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致大量心包积液1例误诊分析

王书箱;石秀彩;徐桂绚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减退, 大量心包积液
摘要:1 病历简介患者,男,51岁.因疲乏、无力2年,颜面及双下肢浮肿半年入院.2年前,因疲乏无力在当地医院检查发现血脂增高,曾以高脂血症给予降脂治疗.近半年,颜面及双下肢浮肿,体重增加约15kg,伴有怕冷、少汗、懒言少语和精神萎靡.X线胸部透视,示心脏向两侧扩大,心包积液.发病以来食欲减退,无发热、咳嗽及夜间盗汗.既往体健.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相关文献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小儿双巨输尿管1例

    1 病历简介患儿,男,5岁.因母亲触及小儿腹部包块于2008-02-25来我院就诊.患儿一般状态良好,发育正常.查体: 患儿腹部左右侧均触及软包块,无压痛.

    作者:马文;毛莉;隋晓春;郭玲玲;王路遥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胸腺瘤的MSCT与MRI诊断

    目的: 探讨MSCT、MRI联合诊断胸腺瘤的价值.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胸腺瘤的MSCT和20例MRI表现.结果: 36例中,MSCT诊断侵袭性胸腺瘤9例,MRI诊断侵袭性胸腺瘤13例(13/20),手术病理证实侵袭性胸腺瘤17例.结论: CT是检出和诊断胸腺瘤的较佳方法之一,如怀疑侵袭性胸腺瘤,MRI检查能更准确地观察肿瘤边缘的改变与邻近组织间的关系,较明显地提高诊断准确率.

    作者:谢君伟;王小燕;王文莉;姚毅;左庆国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64层螺旋CT研究肾动脉及左肾静脉解剖变异

    目的: 利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探讨肾动脉和左肾静脉解剖变异的分类、分型及其临床意义.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213例患者的64层螺旋CT肾血管影像资料,观察肾动脉和左肾静脉的解剖变异并进行分类、分型.结果: 根据主肾动脉的数量将肾动脉的解剖表现分成两类并详细分型,ⅠA型(正常型)分别占病例数和肾脏数的62.9%(134/213)和77.9%(332/426),肾动脉变异分别占病例数和肾脏数的37.1%(79/213)和22.1%(94/426),其中ⅠB型、ⅠC型、ⅠD型和ⅠE型分别占9.6%(41/426)、10.8%(46/426)、0.2%(1/426)和0.5%(2/426);ⅡA型和ⅡB型分别占0.7%(3/426)和0.2%(1/426),未发现ⅡC型、ⅡD型和ⅡE型.性别、左右肾之间肾动脉变异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同时发现2例环主动脉左肾静脉,5例左肾静脉汇合较晚以及1例左肾静脉回流入半奇静脉.结论: 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可清晰显示肾动脉和左肾静脉的解剖变异,不同的变异类型对指导肾脏手术、肾脏移植及相关疾病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诸静其;郝楠馨;常时新;汪波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口服枸橼酸铁铵对MRCP的影响

    目的: 探讨口服枸橼酸铁铵前后MRCP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 对43例可疑胰胆管病变者行常规MRI及口服枸橼酸铁铵前后MRCP,并根据术后病理诊断,对照研究口服枸橼酸铁铵前后MRCP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口服对比剂后图像质量明显改善;常规MRI,综合口服对比剂后前后MRCP定位、定性诊断的准确率明显提高,分别达到100%及95.4%.结论: 口服枸橼酸铁铵后能有效抑制胃、十二指肠内液体高信号,明显改善胰胆管的显像效果,综合口服对比剂前后MRCP对胆胰系统病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盛练;余开湖;朱华浩;肖红慧;潘盛信;何家湖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不同病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特征

    目的: 探讨不同病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plasty, CCTA)血管特征及糖尿病患者CCTA的检查时机.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9例临床怀疑冠心病而行CCTA检查的糖尿病患者的冠脉特征,按病程长短分为5年以内组、5年以上组.其中42例同时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 5年以上组糖尿病患者血管狭窄发生率(38.07%)较5年以内组(23.75%)显著增高(P<0.05),二组间多支血管病变发生率5年以上组(23.85%)显著大于5年以内组(10.0%, 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宜在病程早期行冠心病的筛查,CCTA可提供简便、无创的检查手段.

    作者:费军;刘瑛琪;许樟荣;贾富坤;张朝利;陈宁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地市级医院PACS建设

    1 PACS的发展前景目前国内各地市级医院肩负着数十上百万人口的医疗生服务工作,大多数医院已拥有各种先进治疗和诊断设备.

    作者:李清福;周汛;陈实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超声诊断子宫穿孔2例

    1 病例简介例1 患者,39岁. 因妊娠49天在某社区门诊行无痛人工流产术,术后即感下腹痛、腹胀、阴道流血,次日腹痛加重、贫血貌,由诊所医生带到我院就诊.妇科检查: 宫颈充血、举痛,子宫前位,大小尚正常,触痛明显,子宫漂浮感,两附件区压痛,未触及明显包块.

    作者:刘瑞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小肾癌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小肾癌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 对48例拟诊小肾癌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瘤体是否引起肾脏轮廓的改变;瘤体的边界、回声强度、边缘和内部回声,并用 CDFI观察其边缘及内部的血流分布及强度.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48例拟诊小肾癌中,38例肾透明细胞癌,4例颗粒细胞癌,4例混合癌(透明细胞颗粒细胞),1例嗜酸性细胞瘤,1例肾囊肿(此2例术前被误诊为小肾癌).46例小肾癌中,CDFI显示瘤体血流丰富型者78.3%(36/46),少血流型21.7%(10/46).超声诊断小肾癌符合率95.8%(46/48),与手术结果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CDFI对小肾癌的诊断符合率高,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徐建红;文兴跃;李俊来;唐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靶向超声微泡靶点和配体的研究进展

    靶向超声分子成像技术[1]是利用超声微泡表面的固有生物学特性或将靶向病变组织特定分子的特异配体连接于微泡外壳构建成靶向超声微泡,并采用对比超声产生靶组织分子水平显影的一种新兴的超声成像技术.

    作者:纪丽景;燕翼;宾建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超顺磁性氧化铁标记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MR成像研究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超顺磁性氧化铁(SPIO)颗粒标记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标记率和对细胞活力的影响,以及MR成像显示磁标记干细胞的可行性.材料和方法: 将不同浓度的SPIO-PLL复合物与培养基混合,行普鲁士蓝染色观察细胞内铁和检测细胞活力.应用1.5T MR仪,以T1WI和T2WI行磁标记干细胞成像.结果: SPIO可有效标记MSCs,标记后的铁颗粒位于细胞质内.SPIO标记的MSCs可引起T2WI信号降低,50、100、150较25μg Fe /ml的信号强度降低明显.结论: SPIO可以简便标记MSCs,并在适当浓度下对细胞活力没有影响,此技术为干细胞移植的MR活体内示踪奠定基础.

    作者:张瑞平;刘强;李晶;李健丁;张琨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多层螺旋CT平扫诊断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价值

    目的: 探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多层螺旋CT平扫的临床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多层螺旋CT平扫表现.结果: 27例CT平扫中,25例发现异常表现,其中21例见静脉窦高密度,其中上矢状窦、横窦各15例,乙状窦7例,直窦5例,大脑大静脉及内静脉2例; 17例出现脑实质内异常密度影,其中出血性静脉脑梗死10例,脑水肿3例,脑肿胀2例,静脉性血肿2例;累及2个以上静脉窦16例;2例CT平扫正常.21例静脉窦高密度区经MRV(13例)、CTV(19例)和/或DSA(13例)检查确诊为静脉窦栓塞部位.结论: 大部分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多层螺旋CT平扫检查可显示特征性直接征象,结合间接征象可提高影像诊断准确性.

    作者:曹代荣;游瑞雄;李银官;江飞;郑义浩;欧幼宽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孤立性肺结节CT灌注参数与微血管密度的关系

    目的: 评价肺内结节性病变CT灌注参数与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和CT灌注成像评价肺内结节性病变的血管生成作用.材料和方法: 71例肺结节患者(平均年龄55.5岁,男45例,女26例)行CT灌注成像,造影剂用量40mL.计算血流量(BF, ml/100g/min)、血容量(BV, ml/100g)、平均通过时间(MTT, s) 及表面渗透性 (PS, ml/100g/min).取患者的病理标本作免疫组化CD34染色,计数微血管密度(MVD),将CT灌注参数与MVD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恶性病变的BF, BV, MTT 和 PS分别为97.30、8.86、6.75、34.52;MVD为59.25.良性病变的灌注参数分别为75.43、12.36、15.35 、22.82;MVD为73.46.BF、BV、PS 与 MVD均成正相关(r分别为0.543、0.375、0.346 ,P<0.05).结论: CT灌注参数与MVD相关,是在体评价肿瘤血管生成的理想方法.

    作者:邢宁;蔡祖龙;赵绍宏;杨立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多层螺旋CT与内镜超声对胰岛素瘤术前定位诊断的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多层螺旋CT与内镜超声对于胰岛素瘤术前定位诊断的临床价值.材料和方法: 15个月内低血糖症患者共35名(男:女=19:16, 平均年龄46.9岁),在2~7天内先后接受多层螺旋CT及内镜超声检查.两名放射科医师共同阅片做出CT诊断,两名消化内科医师共同做出内镜超声诊断.符合手术适应症的患者终接受手术治疗并获得病理结果.将多层螺旋CT及内镜超声的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35名患者中共25名患者经术前评估行手术切除治疗,24名患者经病理确诊为胰岛素瘤(胰头钩突部8处,颈体部7处,尾部9处);术前多层螺旋CT检查共发现肿瘤24处(胰头钩突部9处,颈体部6处,尾部9处),术前内镜超声共发现肿瘤30处(胰头钩突部12处,颈体部9处,尾部9处).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部位为统计单位,多层螺旋CT术前诊断胰岛素瘤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分别为95.8%(23/24)、100%(51/51)、100%(23/23)、98.1%(51/52)及98.7%(74/75),内镜超声的上述数值分别是79.2%(19/24)、86.3%(44/51)、73.1%(19/26)、89.8%(44/49)及84.0%(63/75);以临床诊断为金标准、病灶为统计单位,多层螺旋CT术前诊断胰岛素瘤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分别为95.8%(23/24)、98.8%(80/81)、95.8%(23/24)、98.8%(80/81)及98.1%(103/105),内镜超声分别是79.2%(19/24)、86.4%(70/81)、63.3%(19/30)、93.3%(70/75)及84.8%(89/105).结论: 与内镜超声相比,多层螺旋CT有着更好的胰岛素瘤术前定位诊断价值.

    作者:薛华丹;刘炜;孙昊;王萱;陈钰;金征宇;杨爱明;周炜洵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肺淋巴管肌瘤病的CT 表现(附4例分析)

    目的: 探讨肺淋巴管肌瘤病CT表现,提高其诊断水平.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4例经病理证实的肺淋巴管肌瘤病CT表现.结果: 4例均行胸部常规CT及HRCT扫描,其中1例行腹部CT扫描. 常规胸部CT均可见两肺密度减低,偶见囊状影,相应水平HRCT清晰显示全肺囊状影,无分布差异.随病程进展,囊状影数目增多,部分融合成肺大泡或气胸.1例伴右肾错构瘤及后腹膜淋巴结肿大,随访3年腹部病灶无明显改变.结论: 肺淋巴管肌瘤病肺部改变,CT常规扫描表现为两肺密度减低、体积增大,HRCT能清晰显示呈特征性的两肺广泛分布的囊状影,其出现率100 %,合并肺外表现不少见.

    作者:白玉雪;周广武;丁玉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CT诊断腹腔内疝1例

    1 病历简介患者,男,41岁.入院前12小时无明显诱因出现腹涨、下腹绞痛,逐渐蔓延至全腹,呈持续性,伴恶心,呕吐胃内容物数次,但无呕血.无发热.患者于5年前行阑尾切除术.查体: 腹软,脐周及右下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murphy's征(-).

    作者:梁洁;陈巨坤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B型超声引导下穿刺治疗双肾自发性肾包膜下血肿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穿刺治疗双肾自发性肾包膜下血肿的诊治疗效.材料和方法: 对7例双肾自发性肾包膜下血肿在B型超声定位下超声穿刺治疗,并追踪随访.结果: 7例患者中痊愈6例,无效1例.结论: 肾包膜下血肿超声容易诊断,B型超声定位下穿刺抽吸治疗疗效较好.

    作者:徐颖;余小祥;吴爱顺;刘修恒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超声引导下羊水穿刺检测心室强回声灶胎儿染色体核型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羊水穿刺对分析胎儿心室强回声灶染色体核型的价值.材料和方法: 对204例心室强回声灶的胎儿进行羊水穿刺染色体检查.结果: 204例均穿刺成功,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检出染色体异常2例.结论: 对心室强回声灶合并其他器官微小异常的胎儿行羊水穿刺术染色体检查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耿丹明;王鸿;涂学军;李慧忠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甲状腺结节的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甲状腺结节性疾病的价值.材料和方法: 分析68例共116个甲状腺结节的纵、横切面超声弹性图,按弹性硬度将其分为5级,以0~II级作为判断甲状腺良性结节的诊断标准,III~IV级作为判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诊断标准,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超声弹性图纵切面的诊断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73.3%,准确性为76.8%;横切面的诊断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72.3%,准确性为75.9%.纵、横切面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弹性成像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有较大的应用价值,综合常规超声表现有助于提高诊断的信心.

    作者:周萍;詹维伟;任新平;周建桥;陈曼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艾滋病患者颈部包块的超声表现

    目的: 探讨艾滋病患者颈部包块的超声声像图特征.材料和方法: 对21例艾滋病患者颈部包块行超声检查并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其图像特征.结果: (1)超声表现: 21例病例中有20例的超声表现为淋巴结肿大.其中,16例≥3cm的淋巴结/融合团块内可见大片无回声区,其内见细小点状回声漂浮,探头加压后见细小点状回声移动,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为尚存的实性回声部分可探及较多的红蓝彩色血流信号.(2)临床诊断: 16例为淋巴结结核,2例为真菌感染,2例为化脓性细菌感染,1例病理符合坏死组织之改变,培养未见真菌、细菌,病因学未明.结论: 艾滋病患者颈部包块淋巴结炎可能性大,其声像图表现具有一定特征.

    作者:吴碧君;张舒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超声检查睾丸扭转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睾丸扭转的超声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睾丸扭转患者的高分辨力灰阶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结果: 17例睾丸扭转均经手术证实,其中12例经外科手术复位成功,其主要超声表现为睾丸附睾增大,睾丸实质内血流信号减少;5例因睾丸坏死而被切除,其主要超声表现为睾丸缩小,睾丸内血流信号消失.17例睾丸周围血流信号较强,其中13例患侧精索较健侧增粗.结论: 高分辨力灰阶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睾丸扭转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作为阴囊急诊的首选方法.

    作者:周宇谦;陈明丽;汝红英;邱筱英;王丽琴 刊期: 2009年第04期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