱部分切除术,分别于术后3月和7月死亡;膀胱横纹肉瘤2例,1例仅作根治性膀胱全切+原位回肠膀胱术,于术后6月死亡,另1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后失访;恶性副神经节瘤1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后9年出现广泛转移;肉瘤样癌2例,1例仅作探查活检术,另1例仅作膀胱部分切除术,均于术后6月内死亡.结论膀胱非上皮性肿瘤少见,良性肿瘤预后好;恶性肿瘤预后差,须行综合治疗,并作密切随访.

    作者:杨毅;王培乐;魏汉松;何文桂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